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们饰演的“老兽”拿下了今年第54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老兽》这部手法纯熟、外在好看、内在丰沛而激烈的电影,充分证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别人的经验甚至翻拍别国的故事,因为中国的家族故事数不胜数。
涂们演出了“老兽”的悲哀
两代人通过互相伤害来刺激与试探彼此的亲情
他肥硕而笨重的身体在寒风中晃动着前行,他一次次经过烂尾楼、空街道和荒野,他擦拭被人打出血的鼻子,流露出痛苦与幸福掺杂的诡异微笑……在观影中,有很多次,真的觉得他就是一只兽,一只丧家犬,一个受伤后充满攻击性又敏感柔弱的动物。
《老兽》就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了这么一个行走着的、鲜活的样本人物。“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老兽”的说法一点儿也不夸张,他们是爷爷辈、父辈,是日渐衰老并且终将沉默的群体。后代出于“既爱又恨”的心理,无法一下子把他们的身影抹去,但时代洪流却会无情地把他们的故事彻底湮没。
老兽身上的“老混蛋”气质,来自时间与经验的积累。诸多的细节暴露了老兽作为乍富群体一员所经历的疯狂时代。比如,他虽然用的是智能手机,但接电话的姿态仍然带有使用“大哥大”时的傲慢;他身无分文却请牵骆驼进城找兽医的昔日好友进“洗脚房”消费;他偷老伴的救命钱,可花钱时根本不把钱当回事,哪怕跟别人伸手要钱也永远理直气壮。
为什么?因为只有维持这种姿态,他才仿佛回到自己威风四射的年代,才能找到活着的尊严。如果说老兽的伤口来自于身份与价值的跌落,那么他的几位儿女的伤口又来自哪里?子女的伤口来源太多,比如经济下行收入不高,比如阶层固化上升无望……但子女们对这些无法反抗,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借口,是把家族悲剧的责任推卸在老兽一个人身上。
受伤的老兽与子女们,更应该彼此搀扶、互相抚慰,但他们却通过互相伤害的方式,来刺激与试探彼此亲情关系的深浅,甚至以此来获得爱与尊重,但结果却制造了更深的裂痕。这样的家族情感模式,普遍存在于无数个城市或农村的大家庭当中。
这部电影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不仅是给普通人物立传,更是在记录“家族”的消失
老兽的背后,是一个正在分裂的家族——一个儿子当了修车行的老板,一个女婿成为机关单位的小职员,女儿则嫁到别处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子女有了各自的生活追求,作为曾经说一不二的家族话语权掌握者,老兽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与溃败,尤其是被自己子女捆绑并囚禁在地窖后。
类似的分裂也发生在现实的家族当中。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城市化进程催生的飘一代与飘二代,以及生活方式与生存观念的巨大变化,使得“家族”正在消失于社会结构当中。子女们为凑钱给母亲做手术而争吵,为了让老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而不惜动用暴力,都是“家族”观念土崩瓦解的证据。
在未来的生活形态当中,不婚、丁克会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推崇,甚至“三口之家”这一最基本的家庭形态也会被不断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老兽》更有别样的滋味,它不仅是在给老兽这么一个非常普通的人物立传,更是在忠实地记录万千“家族”离散的正在进行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老兽夫妇的去世,其子女之间必然要尝试进行情感关系的修复。但鉴于故事里子女们为了生存所表现出的自私、谨慎与卑微,重现“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温暖场景,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电影结尾,老兽疑似“超量用药”,来帮助老伴脱离痛苦,这何尝不是他清晰看到家族命运之后的极端做法?
没必要改编他国的家族故事
中国的家族故事数不胜数,只是缺少挖掘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公映之后,曾出现要拍“中国版《一次别离》”的说法。但现实的改编往往类似日本的《家族之苦》到黄磊的《麻烦家族》——遭遇如潮恶评。而《老兽》这部手法纯熟、外在好看、内在丰沛而激烈的电影,则充分证实,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别人的经验甚至翻拍别国的故事,因为中国的家族故事数不胜数。
这些年,提到家族故事,观众会想当然地往清末、民国的方向想,这一时间段的家族故事的确扎堆,但多数也都了无新意。创作者不能更多地把镜头对准当下,恐怕还是因为缺乏宏大视野,没有从波澜壮阔的时代发现矛盾与冲突的能力,或者说,根本不热爱身边那些平凡的人物,对从他们身上提取戏剧性束手无策。此外,觉得现实题材沉重、没有娱乐价值、不受市场欢迎,也是投资方不愿意制作《老兽》这样的电影的原因。
但《老兽》却能成为一部优秀电影,有故事、有人物,让人笑、令人哭。如果可以把“情感触动”也划归到“娱乐”范畴的话,那么《老兽》也是一部很有娱乐性的电影,因为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喜欢它的人会全情投入,度过情绪起伏、内心激荡的一个多小时时间,这是一种奢侈,好电影所带来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