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事可谓家喻户晓,因为此事,孔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被人称为孝悌的典范。
孔融闻名天下,不仅如此,还在于其诗文为天下所重。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
像这样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为什么会被曹操杀掉呢?
孔融,字文举,据说是孔子第二十世孙,他小时候便很聪明。十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声极大,读书人以能够见他一面为荣,“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汉书 李膺传》)。但是这哥们脾气挺怪,不随便接客,“不妄接宾客”。当时孔融还是个十岁的小屁孩,却偏要见见李膺,他对李府守门者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请通报。”李膺请他进来后问他道:“高明(称对方的敬词)祖、父与仆有恩旧乎?”孔融答道:“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在座的人听了无不惊叹,李膺也称赞他将来“必为伟器”。不过,一个宾客陈韪却讥讽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反驳说:“那我想你小时候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了。”陈韪被他驳得羞得满脸通红,一点面子都没有。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孔融虽然很聪明,但是从小就嘴不饶人,喜欢挖苦人,会挖苦人,会讽刺人。这也为他以后的人生做了铺垫。
孔融依仗自己的聪明,恃才傲物,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即使对方是权倾天下的曹操,他也不例外,他常常用讽刺挖苦和故意捣乱的方式来发泄对曹操的不满,似乎这是标榜他德高才高的方式。
197年,袁术称帝,曹操便想公报私仇趁机干掉与袁术有婚姻关系的太尉杨彪。孔融听说后,立即去找曹操,说《周书》上说“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况杨彪和袁术只是亲家!曹操推托说,这是上面让我做的。孔融心想,放你娘的狗屁!立马怼道:莫非成王要杀召公,周公也说不知道?如今天下人敬仰您,只因为您聪明仁智,办事公道。如果滥杀无辜,只怕天下人都要寒心。你要是敢干掉杨彪,老娘辞职不干了!曹操想想他说得也有道理,就不杀杨彪了,但心里很不爽。
后来,曹操攻破邺城,曹丕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抢来做小老婆。孔融就给曹操写信,说当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以为孔融博学多识,还真觉得有这事,便问他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孔融回答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曹操听了,满面羞愧。
再后来,曹操为了节约粮食,下令禁酒,说酒可以亡国,由此非禁不可。孔融又跳出来唱反调,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人间有酒德,酒怎么可以禁?再说从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怎么不禁女人?这些话,当然让曹操无言以对,再加了一份不爽。
孔融虽然有文才,但他无统兵之才,亦无治民之才。这两项才能,恰是当时地方之长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孔融,凭借虚名和文才出名之后,官越做越大,但是始终眼高手低。
他所用的都是轻浮士人,只会饮酒作诗,高谈阔论,但干不了也不想干实际的事。在任北海相期间,他的主要政绩是在建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吊死问生等方面。一说到带兵打仗,他就怂了。他在北海曾多次被黄巾起义军和袁绍的人马所围困,以至于“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三国志 崔琰传》。
一次他在都昌被黄巾军管亥部所困,多亏刘备派兵救援才解围而去。又一次在建安元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一连数月,城内守兵只剩下百十来人,形势危在旦夕,而孔融却“凭几安卓,读书、议论自若”。结果只落得“城坏众亡”,自己仅以身免,妻子、儿女全都做了俘虏。
曹操胸怀天下,有包含宇宙,吞吐天地之志,陈琳骂了他祖宗十九代,他都没有杀陈琳,所以,孔融的讽刺刻薄话忍一忍也就罢了。孔融没有实才,曹操把他请到许昌,当了主管工程的将作大臣(建设部长),他不感激也就罢了,可还总是攻击曹操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纲领,对曹操的每一重大决策都要表示反对,这就使曹操不能容忍了。同时,孔融和刘备关系非同一般,曹操又正好要用兵荆州。这样的人在朝中,怎能让人放心?
面对一个没有口德,没有实才,又不为自己所用,处处给自己添麻烦的人,曹操即使有再大的胸怀,也容不下孔融的,于是乎,曹操干掉了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