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去学校!”仔仔趴在床上哭着不愿意穿衣服。
“奶奶,我不要去学校嘛~”仔仔躲在被窝里,眨巴着眼睛看阿娟奶奶。
“妈妈,我可以不去学校吗?”仔仔坐在小木椅上咬一口包子,说一句话。
“妈妈,我们一起进去吧!”坐在小房间里换鞋子的时候,仔仔拉着麻麻的小手问道。
去年上小小班,开学第一周,我家每天都上演一出戏,戏名就是《我不要上幼儿园》。
于是我想有没有一本故事书它的名字叫《我不要上幼儿园》呢?当我真的找到这样一本绘本,它的名字真的叫《我不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直接笑抽了。 我拿着书和奶奶说:“这不是就是仔仔在家里的样子吗?”
专家们说这个时候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不愿意和爸爸妈妈分开是因为“分离焦虑”。
为什么“分离焦虑”这个“紧箍咒”没人教孩子就会念?
我问仔仔:“你为什么不要去幼儿园?幼儿园里有滑滑梯,有小朋友,有老师,有阿姨,这么多人陪你玩,不开心吗?”
仔仔说:“因为我想要妈妈陪我一起呀!”
小美说:
我的鞋柜在最下面
我不要——
小修说:
放学的时候,
大家要一起唱歌,
我不要——
小惠说:
合奏表演的时候,
总是让我打响板,
我不要——
小朋友的理由总是这么的理所当然。
读到这,仔仔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和他一样也会在早上大声哭闹的时候,他开心了一点点。
当他知道小朋友也有各种各样“不要”的理由的时候,他又开心了一点点。
当仔仔说: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
妈妈翻开书,让他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小朋友都不喜欢和爸爸妈妈分开。
妈妈也抱着他说:我也很喜欢和仔仔在一起呢!
仔仔笑了,跑到奶奶前面,说:奶奶,明天妈妈去上班,你送我去幼儿园,我自己进去哦,你不要进去!
这是仔仔在和家人传递信息:
他是一个勇敢的宝宝,他会在幼儿园好好地,他喜欢他的幼儿园。
所以,当如此天真的小正太,一脸正经的跟你说不去幼儿园,只是想跟奶奶、妈妈一起玩的时候,也是一股感动涌上心头。
分离焦虑黏着仔仔的时候,
当他说:妈妈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妈妈我不要和你分开的时候。
有那么一刻,我真想直接抱他回家得了。
但是,孩子长大了总要离开妈妈。当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在妈妈身边咿咿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他只是作为一个自然人依附在父母的身边。
每一个孩子都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6岁是幼儿时期的孩子最初始的社会化阶段,而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个核心因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儿童发展了语言,认识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加强性别意识,民族意识,也是儿童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
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不舍得,一时的不忍心而剥夺了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进社会的权利。
那么,为了克服分离焦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绘本的最后一页包含了好多的信息。
1.在孩子面前多夸夸幼儿园
2.在孩子面前多夸夸老师
3.在孩子面前多夸夸小朋友
4.在孩子面前多夸夸班级
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很安全的,很美好的,很好玩的地方。
上次国庆节,我第一次去接仔仔回家的时候,走出园门的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小手拉扯了一下,转头一看,原来,仔仔在跟保安叔叔挥手说再见!
那只小手上还提着要带回家洗洗晒晒的被子,忽然就一种感动涌上心头,
真的长大了!
因为,幼儿园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即使现在换了一个幼儿园,换了一个新班级,换了三位新老师,换了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他也可以在第一个星期就认识了一位可以手牵手,一起放学回家的好朋友——小语。
5.相信孩子,他一定可以
《幼儿园里我不哭》作者滨田桂子在文末说:
孩子的朋友就是他周围的孩子,有时候孩子之间的鼓励比大人的鼓励更有效,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在逐渐成长。况且,能够肆意哭泣也是孩子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