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华绮丽的香港到古香古色的北京,从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到热火朝天的广州,从精致时髦的大上海,到悠闲巴适的老成都,深圳卫视原创治愈系美食纪录片老恒和《宅人食堂》第三季在“宅人美食榜”的带领下,走遍天南海北12座城市,探寻深藏在每座城市大街小巷的美味与故事,用镜头记录着美食,温暖着观众。活色生香的美食、精致唯美的画面以及浪漫动人的故事,为这部美食纪录片赚足了眼球也攒够了口碑。
宅人寻味 味道和味道以外的东西
美食一直都是电视节目屡试不爽的题材,如何在众多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宅人食堂》第三季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与探索。节目组深挖“宅人文化”的内核,通过纪录片和宅人搭建了一个美食互动交流平台,交流美食的过程中,也探寻美食背后的文化与故事,通过探寻者、美食达人和料理人的碰撞,传递城市美食文化和城市记忆。传达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并注重表达温暖的元素。这个过程,不仅是美食推介,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引。
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宅人食堂》第三季对美食与料理人的关系、美食与文化的联系、美食与城市的联系以及美食背后的情感都做了精彩的呈现。更难能可贵的是,《宅人食堂》第三季对一些与美食相关的社会话题,也做出了深刻的探讨。川菜发展的可能性、北京美食的包容性、哈尔滨的忧伤、老广味道的传承,浓浓的人文关怀触动着吃货观众们的思考。
滋味儿与人味儿 用一饭一蔬致敬人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用来提醒世人食之维艰的千古名句,在《宅人食堂》第三季中有了更多的意义。每一道料理的精彩呈现,都凝聚着料理人在案上灶前的千锤百炼;每一个珍馐美味粲然于舌尖的瞬间,都凝聚着几代料理人呕心沥血的传承与奉献。每一道菜,都是料理人人生的提炼,苦辣甜酸,每一丝滋味都来之不易。
《宅人食堂》第三季在关注料理滋味儿的同时,更关注这些美食的“人味儿”。老辈人常讲,做菜是门手艺,做手艺的这个人有温度,菜才好吃。出走半生归来仍如赤子的徽菜大厨,激流勇退的川菜大师,把乡愁放进文学与建筑的西餐厅老板,还有一心冲击米其林的上海西餐新星,不同的人生况味,不同的料理,带给食客不一样的温暖与感动。
宅人美食榜 一城一味的吃货指南
相对第一季的“边看边买”、第二季“回到家乡探寻美食”,新一季老恒和《宅人食堂3》的最大看点是新增了“宅人美食榜”,从成都、北京再到上海等,聚焦12座城市独特的餐饮文化。据《宅人食堂3》总制片人曾凡所讲,“宅人美食榜”所选择的12座城市首先是美食之城,食物种类丰富,吃这件事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其次,它拥有鲜明特色的城市风格和饮食文化,有可以被探寻和探讨的空间。
榜单选中的餐厅更是百里挑一,这些餐厅的料理向观众展示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最有特色的味道,切切实实地为“吃货们”提供一个实用的吃货指南。深藏于市井江湖的美好味道,被“宅人美食榜”一网打尽。当然,和这些好味道一起走入人们视野的,还有原本藏在那些美食背后的温暖故事,传递着城市美食文化和城市记忆。
食物毫厘之美每一帧都有大片质感
为了拍出更细微的创新视觉,一支长庚光学的24mm微距探针镜头被导演组大胆尝试,在国内首次应用于美食节目的制作中。让食物之美分毫毕现,让观众看得口水直流。
不少美食爱好者认为,《宅人食堂》第三季的杀手锏就在于画面:唯美清新,将“食物”拍得如此千娇百媚、有电影的质感,“每一帧都是一副有意思的大片”。
精致唯美的画面,不仅满足了观众们舌尖的欲望,也给观众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老恒和《宅人食堂3》在拍摄食物时,使用了很多特写镜头,红酒倒入杯中盘旋的流动感、分子料理堆成的“雪山”、面条垂下犹如阳春3月的柳树……既让观众看到食材放大之后的“大开眼界”,也美得让人心醉。
有口皆碑 好内容推动多元经营
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后,美食综艺一时扎堆出现,众声喧哗,十分热闹。而《宅人食堂》在一众美食综艺中,宛若一个“异类”:不靠明星博噱头,坚持“用镜头说话”。在大多卫视竞技综艺、明星真人秀霸屏的今天,依然以一种不急不缓、暖心治愈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第三季已到尾声,暖心的故事和令人垂涎的美食,在普通观众与业内人士口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老恒和《宅人食堂3》在经营上也在不断创新,除了有官方淘宝店联动营销,和下厨房、大众点评等主流美食APP也展开了合作,APP中推荐的菜谱视频中,有许多都来自宅人美食榜,播放量可观,受到用户欢迎。
一座城一缕香,踏遍十二座美食之城的街角巷陌,《宅人食堂》第三季用最美的光影记录着人间的食事与感动。记录中,有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有时代的人情冷暖,有对传统的深刻铭记,也有对美食未来的不断探索,有料理人的呕心沥血,也有食客的深情感念。《宅人食堂》第三季,用品质美食致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