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节的词语:
凄惋、不朽、庄重、春和、景明、飞花、绿野、踏青、折柳、肃穆、清新、探春、寻春
生死离别、醉酒当歌、长歌当哭、春雨绵绵、细雨霏霏、伤心欲绝、愁绪万千
黯然神伤(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万古长青(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一抔黄土(抔:读póu。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
悲不自胜(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
春节不回没家,清明不回没祖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冷,好年景。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请问附近哪儿有酒家?牧童指向远远地隐约在杏花丛中的村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翃:读hóng。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御柳:御苑里的柳树。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宋•王禹偁《清明》(偁:读chēng。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郊行即事》(衍:读yǎn,本意指水流入海;游衍:恣意游逛。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清明的时候,人们纷纷出城郊游,一直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才回城。)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宋•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淡荡:和舒的样子,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寒食:节令名。玉炉:香炉之美称。 沉水:沉香。袅:读niǎo,柔弱,缭绕。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唐•孟云卿《寒食》(江南二月已经花满枝头,寒食佳节独在他乡,不由悲从中来。)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宋•杨万里《寒食上冢》(冢:读zhǒng。寒食节的时候,到处是盛开的雪白梨花,到了这样的时节,我只有忧愁百结。)
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北宋• 欧阳修 《酴醾》(酴醾:读tú mí。天香:特异的香味。鹅儿:雏鹅。清明时节酴醾花散发出特异的芳香,它那玫瑰状的花朵像轻轻染上一抹鹅黄。)
描写清明节的句子:
清明不仅是祭奠死者的节日,也是迎接生机的节日。大自然到了清明节的时候生机勃发,古人就有在清明节“插柳留春”的习俗,踏青、蹴鞠、荡秋千都是为了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并且以此来迎接大自然生机的到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要更懂得爱与珍惜。我们活着的人,都要珍惜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都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生命多些精彩,少些遗憾!
满山的彩纸,满山的鞭炮声,满山的人。那炮火的味道夹着雨后的水汽,在山里拉拉扯扯的——这就是我记忆中清明的味道。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浸透在脚下每一寸土地里,记录在风云雨雪的二十四节气中。清明难忘,清明荡秋千,清明观桃李,清明赏油菜花,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清明时节雨纷纷。
仿佛千年前就有约定,清明节,十有八九春雨会适时降临。这不,清明前一天,还是一片艳阳天,气温骤升,一下子仿佛夏天一般炎热;清明日,老天竟变了脸色,风中吹来阵阵凉意,丝丝细雨从天而降。
清明雨,是离人泪。这雨,专为奠祭辛劳一生的先人们而来。这雨,从夏商周起步,穿越数千年的世事变迁与沧海桑田,从远古一直下到今天。
心境潮湿成雨,回想着逝去亲人的温柔和慈爱;眼泪滂沱成河,诉说着对亲人无尽的缅怀和思念。
风潇潇兮,丝丝缠绕,飘荡着浓浓哀思;雨绵绵兮,悱恻心田,淋漓着靡靡悲情。
又是一年清明节,杏花依旧,人却早已阴阳两隔。真的是那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回忆起当初的生离生别,疼痛已不再那般深刻,但是心中的那份怀念将永不褪色。“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清明节的雨,会慢慢换作晴空万里。
我特别喜欢清明家族一起祭扫的时刻。每一年祭扫总是不同光景:老的人更老了,新的人不断出来,看着一个又一个与你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成了你下次来祭扫的那土堆,一个又一个与你同根的小生灵诞生、长大到围着我满山路跑。心里踏实到对生与死毫无畏惧。
在祖父母的墓地,这些血脉相连的宗亲跟着不变的礼仪祭拜完,各自散坐在这春草初绿的山上,像是一起坐在祖宗的环抱中,共同围绕着这个埋葬着祖宗的冢。那一刻我会觉得自己是切开的木头年轮中的某一个环,拥挤得那么心安。
印象中,老家的春天总是伴随着清明的到来才开始变得声势浩大。清明前后,春阳和熙,春雨飞洒,我们走在明媚的春光中,提着纸钱炮仗,去后山的祖坟扫墓。
又是一年清明时,草地里的小草已长出嫩嫩的绿芽,柳树早已换上了新装。世界万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可惟有血肉相连的亲情,是不会随着万物变化被割舍掉的。
对所有的人来说,清明节都注定是一个伤感的日子。昔日朝夕相处的亲人已远去,那份痛苦与无奈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活着的人,注定要承受失去至亲至爱的痛苦。
清明时节,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
关于清明节的事例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意味着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清明插柳 每逢清明,人们都要开展扫墓祭祖、郊外踏青等户外活动,同时妇女和儿童还要把刚发芽的柳条编成环戴在头上,成为应节的点缀。柳在中国人心中有辟邪保平安的功用。佛教认为柳可以驱鬼,柳枝又可度人,观音菩萨的净水瓶和杨柳枝,可以遍洒甘露救人脱难,早年民间求雨时也戴柳条。也有人认为清明时节是柳树发芽抽枝之际,民间的戴柳和插柳活动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
清明植树 清明植树的风俗由来已久,如今北京现存两座清明植树碑,是清明植树的实物见证。一座是卧碑,立在北京大学校园内杨柳依依的未名湖畔,是乾隆皇帝为清明节植树留下的纪念物。另一座则立在林木茂密的京西蟠龙山上,离法海寺只有咫尺之遥。受孙中山先生和冯玉祥将军号召的“为国植树,造福于后人”影响,1924年清明节,时任京兆尹的刘梦庚来到蟠龙山上种植松柏,并亲手立了这一块植树碑。 从节令上讲,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正是北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非常适合栽种树木。中国第一个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是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胜利后,1915年7月31日,北洋政府根据孙中山的倡议,颁布法令规定清明节为我国的植树节。但在执行过程中,人们发现清明节作为植树节仅对北方地区适合,对南方来说已经太晚,过了植树的最佳时机,南方各省请求把植树节提前。孙中山逝世后,为纪念这位一贯倡导植树的先驱,将孙中山逝世的日子——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
清明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