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理雾霾有高招 成立世界最早“山林局”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4 回复:1

[人文通史] 古代治理雾霾有高招 成立世界最早“山林局”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大米小米米米米

ZxID:167489


等级: 热心会员
9.2周年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1 0
古代治理雾霾有高招 成立世界最早“山林局”
入冬以来,雾霾天断断续续地光临。天气预报中,空气污染指数不断在“轻度、中度、重度”之间变化,提示出门在外的人们需有必要的防护措施。那么,在遥远的中国古代,人们是怎么注重环保的呢?

很多人认为古代空气好,没有雾霾。其实,据史料记载,那时候也有雾霾,而且还不少。但那都是刮大风带来的漫天扬尘,现在咱们玩得“高档”了,不刮风才雾霾满天,刮风了空气反倒好了。在许多古装剧中,经常能看见战时焚烧大片山林农田,然后就是漫天烟雾的镜头,这就是当时的环境污染。比如电视剧《孙子大传》里,烟雾弥漫的场景真不少。现在就来看看古代怎么搞环保。

环保理念

  管仲和荀子都说不能过度向大自然索取

环保理念最初是由中国古人提出来的。战国时期的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人们,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虽是赵国人,但一直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任祭酒一职。“稷下学宫”属于齐国的一所高等学府,“祭酒”和今天的首席教授差不多。荀子的环保理念在当时先进的齐国得到了认可。

比荀子更早提出环保理念的人是齐国的上卿管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他的话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中算是尖端了,直接、犀利,意思是环保搞不好,老百姓幸福生活指数不高,是不能胜任管理国家这个岗位的,看来这和环保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史上记载,很多朝代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皇帝往往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当然,这也和当时皇帝迷信天象有一定关系。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环保理念,比如“春禁”在现代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就是说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比如,冬天没有降雪,来年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雾霾这时心情特好,说来就来了,“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古人说,尘土像雨一般的下,一时很难消散。环保是民生的一部分,管仲这么卖力的倡导环保理念,齐国成不了“春秋五霸”之首,才怪呢。

“环保机构”

  “环保部”虞是舜设的,第一任“环保部长”伯益很称职

最早的环保理念在中国,那么最早的“环保机构”也在中国,叫“虞”。“虞”,是机构名也是官衔名,他干的活儿和今天的环保部差不多,可能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等都是“虞”要过问的。虞是舜时期设置的。舜改革了行政机构,把责任细分到人。虞在新的行政机构“九官”中管得最宽。舜在位时,国号称“有虞”,历史上尊他为“有虞氏帝舜”。这个“虞”字到底怎么来的?估计和他设的“环保部”——虞,有点儿关系。

环保部“虞”的第一任“环保部长”叫伯益,朱、虎、熊、罴4人为“环保部副部长”。伯益是舜直接委任的。传说,当时舜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问谁能帮他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大家一致推荐伯益。伯益是当时名气很大的环保专家,他带着四个助手常年坚持在一线勘测、考察,对环境保护做得头头是道。伯益还是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水井就是他发明的,自从有了水井,大家伙再也不用喝露天地的水了。那时候虽然没有工业污染,但大自然的污染还是时常有的,一刮大风,灰尘啊、飞沙啊、走石啊、枯草啊什么的都落到了露天的水里,你说喝上脏不脏?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是人自诞生那天起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喝上了清澈、甘甜的深井水,对伯益的环保措施大为赞赏。

伯益在环保方面还有个很重要的成就——保护动物。传说他能知禽兽之言,能与飞鸟通话,因此禽兽有了委屈都能找伯益说。《汉书》云:“伯益知禽兽”,《后汉书》云:“伯益综声于鸟语”,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与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上所说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的意思是相通的。

到了周代,中央机构继续实行“大部制”改革,“环保部”的编制更大了,有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几个平行部门,其中山虞的地位最高,有美国学者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秦汉时虞曾经变成“少府”,三国后又恢复了“虞官”。唐、宋、明、清等朝代都设有虞衡司———虞部,隶属于最大中央部委工部的下级机构。

  “环保法律”

  秦《田律》规定,不准焚烧草木灰,不得堵塞河道

光有环保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立法,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大禹执政时期颁发过一条环保法令,春季实行“山禁”,夏季实行“休渔”。虽然大禹的本意不是环保,而是考虑物产,但这仍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令,它对保护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周代时候,环保禁令的范围更大了。公元前1050年前后,周文王攻打崇国时出台了“伐崇令”,规定地面部队进入崇国境内,不得填埋水井,不得砍伐树木,不得破坏崇国人的生活环境。当然这也不是周文王专门为环保而定的,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

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法”是秦国制定的。话说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出土了一批秦简,著名的《秦律十八种》就在上面,“环保法”《田律》是其中的一项。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很多新鲜的内容。比如,要是不到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就今天来说,对保护大气还有很大作用,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轻雾霾天气。今年入冬后,全国多地能见度下降,被批多是因烧秸秆,可见那时的环保法是很前沿的。后来的许多朝代都保留了“禁烧”条,并对极易污染大气的焚烧行为作出种种限制。另外,还有一条规定是不得堵塞河道,担心影响航运和生活用水。我们今天的河道污染比比皆是,想起两千多年前的秦国,是不是有点不好意思。

南北朝时,还出现了“禁烧”保护草原和地表植被的规定。北齐天保九年(公元558年)春,皇帝高洋下了一道红头文件,“限仲冬一月燎原,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只能在规定的冬季一个月内烧荒,其它季节一律禁止。当时,这些积极的做法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点赞。

看看,古代的环保做得多实在。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眸渊若潭
9.11转正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2-01 0
已审核。

原来那么早之前就有雾霾问题啊,还有了治理的措施了。

[野史八卦] 志怪小说写阴间:雾霾浓度高时相当于毒气弹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7372163&keywor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