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也知道这样一篇推荐或许很不合时宜——甚至可能不会有人愿意点开。它和网络文学一点也不搭界,虽然有着一个如此迎合市场的名字,背后背负的,却是切尔诺贝利的惨案,与背后无数支离破碎的生活、生命与家庭。
可是当我翻遍了app里的txt, 绝大多数已读的并不想再打开第二次,未读的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静心。手指滑来滑去,发现唯一想写的书评,却只有这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引用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2013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2015年,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并创作有21部记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通过以上引用的文字可以看出,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擅长以同当事人访谈的形式写纪实文学,从一个个个体的角度,去侧写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本书的名字,也取自于本文的第一个故事:事发当天前往核电站灭火的消防员遗孀所说的第一句话。她的消防员丈夫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核电站灭火工作,事发14天后去世。而遗孀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坚持探望新婚不久的丈夫,也永远地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孩子。最后,丈夫被装在铅制的棺材里被运走,一并带走了她一生的爱情与死亡。
得知这个背景后,你才会仿佛明白,为什么如此惨烈、造成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人生离死别的重大事故的口述实录,会被冠以这样一个中文译名。它迎合着市场,却也契合着通篇行文的灵魂。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角度在我看来很新颖。没有自上而下的官方口气,没有为黑而黑的西方角度。她只是采访着每一个被灾难波及、或者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普通人。他们中有英雄遗孀,有在第一线与辐射奋斗的英雄,有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有灾难中出生的孩子,有行将就木的老人,有政客与科学家。他们每个人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都有着自己的解读,同时每个人都因为这场灾难受到了心理与生理的持久伤害。
其中有个细节我记忆十分分明:参加了第一线救灾后回家的清理人看孩子特别喜欢他的军帽,就把帽子送给了他。孩子非常喜欢每天都戴着,几个月后,被诊断出了脑癌。
而这样的悲恸,每一个故事里,你都能窥见他们不同的面貌。那是与挚爱被迫分离的生离死别,是被迫离开再也回不去故土的背井离乡,是不明真相留下终身后遗症的病痛,是苏联解体后再无着落的救济金,是被剥夺了色彩与欢乐的童年,是被官僚主义勒令禁言离职的无奈,是官僚体系下明哲保身的圆滑,是与辐射谋皮的“安乐”与麻木……他们都是那场灾难中微小个体的一部分,却共同组成了切尔诺贝利,令人无法忘却又不忍卒读的集群记忆。
这不是一本读起来会心情愉快的书,这更不是一本适合休闲与消遣的书。
然而我还是决定在这个深夜里敲下这篇书评。
希望坚持看到这里的你,愿意一同参与进切尔诺贝利的记忆。
尽管逃离苦难是人类的天性,然而唯有正视与理解苦难,人类才能怀有着敬畏心,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