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几,是古代席地而坐时常用的家具,也是最早出现的凭靠类家具,魏晋南北朝最为盛行,此后渐稀,明清时生活中久已不用。《清 金髹三足凭几》传世家具仅此一件,为康熙年间所制精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凭几弧形,趺坐时置于膝前,凭几之背面、正面金髹高浮雕龙纹,分三格,嵌象牙雕苍龙教子图,曲外翻如象鼻卷转。
凭几与席及地位身份:
早在《周礼春官》中就有记载:“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王位设黼依……左右玉几……诸侯祭祀席……右雕几……筵国宾于牖前亦如之,左彤几。甸役,则设熊席,右漆几。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几和席是组合使用的。又说到周天子的御座后面设置屏风,御座左、右设置玉几。而诸侯以下人员使用的,是除了玉几以外的其它材质的几子,而且是或左或右单一使用的。《器物丛谈》中介绍说“古者坐必设几,所以依凭之具。然非尊者不设,所以示优宠也。其来古矣”。可以看出,当时凭几并非任意人家都可使用,且帝王将相所使用的凭几在材质上也有区别,以显示主人的地位身份。
典型的凭具凭几,是席地而坐时扶凭或倚靠的低型家具,“几”字甲骨文作“Ⅱ”形,上有倚衡,下有两腿,属直形凭几(图4、5)。直形凭几亦称“挟轼”,即“直木横施,植其两足,便为凭几”。其造型是上为一直形横木(或平直,或中部下凹)近两端处各植一腿,或直形或刻作兽形,即所谓“狐鹄蟋膝”。腿下有一横柎,以增稳定。直形凭几造型简洁,制作方便,省工省料,是凭几的基本形式,且出现最早,从商周至隋唐都广为使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一件彩绘凭几,长58厘米、中宽9.3厘米、高36.6厘米。几面端窄中宽,中部向下略凹,两端兜转与兽形几腿相接,腿下承以横柎。全几黑漆底上彩绘云气和几何纹。也有更华丽的几,如天子使用嵌有玉石的“玉几”、饰红漆的“彤几”、在木几上雕刻纹饰的“雕几”等。
就是梅长苏靠的那个,而且凭几并不是任何家庭都能使用,好像是帝王将相家里才能用的,就是贵族人家的家具
[ 此帖被hello88812在2019-03-20 06:3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