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只喜欢看日漫的同学时常争论一个问题,就是网文和日漫的优劣。虽然从各个角度来讲我都承认网文不及日漫,但比较反感他全面否定网文的看法。有一天晚上放学一起回家的时候,又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他最后直接抛出一个问题,你就说吧,网文哪一点能比日漫好。
我想了很久,回了一句,网文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
彼时互联网还没完全兴起,创业热潮没来,没人听说过IP这个概念,一部电影票房2亿就能坐上年度冠军的宝座,热干面才两块五一碗。虽然日漫改编成真人作品大多扑街,但也有《死亡笔记》这种大热作品,但那一刻我坚定地认为,网文具备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的天然优势。
时至今日,我觉得我应该找当年的那位同学请我吃饭。网络文学作品作为IP成为了各类影视公司的香饽饽,无论说改编作品质量如何,这几年里创造出了巨大价值,肯定是不争的事实了。
我曾经采访过一次马亲王——当然他可能不记得了——就谈到了关于网文的问题,当时他的大概意思是,几乎所有人都会对「打脸」这件事产生爽感,而网文读者获取爽感的渠道基本也来源于此。再讲明白点,人们自古以来就喜欢「复仇」这个主题,人人都享受「报复」的快感,这也是当年《斗破苍穹》能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网文里各类打脸报复情节也不少,斗破开创的「退婚流」最终能脱颖而出,并且影响了可以说接下来几年的网文思路,一句「莫欺少年穷」才是关键所在。
传统的武侠世界里,主角多以年轻人为主。现在的玄幻、仙侠剧,无论改编与否,三十多岁的角色大多炮灰,主角十六七岁正好,大一般也大不过二十五。归根结底,是中国人喜欢看少年英雄,或者说东亚人民似乎总是很执着于热血题材,这点上日韩两国的文化作品,也多有体现。
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大都是中产阶级的中年白人男性,潜藏着的是中年危机想打破生活桎梏的欲望。而中国人喜欢少年英雄,是因为年轻人能从他们身上获得共鸣,年长者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曾经的梦想,是因为他们意味着希望,无论在故事里碰到什么磨难,我们都知道,因为年轻,他们一定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