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图片新闻,得到了大家的热烈转发--日本有家咖啡厅,怕顾客一个人吃饭孤独尴尬,便放置了些
绒毛玩具,陪顾客一起吃,被大家评为:好贴心。
没有人能拒绝这些憨态可掬的陪吃员吧?它们好玩的的样子,光是看着,可能就叫人食欲大增。只是,对于这间咖啡厅“为了不让单身顾客陷入独自进餐的尴尬境地”这份“良苦用心”以及其所折射出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却难以认同。
此举动被称作“富有创意的应对孤独的办法”。可由此产生的疑问恰恰是:一个人吃饭如何就尴尬了?也许人家难得躲回清静呢?没准就是要从日常的拥扰喧嚣中抽离一刻,享受短暂独处的乐趣呢?反到是,我们常见到那种一个人就吃不了一顿饭,看不了一场电影,逛不了街,无法动身开始一段旅行,甚至连去趟厕所都要结个伴的人,才叫“有问题”。至少,它反映了这种模式中的人缺乏与自己相处的能力,接近病态地依赖于从他人那里获取能量,只要孤身自处,就感到匮乏、焦虑、不安且无聊。
可“一个人=孤独”的观念如此根深蒂固,如此有群众基础。太多文学与影视作品向来又特别喜欢渲染所谓“一个人的无所凭依、寂廖无助”。它不仅显示出一种“爱上层楼”式的哀愁情调,甚至在我们的文化里,更演化成一种对于单身状态的歧视。而歧视往往并不都表现为横眉冷对,很多时候更显露于同情的眼神、关切的语调,还有各种“好心包办”。否则店家怕来客独自进餐感到“孤独”的这份“贴心”,尚还容易理解,而为了避免他们陷入“尴尬”,又从何说起呢--难道单身是件足该引以为耻的事?
在我们的文化里,为什么“一个人”就如此恐慌,如此难为情?为了避免单身、驱遣寂寞、打发无聊,许多人不情不愿地赶着酒场饭局;谈着没有营养、半死不活,或者死缠烂打的恋爱;维持一段疲劳怨憎、永无宁日的婚姻;甚至忍着恶心,也要与自己明明讨厌的圈子掺合在一起,一面恨恨数落着对方的不是,一面恹恹维持着所谓的友谊跟交情。许多的荒唐错谬,皆不过缘于害怕“我是一个人”。
不合群,没什么;一个人,也很好;快乐的源头,本该稳扎在我们内心。事实上,最合群,也最无聊的用餐状态是:一大桌子人聚会吃饭,全都各顾各低头抱部手机,戳戳点点,既不夹菜,也不睬人。若说孤独,比起一个人快快乐乐、全情投入地品尝着美食滋味,哪样更会孤独呢?
依我看,群而不合最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