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或者说只吃两顿正餐。这一点在很多电视剧中均有涉及,在老版《封神榜》中,周武王姬发还专门提到了这一点。其实这样的习惯非常久远,而且在很多古籍上都有记载。那么一日三餐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古人的生活作息时间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古人一天只有两顿正餐,但也有夜宵
在中国古代,没有早中晚三餐,只有朝食和哺食,也就是一早一晚的意思。古人的作息时间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古代的夜生活几乎没有,古人们基本上晚上七八点就开始休想了,换句话说,基本上天黑就睡觉。既然睡的早,那起床时间自然也早。古人们基本上在六点之前就已经起床了,皇帝上朝就是这个时间,大臣们五点就要从被窝里爬起来。早饭的时间大概是上午9点多的样子,太阳到达天空东南角的位置时开始吃饭,也就是9点多。请注意,吃完饭以后,是没有现在的午饭的。晚饭的时间大约在下午4至5点之间,吃完这顿饭以后,古人们基本上就要准备睡觉了。当时没有什么夜生活,朝廷推行宵禁政策,随便在大街上晃悠被抓住可不得了。
顺便说一句,在古代是没有午睡的习惯的。孔子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气得孔老夫子大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白天就是好好干活的。天一黑就要开始休息,这是当时的规则。这种情况在宋朝发生了彻底变化,宋朝的经济十分繁荣,百姓们的夜生活逐步丰富起来。宋朝取消了宵禁政策,百姓们可以出来逛夜市。大街上卖小吃的很多,就是从宋朝开始,百姓们出现了吃夜宵的习惯。宋朝南迁以后,南方人继续保留吃夜宵的传统,北方人则基本上没有这个习惯。在这一时期,虽然人们的正餐还是两顿,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在晚上吃夜宵。宋朝皇帝在晚上喜欢喝羊肉汤,这个习惯还普及到了民间。
二、在明清时期,宵禁政策再次复活
宋朝灭亡以后,蒙元统治了华夏大地。蒙古人太逗了,前期允许晚上出来活动,中期恢复了宵禁,到了后期又禁止了。明清两朝则延续了宵禁政策,只有在元宵、中秋等节日期间没有宵禁。在平日的晚上,有士兵在大街上反复巡逻。发现有人在大街上走动,如果对方说不出什么理由的话,那可就要倒霉了。随着宵禁的重新开始,明清两朝的平常百姓重新恢复到了一日两餐的情况。不过那些地方大户们除外,由于在大宅院之内,这些大户基本上继续保留自己的夜生活。基本上都是看戏,夜宵等自然是免不了的。中国人一日三餐的情况是从近代才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陆续进入中国,自然也包括一日三餐的习惯。在20世纪早期,一日三餐的习惯逐步普及,至今大约100年左右的历史。
[资料收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