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真的不斩来使?为什么不斩来使?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98 回复:2

[人文通史] 两军交战真的不斩来使?为什么不斩来使?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沐君芊

ZxID:20542791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3 0
两军交战真的不斩来使?为什么不斩来使?
[table=80%,#ffffff,#dddddd,8][tr][td]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古代战争规则中最常见的一条了,在现代战争中也是这样,上现在战争中除了不斩来使以外,还有不杀俘虏、不杀医务兵、不杀妇孺、儿童、老人以及无反抗能力的人等,体现现代社会文明人道的一面,同时也是瓦解敌方的抵抗力树立"正义之师"的形象。战争双方的使者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双方是战是和使者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往往不斩来使。

  历史上因使节被杀而爆发的大战也时有发生,公元前595年楚国派出申舟出使齐国,当时宋国是楚国对头晋国的盟国,而齐国是和晋国争霸的大国,楚国联系齐国有牵制晋、宋的意思,因此楚庄王特意嘱咐申舟不要从宋国经过。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9个月。

  宋国派出使者到晋国告急,晋国在两年前(公元前597年)与楚国在邲(今河南武陟东南)会战,打了个空前的大败仗,现在也不敢冒然与楚国爆发全面冲突,只是派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不要投降。解扬经过处在楚国控制下的郑国,被郑国抓起来交给了楚国。

  楚庄王亲自接见解扬,企图买通他,要他向宋军喊话,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断绝宋军的希望,解扬不同意。经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解扬才答应下来。可是当解扬来到能够了望城中的楼车上,就朝着宋国城墙上的守军大声疾呼,说晋国援军不日就到,请宋国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楚庄王大怒,解扬说:"我答应你的条件只是为了实现使命,现在使命实现了,请立刻处死我。"楚庄王无话可说,反而释放他回晋国。

  长期围困而无战果,楚庄王打算退兵,可申舟的父亲拦在战车前,说:"我儿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国王的使命,难道国王要食言了吗?"楚庄王无言以对。申舟父亲建议在宋国建造住房、耕种土地,表示要长期占领宋国,宋国就会表示屈服。

  宋国见楚军不肯撤退,实在无计可施,华元只好铤而走险,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说:"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百姓互相交换自己的孩子作为食物,剖下尸骸烧火做饭),但是如果贵国要逼迫订立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假如贵军能退到三十里外,我国唯命是听。"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证做到。第二天子反报告了楚庄王,楚庄王果然下令楚军退到30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盟誓"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华元自愿到楚国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

  实际上使节的地位建立在自己方军事实力基础上,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周王室与诸侯之间、列国之间的活动交往,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节来沟通。各国对于使节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即使是两国处在战争状态,使节仍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左传·成公九年》提到,晋国杀死前来谈判的郑国军使,"非礼也",并强调"兵交,使在其间可也"。"礼"是西周时期的习惯法的总称,可见保护使节原来应该是一项习惯法上的义务。

  但是到了列国纷争的春秋时期,这种对于使节的尊重和保护往往只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实力基础上,是双方对于战争的一种姿态表露,而并非是双方应该遵守的义务,不再具有"礼"那样神圣的、法律的意义。

  最能够说明这一点的,莫过于楚灵王与群臣之间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楚灵王时楚国很强势,公元前538年楚国派了使节来通知晋国,说是楚国打算召集诸侯大会,晋国也不敢表示异议,只是说晋国国君不能参与。楚国的使者乘机要求晋国与楚国联姻,送一个国君之女来楚国成婚,晋国也只好答应。当年夏天,楚灵王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召集蔡、陈、郑、许、徐、滕、顿、胡、小邾九个诸侯,以及宋国的世子、淮夷的代表一起会盟。会盟一结束,楚灵王就带了陈、蔡等诸侯一起讨伐了晋国的盟国吴国。

  第二年,晋国派了韩宣子(韩起,当时是晋国的执政)带了一位国君的女儿去楚国成婚,又派了以典故礼仪闻名于各诸侯国的大夫叔向(羊舌肸)担任媒人,备齐了礼品,组成使团前往楚国。想不到楚灵王另有打算,他在朝会上和群臣讨论,说:"晋国是我国的仇敌,我国现在压它一头,不用顾忌什么。我想他们派来的都是他们国家位置很高的上卿、上大夫,如果我们让这个韩起当我们的看门的奴隶,要羊舌肸当后宫的奴隶,那岂不足以羞辱晋国,长我国的威风?"

  大夫们一时无言以对,担任过多次使节的薳启强出列说:"这样做当然可以,只是要有准备。羞辱一个匹夫都要有所准备,更何况是羞辱一个大国?我国与晋国实力相当,城濮之役(公元前632年),晋国准备充分,打败楚国;邲之役,楚国准备充分,打败晋国。鄢之役(公元前575年),晋国准备充分,打败楚国。而鄢之役以来,晋国一直整军备战,但仍然不失外交礼节,因此这次才答应婚事。现在两国成为姻亲,国君又打算羞辱晋国,是打算招致仇恨爆发?楚国做好了准备吗?现在晋国人才济济,虽然几家卿大夫势力分割,国君权威有所下降,可是十家卿大夫以及隶属于他们九个县,可以出动九百乘战车,其余国君控制下的四十个县,还可以出动四千乘战车。要是激怒了晋国这些卿大夫一起出动兵力来寻仇,并不是容易对付的。国君以亲易怨,以无礼换战祸,又没有什么准备,我们群臣最多不过是一起被晋国抓去当俘虏,来满足国君的欲望而已。"

  听了薳启强这一番正话反说,楚灵王醒悟过来,赶紧赔罪:"这是我的过错了,请大夫不用再说了。"于是布置婚礼,向韩宣子回赠了厚礼。而叔向回答楚灵王及其卿大夫的问题非常机智,楚灵王也难不倒他,也送了一笔厚礼。

  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

  张畅和李孝伯都是当时的"名士",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

  李孝伯携带了北魏太武帝赠送给刘义恭的骆驼、骡马,以及貂裘及葡萄酒等北方的土产食物,到了彭城的南门。张畅在城头与李孝伯招呼。李孝伯带着嘲笑的口吻问道:"贵方为何匆匆忙忙地紧闭大门、高吊城桥?"张畅回答:"我们的国王考虑到魏主营垒未立,将士疲劳,十多万人拥挤在一起,有可能要踩踏成灾,因此暂且闭城。等待贵方休息士马,然后共治战场,选好日子交相游戏。"李孝伯说:"贵方何必夸耀自己有十万人马,我方良马逸足,如果云骑四集,足以相拒。"张畅回答说:"我如果要夸耀,那就要说百万人马了。十万只是我们国王的常备军士。另外这座城里有数州士庶,足以组成营伍,我还没有提到呢。我本斗智,不斗马足。北方原来就是产马的地方,马匹众多并不值得夸耀!"李孝伯说:"不是这样的,守城,是贵方的长处;野战,却是我之所长。我之恃马,犹如君之恃城耳。"

  张畅打开城门,也不带随从,出城与李孝伯相会。李孝伯交代了带来的礼物,张畅也转达了刘义恭送给北魏太武帝的礼物:南方特产的螺杯、粽子。李孝伯又代表北魏太武帝索要酒和"博具"(娱乐用具)。

  一番带着机锋的寒暄过后,李孝伯将话题转到主题上,他向张畅说明了形势:"魏主的从弟永昌王,亲领精骑八万,驰骋淮南,贵方的寿春城长时间闭门自固,不敢相御。贵方大将刘康祖的脑袋,已经送进寿春。守将王玄谟只有很普通的能力。贵方派的将军如此任使,奔败众多。我军自入此境七百余里,贵方作为主人竟不能一相拒逆。邹山是个险阻之城,贵方守将崔邪利被我军前锋一压,就逃入洞穴,被我军将士倒拖出来,魏主赐其生命。贵方何必轻易又派出马文恭来守萧县,难道又想使他望风而逃?百姓也怨恨贵方,说平时只知道征赋征税,到了急难之时,不能拯救百姓。"

  张畅回答:"我们知道永昌王已过淮南。不过我们的王玄谟南土偏将,不谓为才,只是当个前锋。崔邪利也只是派去抚慰新收复地区的小将。魏主出动全国主力来对付,有什么可以夸耀的。王境人民,列居河畔,二国交兵,应当互相加以抚恤,而魏师入境,肆行残虐,事生意外,由彼无道。官不负民,民何怨人。"李孝伯说:"魏主如果不围彭城,直接渡江,当南饮江湖,只是解渴而已。"张畅说:"去留之事,那是贵方自己的打算。不过我想天道不会允许虏马饮得长江水。"

  李孝伯言辞华美,张畅应答如流,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斩杀来使表示绝不妥协。春秋时期双方凭实力来估量使节待遇的原则在后世长期延续,每当冲突的各方认为要和对方血战到底的,就会采取杀死使者的办法来表示绝不妥协的态度。这在历史上也有着太多的事例。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个故事,讲东汉汉明帝和汉章帝的时候,汉将耿恭被匈奴围困,匈奴人久攻不下,也很敬重耿恭是条好汉,就想招降,派使者去劝降便派使者去劝降,使者对耿恭说:"你如果投降,单于就封你做白屋王,给你女子为妻。"耿恭引诱使者登城,亲手将他杀死,在城头用火炙烤北匈奴使者尸体。

  再如明代嘉靖时期,蒙古俺答汗派遣使节石天爵、满受秃等至大同镇边堡,请求与明朝通商,明廷不审是非,盲目地将石天爵等斩于市。大大激怒了俺答汗,不待秋期,蒙古骑兵即由大同南下,一路烧杀抢掠,导致重大边境危机。

  而在明清小说里,大量出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俗谚,显然是从《左传》"兵交,使在其间可也"转换而来。但就是这些小说描写里,也可以看到是否善待使者仍然取决于双方的作战决心、实力对比。比如《三国演义》既有诸葛亮代表刘备出使东吴,法正代刘璋出使荆州,诸葛瑾为东吴出使蜀汉等等使者得到礼遇的故事,也有周瑜杀曹操的使者、严颜刑辱张飞使者的等等大量使者被杀被辱的故事。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并非一项严格的国家义务,而只是一般意义的优待惯例。使者作为双方沟通的重要环节,历史上靠使者左右局势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比如苏秦游说六国组建合纵联盟联合对抗秦国、张仪游走各国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瓦解合纵联盟以及晏子使楚、诸葛亮舌战群儒等佳话。使者被杀,意味着双方关系已经走到了不可修复的地步了,一般情况下战争双方都不会将自己置于无路可退的地步。





[/td][/tr][/table]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4-29 0
这个应该是不成文的规定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3-24 0
已审核。

军事实力是一方面,但是这么多年的征战中,也有被气到直接砍了来使的。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