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城墙,周长13.912千米(旧测为11.9千米)。在建造的明洪武年间就是仅次于南京城和北京城的第三大城,和北京城(当时称北平)同为镇守一方的藩王之城。这座大城其实还不算大,这不过是在隋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宫城的基础上改建的,本来就是皇宫!城外才是隋唐长安城的里坊,一直向南伸延到明德门!但是隋唐长安城墙的防御能力不足:外表面没有包砌青砖,仅7米高,城墙长达9.721×8.651千米,周长36.7千米。基本没有军事防御功能。遂有唐太宗便桥之盟、唐玄宗仓皇奔蜀、唐代宗避胡陕州、唐德宗避难汉中、唐僖宗逃亡成都,从不想坚守待援,原因无它——这座城守不成!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了隋文帝杨坚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的教训,于洪武三年(1370年)命长兴侯耿炳文和都指挥使濮英在五代后梁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小长安城的基础上,向北向东扩大加高,用8年的时间建成高12米,底宽18米的夯土城墙。至明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下令为土城墙包砌青砖,遂有现在的样子。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大明>朝辛辛苦苦修造的西安城墙,他自己却没用上!一是明成祖朱棣把几辈子的仗都打完了,树立了天威,加之大开马市,出售铁器和茶叶,西北边境常年无外患;二是镇守西安的13代秦王一贯老实,燕王朱棣造反他不掺和,招兵买马争大位的事他们也不做;三是大明百姓两百余年不造反则已,一造反就把天捅塌了——闯王李自成就是从长乐门(东门)进入西安城建立大顺朝后,率五十万大军杀向北京城而去,于是“国君死社稷”矣!
有清一朝,这座坚城在同治年代防御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时发挥了作用。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后,西北的陕西新军标营也随之起义,西安城一鼓而下,从此换了人间!
西安城墙在进入飞机大炮的时代后,本该功成身退,却没曾想竟然在垂老之年派上了大用场,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守城大战……
岁月回到那一段“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年代,就如同东晋十六国、五代十国时期一样,中国又进入军阀混战,强者为王的时代。大体可以分为来源于清朝新军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建立的武装力量两派,但是在一、二十年代,国民党还没有悟透熗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总是指望旧军阀,从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到护法战争,不是一败再败就是未尽全功。北方尤其是北洋军阀的天下,1916年袁世凯一死,他手下的大将们个个拥兵自重,政府走马灯似得这个上台、那个下台,一会儿府院之争,一会儿张勋复辟,一会儿又贿选总统,天下大乱!陕西的军队就分属两派,一派是北洋军阀的部队,另一派是井勿幕在清朝起义陕军基础上建立的革命军。孙中山辞去大总统后名义上归建于北洋政府,然心向国民党。1918年护法战争爆发后,响应举事,称陕西靖国军,记有第一路军郭坚部;第二路军胡景翼部,下辖李虎臣(又名李虎丞、李云龙)的步兵二团;第三路军曹世英部,下辖杨虎城的一支队。攻至西安城郊与省长陈树藩的军队混战,陈树藩引原省长刘镇华率镇嵩军入关相助。滇军第八军和鄂军、川军入陕支援陕西靖国军。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牺牲后,革命形势大坏,退回渭北大营苦苦支撑。杨虎城率第三路军一支队,以不足千人的部队在关山与上万人的北洋军作战六昼夜,保卫了靖国军的根据地。
护法战争失败后,陕西靖国军的去留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是革命到底还是接受改编成为摆在各路军长眼前的两条道路。1921年冯玉祥由第11师师长改任陕西督军,从湖南攻打护法军的前线得胜回来的冯督军与护法军的交情还不错,曾因在湖北武穴通电主和,被免职留任。在他的游说下,陕西靖国军包括李虎臣在内大部归顺(郭坚随后被冯玉祥除掉),改编为国民军。唯杨虎城“以保全革命人格”为由拒绝收编,并迎靖国军总司令于佑任到其驻地武功。于佑任任命杨虎城为靖国军三路总司令。1922年北洋政府命刘镇华率三万军队攻打杨虎城,杨虎城遂送于佑任南下去找孙中山,自个儿把部队转移到陕北,蛰伏待变。
话分两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率部出陕加入直系,击败河南督军赵倜部,5月调任河南督军。因受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排挤,10月被派为陆军检阅使,率所部驻防北京南苑,抓紧练兵。1923年曹锟、吴佩孚控制北洋政府后,冯玉祥在孙中山推动下,与陕军暂编第一师师长胡景翼及第15混成旅旅长孙岳结成同盟,决心寻机推倒曹锟、吴佩孚军阀统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直系第三军总司令,趁直、奉两军在石门寨、山海关等地激战,回师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驱逐前清逊帝溥仪出宫,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电邀孙中山赴京共商国事。但迫于形势,又同反直系的军阀张作霖、段祺瑞妥协,接受段祺瑞进京任“临时执政”摄行大总统,并废除了曹锟宪法,终止《临时约法》和取消国会。孙中山主张召开民选的国民会议,段祺瑞主张召开军政商学实力派组成的善后会议。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召开,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因病逝世。
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10月北方爆发反奉战争,吴佩孚东山再起,自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原陕西省长刘镇华经阎锡山与吴佩孚取得联系,被任命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于是刘镇华便在豫西招集散在各地的镇嵩军旧部、土匪、红熗会、大刀会,并以阎锡山供给的熗支炸弹,把这些乌合之众武装起来。1926年初,镇嵩军在河南陕州、灵宝大胜陕军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只身逃往山西,被阎锡山俘虏。陕西军务督办李虎臣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带军救援亦全军覆没,二人化装逃回陕西。至此陕军精锐部队全部损失!经此一役,刘镇华很快发展出一支五个军十万人的部队。刘镇华随即以“打到陕西去升官发财”相号召,率镇嵩军向潼关进发,驻同州的麻老九、驻蒲城的缑章保等部趁机迎刘入陕。所以镇嵩军轻易地占据潼关,而后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直扑西安而来!
西安危矣!城内只有李虎臣所属第十师的一个旅、四个独立团和陕军第四师卫定一部的两个团,都因建制不全,共计还不到五千人,五千对十万!4月初,刘镇华率镇嵩军主力七万人兵临西安城下。西安一批地方大绅以褚小毖为首组织了一个什么“和平期成会”,派出代表去见他们当年的“刘兼座”表示欢迎。为了使刘镇华更体面一些,他们请“刘雪帅”稍停一下,等西安原来的李、卫所部全部撤走之后,举行一个盛大的欢迎会,再欢迎“刘雪帅”进城。刘镇华遂满以为西安已在掌握之中,自乐于在盛大欢迎之下,来一个入城式,那确实体面多了,遂命令部队暂不围城。
李虎臣抓住了机会,星夜派财政厅长朱子敏手持他邀请杨虎城师长共同固守西安的亲笔信赶赴三原。在西路与直系吴新田第七、第八师作战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杨虎城(杨虎城部于1924年改编为国民军)得知西安危在旦夕,立即率军五千从三原向西安星夜驰援,于4月16日前锋第六旅旅长冯钦哉从西安北门进城。刘镇华如梦方醒,立即命令他在城东北郊三辅洼一带的前线部队向西安东部进攻。原在东部的守军纷纷向城内撤退,情况极其危急。冯钦哉旅入城后没有来得及休息吃饭,就出东门应战,才把战局暂时稳定下来。18日,杨虎城也率军进入西安,“二虎守长安”之势遂成。
话分两表,4月反奉战争失败,奉系的张作霖占领北京,段祺瑞下台。奉系与吴佩孚修好联合了,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刘镇华换了大主子,定了定心继续攻城。
镇嵩军随后向西安城南北两方面移动,到了5月15日,占领三桥,西安遂陷入四面重围之中。西安城城坚河深,当时只开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不易攻破。于是镇嵩军绕城一周挖了宽深各6米的外壕七十华里,壕后筑土墙一道。从此,西安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不但人无法捎出片纸,而且因当时部队设备很差,城内守军没有无线电设备,竟连电报联络也完全断绝!
黑云压城城欲摧,就在这样敌众我寡、通讯断绝的绝境中,杨虎城主动团结李虎臣、卫定一,提出将城内军队改编为陕军,取消国民第二军、第三军称号,以李虎臣为陕军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以田玉洁为第二师师长,自己任副总司令兼第三师师长,以卫定一为第四师师长,统一了军事指挥。利用国民党、共产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广泛发动群众,支持西安守卫战。同时对在城内搞投降活动,弄得城内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的“和平期成会”予以坚决镇压,杨虎城在拿到省议员、“和平期成会”会长褚小毖迎降刘镇华的密信后,果断地将其熗毙,并在《新秦日报》发出布告:“当此戒严期间,该犯竟敢在本军防地内恣意捣乱,实属罪有应得。”此后,再也无人敢公开议和。
老西安都知道,解放前东门外有一道外郭城,今天兴庆宫园北面有一条新郭门路,就是来源于东郭城新郭门。因镇嵩军来自河南,主力驻扎在城东,指挥部就设在韩森寨,所以东关战场,从围城开始直到解围为止,始终是镇嵩军进攻的重点,镇嵩军设在韩森寨的大炮,就专以东关陕军阵地为轰击目标,并在城外掘地道多处,企图爆破城墙。杨虎城部的卫队营奉命担任东关防务,在城下挖掘堑壕,专门截断镇嵩军的地道,镇嵩军几次挖掘地道,都被陕军发觉,予以重大打击。
7月22日,镇嵩军在炮兵掩护之下,以敢死队一千余人由东北城角架云梯攻城,梯上悬白布赏牌,编有号数,由柴云升署名盖章,登城第一名赏大洋一千元,第二名赏大洋八百元,第三名赏大洋五百元!同时在护城河下掘地道输送援兵。突击城下的少数镇嵩军已爬上城,城上守军仓卒应战,短兵相接,战况极其惨烈。杨虎城加强的第一旅旅长姬汇百、第二游击支队司令孙蔚如都带着自己的卫队加入战斗。战斗从上午6时开始,一直延续到下午5时,才把镇嵩军打退。镇嵩军伤亡甚众,守军也牺牲惨重。
陕军阵地突出城外最大的阵地在南郊小雁塔,因为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建有一圈5米高、1米厚的夯土墙,墙外又有6米宽、2米深的壕沟,且小雁塔上可布置火力点控制南北交通要道(小雁塔上东西面无开窗)。小雁塔简直就是一座要塞!1918年,在靖国军讨伐陈树藩兵临西安城下时,第二路军胡景翼部下辖的第四营营长李虎臣就占领过小雁塔,他深知此处利害,派遣嫡系第一师刘文伯旅宋锡侯团防守,西侧派刘文伯旅部亲率李定五团防守黄雁村、西北大学(三秦公学)一带,东侧派韩子祥团防守南门一带。镇嵩军先后集中重兵攻击,史载:“炮声如雷,熗弹如雨,荐福寺土墙几次被炸开,塔身四周弹痕累累。” 6月份间小雁塔竟三失三得!宋锡侯团不支被调回防守南城墙,李定五团撤出黄雁村一带,专守小雁塔、夏家庄一带。期间,疯狂的镇嵩军为了取生铁做兵器,竟然用集束手榴弹炸裂了长安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清朝康熙年间从武功县河沙中发现的金代(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炸出一道7米长的裂缝,从此西安人民再也听不到“噌吰初破晓来霜”的清音远震了!刘镇华的镇嵩军对古都西安犯下了滔天大罪!(1993年焊接修复此钟,1998年,文管所委托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公司重铸一口外形一样的新钟,挂于钟楼外钢架上,钟声又声闻于天)
西安战事按下不表,岭南这边已是风起云涌。为完成孙中山的遗愿,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7月4日,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宣言中说:“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7月9日,国民革命军十余万人在广州誓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誓词如虹:“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吊民伐罪,歼厥凶酋。保我平等,还我自由。”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北洋军阀祸国近二十年,今天,他们的末日到来了!这一切,坚守孤城的“二虎”并不知道,杨虎城入城前可能通过于佑任知道一些内情,但北伐大事不见得会提前知会杨虎城这个外人。但是不管起因如何,在北伐战争开始后,“二虎守长安”就已经成为北伐大业的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持了北伐主战场的战事,拖住了北洋军阀十万军队,使之无法南下加入吴佩孚的军队参战,间接支持叶挺独立团所在的“铁军”克复武昌,胜利的旗帜插遍了南方!
黎明的前夜是最黑暗的,守城的最大问题是粮食。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以产小麦为主。守城前一年,关中特大丰收,西安城里的商号和居民多有贮粮,粮商们囤积的更多,为坚守西安提供了一定保证。但原估计可维持城内十万居民和一万多部队需求五个月的粮食,因八、九万难民的涌入不到两个月就逐渐不继。三个月后,士兵就开始食用混合面。以后士兵口粮一减再减,不得不杀马飨军,李虎臣有一匹名“黑老虎”的良马也杀了以充军粮,以激励士气。到后期,士兵们每天只能分到二两黑糖、四两烧酒。刘镇华心黑手辣,命镇嵩军纵火烧毁城外十万亩麦田。城中粮食短缺,斗粟百元,后到来有价无市。城内居民更为悲惨,屠狗杀马、挖鼠罗雀,城内一切油渣、酒类、中药材、皮革乃至树皮草根,只要能充饥的全都吃光。后来,可以取暖的木料、树木亦烧得一干二净。
守军为了打通一条交通线,曾几次组织突击部队进行突围。最主要的是9月20日的一次,先由各部队挑选精锐近一千人,“二虎”移往西北城角的广仁寺亲自指挥,向城北大白杨、城西的潘家村分途进攻。激战三日,占领了大白杨、潘家村等处。终以镇嵩军集中重兵反攻,守军在惨重牺牲之后,尽弃前功,仍退回城内。
西安合围后,陕军各部将领在兴平商议,决定分兵三路先解西安之围以通粮道。但部队弹药匮乏、装备极差,各路攻击部队均被阻止在渭河北岸,双方隔河相持打炮达两个月之久。陕军王宝发旅坚守咸阳数月,战斗之激烈不亚于西安。到8月第两次援救西安行动再告失败。
三原县杨虎城部留守部队有田玉洁的第二师和李子高的第五旅。刘镇华以梅发魁为北路总指挥,并加上陕军叛军麻老九部,拼凑成一个师又六个混战旅,由渭南渡河,向三原县进攻。后来,刘镇华看久攻西安不克,转欲先取泾阳、三原,以绝西安的外援。至此,三原以东地区的陕军被迫撤退。镇嵩军于6月26日兵临三原城下。8月 5日以后,三原也被镇嵩军四面包围。
刘镇华见西安久攻不下,另寻他路。一方面请吴佩孚的空军支援,其空军于9月26日到西安上空低飞示威,投掷炸弹,发散传单,对如果取下李虎臣、杨虎城二人之首级投靠者,各赏十万、五万大洋!另一方面许诺让李虎臣做甘肃督军,到兰州当官,把西安让出来。怎奈西安军民一心,死守孤城,刘镇华枉费心机一场。
话分两表,这两年冯玉祥宦海沉浮,从陕西到河南到北京,最后到内蒙古带军去了。1925年春迫于的压力,冯玉祥赴张家口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改称西北边防军。1926年1月在奉、直军联合进攻下被迫通电下野,赴苏联考察。中共北方局书记李大钊请于右任赴苏,敦促在苏联考察的冯玉祥将军回国重整旧部。冯玉祥8月中旬回到绥远,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于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组织国民军联军约五万人响应北伐。正式宣布全体将士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根据广州国民政府要求,在李大钊的“进军西北,解西安之围,出兵潼关,策应北伐”建议下,制定“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随即率部参加北伐战争,经宁夏入甘肃后,主力由孙良诚为援陕总指挥,率领马鸿逵、孙连仲、吉鸿昌等部合计四个师、六个混成旅,经固原、平凉东下,10月初抵达乾州,上旬,前锋到达陕西兴平。于右任且随同先头部队在10月12日抵达三原,组织国民军第一、二、三联军总司令部,并通电全国,怒斥刘镇华为“残忍、暴酷、惨无人道之人”。联军就要同刘镇华的主力在西安外围决一死战,西安就要盼到天明了!
民间史载:“10月中旬,突降大雪,居民饥寒交迫,饿死者与日俱增,有一天路毙的竟达数百人。街头可以看到倚门而立的、坐于墙角的、躺于路上的、均系饿死之人。入冬以后,更是饿殍载道,无人收埋。这时,西安已经没有狗了。除城上间有火光外,城内一片漆黑,形同死城。”在饥寒交迫之下,城内每天都有大批居民死亡。由于不得出城安葬,只好在城东北角空地上掘两个大坑,草草掩埋。几乎每天都有死尸抬来,有时成十上百,没有棺椁,坑小尸多,不得不层层叠压,其情状极为凄惨!陈忠实在史诗一般的小说《白鹿原》中描写到:“战死病死饿死的市民和士兵不计其数,尸体运不出城门洞子,横一排竖一排在城墙根下叠摞起来。起初用生石灰掩盖尸首垛子,后来尸首垛子越来越多,石灰用尽就用黄土覆盖,城市里弥漫着越来越浓的恶臭。”令人不忍悴读!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杨虎城告誓全城:“如若失败,城破之日,我即自戕于钟楼下,以谢陕人。”在其身先士卒精神感召下,城中军民誓与杨将军同生共死,有如一人!
城外,冯玉祥率军在咸阳以东猴儿寨、三桥一带与刘镇华军展开激战,双方血战四十余天不分胜负,一直僵持到11月。这一个多月,处在最困难时刻的西安军民已经可以听到西北方向隆隆的炮声,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彻夜不眠,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最后,孙良诚派出一支奇兵沿终南山下向东迂回,直捣刘镇华的大本营韩森寨。11月27日,“二虎”站在西安城墙上已可以看到国民联军的进攻,遂下令城内部队全线出击。入夜,城外火光四起,熗炮隆隆,城内居民披衣达旦,静候捷报。至28日凌晨,镇嵩军全线崩溃,上午7时,西安四门大开,迎接亲人入城,被围8个月之久的西安城解围!天亮了!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西安人民为了推翻万恶的北洋军阀统治,在李虎臣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率领下,同万恶的侩子手刘镇华手下的兽军——镇嵩军不屈不饶、艰苦卓绝的战斗了8个月!西安人民没有屈服!其间,饿、病、冻、战死的军民有五万多人,占当时城内人口的四分之一!刘镇华和镇嵩军对西安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西安人民要永远感谢冯玉祥将军的功绩,将军的大恩将世世代代为西安人民所传唱!
1927年1月,冯玉祥到达西安,任命以于右任为国民军联军驻陕军总司令,邓宝珊为副司令,着手整顿部队,杨虎城终于效命于冯玉祥门下。自2月7日开始,国民联军驻陕总部选择北城北新街的一块荒地修建革命公园,全民动员,人人背土,将遗散在城内各处无人收埋的尸骨合葬于此,共有2700余人。举行陕西革命大祭及公葬的当天,两万多袋黄土堆成东西两冢,填平万人坑,名为“负土冢”。两冢之间,建“革命亭”一座。陵前立有诗碑,碑背后镌刻于右任手书《中吕醉高歌》:“名城高挂残晖,燕子犹寻故垒,兵民负土坟前泪,争祭当年饿鬼。”杨虎城也写了一副挽联道:“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人固有一死,敌人的尸体腐烂变泥土,愿逝者的英灵永耀中华!
4月,冯玉祥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总司令。解围后“二虎”曾都心灰意懒,决心从此离开军界,后经屡请,“二虎”回到军队,准备东征。在冯玉祥倡议下,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下令在西安城墙东墙开辟中山门,以纪念孙中山而得名。中山门跨一座敌楼,设南北两个门洞,南门洞为“东征门”,北门洞为“凯旋门”,内接东新街,外通小巷,俗称“小东门”。5月1日,冯玉祥率部东征,从东征门出师,发表讲话称等凯旋时再从凯旋门入城,后来未能如愿。
1928年,省政府下令在城墙西墙开辟玉祥门,以纪念冯玉祥解围西安的大功。先在城墙扒开一个缺口,上简单的围了个砖劵,内接莲湖路,外通荒野,以方便西方往来的大车,俗称“小西门”。
然世事无常,冯玉祥出陕后在1929年和1930年爆发的蒋冯战争和蒋冯阎战争(中原大战)中失败下野,1933年后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后辞职,隐居泰山,再未主陕。
中原大战时杨虎城投蒋倒冯,杨冯公开决裂,杨率部与冯军作战,又自河南转战回陕,端了冯玉祥的老窝。1930年11月,杨虎城任陕西省主席后此门即被封闭。1934年9月,为方便交通此门重启,档案载:“查开启玉祥门,便利交通,本署极为赞同,惟希在该门内修筑营舍数间,以便派兵驻守。再该门名称,如仍沿用玉祥二字,似觉不妥,相应咨请商改见复为荷”,“以开启玉祥门一案,除令建设厅赶速估修守兵营舍外,拟即以‘新西北’或‘中正’等字样择一名,藉资观感,嘱酌定见复等由。准此,查‘新西北’三字较繁,似觉不便,东北门既为‘中山门’,则西北门似以‘中正’命名为宜。且值此复兴民族、领导群伦端赖领袖之际,以‘中正’字样命名,似觉意义较切。相应咨复,即希查照决定为荷。”被更名为“中正门”。后因“再,玉祥门名称,前经改定为‘中正门’,现以新开火车站北门,业已定名为‘中正门’,其玉祥门应即改定为‘西北门’,仰并遵照。”,此门于1935年2月又被更名为“西北门”。
但公道自在人心,岂是一纸训令可以左右的,当年西安市政处就不理会陕西省建设厅的狗屁训令,照样把“玉祥门”三个字印在地图上,因为这三个字就像黄钟大吕一样早已印在西安人民的心中!
1948年7月,冯玉祥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自美国回国乘“胜利”轮途经黑海在向敖德萨港行进途中,因轮船失火,于9月1日与女儿冯晓达一起遇难(全船有40名乘客在火灾中丧生,斯大林认为:在亚美尼亚移民中有美国的情报人员,是他们在搞破坏。),享年66岁。1949年9月,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平隆重举行追悼会。1953年,根据冯玉祥生前的愿望,将他的遗骨安葬在泰山,冯玉祥将军永垂不朽!!!
在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战乱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拆墙风”后,西安城墙奇迹般地一次次躲过劫难,活了下来。由于管护不善,这个国内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已经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到1983年,墙体毁断14处,合计1225米。1983年4月1日到1985年底,一场声势浩大、全民参与的大型抢修工程拯救了城墙。中山门北门洞保留了民国时的木门扇。玉祥门由一个断口改建为五个门洞的气势恢宏的城门,张骞通西域的雕塑后来威风凛凛地立在城门外,彰显着西安盛世重光的辉煌。
张骞身后,冯玉祥将军魁梧的身影已然融进这座坚城——托体同山阿!
应作者要求转载注明: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url]http://bbs.tiexue.net/post_6907058_1.html[/ur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