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的前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设立的旨在培养俄文译员的俄罗斯文馆,目的是为政府培养俄文译员。学生定额24名,由八旗挑选,其管理人员属于理藩院。由于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中,清政府急需外语人才,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原因之一(当时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外交条款规定:中外交涉条约均用英文书写,只在三年内可附用中文。并规定:以英文为正义。)清政府在同治元年(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属总理事务衙门,作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是清政府通过同文馆的翻译、印刷出版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
京师同文馆最初课程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总管校务近三十年。京师同文馆于1872年拟订了8年课程计划,前几年偏重外语,后几年增加其他学科的学习。计为:第一年认字、写字,讲解浅书;第二年练习句法,翻译条子;第三年讲读各国地理及史略,翻译选编;第四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学生,无暇学习洋文的,可以凭借译本而学习诸科学课程,这样共须5年时间。学生有月考、季考、岁考,还有大考,月考在每个月的初一举行,季考分别在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的初一举行,而岁考指的是每年十月定期举行的面试,至于大考则每三年举行一次。由于考试严格,学生淘汰率很高。
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最初只限于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时学习中文课程。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引进了西方近代学科知识。天文算学馆的设立,是京师同文馆由翻译学校变为近代普通学校的重要标志,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1902年1月京师同文馆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 此帖被ifanqiong在2019-03-30 19: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