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林鹤年“怡园”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2 回复:4

[人文通史] 鼓浪屿林鹤年“怡园”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25 0

鼓浪屿怡园是晚清的作品,《厦门文物志》记载道:
怡园:现福建路24号。由晚清福建爱国诗人林鹤年建造于19世纪末。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共3层(含地下防潮层),占地面积1496平方米,建筑面积516平方米。采用缩进式四面坡折顶,檐口出挑小,线脚下环饰一周红砖饰物。石砌防潮层以上通体为密缝清水红砖墙面。建筑设计采用左、右角楼加中间直廊的模式。角楼平面为八边形,开弧顶窗。直廊采用券顶红砖方柱和宝瓶栏杆。首层主入口门廊外设置与防潮层等高的护栏石登阶。整体外观为西洋式风格,内部平面设计则仿照闽南古厝四室一厅的格局。……
怡园主人林鹤年,字谦章,号氅云,祖籍安溪。“少岐嶷(聪慧),博涉群书。为文有英气,尤工于诗”。光绪8年(1882年)中举,次年,应礼部试,任“国史馆謄录官”。后出任知县,再任工部虞衡司郎中。光绪18年(1892年),林鹤年渡台,承办茶厘船捐等局务。又应台湾巡抚邵友濂之请,受台湾富商林维源之聘,“商办抚垦拓地”,使“数百里悉皆向化”,“又购西洋机器以兴水利,创办金矿、樟脑”。林鹤年在台,“暇则与台湾士绅立吟社酬唱,虽匡攘(救国)之中恒不忘吟咏”。时人将其与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丘逢甲等并列,称为“诗中八贤”。海沧邱菽园的《诗中八贤歌》颂曰:
林四风神成一家,绝句高唱天半霞。
诗成寄我南海涯,风弦水调铜琵琶。
“风弦水调铜琵琶”,言其诗风有如苏东坡慷慨激愤。徐世昌的《晚晴簃诗汇》评林鹤年诗“诗雄深沉郁,兼有清丽之辞”,“于闽派中自成一格也。”
甲午战争,台湾告警。林鹤年积极襄助前敌军务,参与筹划海防,被“保以道员用,加按察使衔”。然形势急剧恶化,林鹤年“知台事不可为,遂尽室内渡”。此后林鹤年定居厦门, “回首熗林炮雨、一霎沧桑,公酒后纵谈,未尝不涔涔泪下也”。其作有《丁酉四月初七日,厦门东望台澎,泣而有赋》,悲愤交集:
海上燕云涕泪多,擎天无力奈天何。
仓皇赤壁谁诸葛,还我珠崖望伏波。
祖邈临江空击楫,鲁阳挥日竟沉戈。
鲲身魔耳屠龙会,匹马中原志未磨。
内渡之后,林鹤年“辟地鼓浪屿莳花草,取怡怡之义名其园”,遂有“怡园”。“怡怡”者,安适自得貌也。林鹤年有《厦门鼓浪屿卜居》四首,说筑楼之事,其三:
洋场楼槛碧玲珑,百扇晶窗九曲通。
地占高寒清弄影,室生虚白健凌空。
竹头木屑还储用,月斧云斤愧未工。
唾手燕云珠合浦,隔篱呼取到邻翁。
诗末自注道:“园楼购自西商”。而在筑园过程中,诗人又“于地掘得小桃源石额”。掘得的石额,中题“小桃源”大字,署款“道光丙戌秋七月,镜叟”。其后有小字题跋:
永春州一名桃源,嘉庆庚申冬长儿占鳌随余官学正。课士之暇,问山寻水,依□靖节记中景色也。转瞬间,阅今二十六年,而长儿复莅是州学正。此中奇缘殆有前定。余虽未有再至其地,而乡望之情犹恋恋焉。因以小桃源名之。
林鹤年在文后再加跋:
避氛内渡,筑园得吕不翁书小桃源石刻,人以为谶,爰嵌诸壁。光绪丙申夏林鹤年跋。
“吕不翁”,即道光年间厦门书法家吕世宜。吕世宜的永春题刻,何以流落海中小岛。事多蹊跷,无从考证。却也让林鹤年以为谶(预兆),与“怡园”之意相吻合。诗人写诗道:
心清何地不桃源,鸡犬桑麻任笑喧。
半亩楼台偏近水,数家花竹自成村。
敢嗟白发犹萍梗,重味青灯胜菜根。
听说中朝论强学,且将农政课山园。
其实,晚清乱世哪里有桃源可居。在后来的诗歌中诗人感叹,鼓浪屿蕞尔小岛华洋杂居(“岛屿分华夷”),卧榻之旁外人酣睡(“卧榻甘鼾睡”)。放眼看去,《辛丑条约》后的中国“东望失燕云,迸作珠厓弃”,鼓浪屿也将“万国作公地”。诗人慨叹“已无干净土”,因而“悔作桃源避”。(见林鹤年《怡园开樽》)
内渡以来,林鹤年并没有闲着。戊戌(1898年)年间,林鹤年到工部就职,奉命维修“陪祀列坛”,也参与校注光绪帝将派发群臣的洋务读本《校邠庐抗议》。其间他上“疏陈商务六条”。“然以事多沮棘(阻碍),难售素志,且维新、守旧,朝政纷更其间”,鹤年痛心道“时局至此,上下犹以意气争乎?”于是“浩然告归”。居厦期间,倡办东亚书院。地方上“凡轮船、矿务、报馆、平粜等事,均因其言而成”,“鼓浪屿拟作公地,公又力争主权,遂有设华董之议”。
林鹤年“性情肫挚(真挚诚恳)”,“接人蔼蔼有大度”。怡园也成为内渡宦绅和来厦名流的萃集之所。如林维源、施士洁、陈棨仁常为座上客,后来的连横也曾数次到访。连氏有《重过怡园晤林景商》三首:
其一
片帆又向鹭门来,千里风云郁不开。
落叶打头同看剑,对花洒泪忍衔杯。
扶余作客留豪气,江左伤时赋大哀。
我与林逋曾旧约,振兴亚局仗群材。
其二
湖山十笏辟园林,安石风怀又见今。
鹿耳礁留云意湿,龙头渡拍浪声淫。
每忧割肉分图籍,谁解烹鱼溉釜鬵?
同上日光岩畔望,海天何处问升沈。
其三
拔剑狂歌试鹿泉,延平霸业委荒烟。
挥戈再拓田横岛,击楫齐追祖逖船。
眼看群雄张国力,心期吾党振民权。
西乡月照风犹昨,天下兴亡任仔肩。
第三首写的是怡园中的“鹿泉”,诗中有注:“鹿泉在怡园内,相传郑延平手凿,景商有铭泐(铭刻)石其旁。”
连横对怡园的鹿泉似乎格外关注,之前就曾有《鹿泉》诗一首:
痛饮狂歌试鹿泉,中原何处着先鞭?
麾戈且驻乌衣国,倚剑重开赤嵌天。
故垒阵图云漠漠,荒台碑碣水涟涟。
明朝鼓浪山头望,极目鲲溟几点烟。
“鹿泉”也是怡园一景,其来历也有说法:
“剑泉”于鼓浪屿鹿礁路原台湾诗人林鹤年“怡园”内,一名“鹿泉”。当年,官兵奉命挖井,掘地皆见顽石,郑巡营至此,挥剑泉出,因称“剑泉”。(《厦门掌故》)
故鹿泉又有“剑泉”、“延平井”之称。林鹤年曾作《题郑延平王井阑》诗二首:
其一
海枯石烂看东溟,几度沧桑眼底经。
惟有山泉依旧好,月明留影照冬青。
其二
望断燕云十六州,书生涕泪海天愁。
重瀛缔造披榛昧,同抱东南半壁忧。
以剑掘地,得其井泉,此说台湾也有,也与林鹤年有关。连横撰有《稻江井栏记书后》一文,对此作过一番考证:
稻江旧天后宫有井,不知凿自何时。光绪间,安溪林氅云先生居此,为作石栏,且假蓝鹿洲之名而记之曰:“大稻通津,天妃庙后,郑延平驻师,拔剑砍地得泉,因名淡水。康熙六十年四月乙酉,漳浦蓝鹿洲镌记”。又篆书“小剑潭”三字,旁为施世骠。而氅云亦题曰:“汲井可受福”。
连横以为此说与史实相距甚远,属“氅云之作伪”。不过鼓浪屿怡园的鹿泉,却是另一回事:
曩游厦门,见氅云先生于鼓浪屿之怡园,园有鹿泉,氅云刻记,亦言为延平拔剑砍地之迹,与此同出一辙,固疑氅云之附会。然延平驻军鼓浪,折戟沉沙,尚堪凭吊,则鹿泉事犹近实。非如此井(指稻江“小剑潭”)之出于凿空(凭空无据)也。
连横与林鹤年四子林辂存相善。辂存,字景商。在众伯仲间,辂存最得其父厚望。鹤年有诫子诗,专示辂存:
半亩芳塘一鉴开,鱼苗分水出江隈。
此中会有神龙窟,好借风云破浪来。
光绪24年(1898年),林鹤年入京就工部职。林辂存恰以增生身份保荐参加经济特科考试,父子偕行。闰三月,辂存20岁(虚岁)生日。弱冠之年,古风当行“冠礼”。林鹤年便以书册字画相赠,“以励其志”。其中有漳浦人蔡世远、蔡新的文集,以及蔡新的《澄怀园八友图》拓本;有同安人李长庚的“马伏波诫子手卷”,和漳浦人黄道周的“辛巳元旦手书诗幅”。鹤年并作《励志诗》以训勖。诗前长序,其中言道:“士生幸际承平,则愿为文勤(蔡世远)、文恭(蔡新),谟明弼谐(献计献策,辅佐协调),以彰黼黻(爵禄);不幸如黄忠端(黄道周)、李壮烈(李长庚)身值其变,慷慨赴义”。赠礼之意,由此可知矣。(见林鹤年《励志诗为辂儿训勖》)
此年全国正为“胶州湾事件”群情激奋。林辂存“随诸公车伏阙上书,复连章疏陈时务”。其后被朝廷以郎中使用,派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林辂存上书最著名的,为“为字学繁难,敬陈管见.请用切音字以便学问”一折。文中言及:“我国之字,最为繁重艰深,以故为学綦(极)难,民智无从启发”。故学习西方,应推行拼音文字,使“传习无难,而浅学自速”。林辂存特别推荐同安乡亲卢赣章的切音之学:
倘以卢戆章所创闽音字学新书,正以京师官音,颁行海内,则皇灵所及之地,无论蒙古、西藏、青海、伊黎,以及南洋数十岛,凡华民散居处所,不数年间书可同文,言可同音,而且妇孺皆能知书。文学因而大启。是即合四外为一心,联万方为一气也。岂不懿哉。……卢戆章苦心孤诣,研究二十余年,且其生长外洋,壮年回籍。故其所为切音新字捷诀,深得中西音义之正。而旅闽西人,亦多传其学,称为简易。某为举国文学所关,不揣冒昧,敢请我皇上饬下各该省督抚学政,传令卢戆章等,并其所著字书,咨送来京。由管学大臣选派精于字学者数员,及编译局,询问而考验之。校其短长,定为切音新字,进呈御览,察夺颁行。庶几极难之学业,变为极易,而四百余兆人民,无不知学。则我国富强,未始不从此致也。(《戊戌变法专题档案史料》)
光绪谕曰:“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调取卢戆章等所著之书,详加考验具奏。”(《清实录》)然而百日维新,只是昙花一现,光绪的“考验”自然无从兑现。
变法失败,守旧派乘势反扑。福建道监察御史黄桂錾上《为惩治奸党折》,主张惩治奸党,“按情罪轻重,区为数等,一律办理”。其罗列“奸党”罪行,“林辂存请废中国文字”便为其一,称之“以变法为名,阴用汉奸之计,非寻常莠言(坏话)可比”(《戊戌变法专题档案史料》)。
其后,辂存被外放,充任江苏、广东等地道员。不久弃职回闽,先后掌教于安溪考亭、同安双溪、马巷舫山和龙溪霞文等书院。未几,又经南洋转日、美等国游历,考察各国教育实业。嗣后居留印尼任日惹中华学校校长,中华总商会顾问。四处鼓吹革命,资助孙中山革命。当辂存即将渡海南下之时,其父赋诗为其送行:
大江淘尽几英雄,都在南楼眼界中。
老近矇聋千事好,身经忧患万缘空。
沐猴且溷场中儡,失马差同塞上翁。
一线纸鸢天五尺,为他儿女盼长风。
林鹤年自感衰老,一腔希望寄托于后人。光绪24年(1901年),林鹤年卒,年五十五。林辂存接任,为怡园新主人。怡园接待过连横、许南英等名士。1913年,许南英作《林景商观察招饮怡园酒后口占》七绝二首,可证之:
其一
蒲桃架下布清樽,奇趣看山日闭门。
醉与谈瀛沧海客,一天凉雨坐黄昏。
其二
旧是经纶济世才,如何蛰伏老岩隈。
让人干预苍生事,容我鏖诗薄醉来。
说辂存甘于“蛰伏老岩隈”实在是冤屈。这位“经纶济世才”,一生中创出了若干个“第一”。第一个上书倡言文字改革,第一个在日惹创立印尼华文教育。又是近代第一个在厦门开办侨办实业。
2009年出版的《金门县志》记载:
金门瓷土蕴藏虽丰,且曾开采外销,然陶瓷并未自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始有厦门华宝公司,呈商部奏准开采,遂就新头乡设局筑,以造磁器。惟经火即裂,屡试皆然,未几即废。
华宝公司全称为“华宝制瓷公司”。光绪末年,林辂存联手前驻菲律宾总领事、“鼓浪屿会议公所”首届议长陈日翔创办,二人合资12万元,以“改良华式,专仿西洋样款,以便行销外洋,收回利权”为由,向当局申请到十五年的专利。公司创办时间有1903、1904、1905诸种说法,公司发展前程也很不利,但它的开办对厦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见《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
晚清“新政”,各省成立咨议局,林辂存入选为省局议员,为第一任常驻议员。宣统二年(1910年),新立福建省资政院,林辂存又为议员。其后,林辂存又屡为福建临时省议会议员和华侨议员;民国国会议员、立法院议员、众议院议员。获国民政府颁给四级嘉禾章,兼佩开国纪念章。后晋给三级嘉禾章。
民国之后,林辂存与人联名致电闽督孙道仁,请求废除前清保商局,“另立真正护侨机关,为侨民谋利益”。1912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侨务机关——“福建暨南局”正式成立,局址设于厦门的寮仔后。林辂存任福建暨南局首任总理。
1913年初,当林辂存再度北上之际,林家故友施士洁与之“携手河梁”,“慷慨欷歔作荆卿变征调”:
怡园吾所爱,卅载纪群游。
世有新中国,君为古太丘。
仲弓真道广,和靖亦诗留。
经济根文字,相期寿万秋。
东汉陈寔,字仲弓,曾任太丘长,人称“陈太丘”。其人名望甚高,时人以能与之结识为幸。后人用“太丘道广”以喻交游之广。
民国8年(1919年),林辂存殒于任上,年40。林尔嘉之子林景仁(号小眉)有诗挽之:
鹭岛新骚魄,鲲洋古酒人。
百年空挂剑,万里独沾巾。
白发悲阿㜷,绿杨失近邻。
他时鸡酒约,宿草可能春
口十心

ZxID:14850312


等级: 派派文编
5-26/6-23,这里是阿思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8-26 0
特想就这样在那边待着

纹枷善

ZxID:13788543


等级: 热心会员
努力姑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8-26 0
我去鼓浪屿的时候都没看到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08-27 0
已审核。

因为与台湾隔海相望,这座城市也很有故事啊。
ppx

ZxID:53767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8-08-30 0
去过鼓浪屿,不过当时年纪小,对这个“怡园”没有任何印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