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类别—椅凳、桌案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44 回复:2

[物品器具] 中国古代家具类别—椅凳、桌案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万俟染月

ZxID:1108431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18 0
中国古代家具之一——椅凳类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亦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国内外人士叹为观止。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宝椅
  宝椅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椅子。宫廷中称之为“宝座”。多陈设在各宫殿的正殿明间,为皇帝和后姐们所专用。有时也放在配殿或客厅陈设,一般仍放在室内中心或显著位置。这类大椅很少成对,都是单独陈设。宝椅的造型、结构和罗汉床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体较罗汉床小些。有人说它是由床演变而来的,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宝座大多以紫檀制作,取材厚重,造型庄重,雕饰精巧,为使用者增添威严之感。清式宝座的特点是尺寸大,结构复杂,用料规范,做工精细,装饰瑰丽。宝座上下内外,或浮雕、或透雕各种吉祥纹饰,显现出皇家的尊贵和豪华气派。

玫瑰椅
  玫瑰椅在宋代名画中曾有所见,明代更为常见,是一和造型别致的椅子。它的椅背通常低于其他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无几。背靠窗台平设数椅,不致高出窗台;配合桌案陈设时,不高出桌沿。正是由于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并不十分实用的玫瑰椅颇为流行。玫瑰椅多用花梨木或鸡翅木制作,一般不用紫檀木。利用花梨木独具的色彩、纹理和椅子本身别致的造型巧妙结合,更令人赏心悦目。“玫瑰”二字,一般指很美的玉石。单就“瑰”字讲,一曰“美石”,另一曰“奇伟”,即珍贵的意思。《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载:“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以“瑰”谓奇异之物。从风格、特点和造型来看,玫瑰椅的确独具匠心。这种椅子的四腿及靠背扶手全部采用圆形直材,确实较具他椅式新颖、别致,达到了珍奇、美丽的效果。用“玫现”二字称呼椅子,确是对这种家具的高度赞美。

交椅和圈椅
  交椅,亦称胡床,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通常被认为是从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转变。交椅的结构是前后两腿交又,交结点做轴,上横梁穿绳代座,可以折合,上面安一拷佬圈儿。椅圈一般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下由八根木棒交结而成,交结关节处,多以金属件固定。整个造型,从侧面看似多个三角形组成,线条纤巧活泼,但不失其稳重。因其两腿交叉的特点,遂称交椅。明清两代通常把带靠背椅圈的称交椅,不带椅圈的称“交杌”,也称“马扎儿”。交椅可以折叠,携带和存放十分方便,它们不仅在室内使用,外出时还可携带。宋、元、明乃至清代,皇室贵族或官绅大户外出巡游、狞猎,都带着这种椅子,以便于主人可随时随地坐下来休息,这也是交椅同时又被称为 "行椅"和 "猎椅"的由来。
  圈椅是由交椅发展而来的。交椅的椅圈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就坐时,肘部、臂膀一并得到支撑,很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后来逐渐发展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它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而采用四足,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这种椅子大多成对陈设,单独摆放的不多。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背板都做成“S”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明代中后期,有的椅圈在尽头扶手处的云头外透雕一组花纹,既美化了家具,又起到格外加固的作用。明代人们对这种椅式极为推崇,因此当时多把它称为"太师椅"。更有一种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并稍向后卷,可以搭脑。也有的圈椅椅圈从背板向两侧延伸通过边柱后,但不延伸下来。这样就成了没有扶手的半圈椅了,这种椅子造型奇特,可谓新鲜别致。

  交椅是帝王贵族们的用具,是身份的象征,所以我国也有“第一把交椅”的说法,暗指某人是最为重要的角色。此交椅仅以儿根必要的线形构成,并无一多余部件,造型简练;黄花梨木质地,上包镶铜片,新颖别致;扶手出头与脚踏角卷花纹的雕饰、靠背板的镶边装饰和透雕图案的运用,则为造型粗扩豪爽的交椅平添几许风情。

  圈椅是明式家具典型的式样,椅圈自搭脑处顺延而下成扶手,背板呈"S"形,饰以小浮雕,椅面之下设壶门券口,底枨采用“步步高”枨法,这些都是典型的明式特征,是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官帽椅和靠背椅
  官帽椅分为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南官帽椅从造型上看,不如四出头式大方,但南官帽椅在装饰手法上比较容易发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装饰椅背及扶手;用材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它的特点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做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横梁压在立柱上。 “S”形椅背多采用边框镶板做法,中分数格,或搂雕一透孔如意云头,或浮雕一组简单图案,美观而大方。通常成堂或成对陈设使用,很少单支。
  四出头式官帽椅,即椅背搭脑和扶手的前拐角处不是做成软圆角,而是搭脑和扶手的横梁通过立柱后,又微向后方和两侧弯曲,形成一条自然而流畅的曲线。尽头磨成圆头,给人以柔润、圆滑的感觉。这种四出头式椅,大多用黄花梨木制成。背板多为“S”形,且多用一块整板制成。朴素大方的造型和清晰美丽的纹理色彩,形成俊逸高洁的风格和特点。明清两代均有官帽椅,但制作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搭脑、靠背及扶手的区别。清代官帽椅的搭脑多用罗锅怅形或花形,靠背、扶手大多有花饰,与明代简洁朴素的风格截然不同。
  靠背椅的造型特点是有靠背无扶手,并且靠背搭脑不出头。靠背有不同形式,也有称其为“一统碑式”椅子的。这种椅子体形较官帽椅略小,椅背上横梁两头与官帽椅的形式相似。也分两种形式:一种做成软圆角;一种是横梁长出两柱,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竿,因而又有“灯挂椅”之称。在用材和装饰上,硬木、杂木、彩漆描金、填漆描金、各色素漆和攒竹等做法皆有之,特点是轻巧灵活、使用方便。

  四出头官帽椅在明式家具中较为常见,背板在制成曲线的同时采用攒框镶板的做法,边上设雕花牙子,下设光脚,与整体的简洁通透协调一致。底部前怅加宽形成脚踏,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

早期的凳
  “凳”字,最早并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坐具凳子,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是后夹的事了。《释名·释床帐》说:“塌凳施于大床之前,小塌之上,所以蹬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脚踏,也称脚凳。关于脚凳,明代里书有很多记载。《鲁班经》一书中就介绍有各种脚凳。尤其《长物志》与《遵生八笺》二书中还介绍一和奇特的脚凳,与养生、健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健身家具。《长物志》说:“脚凳,以木制滚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式,中分一档,内口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以捌拽轴,滚动往来。盖涌泉穴精气所生,以运动为妙。竹踏凳万面大者,也可用。”

杌凳
  杌凳是不带靠背的坐具。仅就杌凳而言,大体可分为方、圆两种形式,而以方凳种类最多。在各种形式的凳子中,又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类。有束腰的都用方料,一般不用圆料;无束腰的则方料、圆料都有。有束腰的可以做出曲腿,如鼓腿膨牙、三弯腿等;而无束腰的都用直腿。有束腰的足端部做出内翻或外翻马蹄,而无束腰的腿足不论是方还是圆,足端都不做任何装饰。
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色硬木者,有木框漆心的,还有藤心、席心、大理石心等,用材相制作都很讲究。凳子又有长方式和长条式的。长方式常见,多以一板为面,四腿侧脚明显,俗称四劈八叉,只供一人使用。亦有板面较长,可坐二至三人的,则称“长条凳”或“板凳”;长条凳还有“春凳”,形如炕几,可容二人并坐,因坐面较宽,不坐时也可用以放器物。
  明清时期的圆凳,又称为圆杌,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均有。做法与方凳相同,直腿、曲腿都有。明代圆凳一般束腰,凳面为圆形、梅花形或海棠形,下带圆环形托泥,托泥下有四足,也有六足、八足,使其更坚实牢固。做工细致,形制优美。清代时无束腰的都采用腿的顶端作榫,直接承托坐面的做法;有束腰则主要靠牙板和束腰承托坐面。它和方凳还有一点不同,方凳都用四足,而圆凳不受角的限制,最少可用三足,多者可用六足。

桌案类包括方桌、长条桌、方桌、炕桌;平头案、翘头案、炕案、供案、炕几、香几等。

方桌和圆桌
  四边长度相等的桌子称为方桌,方桌有大、小之分,大的称大八仙桌,可坐八人;小的称小八仙桌,较大八仙桌略小。常见的有一腿三牙方桌、霸王枨方桌和罗锅枨方桌。一腿三牙方桌的侧脚、收分较为明显,足端不做任何装饰。桌面四边用材较宽,面下桌牙除横向和纵向外,还在桌角下安一小形牙板,与其他两面桌牙开成135度角,这3个桌牙都同时装在同一条桌腿上,共同支撑着桌面。桌腿有圆形和方料倭角形两种,俗称一腿三牙,它的结构坚实,造型也很美观。方桌也有带束腰的,四腿通过束腰支撑桌面,四腿的里侧用霸王枨与桌面里的穿带连接。既起支撑桌面的作用,又固定了四足。常见还有罗锅枨带束腰方桌,是有束腰桌类的一种最普通的做法。凡有束腰家具底足都削出内翻马蹄或外翻马蹄,四足没有侧脚和收分,且都用方腿。无束腰方桌多用罗锅枨加矮佬,个别也有用牙板的,还有用小木条攒接成落曲齿形桌牙的,也很雅观。
  圆桌是厅堂中常用的家具,一张圆桌和 5个圆凳或坐墩组成一套,陈设在厅堂正中,颇显雅观。圆桌一般情况下属于活动性家具,常用以临时待客或宴饮。因此,这种圆桌大多为组合式,使用时组装起来,用毕再拆开加以保存。有的圆桌采用独挺立柱方式,面下装活动轴,桌面装好后可以来回转动,极适合厅堂招待宾客,既方便实用,又美观大方。圆桌在明式家具中并不多见,如今所能见到的多为清代制品。圆桌分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足间或装横枨或装托泥,腿有五足、六足、八足者不等;也有不用腿者,如独挺立柱式,颇富特色。

条桌和条案
  条桌是一种长方形桌面的桌子,桌面长度超过宽度两倍以上的,一般称为条桌。腿与桌面呈90度直角,腿不向里缩迸。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基本造型;其他结构形式也较丰富,如有束腰罗锅枨单矮佬直腿条桌、无束腰弓背牙子直腿勾脚条桌等。条桌与画桌、画案、书桌、书案等宽长桌案相比,结构和造型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后者比前者宽大。清代条桌一般采取高束腰造型,牙条相腿足上起地浮雕纹饰,图案精美,腿足以回纹马蹄足多见,刚劲有力。
  条案包括平头案和翘头案两种。明代翘头案多用铁梨木和花梨木制成,两端的翘头与案面抹头往往用一块整料做成。这种情况,多反映在明末广式家具上;苏式则不然,翘头与案面抹头为两木拼接,足下带托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家具类藏品中,这方面的实例很多。


  翘头案四足自案头两端内缩而置,两端的双腿以双横枨相连,四腿与案面以夹头榫相连,但牙板却不是通长的,而是各自施以透雕造型。案面两端设有小翘头,既简活牢固又美观实用。

  还有一种与案稍有不同的家具,它的两侧案足不带托泥;前后腿间也无圈口和雕花板心,而是在腿间中部稍上一点的位置加两根直形横枨;有的在左右腿间不用长牙板,而是在两腿之间加长横枨,除了以上几点不同外,其他部分则与案无异。如果面上两端装有翘头,无论大小,一律称为翘头案;如果两端没有翘头,那就不一定称其为案了,这类家具,人们通常把较大的叫做“案”,较小的叫做“桌”。还有一种说法,四腿在四角的,叫“桌形结体”;四足在案头收进一些位置的,叫“案形结体”,这个论点是有科学道埋的。按此论点衡量,这种家具具有案的特点较多,尤其是腿的位置、夹头榫和长牙板等,因此,严格说来,还应叫“案”。但习惯上看,桌形结体一般不包括案,而案形结体不仅包括案,也包括这种类型的桌子。因此,人们把大者称为案;小者称为桌,即案形结体的桌子,也是合乎情埋的。这说明桌和案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

炕桌、炕案和炕几
  炕桌、炕案和炕几都是矮型家具,它们既可在床塌上使用,又可席地使用。清代满人在人关前以游牧为生,起居习惯以席地为主。人关后,他们还保留着原有习惯,因而在清代家具中,这类低型家具占有相当比重。现在北京故宫各宫殿的床、炕还大量陈设着这类家具。它们既可依凭靠衬,又可放置器物,有时也可用于设宴。
  炕桌是一种近似方形的长方桌,它的长和宽差距不大;炕案除结构和造型有别于炕桌外,长和宽的差距也较大,常用其读书、写字;炕几也叫靠几,长和宽的比例与炕案相仿,高度一般较炕案还要矮些,明清两代炕几的使用很普遍,且有很大的讲究。《遵生八笺》中介绍炕几说:“靠几,以水磨为之。高六寸,长二尺,阔一尺,有多置之塌上,侧坐靠衬,或置熏炉、香合、书最便。”

琴桌和棋牌桌
  专用的琴桌早在宋代就己经出现。宋代赵佶的《听琴图》中描绘的琴桌,面下设有音箱,四围描绘着精美的花纹。明清时期的琴桌大体沿用古制,尤其讲究以石为面,如玛淄石、南阳石、永石等,也有采用厚面木桌的。除了这些以外,更有新奇之作,以郭公砖代替桌面。因郭公砖都是空心的,且两端透孔,使用起来,音色效果更佳。还有填漆戗金的,以薄板为面,下装桌里,与桌面隔出3至4厘米的空隙,桌里镂出钱纹两个,是为音箱。桌身通体线刻填金龙纹图案。这恐怕是目前所见的最华丽而又实用的琴桌了。
棋牌桌则是供弈棋、打牌的专用桌子,多为方形。这种桌子通常为双层套面,个别还有3层的,但不多见。套面之下,做出暗屉,里面存放各种棋具、纸牌、骨牌等。暗屉有盖,盖的两面各画一种棋盘。棋桌相对两边的左侧桌边,各做出一个直径10厘米、深10厘米的圆洞,是放围棋子用的,上有小盖。如果不弈棋时,放好上层套面,则如同普通方桌。称之为棋桌,是指它具备下棋等娱乐游戏的工具和条件,实际上,它是一种包括葬棋等活动在内的多用途家具。

 苏式家具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一带所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形成较早,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开始向繁琐和华而不实的方向转变。苏式家具的镶嵌和雕刻王要表现在箱柜和屏联上,各种镶嵌大多用小块材料堆嵌,整板大面积雕刻成器不多。常见的镶嵌材料多为玉石、象牙、螺钿和各种颜色的彩石,也有相当数量的木雕,在各种木雕中又以鸡翅木居多。苏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多取自历代名人画稿,以松、竹、梅花、山石、花鸟、山水风景以及各种神活传说为主,其次是传统纹饰,如海水云龙、海水江崖、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纹和缠枝牡丹纹为主,西洋花纹极为少见。一般情况下,苏式的缠枝莲纹与广式的西番莲纹巳成为区别苏式家具和广式家具的重要标志。

茶几和套几
  茶几一般以方形或长方形居多,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儿,用以放
  杯盘茶具,故名茶几。茶几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一般来讲,茶几较矮小,有的还做成两层式,与香几比较容易区别。清代茶几较少单独摆设,往往放置于一对扶手椅之间,成套陈设在厅堂两侧。
  套几是清代制作得十分有特色的家具。套几可分可合,使用方便,一般为四件套,同样式样的几逐个减小,套在上一个腿肚内,收藏起来只有一个儿的体积,其他小儿套在其中,故名“套几”。套几以苏作为多,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香几
  顾名思义,香几是为供奉或祈祷时置炉焚香用的一种几,也可陈设老式表盒。香几的使用大多成组或成对,个别也有单独使用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中关于香几的描述就很详细:“芍室中香几之制有二,高者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玛淄石,或以骨柏楠镶心,或四、八角,或万,或梅花,或葵花、慈菇,或圆为式,或漆,或水磨渚木成造者,用以阁蒲石,或单玩美石,或置香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革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香几的式样之多,有高矮之别,且不专为焚香,也可别用。如摆放各式陈设、百玩之类,以供清玩,甚快心目。

花几
  花几又称花架或花台,大都较高,是一种高几,专门用于陈设花卉盆景的,多设在厅堂各角或正间条案两侧。清代官宦大家使用较多,在清人绘画中也常有反映。花几比茶几出现更晚,明代未见有这种细高造型的几架,可能到清中期以后才出现,因为我们在清中期以后的绘画中才看到这种花儿。晚清时花几盛行,流传于世的大多是此时期的作品。
[ 此帖被万俟染月在2019-03-18 23:20重新编辑 ]
Ⅵ歲嘞

ZxID:9738043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桑暖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18 0
给楼主贴个版主提醒,发帖前多关注版规,公告等重要内容喔

楼主留言:

谢谢提醒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眸渊若潭
9.11转正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19 0
已审核。

[其他] 中国古典家具介绍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5888497&keywor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