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家批中国影视三缺失:失语、失真、失之偏颇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5 回复:1

[影视资讯] 【转】专家批中国影视三缺失:失语、失真、失之偏颇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sarahyu00

ZxID:62742338


Knowledge is a treasure, 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


专家犀利评中国影视“三缺失”


11月10日,“影视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该论坛系清华大学举办的“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论坛的分论坛之一。

在主论坛单元,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做了《提升电影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主题发言。他谈到,电影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展示维度,影像中的国家形象一直处于“他塑”的局面,中国电影掌握“自塑“话语权则需要构建来自中国、体现中国、代表中国的电影学派,应从内容支撑体系与传播体系两个维度来思考设计,丰富以新主流影片、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以及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为主的内容体系,强化官方文化交流渠道以及产品隐性传播、网络电影传播体系的构建,并要回归到电影教育这一源头思考,完善电影教育、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下午的“影视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分论坛上,侯光明表示,在国际事务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国际对我们电影的评价。电影是给人类做贡献的文化产品,不能光在本土叫好又叫座,还要有国际视野,要为国家形象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的强大,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电影该如何塑造我们国家的形象?应该说,在良好国家形象的树立方面是中国电影的短板,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恰逢其时。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国家形象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支撑。软实力不仅是指文化自身的意义,也指能够为他者认可,被别人接受。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不是自我确认,而是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兑现的文化理念。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软实力,而如何将其进行现代性的转换,实现经济和文化效益并行,关键在于传统物质媒介的升级换代后,能不能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属于传播艺术产业的新型表述形态。他还表示,不能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简单理解为一种对外文化的宣传包装,而应把它作为文化自我建构的战略,比如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为中国电影在思想上、艺术上、商业上和价值观上都树立典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在大举“软实力”和“巧实力”大旗、希望走文化强国道路之时,值得警醒的是西方所提出的中国“锐实力”,它指中国软、硬实力介入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现状。外部对“锐实力”的高度警觉造成的文化屏蔽如何破局?张颐武强调三个方面:第一,对中国电影市场要有自信,它是面向全球开放的市场;第二,保持定力,保持原有的运作规律和核心内容;第三,扩宽主流文化的宽度,激活大众文化活力,加强与全球青年人的沟通。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项松林面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三个角度来阐释。首先,一分为二的看待中国电影的成就和短板,既要看到成绩,又要反思差距。其次,要做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必然要注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先进性以及在求同存异中宣传共同的文化。最后,他认为用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要在“造出来、走出来、融进来、请进来”上下功夫,要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强化文化交流建构,使中国影视文化塑造文化形象实现从“要我听”到“我要听”的转变,不断吸收外国先进文化,避免过热、过度解读和用力过猛等方式,以“鉴”当头,相信中国影视文化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中心副教授梁君健介绍说,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从当代中国影像历史责任出发,在视觉文化时代去探讨影像和故事的传播力。在这个议题上,发现面临许多挑战: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层面一直面临着冲击,再者来自新时代的新要求要求从业者的叙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其传达能力都要有进一步的改变和创新;除了价值体系本身的建设,如何认可传播并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价值也需要持续探讨。中心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包括价值体系本身的建设,用影视剧对中国故事作出创新性表达,纪实影像的创作和研究,基于中国故事去孵化IP,进行跨媒介传播等。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王志敏提出,应该建立“形象学”,从基础理论上研究人物形象或者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通过具体的电影实例展示,他进一步指出,电影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也有诋毁国家形象的功能。面对问题,他认为中国电影要讲“正能量”的中国故事,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争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发言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引领影视文化国家形象建设”。影视文化我国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开展文化外交与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需要我们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塑造影视文化中的国家形象。高质量发展是培育影视文化形象、树立新发展理念的坚实土壤;高质量发展激发影视文化精品创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增强影视文化国家形象和创新创意的动力的源泉;高质量发展在于营造培育影视文化形象提升质量品质的一种社会氛围。如何构建影视文化的国家形象,他认为应关注三个重点:第一,深刻把握影视文化的动力源泉,即原创力;第二,深刻把握影视文化的立本之源,即品牌;第三,深刻把握影视文化的内在基因,即工匠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峰认为,对于影视文化和国家形象塑造这个话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对影视文化国家形象塑造当中的要害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布局和规划。他认为中国影视存在“三缺失”,即“失语、失真、失之偏颇”,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第一,加强文本和传播层面的清晰度,让中国故事有更清晰明确的理念去打动对方;第二,提升影视剧的真实度,把特定语境当中有可能失真的元素剔除;第三,提升全面性,让观众去感受到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中国形象。

国家广电总局国际交流合作司司长马黎指出,软实力的关键就是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及所支持的价值观能不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价值引领,因此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价值认同,提升我们文化软实力关键任务是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打造有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国家形象的塑造,对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国家形象与影视文化具有天然的连接性。第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第三,文化魅力的彰显;第四,话语体系的设置。而当代影视剧对国家形象也担当了重要使命:首先,优秀的作品要向社会真实地呈现当代社会与生活;其次要用影视作品树立国家形象,要以强烈的文化自信,用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最后,她通过研究表明,创新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方式,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丰富电影类型和题材,确实使中国国际形象有提升。

中国文联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针对如何树立中国形象所面对的挑战,认为不应该牺牲自己的价值观和保持开放的承诺。他认为,国家形象,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中国人自己眼中的国家形象,另一个则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而中国的影视作品应该有所作为:第一,守正创新,以人为本,扎根时代。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动力的机制和前进的力量。第二,开放包容。第三,全球视野,以我为主,用可靠的质量守住本土市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基于学理层面的分析厘清几个问题:第一,国家形象并非只有影视剧塑造,而且电影和电视剧塑造的方式和结果也各有不同;第二,国家形象的传播的驱动力有很多,但核心的驱动力还是以作品为主;第三,判断国家形象塑造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并非是上座率;第四,除了美国好莱坞之外,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国家形象输出的焦虑。李洋教授从外国电影史中的经典实例入手,说明与其被迫接受一种国家形象,不如主动发明和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给世界的观众带来一种参照,让这些生活方式在中国电影、中国故事中变得更有魅力。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认为艺术代表着个人化和主观性,以艺术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前提,以国家形象塑造本质上是政治问题,需要针对具体的受众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传播为前提,他主要针对如何建构国家形象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作为大众文化,影视如何收编“异文化”,作为流行文化,我们如何理解虚构所创造的真实性。第二,影视作品具有商品属性,它作为工业产品,需要合理完善的市场机制来推动,在这个体系上,对内,电影文化产品具有民生价值,对外,电影文化产品具有普世价值。第三,影视作为人类的想象,需要我们对媒介有想象性的创造,这既包括内在的文本和价值观层面,又包括外在的技术和形式层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中心副教授曹书乐以韩国影视剧中的中国人形象为题,对韩国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了具体深入地分析,认为真正代表着中国国家形象的不是有权有钱的特例,而是具有个人魅力和更独特的普通个体。她认为社会现实在形塑和限制着电视或者电影的制作,偏见在媒介上是不能消除的。她还认为,我们应该反思输出策略,在价值观上求同存异。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正山从以下三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的看法:第一,中国影视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主流是肯定的,但也存在因为对电影市场的误判而出现的某种程度上的创作导向偏差问题。他从结构、相关、聚类等三个不同的角度,用数据论证了所存在的对主流观众的误判,这对树立国家形象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第二,学术界或者业界对影视行业到底该怎么定位?他认为将影视业作为娱乐业,从行业分类上、从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上看,均存在很大偏差。第三,在国家形象塑造上,主旋律电影应承担主要责任,但主旋律电影首先需要成为主流电影,这其中,观众是关键。最后,他提出三个建议:电影市场研究需要加强,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推进,突破性的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来源:2018-11-12 12:39  搜狐娱乐讯(三丁/文)】




北极星辰

ZxID:8593124


等级: 派派贵宾
你不一定非要长成大树 可以做河稻草 做无名小花做开在峡谷里的千千万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1-12 0
【转】专家批中国影视三缺失:失语、失真、失之偏颇
已审
在宿命不息的轮回中,你是我唯一的眷恋......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