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学习考得不错 却因张铁生成绩作废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5 回复:1

[野史八卦] 刻苦学习考得不错 却因张铁生成绩作废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画朵花

ZxID:631045


等级: 派派版主
花花~英署:Miroro~8.18上任周年,有事踢qq349897726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8-23 0
刻苦学习考得不错 却因张铁生成绩作废
老知青忆:刻苦学习考得不错 却因张铁生成绩作废


核心提示:辽宁省铁岭的一位考生,大名,张铁生,参加考试答不出题,在考试纸上写了封信,说,自己由于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没时间复习,所以答不出题。而那些不好好劳动,躲在屋里看书的人考了高分。这个考试成了束缚和压制真正革命青年的桎梏,云云。这封信,不知被谁看上了,上了党报。得,通杀!考试作废了!1973年的考试,就不明不白地死在白卷先生的手上了。据说,“白卷”倒是凭这封信上了什么铁岭农学院。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就是当年的标准。

[img]http://p0.ifengimg.com/a/2016_34/b0ac83fa9c9185d_size21_w363_h300.jpg[/img]
知青高考 资料图

本文摘自:枫网,作者:佚名,原题为:知青忆:刻苦学习考的不错却因“白卷先生”成绩作废

下午要考作文了,几个同校的考生都在一高中同学的宿舍里侃山,我躺在他床上,迷迷糊糊地竟睡过去了。真是不好意思,我就是有这点本事,到哪儿头一歪就能过去一会儿,不管做地铁还是乘车,只要有座,我就歪了,死狗。更绝得是,到地头准醒,从不坐过站。

进了考场,打开试卷一看,作文题目是“记一位革命知识青年”。

象以往一样,我开始打腹稿,反复捉摸这题目。这是记叙文的题目,“知青”没什么可说的了,点明了的主人公的身份。前面这“革命”两字是关键,这个定语至关重要。什么是“革命”,怎么就“革命”了,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有标准和事例,跟八股似的,往上套就是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老人家早就给列出提纲了。

我打量了一下考场,扫了一下各位横眉冷目的弟兄,有了,就是,他!这位哥们儿就坐在我后面,同校的郭哥们儿!互相吹捧,共同提高吗!肥水不流他人田,好听的话,甜合人的话,也都得自己弟兄们优先。

郭是连里的科研班班长,搞什么玉米单性繁殖,繁殖出什么,我不知道,也没关系,只要去搞了就行!这就是与地奋斗了。

连里有个“现反”是革命知青抓出来的,行了,嫁接一下,也算郭的功劳吧,与人也有奋斗了。

怎么跟老天爷过意不去,好像麻烦点。算了,天地应是一家子,别逮谁跟谁闹别扭。弄几句向贫下中农学习的磕儿吧。

我在草稿纸上划拉出十几个字,提纲出来了。什么体裁呢?绝绝大多数人,都是按叙述的方式来写,俗,怎么整点不一样的妖蛾儿出来?

突然,脑子一闪,推荐上大学不就是最好的一个卖点吗(对不起,那时还没“卖点”的说法。算“写点”吧)!不仅革命了,还被推荐上大学,也就是说,不是一般的好,是超出了“一般”的好,因为只有最优秀的知青才能上大学。对,就这么着。想到这儿,不仅写点有了,我还把文章纳入一个贫下中农开推荐会的背景,不是干巴巴的一件件的说事儿,而是变成几位贫下中农的发言,每人的发言还各有不同,用词、语气、语调都要有区别。

就按着这个思路,我低下头,奋笔疾书。由于,腹稿在胸,没什么要再多想的了,一气呵成。写完了,看看表,才过了一小时十几分钟。咱这份卷子,娟秀的字体,卷面干干净净,跟誊写过的一样。只极少几个地方加了字,删字只划一斜道表示弃之不用,不像有人涂成大黑疙瘩。反复又看了两遍,略微推敲一些词句,行了。我站起身来,收拾东西。监考老师见状,走过来问:“有什么事?”他以为我要去方便方便。我说:“写完了,交卷。”

“写,写完了?!”明显带着惊愕。

“完了。”毫不含糊。


“你要交卷?”疑问。

“对。”明确。

“再看看?”建议和劝阻。

“不用了。”我拿上卷子和笔,走到讲台前,将卷子放到讲台桌上,推开门,出了教室。

我知道考场里所有的人都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笔与纸面的亲吻声加剧了。

我走到外面,正好碰上一同校的高中同学任监考老师,他也一愣,“上厕所?”

“不,交卷了。”

“这么快?”

“嗯哪!”我来了一句土的。

他转身朝我那间考场走去,正赶上我那考场的老师出来,和他低声说了什么。能有什么,不就是说我早交了会儿。

没多久,老同学出来了,“行!好!”

好,好到哪一步呢,据说,该文成了地区的评分范文(后来刊登在《兵团战士报》上)。

“白卷先生”

其实,即使考得不错,我还是有自知之明,我们老爷子的事传到子女这儿是一身的黑。术语说:政治不合格。我不抱什么希望,但人总有点期盼,总怀有一线侥幸,并借着期盼和侥幸去努力,痛苦地说,骗骗自己。令人没想到得是,希望的幻想,还没走到政审那一步呢,就被另一突然事件戳破了。出了个“白卷先生”!

考试过后没多久,一天早上,广播里那声儿就不对了。那年月,凭广播里的动静,就能知道:“又出事了!”

辽宁省铁岭的一位考生,大名,张铁生,参加考试答不出题,在考试纸上写了封信,说,自己由于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没时间复习,所以答不出题。而那些不好好劳动,躲在屋里看书的人考了高分。这个考试成了束缚和压制真正革命青年的桎梏,云云。这封信,不知被谁看上了,上了党报。得,通杀!考试作废了!

1973年的考试,就不明不白地死在白卷先生的手上了。据说,“白卷”倒是凭这封信上了什么铁岭农学院。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就是当年的标准。

也就是这位铁生同学,其大名竟赫然出现在张春桥准备组阁国务院的名单中,职务,教育部长!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8-23 0
已审核。

这段会被和谐么?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