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影感 by 天涯网友 岭南风1223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3 回复:1

《人生》观影感 by 天涯网友 岭南风1223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伍六

ZxID:11752732


等级: 内阁元老
学习使我快乐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02 0
《人生》观影感 by 天涯网友 岭南风1223
[table=600,#ffffff,#00b050,5][tr][td] [color=#00b0f0]
看了由著名导演吴天明导演的,由路遥的作品《人生》改编而成的电影《人生》,心中有诸多的感慨。影片中的主人公名叫高加林,是一位有初中文化,有志气,勤奋的农村青年。他本来是在农村里当教师的,由于没有权势,在教师岗位上被排挤下来导致了失业。在失业的日子里,他与同是生在农村的姑娘刘巧珍相恋了。
  刘巧珍是个美丽,质朴,美丽但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姑娘。她非常爱高加林,爱得是那么无丝,卑微,卑微得低到尘埃里。“加林哥,看着你,我感觉你比我的父母还亲呢”。“加林哥,我喜欢你很久了,以前你是教师,我不敢想,现在我们都是农民了”。送别高加林去城市工作时,她只说了一句话:“加林哥,你要常想念我,你只和我好,好吗”?热恋中的女孩或许都是这样的,希望永远都能抓住这一份美好,但又没有足够的把握,总是希望能从对方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这样才能心安。高加林是个有文化的人,刘巧珍大字不识一个,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配不上她的,尽管她的家境比高加林的好得多,她却不能从中得到一丝优越感。在与高加林的恋爱关系中,刘巧珍表现出的是一种低姿态。
  她对爱情的追求是敢于争取,义无返顾的。当她得知高加林失业之后,她没有继续掩饰自己对他的爱慕之之情,而是抓住机会,主动地去追求他,这是需要勇气的。当她的父亲得知了她与高加林的恋情后,父亲勃然大怒,她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通过行动来高加林向全村公开他们的恋情。高加林去城里工作之后,她经常来到城里偷偷看望他,为了赶上去城里的车,她经常冒着把犁弄丢的危险,把犁直接丢在田里就去搭车,看到高加林的被子很薄,心疼他受寒,就把家里的被子拿给了他。见到高加林之后,巧珍兴奋地向他诉说着家里的事,“你家的母猪生了十一头小猪,一只被母猪压死了”,“xx大学考不上,现在在家里教书了”,“xx的工作已经有着落了”,高加林没有跟她说太多,只是坐在桌子前,整理文书之类的东西。巧珍回到家后,她让她的三妹教她识字,她说,我一天学十个,一年下来,我就可以识字了。可以说,巧珍是有这种意识的,她知道她与高加林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让她感到自卑和不安,她希望自己能追上他的步伐,希望变成和他一样有文化的人,希望能够守住这段感情。
  当她再次见到高加林时,她兴奋地拿出这些天来学的字,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高加林的名字,看到这个,高加林的神情中流露出的是感动和愧疚,但他最终还说出了要要与巧珍分手的决定。巧珍没有痛哭,似乎这是在她的预料之中的,她说,我没文化,知道自己是配不上你的,我帮不了你,总不能拖累你吧! 她没有苦苦挽留,没有怨恨他的抛弃,有的只是希望他一切都好。她的爱,是质朴无私的,没有夹在任何杂质,只有不求回报的付出。
  高加林抛弃刘巧珍的行为引来了父亲和爷爷的谴责,在他们看来,高加林为与城里的姑娘结合而抛弃恋人的的行为是非常可耻和不道德的,并且他们也不认同高加林一心要离开农村,挤入城市的选择,他们说,我们是农民,就应该一心把根扎在黄土地上啊。高加林并不认同父辈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 。
  我很难去评判谁对谁错,这分明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评判体系。高加林没有遵守当除的诺言,为前途到底还是抛弃昔日的恋人,让刘巧珍蒙受着来自乡亲们的非议以及失恋的痛苦,这是不道义的,高加林也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负心汉。高加林始终是爱着刘巧珍的,只不过,对个人前途的良好发展的渴望已远远地超过了对爱情的渴望,爱情,他已体验过,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做出与刘巧珍分手这一决定时,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承受着来自良心的谴责,除了对巧珍的愧疚之外,又何曾没有一丝不舍呢?高加林在脑海中将刘巧珍与黄亚萍进行了比较,当他们分别与他在一起时,刘巧珍与他聊的是家里的琐事,而黄亚萍与他谈论的是诗和远方。这样对比之后,高加林便从理智上可以说服自己,他和黄亚萍都是有文化的人,都能找到精神上的共鸣,他们更适合在一起,这样的选择是对的。这样,他就能够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理由來从心底上说服自己,安慰自己,从而轻良心的谴责。其实,高加林和黄亚平早已相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即使在黄亚萍向高加林表明心迹之后,高加林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一点热情,似乎,他只是将黄亚萍当做他的同事,甚至只是朋友,并没有牵扯到男女之情。当黄亚平问他想不想去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工作时,他说想,只是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黄亚萍兴奋得说,只要他愿意跟他一起生活,就可以实现,她就可以让她的父母帮他安排工作。这句话,对一心挤入城市,要有所作为的高加林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一句话,高加林才会下定决心结束与巧珍的恋爱关系。
  因此,本质上,黄亚萍只是高加林实现阶层流动的阶梯,他与黄亚萍之间的恋爱关系,是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的,如同一场交易。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恋爱得罪了黄亚萍的前男友eee的母亲,使其借着维护党的纪律的名义揭发高加林走后门找人安排工作的事,在接受着来自上级部门的调查的期间,高加林得知刘巧珍已嫁与他人,他表现得有些失落,当他在自己的房间双手拿出刘巧珍为他纳的一双尚未用过的鞋垫时,静默地看着,接着便失声痛哭。他是怀着悔恨的心情为被自己断送的死,去的爱情而哭泣。失去工作后的高加林被迫回到农村,背着行囊,站在与巧珍分离的那个地方,望着茫茫的黄土地,惆怅无限,这一次,没有一个人来接他。
  高加林在爱情中的抉择,其实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追求上进,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都有选择的自由,对他的选择进行道德绑架,也不是可取的。高加林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他看到父辈们一辈子在黄土地上艰辛地劳作了一生,勉强解决温饱问题,但高加林是接受过教育的人,他在农村遭受过没有权势,遭人排挤的不公平待遇,他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只是个首任欺负,没有地位的农民,他希望通过知识和文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他自信,凭着自己的才华,他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趋利,是人的本性,对于底层的人来说,当一个人的温饱的不到保障的时候,爱情,只能成为一种奢侈,贫贱夫妻百事哀,为后代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如同天方夜潭。对于来自底层的来说,只有实现阶层流动,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这不仅在过去,即便是这在阶层分化得最为厉害的今天,人们都可以从高加林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小说的结局中,高加林并没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阶层流动,而是失败后回到了农村,主人公的经历是励志,过程是艰辛的,结局的残酷的。反映了实现阶层流动之间充满艰难的社会现实,高加林的实现阶层流动之路,是过去乃至今天许多来自底层苦苦奋斗的人的缩影。

[/color][/td][/tr][/table]
倾世慕情

ZxID:31223943


等级: 派派版主
时间不语,岁月不言,心亦安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8-03 0
《人生》观影感 by 天涯网友 岭南风1223
已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