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除了“人潮”、“车潮”,最引人注意的恐怕就是“结婚潮”了。如果运气好,几个朋友同时结婚,“份子钱”能出到肉痛,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填补收支空隙的。
“份子钱”的前世今生
古代并没有流行送份子钱的习俗,人们习惯送东西给新人。“份子”也写作“分子”,这个老词从明代中叶才开始流行。
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议》:“便是杜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份子,起了个生祠”,便是一例,四处募捐修祠堂,颇有古代乱集资、乱摊派的意思。
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则是“份子钱”起源于朱元璋。
在乡村生活中长大的朱元璋十分执着于乌托邦梦想,在这个乌托邦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有互帮互助的精神。基于对淳朴的乡村生活的记忆——风俗淳厚,民相亲睦,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疾病、邻保相助(选自《明太祖实录》),朱元璋吸取传统文化中的有益营养,建立了“乡饮酒礼”制度。
每年春秋,各地乡村要以每一百户人家为单位,聚在一起,大会饮酒,由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率众乡民宣读誓词:“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礼法……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所用酒肴,于一百家内供办,毋致奢靡”(选自《礼部·乡饮酒礼》)。通过这样的集会宣誓,培养民众的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
由此可见,“份子钱”的起源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农耕时代凭一人之力或一家之力难以办到的红白喜事,如果集合了亲朋好友的“众筹”,每人出一点“份子钱”,办起来就简单多了。而且,这个月“出份子”帮助了别人,下个月自家有事,别人也愿意过来为你筹资。
至明末清初之际,份子更加流行,譬如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通篇眼花缭乱尽是“凑份子”“派份子”“出份子”。例如第二十七回道:“归姑爷也来行人情,出份子”。全书有十个章回不止一次出现“份子”,有的章回出现四五次。
清末民初,送份子钱成为上流社会举办喜事必不可少的项目。尤其是满族八旗,为了体现身份更讲究送份子钱的礼节。老舍先生的小说《正红旗下》就描述过母亲为了凑份子钱发愁作难的情景:
这些婚丧大典既是那么重要,亲友家办事而我们缺礼,便是大逆不道。母亲没法把送礼这笔支出打在预算中,谁知道谁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生呢?不幸而赶上一个月里发生好几件红白事,母亲的财政表格上便有了赤字。
她不能为减少赤字,而不给姑姑老姨儿们去拜寿,不给胯骨上的亲戚吊丧或贺喜。不去给亲友们行礼等于自绝于亲友,没脸再活下去,死了也欠光荣。而且,礼到人不到还不行啊。这就须于送礼而外,还得整理鞋袜,添换头绳与绢花,甚至得作非作不可的新衣裳。这又是一笔钱。
再说,见了晚一辈或两辈的孙子们,不得给二百钱吗?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到解放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流行送份子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特别简单。
“文革”时期,同样不兴送份子钱,但是亲朋好友会送暖壶、脸盆等生活用品。
部分偏远地区依然会买这种脸盆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手上也有了闲钱,直接送钱为大家所接受,送“份子钱”成为祝福新人的方式,也发展成了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份子钱”是一门学问
份子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即凑份子。另一种泛指做礼物的现金,即出份子。份子并不局限于婚事,其他大事譬如做寿、满月、动土、丧葬等等都可以凑份子,但是凑份子以婚喜事最盛。
份子现象与东亚文化紧密相关,不光中国人凑份子,日本、韩国也有凑份子风俗。
当然,在随“份子”时有一些学问:
1、礼金多数时候是双数,兆示成双的吉庆。
2、礼金最好装在红包里面,记住,红包一定要写上祝福的话和你的名字。
3、红包一定要封好。
4、礼金金额一般要大于收礼者招待你的花销。
5、给“份子钱”不是拼面子,量力而行,真心诚意的祝福到了即可。
“份子钱”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份子钱”也水涨船高。在闽南,20世纪80年代后期普通市民份子行情是每人50元,90年代中期涨到100元,近亲好友则需300~500元乃至1000元,各城乡社区风俗略有不同。
当然,各地行情不一,“份子钱”的多少也不一样,南方都市报曾以广东为例(以下数据是比较大众的情况,如果有不一样的习俗可以留言告诉小南),盘点了各个地区的随份子钱情况:
1、广州
一般朋友关系的200元,好一点就加多点心意,但多数情况下要求是双数(打头的数字,不要在意100也是双数)。还要特别记住的是,带有“4”的数目可千万不能包哟,广州很图数字吉利,喜欢“8”讨厌“4”。
有些会有回礼,回礼根据各家习俗情况不一样,有的回一半甚至更多。比如随礼200元,新人会回礼100元,相当于只出了100。
2、深圳
这是座移民城市,广东各地区的习俗在深圳都能见到。还有很多外乡人传来的婚礼习俗。但有一点跟广州相似,红包数目多为双数,忌单数。
3、东莞
一般的亲戚200—300元,亲人一般送饰品;一般朋友100元,稍好点的200—300,闺蜜一般送饰品。
当然一些比较富有的镇街,他们又略微高一点,像长安镇,婚礼+亲姊妹:平均5000元,其他+亲姊妹:平均1000元,要好的朋友:平均800元,普通亲戚:平均500元,普通朋友:平均300元,公司同事:平均200—500元。
标准都赶上一线城市了,只是对亲戚朋友要求高一点,同事和普通朋友,都还是可以接受范围。
4、汕头
有全收不回礼只请喝喜酒的;有回礼60或80不等的;有收红包的尾数(一般按688、1680吉利数字封);甚至有不收红包依然回礼的(回礼物品是:花生油、喜糖、茶叶、香烟,更甚的有饮料)。
5、佛山
佛山的盆友不要急,佛山情况比较复杂……
三水:大部分地区红包全收。
高明:部分区域红包全收。
南海:据说大部分地区不收红包,多是红包折角退回,有其他例外的不明。
顺德:摆酒的主家不收朋友、同事、街坊现金礼,一般都是收亲戚六成现金礼。十镇街皆不收红包。
禅城:禅城农村摆酒一分不收,禅城市区部分年轻人摆酒会收一部分,不会全收。
是的!顺德、南海部分地区的传统就是,不!收!红!包!
当然,某些地方也有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比如山东的南太合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红白喜事,主人家都不会大操大办,留下吃饭的,只有至亲好友。乡里乡亲要随礼,也只随五毛钱。如果给多了,哪怕是100块,也得找你99块5毛。
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81岁的村民说,是个在村里干了30多年的老村干部提倡起来的。1978年,自己儿子结婚的时候,村里随礼的最低标准是2毛钱。后来,日子过好了,这个最低标准就涨到了5毛钱。虽说现在谁家都不差这5毛钱,但这事在村里却形成了传统。
对于送红包,当然要看对方的身份,主要从当地经济水平、亲疏关系以及对方的身份地位来考虑。
如果是亲戚结婚,先看亲戚关系亲疏,再结合按照当地习俗来送。现在喜欢送200、400、600、800、1000。需要注意的是同样亲近的亲戚比较多(比如好几个亲舅舅、亲姑姑等)时,相互之间可能会有比较,大家都会在送礼前讨论后,大家送同样数目。除非家境相差很多,送的礼金会不一样,否则很容易有出风头之嫌。
如果是同学、朋友、同事结婚,就不必要考虑太多习俗之类的,一般都是考虑关系亲近,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给。还在读书的一般给100—400之间的份子钱,意思一下而已,不必太在意。如果在工作,可能会给到400、500、600、800、1000,甚至更多。
当然,婚礼最最需要的是收到别人的祝福,表达祝福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如果一味的以金钱为尺度,那么对于新人和宾客来说都会形成一种负担。
如果有一天可以超越价值尺度,单纯使用鲜花或实用性礼物来表达祝福,不仅值得纪念,而且没有浪费,也许这才更能回到婚礼的本意。
PS:现在的份子钱也越来越重了,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