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3e3e3e][font=Microsoft Yahei, 冬青黑体简体中文 w3, 宋体][size=3]
[/size][/font][/color]
[color=#3e3e3e][font=Microsoft Yahei, 冬青黑体简体中文 w3, 宋体][size=3][/size][/font][/color][table=500,#3f3151,#3f3151,2][tr][td][table=500,#5f497a,#5f497a,2][tr][td][table=500,#b2a2c7,#b2a2c7,2][tr][td][table=500,#ccc1d9,#ccc1d9,2][tr][td][table=500,#e5e0ec,#e5e0ec,2][tr][td]
[color=#3e3e3e]先灌上一碗浓浓的鸡汤。[/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十几年前蒙牛一飞冲天的时候,跟现在的马云一样,以牛根生为名的鸡汤也很多。其中最浓的当属这一碗。[/color]
[color=#3e3e3e][/color]
[blockquote]
[color=#0080ff][b]“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b][/color][/blockquote][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听上去好正确,排比句用的好有气势。此鸡汤被大量的企业内训和以陈安之为代表的培训机构推而广之,总之就是:忠诚比能力更重要,人品第一才能第二,有的把汤熬的更浓一点叫“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很多老板和领导者听起来很受用。[/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然并卵,这么多年下来,也没见哪家企业奉行“忠诚(人品)第一论”而使企业蓬勃向上,反倒因此鸡飞狗跳的很多。[/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再浓的鸡汤也禁不起推敲,接下来老苗一把一把撕给你看。[/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首要的问题是,该鸡汤把“能力”跟“人品”两个因素给孤立化,甚至是对立化。事实上,二者存在非常大的相关性。[/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color=#000000][b]没有谁的才能是凭空而来的,一个有才能的人有更大的可能具有一些优秀品质,比如更加勤奋、更加自律、更加有上进心。[/b][/color][/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同时,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在社会上摸爬滚打N多年,却在针对自己岗位的[b]能力上一无所长,其人品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b],懒惰、混事、放纵等负面品质的相关性是极大的。[/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一个侧面证据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犯罪率,不管是国内的数据还是国外的数据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古人讲“千金之子,不死于市”;雨果他老人家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所监狱!”诚然,受教育水平不代表能力,犯罪不代表人品低,但二者相关性是极高的。[/color]
[color=#3e3e3e][/color]
[blockquote]
[color=#0080ff][b]最为关键因素则是,有才能的人更倾向于与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的“价值交换”,“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就没必要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了。而没有才能的人要追求更多价值,“表忠心、欺上瞒下、谄媚”等手段,要比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容易的多,这是一种“人格交换”。考试作弊的,一定是学渣多,而学霸少。[/b][/color][/blockquote]
[color=#0080ff][b]同理,有才能的人“作恶”成本高,而没才能的“作恶”成本低。一个有才能的人作恶被发现,其才能的价值兑现将大打折扣,而才能低的人风险则小的多。[/b][/color][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老苗曾见过某企业的副总经理,恶狠狠的对下属说,“我就是X总的一条狗,让我咬谁我就咬谁。别看我有些事做的过分,其实都是X总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要站队,站在自己这儿就是跟老板站到了一起。下属听了无不噤若寒蝉,纷纷表示X总万寿无疆,X副总身体健康。团队“执(xu)行(jia)能(ji)力(qing)”获得了大大“提升”。[/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b]德鲁克大师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了有效管理者必备的五项习惯:[/b][/color]
[color=#3e3e3e][/color]
[blockquote]
[color=#0080ff][backcolor=#d6d6d6][b]1[/b][b]、[/b][/backcolor][b]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b][/color][/blockquote]
[color=#0080ff][/color]
[color=#0080ff][backcolor=#d6d6d6][b]2[/b][b]、[/b][/backcolor][b]注重贡献和工作绩效[/b][/color]
[color=#0080ff][/color]
[color=#0080ff][backcolor=#d6d6d6][b]3[/b][b]、[/b][/backcolor][b]善于发挥人之所长[/b][/color]
[color=#0080ff][/color]
[color=#0080ff][backcolor=#d6d6d6][b]4[/b][b]、[/b][/backcolor][b]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建立有效的工作秩序[/b][/color]
[color=#0080ff][/color]
[color=#0080ff][backcolor=#d6d6d6][b]5[/b][b]、[/b][/backcolor][b]有效的决策。[/b][/color][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这五项都直接或间接与才能有关,跟现在鸡汤提倡的“人品”却没毛关系。[/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存在就有合理性,为啥在企业管理中各种“忠诚大于能力”、“人品大于才华”的奇谈怪论甚嚣尘上呢?为啥古代一些皇帝放着通过层层选拔的天下英才不信任,偏要信任身边的太监呢?[/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这还是要从人类根本的行为模式说起。[/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人类是群体动物,也是竞争性动物,人的天性就是对别人的竞争力产生警戒心理。所以人们常说,一个无能的人即使做坏事,也不如有能力的人危害大[color=#888888](其实未必)[/color]。当一个人表现出能力超群时,作为他的领导或者老板,一方面会赏识,另一方面则会不由自主产生警戒心。[/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而另一方面,[b]有才能的人通常与企业采用的是“价值交换”[/b],利用自己的才能为企业服务来获得个人利益;因此会独立思考,会有不同想法,会显得“不听话”。而[b]缺乏才能的人价值不足,往往会选择“人格交换”[/b],用俯首帖耳、鞍前马后来换取信任,自己放弃思考,对于领导的指示不管对错就去干,因此显得“忠诚听话”、“执行力强”、“有狼性(呵呵),这样的人总是深受领导喜爱。“人品”其实是这些无能者包装出来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用来售卖给老板和领导。[/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b]“喜听好话”、“喜欢别人服从”,此乃人之本性。如果老板没有特别注意到这一点,而且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激励体系,势必会造成“人格交换”压过“价值交换”,没才能的人淘汰有才能的人。对于奉行“价值交换”的有才能者而言,可选择的退路多,通常会回避在不科学的体系中与奉行“人格交换”的无能者竞争。[/b][/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很多企业总是不可避免的滑向奉行“人格交换”管理。在这里,[b]提倡“忠诚”、“人品”、“奉献”、“服从”,而独独不提倡与岗位相匹配的能力。[/b][/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一位朋友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写过这样的评论:[/color]
[color=#3e3e3e][/color]
[blockquote]
[color=#0080ff]“离职后依然和老板有来往的,都是以前‘能干而不听话’的。因为他们追求公平,在职时候追求价值回报,得不到公平报以辞职,没必要反目成仇。离职后对老板失望怨望,乃至仇恨的,大多数是“听话而不能干”的,因为他们付出多、忍受多、退路差。”[/color][/blockquote][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你也许会觉得,我重用有才能的人,身边也养“一两条狗”,随时放出去咬人也不错啊,至少没啥大的危害啊。这是古代的帝王御人之术,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没有才能的人一旦在某个组织站稳脚跟,是要千方百计保住和巩固自己地位的,因为他们用“人格交换”换来的地位,可复制性低,退路差,所以一定会苦心经营的。你以为他们会提高业务能力来使自己变得有价值,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通常的选择是,通过下属(民意)绑架领导,利用领导对下狐假虎威,利用经销商(供应商)要挟公司,利用公司政策贿赂经销商(供应商)。其危害往往是十分巨大的。[/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b]一个重视忠诚的企业,内部往往充满了谎言,假激情,而且山头林立,公司政治复杂。有才能而不采用“人格交换”规则的人则被排挤,被视为“情商低”。然而无能者不可能真的忠诚,只不过采用了“人格交换”,并且退路差而已,更不可能培养起来。[/b][/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b]管理的本质目的是提升运营效率,与岗位匹配的能力是管理有效的基础。[/b]这个叫“人品”东西是最难以考量的,而打着“人品”的幌子和站在“道德”的高点,从事作恶的却不在少数。[/color]
[color=#3e3e3e][/color]
[color=#3e3e3e]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希望我们现在的管理者和企业老板,放弃掉“人品论”、“忠诚论”,[b]导入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用与岗位匹配的核心能力作为考量人才的主要标杆,用激励体系刺激其发挥作用,用管理制度来防止其作恶。[/b]企业的管理才能保证基本的健康,否则很容易一烂到底。[/color]
别去借鉴什么帝王之术,帝制年代人们别无选择,帝王的御人之术才会有效。而现在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甚至是主客易位,再抱着那些东西岂不幼稚可笑?相对而言,还是曹操的“唯才是举”和乔布斯的“一个人才大于一百个笨蛋”听起来更靠谱一点。
作者:苗庆显;来源:老苗撕营销(ID:yiheyingxiao)
[hr][b]受到现实的打击,可以再看看这个论证人品确实比能力更重要。[/b]
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总会同时存在五种人:能力好,人品好,称之为极品;能力一般,人品好,称之为良品;能力好,人品一般,称之为次品;能力差,人品差,称之为废品;能力超强,人品超差,称之为毒品。
由此可知,人品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人如果品质不好且能力差一点,还不至于有大的危害。反而是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品质败坏,那他所造成的危害就会非常大,有时候甚至会达到致命的程度,断送一个单位、一家公司。
巴林银行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成立于1763年,被称为英国银行界的泰斗,享有“女王的银行”的美誉。1995年2月27日,国际金融界传出一条举世震惊的消息:有着232年的灿烂历史、4万名员工,在全球几乎所有的地区都有分支机构,曾一度排名世界第六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消息一经传开,全球无不感到惊愕,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悲剧?
这一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年仅28岁的交易员尼克·里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以偷天换日的手法,进行不当交易,赌输了日经指数期货,却利用多个户头掩盖其损失。巴林银行最后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皇家银行收购,现改名为霸菱银行。
无论企业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雇用了品德有瑕疵的人,这些人就像组织中的深水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才,一旦用人不当,人才也会成为企业最大的负债。人才的品德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因为人品攸关企业的永续竞争力。
因此,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无不将人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摩托罗拉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应聘者的品行不符合摩托罗拉的要求,就算他的专业背景再好,摩托罗拉也不会录用。
微软公司前副总裁李开复曾说:“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位,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用他。”
很多著名企业在用人上都秉持这样的原则: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观察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企业和组织最看中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能力可以培养,品德却是无法培养的。一个在业务上、技术上是人才而品德上有问题的人,企业和组织是不会接纳的。因此,很多企业和组织在招聘和提拔员工时首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都会从品德与能力这两方面来衡量自己的员工。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能力建设比较重视,尤其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总是认为:能力第一,我有本事我怕谁?在他们看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能力是基础,是本钱,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但对品德就不那么重视了,认为品德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品德和能力相比,品德是能力的灵魂和向导,能力是人才飞翔的翅膀。一个人若失去了灵魂,能力就会变成黑夜中的魔鬼,让人恐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无论何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能力并非第一,更不是唯一,因为高尚的人品比卓越的能力更可贵。
对企业来说,你的能力可以慢慢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从普通变为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但你的品德却不可能花费漫长的时间来得到他人的认可。在工作中,领导可以迁就你能力的不足,但绝不会容忍你品德的缺陷。因此,作为员工,如果你有超强的能力,千万别忽视自己的品德修养,要知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如果你没有优良的品德,是无法获得大成功的。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品德,而且要认识到,品德比能力更重要。作为员工,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品德,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企业和组织最受欢迎的人。
人品,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团队与社会创造出无数的价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将时刻有可能会成为组织与社会前进的羁绊。
有许多人才济济的单位,也面临着动力不足、内耗严重乃至惨遭淘汰的结局。究其原因,员工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乏忠诚、敬业、服从、合作的团队,往往更容易迷失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公肥私的争斗中。众多的单位领导都认定:能力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上品,而人品不合格的人就是危险品。没有人会愿意重用一个成绩合格但人品有问题的危险人物。一个人人品不好,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他也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候给组织带来伤害,并且,能力越大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品”其实决定着整个组织与个人的方向与前途。提高、锤炼员工的人品素养已成为当前各类单位、组织的重要使命。
人品,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现代社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到处都是,但才能卓越且人品过硬的人却是鲜见,每个组织都在真正急需并努力寻找这样的人。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hr][b]必备的“人品”[/b]
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1.忠 诚——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忠心维护公司的利益,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2.敬 业——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乐意为工作做出个人牺牲。
3.自动自发——不要事事等人交待,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做一些“分外”事,先做后说。高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4.负 责——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一诺千金,绝对没有借口,让问题的皮球止于你,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5.注重效率——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量化每日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注重主次,防止完美主义成为效率的大敌。
6.结果导向——一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办法总比问题多,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7.善于沟通——当面开口,当场解决,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培养起接受批评的情商。
8.合 作——团队提前,自我退后,滴水融入大海,个人融入团队,服从总体安排,遵守纪律才能保证战斗力;不当团队的“短板”,多为别人考虑,让能力在团队中被放大。
9.积极进取——永远跟上企业的步伐,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挤时间充电,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挑战自我。
10.低 调——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不摆架子耍资格;给人一分尊敬,努力做到名实相符,成绩只是起点,荣誉可作动力。
11.节 约——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要诚信不耍小聪明,不浪费每一张纸,不浪费每一分钟工作时间;花公司每一分钱,都要收到最大效益:省下的都是利润。
12.感 恩——想想是谁成就了今天的你?公司给了你工作,工作给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同事给予你配合,客户帮助你创造业绩,对手让你看到距离,批评者让你趋向完美。
“高尚的人品比卓越的能力更重要、更可贵”、“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是这本书的主旨要义,一个勤奋、正直、诚信、谦逊的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好学上进的人,一个心地善良、心胸开阔的人,必定会钻研业务,勇于探索,爱岗敬业、与人合作,必定会尽心尽力为企业创造效益;相反,一个人品性不佳,品德低劣,只求索取,不愿奉献的人,即使有再高的的学识和能力,也难以得到重用,终究成不了大器,甚至可能为非作歹,祸及企业和自身。人品对人就像一艘船的舵,而能力就是船的马达,马达决定船行的快慢,舵却控制船行的方向。这道理不难明了,谁不想清清白白、简简单单的做人,可是,在今天一个物质化的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德”)的社会里,说话不留心、行事不留意,行得通吗?为了生存或更好的生存。现代人时刻都在利益的得失、他人或自我之间摆荡,灵魂终至眩晕,失去了方向。
一个人的素质之高低很大部分取决于他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就叫“人品”。人的意志、动机、分辨力、取舍、爱憎等良知评判,都与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密切相关,要想取得事业的进步,必须“人品第一”。
现实社会对“人品”一说看的很重,交朋结友、商业合作、同事相处均以人品为标准,去确定结交的程度,中国几千年来儒家理论的传统思想,教会了人们用仁、义、理、智、信做为衡量人品的准则,换句话说,如果离开了这几个字,那就是“此人不佳”,或是干脆就一句话“人品不好”。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的条件下,是否具有好的人品,将成为影响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品的好坏决定个人发展方向,一个人人品不好,即使他有天大的才能,也不可能会取得成功,即使取得了成功也是昙花一现,不可能长久。
一个人的人品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集合,包括很多方面的品质。一个人不可能各方面人品都好,但如果一个人的基本人品有了问题,那恐怕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千百年来,大凡文人雅士都喜欢将自己的书斋之类的私室取个雅名,也喜欢给自己取一个雅号。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他们正是通过这些名和号,努力地为自己创造一个充满道德精神的环境。这些名、号,表示着理想的德行与人生正道,表示对自身“人品”的追求。毋庸置疑,这种对环境氛围和对理想的追求,对艺术家的成长和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对环境氛围和理想的追求,最终形成了充满中国特色的艺术评价标准。这就是所谓“人品第一”的思想。
纵观中华民族的艺术历史,无论在创作、技巧、批评、审美等方面,就处处渗透和体现了这种“人品第一”的思想。比如,岳飞的书法,实在就不如秦桧,但是,因为秦桧是奸相,人们便恨其人而贬其书。秦桧的书法再好也改变不了他千古骂名!即使在秦桧书法(当今的宋体字就是出自秦桧)得到了最广泛应用的今天,还是谁也不愿说那是秦体!也许这就是人品的作用吧!再说,宋代四大家的苏、黄、米、蔡中的“蔡”,本来是蔡京,但因蔡京人品恶劣,于是,后来就改为蔡君谟了。我想,这就是“人品”的重要吧,甚至有时候它是高于艺术本身的。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因此,不断加强人品修养,人性修炼,人格完善,是人一生中永恒的发展主题。
[color=#3e3e3e][font=Microsoft Yahei, 冬青黑体简体中文 w3, 宋体][size=3]
[/size][/font][/color]
[color=#3e3e3e][font=Microsoft Yahei, 冬青黑体简体中文 w3, 宋体][size=3][/size][/font][/color][/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