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丹青画友前些日子去了趟日本旅游,回国捎来一盒儿日本产的硬木轴头,送给我作为礼物。说实话,这东西对我来说并不稀罕,如果想要,可以请我的日本朋友再买些寄回来,可我还是舍不得使用。一个简简单单而又规规矩矩的硬板儿纸盒儿,里面装着五对儿硬木轴头,我自己留了两对儿,剩下的分送给我其他好朋友。
我也是个半辈子靠写文章吃饭的人,经济条件远没好到拿东西不当东西的阔绰境地,可也还没那么不开眼,区区木头轴头咱还真没当什么。我稀罕这日本轴头,是因为它洋溢出日本商品制作中的一种品质、一种精神,正好填补我们产品品质和精神的某种或缺。
日本这个民族,大概由于天然资源的极度匮乏,所以他们在很早就开始注意生产制作工艺中的细节处理,唯美只是衍生出来的副产品,主要还是通过精细化生产,降低废品率,提高产品使用的舒适度,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以节省资源。说来有点像吃螃蟹,海上的渔民拿着螃蟹嚼巴两下就能扔了,因为大海里有嚼巴不完的螃蟹;而我们手里的螃蟹好的百多块钱一斤,所以连肯綮地方的肉渣儿也要嗦啰干净才罢休。现在国内所见日本原装大件的家电、汽车,质量好坏有目共睹,自不必说,我曾经见过一小包日本产的竹牙签,长度跟我们的牙签差不多,两头尖儿的锥度完全相同,手感细腻光滑,显得同样那么精美考究、一丝不苟。再看我们的竹牙签(不是农贸市场一块钱一兜儿的那种,是超市里的正规商品),你敢抄起来就往牙缝儿里捅么?竹刺儿向外龇着,扎手指头上你还得认便宜,扎进嘴角儿、牙花子里,想拔出来都难。
再说这轴头。木质轴头是传统中国画装裱所必需的构件,元代用不用轴头我不清楚,如果从明代算起,也有大几百年的使用历史了,日本使用轴头的历史和规模跟我们没法比。可是人家现在的轴头往那儿一放,就让我们立马赧颜冒汗!他们的轴头仍坚持使用有一定重量的硬杂木,纵横两个端面被打磨得既光又平且亮,一点刀痕都看不见,平面与立面所形成的90°夹角,线条锐利而清晰,无论观感还是手感都十分舒服。这一对儿外形简单、值不了几个钱的木头轴头,其加工的细致程度,不亚于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无论哪个方面,包括轴头圆孔内壁的光洁度,在这个鸡蛋里,你还真就挑不出骨头。
反观我们近三十年常见常用的轴头,质量越做越不上道儿,材质都是些廉价的柴木(最常见就是松木),又糠又轻,一点分量也没有。一圈一垄的刀痕就跟那儿明摆浮搁,涂上黑色油漆则更是欲盖弥彰,不仅刀痕遮盖不住,还外加油漆表面有厚有薄、疙里疙瘩,看着就反胃。有些轴头的高矮、粗细都不一样,用的时候得像文玩核桃那样现配对儿。一幅齐白石的真迹用这种轴头装裱,千里马也就值个驴价钱。
汉语里有一个词,叫“糊弄”,意思是非恶意的蒙骗。当今中国的商品生产,被这两个字祸害惨了:原材料提供商糊弄工厂;工厂糊弄商场;商场糊弄顾客;顾客在商场里被糊弄,上班后再接着糊弄他的下家。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糊弄牌儿”转笼之中,像里面跑圈儿的小松鼠一样找不着北。
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如何,那是另一个话题,但是我们不能不客观地承认他们产品的优秀。尤其让我们艳羡的,是那些加工工艺相对原始的产品,总能达到工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一个连牙签儿都能做到最高水平的国家,那么毋庸置疑,其他任何产品一定都是唯美的。面对钓鱼岛等领土问题上日本政府的无理取闹,我们爱国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往往会出现高涨的反日情绪,比如砸日本产的汽车、抵制日货,这些过激的行为就算是可以理解,可问题是,砸了、抵制了以后,还能怎么着呢?就像钓鱼岛不容否认是我国领土一样,飞机、军舰、潜水艇不敢说,反正牙签儿、轴头,再大点儿的马桶盖儿、太阳伞,人家的产品摆在那儿,就是比我们强,同样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我们还是得心服口服地承认:论工匠手艺,他们决不比咱强;论工匠精神,人家就是比咱强。
中国人历来有目空一切的传统,却从不自甘堕落。在近十几年两国实力的较量中,我们已经教会日本人懂得什么叫“望尘莫及”;论产品质量,日本人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商品制作中的“诚信”与“责任心”。改变两个国家的实力对比,那可不是心想事成那么简单;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肯定容易多了。按照常理推算,一般商品制作的工艺技术,我们与日本之间没有什么差距--就像做一颗牙签儿、一对儿轴头,又不是制造航天飞机,能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只要我们下决心像戒毒那样戒掉已经深入国民骨髓的“糊弄”,中国人,有什么事情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