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影视行业凛冬已至,但这并不是没有回旋余地的世界末日。[/i]
影视行业已经迈入了资本寒冬!
对于这一事实,行业里有很多人仍然不为所动,在盲目扩张。但不管你信与不信,影视行业凛冬已至,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前不久,赛富亚洲投资基金会首席合伙人阎焱曾表示,有电影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接近1000亿,现在可能200亿都不够,而目前现在市值最高的电影公司,接近300亿,但这也是从高峰跌到了三分之二。在他看来,由于盈利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现在资本市场对影视公司的热捧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影视业也可能就此进入漫长的冷冻期。
除了资本外逃,近两年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放缓,并且进入头部内容时代,产出的电影要么是像《战狼2》《我不是药神》《前任3》等动辄几十亿的大片,要么就是默默无闻的亏损片。票房体量维持在1-3亿的影片则明显减少。
今年,从崔永元事件延伸而出的关于明星片酬、阴阳合同、加税补税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是给影视行业雪上加霜。如此种种都加速了影视行业寒冬的来临。而最近不断被曝出的横店生意萧条现象,以及阅文收购新丽事件,这些也都是影视行业寒冬已至的最直观证据。
其实寒冬的来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以致在“冬眠”的过程中夭折。那针对影视行业的这次寒冬,各影视公司以及从业人员应该如何储粮过冬呢?
[b]降低估值,抓紧套现[/b]
资本外逃对于影视行业的打击称得上是毁灭性的。因为电影行业是一个需要资本的行业,没有了资本,便没有了一切运转的条件。正如易凯资本王冉曾说道:如果你有健康稳定的现金流和充足的现金储备,有足够强大的内外部运营体系和足够好的人才积累,那么你将迎来蓄势待发、整合市场的黄金期。
因此对于影视公司来说,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估值,落袋为安,储存好大量的资金以备过冬,毕竟活着是最重要的。这次新丽被阅文收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于业内佼佼者新丽而言,虽拥有满腹才华但却一直受阻于资金匮乏,甚至曾背上高达70%的负债率,不免有点令人叹息。但这次新丽能与阅文达成合作不失为一次明智之举。通过此次合作,新丽的影视制作优势也能和阅文的文学版权优势充分融合,由此新丽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不可想象。
关于储存资金多少的问题,影视公司至少要保证账面上的资金可以让公司度过18个月,因为如果要找到新一轮的融资,其调整模式一般需要18个月。
在冷风刺骨的寒冬中,如果大家都没有储粮,只有你有,那你就会高人一等,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保证公司正常运作的同时,还能完整把控项目,引领市场。如此,别人的“危”此时也正是你的“机”。
[b]裁减员工、保留人才[/b]
人才是每个公司最大的财富,但公司庞大的员工体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何况并不是每一个任职的员工都能为公司贡献出应有的价值。再加上影视行业市场现状的逐渐惨淡也使得公司营收困难,并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
因此对于已经进入寒冬的影视公司来说,及时瘦身,裁减出对公司贡献价值低的员工,只保留真正的精英人才,而且从现在开始少招人,招人才,是必须要做的一步。
在影视行业刚刚唱响“寒冬论”的2015年,光线传媒就率先公布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裁员。此后在2016年和2017年,光线又相继以20%和10%的比例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三次裁员背后,有不少业内人士称光线进入下行周期,但光线的此番做法也难说不是为过冬做好的提前打算。
[b]明星演员要主动降低片酬[/b]
明星片酬问题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近期,从中宣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政府部门,到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大视频平台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制作公司,再到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包括底层的网民,可以看到,从上到下都在积极为明星片酬问题发声。
其实,对于明星演员来说,在目前影视行业已经进入寒冬的时间里都应该主动降低片酬。是不是维护市场公平另说,最重要的是,在寒冬中大家都没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明星们还依然保持着高片酬,影视公司自然是请不起的。请不起高片酬明星,影视公司便会把目光投向性价比高的明星身上,如此一来,受损失的还是高片酬明星自己。因此,对于明星演员来说,适当降低片酬是利人也利己的事情。明星如此,其它有着高酬劳的从业人员,同样如此。
[b]去库存化环境下,转移发展目标[/b]
在影视行业热钱多的时候,影视公司讲求的是速度,快投快销,由此市场上也迅速集聚了大量的待映(播)作品,无法顺利面世,毕竟播映时间就那么多。而当影视行业热钱撤退后,行业去库存化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这个时候,影视公司如果仍然一味地想用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在市场上取胜,便不是一个明智举措了。现如今,影视行业进入头部内容时代,只有拔尖的头部爆款作品才能获利取胜,其它则都是亏钱状态。所以对于影视公司来说,要做就做头部。
其实在行业去库存化的现在,不管是做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应该谨慎,毕竟爆款作品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如此,影视公司如果稍稍转移一下发展方向,将目标暂时放在其它业务上,也不失为一种过冬的举措。比如,如今的乐华在产出影视作品的数量上就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减,而对艺人业务的管理上则有了更多的精力。
[b]大公司要做头部内容,
精心打磨剧本,多储存IP项目[/b]
在资本热钱涌入影视行业的时代,影视公司注重开发速度,讲求快速上马。但在热钱消退的现在,影视公司需要的是放慢脚步,多孵化项目,精心打磨剧本。因为打磨剧本是不花钱的,而且要想做头部内容,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有一个扎实的剧本。
比如,一些业内公司在2017年投资了近30个影视项目,但最后只有一部赚了钱。这也充分说明,如今的量变已不能引起质变,中等体量的作品也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大公司只有优生优育,真正把钱压在头部内容上才能赚钱,而不是一投投一堆。
另外,对于大公司来说也要多储存IP项目,像好莱坞一样打造IP系列化作品。像《战狼2》《唐人街探案2》等目前市场上的爆款作品,无一不是系列化作品,这也足以看出国内观众对系列化作品的需求。当然这一切还是要以作品质量为基础。
[b]小公司要多做对明星没有
依赖的类型片及小众题材[/b]
对于大公司来说要多做头部内容,对于资历尚浅的小公司来说就应该多做类型片和小众题材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对明星演员没有太多依赖,有很多甚至都会启用素人来做演员。如此,影视公司便会专注于从内容方面取胜,将更多的成本放在制作上,而演员片酬上花销也就不会占用太多。
资本寒冬的降临对于影视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难以散去的阴霾,但对于浮躁的影视市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在资本的重压下,影视行业势必会放慢增速,并趋于理性发展,进入内容为王的精耕细作时代。而当市场逐渐去泡沫化,究竟谁在裸奔,谁的实力更胜一筹也一眼便知。
影视行业凛冬已至,但这并不是没有回旋余地的世界末日。行业仍存,市场仍在,对于深处圈内的公司以及每个个体来说,只有储备好丰沛的粮食,把握好正确的航向,便能顺利熬过寒冬,甚至扶摇直上,完成超车。总之,寒冬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保持平和心态,并敢于做出挑战和改变,如此才能顺利过冬!
[align=right]作者:魏建梅 编辑:汀[/align]
[align=center][size=1][ 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时光网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以及认同文中所述皆为事实 ][/size][/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