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size=4]第一计 瞒天过海
[/size]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防备周密,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秘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并不是与公开行动相对立的。最公开的行动当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阴谋。
计名由来:
本计的计名出自一个传说。相传唐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三十万御驾亲征高丽国。这一日,太宗来到海边,但见白浪滔天,汪洋一片,漫无涯际,禁不住对怎样才能渡过大海发起愁来。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赶忙与众将商议对策,众将却面面相觑,一筹莫展,只有部将薛仁贵于情急之中,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道:”皇上担心大海阻隔,难于征伐高丽,我今有一计,定叫大军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的胜利。”张士贵听了这话,十分高兴,连忙要薛仁贵把他的计策如此这般地说了出来……
几天后,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道拜见唐太宗,奏道:今有一位老人,精通干海之术,能将海水变干,可帮助我军东征成功。太宗听说有此神奇老人,龙颜大喜,立即命二人带路,前去会见老人。于是君臣三人,在薛仁贵引领下,穿过一条用帷幕遮蔽的通道,来到一个处所,只见这里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迎候。太宗召见了老人,夸奖了他的法术,并且大张筵席,召集群臣与老人一道饮宴作乐……
过了许久,忽闻风声四起,涛声如雷,杯盏倾倒,周围一片摇晃,太宗询问缘由,近臣便揭开帷幕让太宗看,只见大海茫茫,水天一色。太宗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为何如此波涛汹涌?这时,张士贵,薛仁贵才从实奏道:这是微臣用的“瞒天过海”计,得一风势,三十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就要到达东岸了。
这就是传说薛仁贵用的“瞒天过海”计。可见,这里所说的“天”,本意是指“天子”,所谓“瞒天过海”,是指哄瞒着天子在不担惊受怕的情况下,平安地渡过大海。以后,人们把“瞒天过海”作为用兵打仗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这个“天”的含义就非常广泛了,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指应忠心的维护的“天子”,而且指应该予以消灭的敌人。
精评:
瞒天过海,实际上是利用人们对待社会现象的习惯认识,对于熟视无睹的现象经常是信而不疑的心理,利用人的错觉,以假象骗人。一般军事上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以假乱真,最后以假代真,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在商业经营中,也可以假象为基础,达到渔人之利的目的。但此计不同于“掩耳盗铃”,那是一种愚蠢的自欺欺人的办法,而瞒天过海则恰恰相反,它是愚弄对方于股掌上的高明之策。
[size=4]第二计 围魏救赵
[/size]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
攻打集中之敌,不如攻打分散之敌。从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
计名由来:
本计出自《史记》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计名则见于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招募八万军队,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前往救援赵国。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赵都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军师孙膑建议说:魏国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空虚,无重兵把守。因此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这样,魏军必定会停止对邯郸的包围,回兵救援本土。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领齐军向魏都大梁进军。消息一经传开,魏将庞涓慌忙从赵国退兵,火速赶回魏国。这时,齐军在魏军回国必经之地桂陵一带设下伏兵,以逸待劳,做好充分准备。魏军长途跋涉,精疲力尽,遭到齐军的突然伏击,大败而归,赵国之围也很快被解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后人把这次战例的经验加以升华,概括,列为三十六计的第二计。可见,此计主要是用于解围的。它的特点是:以迂为直,避实就虚,攻敌所必救,以解除敌军的围困。具体地说,当本军某部遭敌围困不得突围时,救援的军队不是直接进攻围困的敌军,而是以迂为直,选择敌方防守相对空虚,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以迫使敌方撤围回援,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发起奇袭,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精评:
围魏救赵在军事上是一个成功的谋略,历代屡用不鲜。围魏救赵在政治斗争中则表现为:围攻第三方,从而解救处于险境的人。这里围攻的情况又有多种。如果把围魏救赵提高到哲学角度加以分析后,就可以看出这是事物辩证发展普遍存在的一条规律。当人掌握与使用它时,就是一种策略;当人们具体运用与操作时,就是一种方法论。不但古代战争可用,现代战争也可用,各行各业都可用,并且都会获得奇迹般的效果。
[size=4]第三计 借刀杀人
[/size]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盟友的态度尚在犹豫之中,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而无需自己出力,这是从“损”卦卦义的逻辑推演出来的。
计名由来:
本计内容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多次可见,而“借刀杀人”一语,则见于明代戏剧《三祝记》“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何如”一语中。这出戏是写范仲淹的政敌企图让他任军队统帅——环庆路经略招讨使,去平息西夏人元昊进攻,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害范仲淹的故事。
本计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利用矛盾,借敌方内部的力量,或者是盟友的力量,削弱或消灭敌对势力。而其关键所在,则是善于捕捉和利用敌方的矛盾,包括敌方内部的矛盾以及敌方与盟友的矛盾,想方设法使这些矛盾扩大,激化,直至引起敌方自相争斗,或是引起敌方与盟友的争斗,以达到削弱或消灭敌方实力的目的。因此,在军事上,此计的运用多是与使用间谍相联系的。
精评: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打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借刀杀人,巧在一个借字,但借刀必须有条件,或陈明厉害,或许以重利。现代商战中,有些人为谋取私利刻意制造他人的过失,以图掩饰自己过错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其所用谋略也可称之为借刀杀人。
[size=4]第四计 以逸待劳
[/size]
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使其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本计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以近侍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虚实篇》也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本计的特点是,强调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动”敌人,疲劳敌人,然后捉住战机,克敌制胜。按“损”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
精评:
使用以逸待劳这种策略的时候,务必要沉着冷静,把自己和对方的环境,意图,以及彼此间的实力估计清楚,机警地随时随地主意事情的变化,时机未成熟时要稳若泰山,机会一来就要翻江倒海。此计强调,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的方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逸”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
[size=4]第五计 趁火打劫
[/size]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机会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夫卦“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本计出自《孙子兵法》“乱而取之”的思想,计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唐玄奘法师离开大唐国,往西天取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这座庙有上下房间共七十多间,僧客二百多人。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谈间,问唐僧有何宝物,可以让他开开眼。于是,悟空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炫耀。方丈一见,顿生歹念,假托老眼昏花,看不清楚,要求当夜借袈裟到后房仔细看看,就这样骗得了袈裟。晚上,方丈和手下僧人商议,将禅堂放火烧毁,要把睡在里面的师徒二人一起烧死,以便将袈裟据为己有。可晚上悟空并未睡着,方丈的阴谋被他听到了,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一个跟头翻进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到“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到了半夜,和尚们果然放了火,火愈烧愈旺,把观音院烧得通红,唯有唐僧所在禅堂安然无恙。这时,观音院正南山上一个妖怪洞里的妖怪被火光惊醒。此间妖怪与观音岩方丈素有交情,便纵起云头去帮众僧救火。火光中,只见前后大殿被烧成断壁残垣,为有方丈室内有一青毡包袱,里面透出一道道霞光彩气,打开一看,是一件锦镧袈裟,乃佛门至宝。妖怪一见此宝,救火之意顿失,拿着那袈裟,趁火打劫,驾着黑云,径直回到了黑风洞。
可见,本计的主要特点是,趁敌人处于危险混乱的时机,坚决果断地攻击敌人,从中取利。按前人的说法,此计是从《周易》夫卦中推演而来,“夫”卦是五阳一阴,即五刚对一柔,刚占绝对优势,自能决定柔的命运;但“刚”要求坚决果断,否则,即会坐失取胜的良机。
精评:
趁火打劫是乘人之危劫掠别人财物或有某种个人企图而把别人搞垮,一言以蔽之,就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敌人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出兵攻击,制服对手。在政治斗争中则表现为,当对手内部有乱或处于险境时,要趁机打击他,这同落井下石有相通之处。在现代的经济斗争中,其应用与政治和军事有相同的含义,即趁对手处于危险境地时,落井下石,从而使自己获得利益。
[size=4]第六计 声东击西
[/size]
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文:
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地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攻击。
计名由来:
声东击西计,出自杜佑(735-812)所著《通典》第一百五十三卷《兵六》一章:“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其实,《孙子兵法》早有“攻其不备”的思想。《淮南子.兵略训》更把“将欲西而示之以东”作为重要的“用兵之道”,《韩非子.说林上》也说:“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
本计的特点是:以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采用灵活机动的军事行动,忽东忽西,不攻而攻,攻而不攻,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伪装攻击方向,出其不意,夺取胜利。
精评:
声东击西讲的是出奇制胜,其目的在于转移敌人的目标,使其疏于防范,然后再乘其不意,攻其不备。凡是干任何一件事,为了消除当前人为的阻力,减少本身的损失,一定要设法分散对方的力量,或松懈其意志,才可以乘虚而入,达到目的。此计的用法很多,但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本身的企图和行动要绝对秘密,这样才能时刻争取主动,否则就会处处被动,处处受牵制。
[size=4]第七计 无中生有[/size]
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秘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
计名由来:
本计计语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的称为兵家)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的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我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尉缭子 战权》中说:“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安所信之?”主张以无的假象迷惑敌人。可见,本计的特点是,制造一种假象,有意让敌人识破,使之失去警惕,然后又化无为有,化假为真,化虚为实;真的攻击敌人了,而敌人却仍然以为是假的,不做防备,从而为我所乘,战而胜之。
精评:
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以假乱真,以真代假,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无”是假的现象,目的是为了掩盖真的意图。无中生有的妙处在于使敌人防不胜防,其关键在于掌握对手的心理。可以说,无中生有的应用是高级将领斗智的最高境界。在当地商战中,“无中生有”常被用作骗术,欺骗顾客,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size=4]第八计 暗渡陈仓[/size]
原文: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文:
故意采取佯攻行动,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时机,暗地里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计名由来:
本计全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末,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进行为期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首先攻入咸阳,自立为关中王。项羽军事力量强大,刘邦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自己到了汉中。与刘邦的守地相邻的是章邯。刘邦为了迷惑项羽,防止章邯入侵,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后来,刘邦逐渐强大起来,命韩信为大将,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为了迷惑敌人,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的栈道。栈道修复工程艰巨,进展缓慢。章邯料定栈道修复绝非易事,毫无戒备,殊不知韩信的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很快攻下咸阳,占领关中。韩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计谋,取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这就是“暗渡陈仓”的由来。本计的特点是: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的背后,将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规的,非习惯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规的,习惯的行动背后,迂回进攻,出奇制胜。“明修栈道”表示公开的行动,“暗渡陈仓”表示隐藏的真实意图。
精评:
“暗渡陈仓”与“声东击西”之计有某些相通之处,都有迷惑敌人,攻其不备的作用,但“暗渡陈仓”之计的使用更为复杂。它指在双方对峙的时候,故意另树假目标,明示自己的企图,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暗地里却积极地进行另一个进攻计划。按兵法上说,这是一种奇正相生的战术,也就是一种“避重就轻”的战术。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此计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size=4]第九计 隔岸观火[/size]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文:
当敌人内部产生争斗,秩序混乱时,我方应静观待其发生变乱。敌人穷凶极恶,自相仇杀,必然自取灭亡。顺应时势而动,就能像《豫》卦所说的那样,要达到令人喜悦的目的,必须顺应时势行动,不宜操之过急。
计名由来:
本计名最初见于唐代僧人乾康的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参胜雅律《智谋》一书第一百五十七页)而其思想,则早见于《战国策.燕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蚌张开壳晒太阳时,长嘴鸟去啄它的肉,被蚌夹住了嘴,互相争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了。此计的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自相残杀,自相削弱。当着两股敌对势力相争时,既不援助,也不鲁莽干涉,静观其变,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机而动,及时出击,坐收渔利。
精评:
隔岸观火,意同“坐山观虎斗”,使用的正确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但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观并不等于消极的观,除了观之外,还要想办法让火烧的更大,甚至还有趁火打劫,从中渔利。当然,当火未烧起时,敌人内部矛盾尚未激化时,不是隔岸观火,而是趁火打劫,那就错了,因为火候不到,一施加压力,敌人就会消除矛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size=4]第十计 笑里藏刀[/size]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文:
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使其安下心来,丧失警惕;暗地里我方却另有图谋。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采取行动,不要引起敌方发生意外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
计名由来:
本计语出唐代白居易的诗《天可度》:“笑中有刀潜杀人”,是白居易对唐高宗宠臣李义府为人的评价。《旧唐书》载:“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拊己,微忤意者,则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资治通鉴》评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也与此义相近。本计的特点是:以表面上的友好,善良和美丽的言词,举止作为假相,掩盖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在军事谋略上,一般指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欺骗麻痹对方,以掩盖其突然的或重大的军事行动。
精评:
笑里藏刀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表面上装出谦恭敦厚,和蔼可亲,以假诚恳争取真诚恳,以假同情换取真同情,而实际上却使对方不知不觉陷入自己设的圈套中。因为笑是美丽的,哭是丑恶的,所以上哭的当的人少,而上笑的当的人却多。即所谓哭声不会淹没英雄,而笑声则足以埋葬豪杰。由于口蜜腹剑的人太多,所以饱经世故的人,最提防的是见面笑嘻嘻,握手亲亲热热的人。
[size=4]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size]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损失已不可避免的时候,要舍弃局部的利益,以求得全局更大的增益。
计名由来:
本计语出《乐府诗集.鸡鸣》。诗中说:“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林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此诗的本意是比喻兄弟休戚与共的情谊。后人借“李代桃僵”的成语,表示为借助某种手段,以一事物的损失,牺牲来换取另一事物的安全与成功,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转危为安的谋略。三国时,曹操与袁绍的南皮之战,曹军故意沿途抛弃粮食,衣物,使袁军争夺,曹军乘势反击,获取大胜。就属于运用此计。
精评:
“李代桃僵”在军事上指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在政治斗争中,则表现为为了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必须放弃局部的利益,要勇于做出牺牲。此外,“李代桃僵”之计还广泛运用于现代的经济领域和管理实践中,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size=4]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size]
原文:
微隙在所比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译文:
敌人出现微小的漏洞,必须及时利用;发现微小的利益,也一定要争取到。即使是敌人的微小疏忽,过失,也要利用来为我方的微小胜利服务。
计名由来:
本计当出自《草庐经略.游兵》:“伺敌之隙,乘间取胜”。后人以顺手牵羊,形象化地比喻乘敌人的小间隙,向敌人的薄弱处发展,创造和捕捉战机的一种谋略。关汉卿所著元剧《尉迟恭单鞭夺槊》台词中,就出现了本计计名。《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写道:“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但都不是说的战争。战争史上”顺手牵羊“之计,不乏其例。如春秋时,晋献公途径虞国灭掉虢国,回师途径虞国时,又乘其不备,灭掉虞国;秦穆公攻打郑国,兵至滑国时,知郑人已有戒备,灭郑已没有希望,就顺手灭滑国,然后班师回秦,都是典型的例子。这里,“顺手牵羊”的“羊”,指防守有间隙、有薄弱环节的地区。在不影响进攻主要目标、完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时机,出动小股部队,神出鬼没地发动攻击,获得意外的,原先未料到的小的战果,就叫“顺手牵羊”。
精评:
顺手牵羊是想充实自己的力量,其方式是和平攫取,比趁火打劫稍为高明些。但毕竟和平攫取的机会不常有,想创造机会的英雄也不会寄希望于和平。不管是明贪暗贪,暗动明动,方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即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因此,如果把顺手牵羊看作平常的谋略,或是“富贵逼人来”的幸运,那将是大错特错。
[size=4]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size]
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译文:
真相不明就应查实,洞察了实情之后再采取行动。反复侦查,是实施隐秘计谋所必须的手段。
计名由来:
计名“打草惊蛇”,原是借用了一句民间俗语来喻指某种军事谋略。原意是蛇在草丛中,草被搅动,蛇便受惊而走。也有人认为,“打草惊蛇”一语出自宋代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薄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人,在任当涂县令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为自己捞取钱物上。一天,老百姓联名控告他手下的主薄贪污,王鲁因自己屁股不干净,胆怯心虚,故而在看状纸时,便下意识地信手在状纸上写下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八个字,此后,“打草惊蛇”一语便逐渐流传开了。
精评:
蛇一般是隐藏在草丛中的,要发现蛇就要打草,打草惊蛇是为了打蛇做准备。如果打蛇的工具没有准备好,或地形不利,这时已经发现了蛇,也不能打草,以防蛇跑掉。打草惊蛇用在军事上,是指地方兵力没有暴露或者意向不明时,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和运行状况后再说。打草惊蛇除了惊蛇走避之外,还可以避免被蛇咬,从这一点看,此计有着积极的意义。
[size=4]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size]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
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驾驭和控制,因为不能为我所用;凡是自身不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就有可能为我所用。将自身不能有所作为的人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其中的道理,正如与幼稚蒙昧之人需要求助于足智多谋的人,而不是足智多谋的人求助于幼稚蒙昧的人一样。
计名由来:
计名“借尸还魂”可能源于一个有关“八仙”之一铁拐李得道成仙的传说。相传铁拐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离开躯体,飘飘然游玩于三山五岳之间。临行前,曾嘱咐徒弟看护好遗体,但李玄魂魄四处游山玩水,流连忘返。徒弟们等得久了,见师父的遗体老是僵在那里,总也活不过来,便误以为他已经死去,便将其火化了。待李玄神游归来时,已不见了自己的躯体,魂魄无所归依。恰好当时路旁有一饿死的乞丐,刚刚断气不就,尸体还很新鲜,李玄于慌忙之中,便将自己的魂魄附在了这具乞丐尸体之上。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与原来的李玄已经截然不同。蓬头垢面,坦腹露胸,并跛一足。为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对着原乞丐用的一根竹杖喷了一口仙水,竹杖立时变为铁杖,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而原来的名字却反被人们忘却了。铁拐李借尸还魂的故事还见于元代岳伯川所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后《东游记》也有记载,只情节不尽相同罢了。借尸还魂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用来喻指某些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的现象。有时也可以用来喻指某些新的事物或新的力量借助某种旧的事物或旧的形式求得发展的现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谓“尸”、“魂”、“借”、“还”的寓意便都不尽相同了。
精评:
借尸还魂的涵义是自己在失败之后,要凭借或利用某种力量,以图东山再起。用在军事上、政治上,即扶弱国、继绝世的豪举,这在东周列国时代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发生在商场上最多。但使用这一计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尸”是不会白借,也不可以乱借的;如果僵尸入屋,不仅搞得自己家宅不宁,也会招来不少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人。
[size=4]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size]
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文:
利用不利的天时、地理条件困扰敌人,用人为的方法诱惑敌人,主动进攻有危险,诱敌来攻则有利。
计名由来:
”调虎离山“一语可能源自《管子.形势解》。该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虎豹,兽之猛者也,属深山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意思是说,虎豹,是兽类中最威猛的。当它们居住在深山大泽之中时,人们就会惧怕其威风而敬畏它们。君王是天下最有势力的人,如果深居简出,人们就会害怕他的势力。虎豹若是离开它们居住的深山幽谷而走进人类居住的地方,人们就可以将它们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风。做君王的若是离开王宫的门而与普通的人混在一起,人们就会轻视他而以傲慢的态度看待他。所以说,虎豹只有不离开它们居住的幽谷深山,其威风才会使人感到畏怯。这里虽然尚未使用“调虎离山”一语,但已经包含只有将老虎调离深山,才能将其制服的意思。后来在民间语言、文学作品中便逐渐出现了“调虎离山计”的说法。如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写着孙大圣对如意真仙说:“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清代钱彩著《说岳全传》第三十四回也写着:古清道:“我前日在青龙山,中了这番奴调虎离山之计。”
精评:
调虎离山是打虎计策之一,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军事上指,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的形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才可以取胜。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的最多,且一代又一代,亦渐神话。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size=4]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size]
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文:
逼得敌方太紧,对方就会回师反扑。如果让敌军逃跑,就可以消减其气势。追击敌人,只需紧随其后而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待其溃散时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我方流血。这是《周易》需卦卦辞“需。有孚,光享贞吉……”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计名“欲擒故纵”,它的哲理源头,可追溯到《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又《鬼谷子.谋篇》:“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中国军事史上成功运用此计,并对此计的定名有重大影响的,当属诸葛亮率蜀军远征南蛮时,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对诸葛亮来说,七擒七纵皆是手段,而目的只有一个:征服南蛮首领和百姓的”心“。因而这一战役胜利的意义,不仅是军事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是诸葛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实行的民族政策的胜利。
精评:
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下,使敌人丧失警惕,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因此,使用欲擒故纵之计,必须有过人的忍耐力和不惜牺牲的决心,表面上做的干脆利落,骨子里都要磨刀霍霍。但在一个尖锐复杂的战斗场面,手到擒来而又顺手放走,有时又有纵虎归山的危险,自己也会吞食恶果。所以此计使用时也一定要慎重为是。
[size=4]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size]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文:
用相类似的东西诱惑敌人,乘其迷惑懵懂之时去攻击他。
计名由来:
“抛砖引玉”一语在中国古今文字和口语中较为多见,其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相传唐代诗人赵嘏甚有诗名,求诗者盈门。诗人常建慕其名,想求其诗,却不得门而入。赵嘏游苏州时,常建料他必游灵岩寺,便先于寺壁题诗两句。赵嘏来到寺中见壁上此诗尚未写完,就补了两句,成为一首绝句。后人因赵嘏补的两句优于常建的前两句,便说常建是“抛砖引玉”。然而,常建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中的进士,而赵嘏是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中的进士,两者相距115年。可见赵嘏补诗一说是不可能的。然而由这个有悖历史事实的讹传,引出一个有关“抛砖引玉”的一词来源的说法,却已是一个历史事实。另一种说法出自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高僧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子。”这句话来源于一个佛门故事。传说活了120岁的唐代禅师从谂,一天晚上,同弟子们一同参禅悟道。刚入座,从谂便宣布:今晚要你们回答问题,谁对禅学已有深刻理解,可以跨前一步。众僧皆息虑凝心,静坐参禅,惟有一个小和尚大胆跨步向前,躬身一揖。从谂见了,缓缓地说:刚才我是抛砖引玉,不想却引来一块土砖坯子。此语后来还见于元代贯云石(1286-1324)所作的《斗鹌鹑.佳偶》曲:“见他眉来眼去,俺早心满愿足;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福。”又清代李汝珍著《镜花缘》第十八回:“紫衣女子道:’如此易事,谁知还是吝教!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本计的特点是:强调以小利去引诱、欺骗敌军,以夺取更大的胜利。
精评:
“抛砖”就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弱点,先给一点甜头,诱人上当,然后再慢慢把“玉”引出来。此计使用范围很广,不受时空限制,小施小效,大施大效。银行家提高存息就可以吸取巨大的游资即为一例,不一而足。这都是“抛砖引玉”之计的妙用。
[size=4]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size]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击溃敌人的主力,抓获其首领,便可瓦解其全军。好比群龙无首,战于郊野,必然陷于穷途末路。
计名由来:
“擒贼擒王”一语在唐代以前的口语中可能已经使用较广。但最早见诸文字,或者说现今可见的最早、且影响较大的文字记录,则是唐代“诗圣”杜甫的五言古诗《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从当时历史背景看,此诗原本寓含对唐玄宗李隆基无节制地对外用兵的讽谏之意。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西域吐蕃在数败于唐军之后,遣使求和,在玄宗李隆基勉强准许后,吐蕃人撤走了边境的驻军,双方恢复了和平。七年后,玄宗利用吐蕃人没有防备,又派兵入侵吐蕃,重创吐蕃军,深入敌境二千里。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金城公主(中宗龙景四年,即710年,奉命于吐蕃赞普弃隶缩缵联姻)去世,吐蕃遣使报丧,并乘便求和,而玄宗却不许。一年后,吐蕃军攻占唐边境重镇石堡。玄宗天宝七年(748),唐遣陇右节度使、大将哥舒翰统军三万三千人于吐蕃军激战。石堡收回了,此役唐军战死者以万计。杜甫的《前出塞》,大约是针对此一情况有感而发的。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制服敌国的首领,保住本国的疆土,防止异国的人入侵就够了,何必杀人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诗人主张各民族和睦相处、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倾向。然而,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警句,也确实多少透露了诗人杜甫对我国古代某种军事经验的概括和他个人的军事眼光,因而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名言,常为众多军事家、政治家以致各色人物所引用。仅见于文学作品的便有如《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凤姐道“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她(指探春)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宋代王迈《轩集.别永福张景山》诗:“文亦有活法,先使意气张;如破劲敌垒,须擒贼中王。”同是一个“擒贼擒王”语,王熙凤将之用于比喻处理家事,王迈将其用之于比喻作文的章法,可见其用法甚广。
精评: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就是说在打蛇的时候要朝它的要害处下手,如不击中要害,必致被反咬一口。首领(“王”)是握有实际大权而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他是一个组织团结的核心,是集体行动中的一个枢纽。如能“擒王”即可捣乱其组织,破坏其活动系统,最起码也能使他的内部发生变化。
[size=4]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size]
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文:
不要迎着敌人的猛劲去与之硬拼,而要设法削弱敌方的气势,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制服他。
计名由来:
“釜底抽薪”计的策略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成书的《尉缭子》。该书《战威第四》说: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虚则走”,“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这些话的意思是:部队所赖以作战的是勇气,士兵勇气旺盛就敢于战斗,勇气丧失就会溃逃。讲究武备,判明敌情,设法促使敌人丧失勇气而军心涣散,使敌军虽然结构形式完整却不能作战,这就是靠的政治谋略取胜。《尉缭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采取某种谋略,以削减敌方的气势和斗志,然后战而胜之的战略思想。后世提出的“釜底抽薪”计,应当说,正是在这种策略思想基础上发展和形成起来的。继《尉缭子》之后,相继提出或提到类似思想的,有西汉《淮南鸿烈》:“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东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北齐史学家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至明代以后,便在更多的书面语言中出现了“釜底抽薪”这一更为概括简明的语言。如明代嘉靖年间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一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可见,明清以后,“釜底抽薪”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民间语言,其策略思想已在许多场合下被使用。
精评:
“釜底抽薪”是预防事件爆发或爆发后寻求彻底整顿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治本的办法。在斗争中,釜底抽薪又是一种“兜底战术”,主要是从对方的幕后去下功夫,侧面暗算,扯其后腿,拆其后台,使它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泄气的皮球。不管在战场,商场或政治舞台上,此计大用大效,小用小效。所以说,“釜底抽薪”之术,是最阴险毒辣的计谋。
[size=4]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size]
原文: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译文:
乘着敌方内部发生混乱,利用他力量虚弱且没有主见,使他顺随于我,就像《周易》随卦象辞说的:人到夜晚,必须入室休息一样。
计名由来:
“混水摸鱼”一词,起初可能是渔民们从捕鱼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句经验性俗语,后来逐渐被移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以至被兵家和军事指挥员们用来作为表达某种军事谋略的军事术语。原意是,把水弄浑浊了,鱼儿就会晕头乱窜,此时乘机捕捉,往往易于得手。
比喻乘混乱之机,谋取某种意外的利益。在军事上指有意给敌方制造混乱,或乘敌方混乱之机,消灭敌人,夺取胜利。在战场上,冒充敌人蒙混过关是此计常见的用法。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很有韬略的政治家。在未登基前,曾在河北一带与王朗大战二十多日,最后攻破邯郸,杀死王朗,取得成功。当时,王朗在邯郸称王,实力雄厚。刘秀不敢正面与王朗开战,就带着少数亲信,到了蓟州。遇蓟州兵变,响应王朗,捉拿刘秀。刘秀无法,出城仓皇南逃。刘秀一行逃到饶阳,已饥疲不堪。这时,刘秀忽然灵机一动,说出了一个虎口求食的办法:冒充王朗的使者哄驿站的饭吃。众人装扮一番,就以王朗的名义,大模大样地走进驿站。驿站官员信以为真,急忙备美味佳肴招待。刘秀等人好几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便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他们的狼狈相引起了驿站官员的疑心,为了辨明真假,驿站的官员故意将打鼓连敲数十下,高喊邯郸王驾到。这一喊声,非同小可,把众人惊得目瞪口呆,人人手心捏着一把汗。刘秀也惊得站起来,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想,如果邯郸王真的来了,是逃不掉的,只能见机行事。他给众人一个眼色,让大家沉住气。他自己慢慢坐下,平静地说:“准备觐见邯郸王。”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邯郸王的踪影,才知道是驿站官员搞的名堂。酒足饭饱之后,刘秀等人安然离开了驿站。刘秀此计的成功便是得力于计谋上的“混水摸鱼”和心理上的高度镇定。
精评:
在浑浊的水中,鱼儿辨不清方向;在复杂的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会动摇不定,这里就会有可乘之机。由于乱生于内,而形于外,因此,设谋乱敌,最有效的办法就莫过于去钻进敌人营垒之内,乘机搅混水,以便从中摸鱼。但更多的时候,这个可乘之机不能只靠等待,而应主动去制造。一方主动去把水搅浑,一旦情况开始复杂起来,就可以借机行事了。
[size=4]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size]
原文:
寸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译文:
保存阵地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辞》“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金蝉脱壳原是一种生物现象,指蝉类昆虫在其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种蜕变。也就是人们在树林中能经常见到的,秋蝉从本体脱壳而去,却将蝉衣留在枝头。古人便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濯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佛家道家也常用以喻指得道者之死乃弃尸登仙,有如蝉之脱壳。如唐代和尚贯休《经旷禅师院》诗:“再来寻师已蝉退,株枯灃泉竭。”至于从何时开始将“金蝉脱壳”一语用来喻指某种军事计谋,目下尚难确证,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如元惠施《幽闺记.文武同盟》中写道:“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后来在各类文章作品中使用此语的就更多了。如元马致远《三度任风子》:“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关汉卿《谢天香》:“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得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至于在军事实践中使用此计则更早。如三国时,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军中。为避免蜀军撤退时遭司马懿袭击,诸葛亮在临终前向杨仪授以密计:在他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命工匠仿造他的木像一座,仍然羽扇纶巾,坐于行军的车中。同时,在撤军前,以一部分部队对魏军发动一次佯攻。在蜀军开始撤退后,魏军见蜀军军容整齐,且诸葛亮仍稳坐车中指挥,疑为敌方诱兵之计,遂不敢追击。杨仪和姜维因而得以率领蜀军全军而回。诸葛亮命已归天,却留个壳(木人)在那吓人,这就是金蝉脱壳计的一次妙用。
精评:
金蝉脱壳是危急存亡时的脱身之计,施行此计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本身已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拼不得,退不得,不能不行险设谋突出重围,以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但不论时转移还是撤退,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持原来的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的战略目的。
[size=4]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size]
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译文:
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这是从剥卦卦辞“剥,不利有攸往”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关门捉贼是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其义不言自明。它与另一民间俗语“关门打狗”的意思相近。后来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小智谋用于战争,便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在军事实践中,它与军事家常用的围歼战,口袋阵等大体上是一回事。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使用此计的,比比皆是。
精评:
关门捉贼,是对弱小敌军采取的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逃脱,情况就会变得十分复杂。穷追不舍,一怕它拼命反扑,再者又怕中了诱兵之计。所以对于“贼”,决不能让它逃跑,而是要截断他的后路,聚而歼之。当然,如果此计运用得好,还可以围歼敌军的主力部队,古今都不乏这样的战例。
[size=4]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size]
原文: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译文:
凡是受到地理形势的限制时,攻取附近的敌方,就有利;攻取远隔的敌人就有害。这是从睽卦象辞“上火下泽。睽”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约在秦昭王三十八年左右(前269年)范雎因避难由魏入秦。秦昭王知其能,遂以上宾相待,向他长跪而三问计。当时,秦欲统一天下。范雎在分析了秦对外政策的失误之后,给秦昭王献上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采取了范雎的建议,此后,远交近攻成为秦逐步吞并六国的基本国策,并由此最终达到了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的目的。
精评:
远交近攻的谋略,不仅是军事谋略,更多的是指政治谋略。远交近攻是战备方面的运用,不是具体的战术运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分化瓦解敌人的联合阵线,防止敌人联合行动,有利于我方将敌人各个击破。
[size=4]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size]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文:
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强迫他屈从的时候,我方要立刻出兵,显示威力,给予救援,这是不会不取得小国信任的。这是从困卦卦辞“困,有言不信”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假道伐虢,事见《左传.僖公二年》。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想要吞并临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为此,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以虞以伐虢。”意思是说,请你以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去收买虞国的国君,然后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事情就可以成功。晋献公听取了他的建议。虞国国君不听取大臣宫之奇的劝阻,接收了晋国的要求,不但借道给晋国,还出兵帮助晋国攻占了虢国的国都下阳。过了三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再次劝阻道:”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会跟着被灭亡。好比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一样,唇亡齿寒。“但虞公不听,并说,晋国和虞国都属姬姓,是同宗关系,晋国是不会加害虞国的。宫之奇见虞公不听他的劝阻,预见到虞国必亡,便带着全家避难去了。后来,果然不出宫之奇所料,晋国在灭掉虢国之后,在回师途中,顺手灭掉了虞国,虞国国君成了俘虏。
精评:
处在敌我两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威胁时,某方常出兵以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他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面,使其丧失主动权。然后在乘机突然袭击,就可以轻而易举取得胜利。此计在军事,外交,政治上都是”以假示真“法,真真假假施计于人,方可取胜。所以这一计的实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罕见,而且总有新意。
[size=4]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size]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
采取措施频繁变更友军的阵势,借以暗暗从阵中的要害处抽换其主力部队,等到它自趋失败,然后在乘机加以控制。这就象周易所说:”要控制住车的运行,必须拖住它的轮子。“
计名由来:
偷梁换柱,原是一句成语。一般认为,它是来源于商纣王”托梁换柱“的传说。据说商纣王的父亲帝乙一次领着纣王及文武百官游览御花园,欣赏牡丹花开,行至飞云阁处,见到其塌了一梁,心中很是不高兴。纣王见状,竟凭其力大无比,托梁换柱,把一座飞云阁修好了。又《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描述王熙凤设计以薛宝钗冒充林黛玉与贾宝玉成婚时,也说过”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计。“
按照前人的解释,此计的本意是:在同友军一道作战时,乘友军战斗失利之机,将其主力并将过来,加以控制。但也有人认为,此计也可理解为:在与敌军作战时,设法将其主力调开,然后抓住其弱点,进行攻击,战而胜之。同时还有人认为,此计运用于政治中,与人们常说的”调包计“相似。
精评:
偷梁换柱是用偷换的方法,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在历代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中,常被用作奇谋妙计,来取胜敌人,解决矛盾,平息事端。它常常能迷住敌人的眼睛,致敌于死地。
[size=4]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size]
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文:
凭借强大的实力去控制弱小者,需要用警戒的方法去进行诱导。这就像是师卦所说的:适当地运用刚猛阴毒的办法,可以赢得人们的归顺,获得最后的成功。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出自一句民间谚语,比喻一种间接对别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方法。《红楼梦》第十六回描写王熙凤向贾琏发牢骚时说:”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
但是,”指桑骂槐“用于军事上,则是指一种”惩一戒百“”杀鸡儆猴“的谋略,利用它来保证号令统一,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精评:
指桑骂槐是在和自己有关或激于义愤,对不能不骂的人,而又不便公开骂的环境李,为排泄胸中的愤懑,借着一件事物或虚构什么,表面上是骂这件事情,骨子里却骂那个人。它属于一种骂人的艺术,目的是不作正面冲突,而是旁敲侧击的手法,介于批评于谩骂之间,其态度没有批评那样冷静,也不像谩骂那样泼辣,就是骂也骂得高明,纵使令人听了咬牙切齿,却也抓不到反抗的把柄。
[size=4]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size]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文:
宁肯装作无知而不采取行动,不可装作假聪明而轻易妄动。要保持沉静而不泄露任何心机。这是从屯卦”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是从民间俗语”装疯卖傻“”装聋作哑“等转化而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回避某种矛盾,或者为了渡过某种危难,或是为了对付某个势力强大的对手,在一定时期内,故意装作愚蠢,呆痴,行”韬晦“之计,以求保存自己,然后等待时机,战胜对手。殷商时期,纣王的太师箕子因无法劝说纣王放弃暴政,便佯装痴傻。一次,纣王作长夜之饮,喝的酩酊大醉,连年月日也忘记了,问左右的人,大家因畏惧纣王凶残,都跟着说不知道。于是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想了一下,也说自己不知道。左右的人感到奇怪,便问箕子: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也说不知道呢?箕子回到说:纣王是天子,他终日沉溺酒色,连年月日都搞不清楚了,这说明殷商快要亡国了;一国的人因害怕纣王凶残都说不知道的事情,独独我说知道,那我的性命不是危在旦夕了吗?所以,我也假装醉酒说不清楚呀!这便是箕子使的“假痴不癫”计。以后,人们把它运用于军事上,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于兵变,主要是作为一种欺骗,麻痹对手,以便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发起攻击的计谋。二是作为一种愚兵之计。
精评:
假痴不癫,重点在一个“假”字。这里的“假”字意思是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却特别清醒。此计作为政治和军事谋略,都算高招。用于政治,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而暗地里却在作积极的准备,等待时机。军事上此计可以麻痹敌人,并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这种方法,关键是表演逼真,不露破绽,否则对手识破则非常危险。
[size=4]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size]
原文: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译文:
假给敌方某种便利,诱使它盲目前进,然后再截断其应援之路,就能陷之于死地。这是从噬卦”遇毒,位不当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出自一个典故。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的儿子刘琦因继母不容,恐遭陷害,向刘备求救。刘备要诸葛亮为他想出解脱之计。这天,诸葛亮来到刘琦家,刘琦百般恳求诸葛亮,诸葛亮仍不愿答应他的请求。刘琦见再三恳求无效,便调转话头,对诸葛亮说:我的住室楼上藏有一部古籍,请先生观赏一番如何?诸葛亮听说有古籍,非常高兴,便答应了。到了楼上,见四壁皆空,并无古籍,便问刘琦书在何处,刘琦双膝跪下,承认自己是出于无奈才将其骗上楼来,务请指点迷津,拯救性命之危。诸葛亮欲下楼,不料楼梯已经被抽走了。刘琦又哀求道:先生最担心的事情便是泄露此事,现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再没有别人知晓,您应该可以赐教了。说着又要拔剑自刎。诸葛亮见此情形,只好给他出了一条计策。
精评:
上屋抽梯首先是一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是不容易上当的,所以,应当先给他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他方便。等敌人”上屋“,也就是进入已经布置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将其歼灭。其中,安放梯子,有很大的学问,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安排,才能使敌人中计。
[size=4]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size]
原文: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文:
借用局诈的方法布成阵势,使本来力量小的部队变得声势浩大。这是从易经“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来自于古时的一些战例。所谓“树上开花”,在军事上一般是指,在敌强我弱,遭到敌军攻击压力的形势下,我军采取某些方法,制造种种假相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以迷惑敌军,或将其引走,或将其击退,或将其歼灭。三国时期,张飞在当阳桥以三十余命骑兵,吓退曹操追击刘备的数万大军,用的就是这种计谋。张飞命令士卒将战马栓在离桥不远的树林中,砍下树枝,绑缚在马后,用鞭抽打,马蹄乱踢,尘烟滚滚,张飞独自一人,屹立桥头,手持长矛,怒目而视。曹操见状,误以为桥的对面埋有大量伏兵,便下令撤军了。后人把类似的计谋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就叫作“树上开花”,意思是说:树上本来没有花,却可以人为的造出一些彩花粘在 树上,让人一眼望去,难辨真假,还以为是满树银花哩!
精评:
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使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去仔细看,就难辨真假。此计的使用,关键在于善于借某种因素制造假相,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声势。纵观古今,许多风云人物都是靠此计发家的,他们从一打入宫门开始,便运用诡计奇谋去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到了解决矛盾时,自己就水涨船高。可见,这“树上开花”的策略是斗智的最高原则,但要达到此目的,还必须要有其他谋略配合才行。
[size=4]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size]
原文: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文:
乘着对方的空隙,插足其中,以致最后掌握其首脑机关,这是循序渐进的结果。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出自何典,说法不一,从现有资料看,大体有三种可资参考:其一是,据《李卫公问对》载:“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其二是,杜牧注《孙子兵法》载:“我为主,敌为客,则绝其粮道,守其归路。若我为客,敌为主,则攻其君主。”其三是,《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写的法正对黄忠讲的一段话:夏侯渊为人轻燥,恃勇少谋。可激励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从上述三项资料以及前人对本计的按语来看,所谓“反客为主”,从军事上说,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同盟者来说,本来恃同盟者为主,我为客,经过运用计谋,使我得以插足其中,并在同盟者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权,支配权。这便是“反客为主”了。二是对敌军而言,我方实力小,出于被动,是为客,经过用计谋进行争斗,我方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也是“反客为主”了。
精评:
反客为主就是出于被动地位的要设法争取主动权与控制权,使主受客的支配与摆布。无数事实早已证明,只有掌握主动权与控制权,才可以夺取胜利。
[size=4]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size]
原文: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译文:
对强大的敌军,要对付它的将领;对英明多智谋的将领,要设法动摇他们的斗志。将领斗志衰退,士气消沉,战斗力自然萎缩。就像渐卦所启示的,要利用敌人的弱点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存自己。
计名由来:
美人计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遗人……女乐二人,以荣其意而乱其政。”说的是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兵攻打虢国,而虞国是必经之地。晋军欲向虞国借道,怕虞国不肯,晋献公采取了大臣荀息的建议,把晋国的良马,美玉及女乐二人送与虞国国君。虞国国君生性贪婪,不顾宫之奇的反对,同意借道给晋国。晋国在灭掉了虢国之后,顺道又灭掉了虞国。“假道伐虢”就是在美人计的基础上实施成功的。《六韬.文伐》中说,对于直接用武力不能征服的敌国,应“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说的就是美人计。
本计的特点是,用美色或其他财物诱惑敌人,尤其是敌方的将帅,消磨其斗志,分裂其核心,使其部队丧失战斗力,从而乘机取胜。
精评:
女人的魔力,好像是上帝专门为征服男人而创造的。自古以来,烽火相欺,不外博美人一笑,怒发冲冠无非一怒为红颜。哪怕是铜墙铁壁,要塞堡垒,三军用熗炮无法攻破,主将也束手无策,这时,只要美女腰肢一摆,媚眼一飞,包管灰飞烟灭,缴械投降。可见裙带的魔力远胜于武力的魔力。使用美人计,绝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计不仅可以诱敌,也可以作为小人向上爬的阶梯。
[size=4]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size]
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文:
本来兵力空虚,又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显示在敌人面前。使敌人不知底细,怀疑我有实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计谋,显得更加奇妙。
计名由来:
空城计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派魏延领各路兵马东进,攻打司马懿,只留万人驻守阳平。司马懿率二十万人与诸葛亮对抗,与魏延军错开了道路,毫无阻挡地直逼诸葛亮驻地阳平。司马懿的探马报告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很快就要打到阳平,魏延率领的大部队相距已远,救援也来不及了。守城将士惊慌失措,诸葛亮却表现出从容不迫,命军队偃旗息鼓,不准随便出营帐,又令人大开城门,叫几个老头儿到街上打扫。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十分谨慎稳重,此时见城中毫无声息,疑有伏兵,便带领大军离开了。后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使了个空城计,十分后悔。
空城计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力弱的一方故意显示自己虚弱不设防的弱点,使敌人反以为自己早有准备,而不敢贸然进攻,从而渡过难关的一种计谋。
精评:
空城计是在形势特别危急的情况下而布置的疑阵,借以迷惑敌人,渡过险关。它采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此计使用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敌方指挥官越是小心谨慎多疑,所得的效果就会越好。这种方法多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如果一旦被识破,敌军乘虚而入,就会非常危险。
[size=4]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size]
原文: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译文:
在敌人怀疑,犹豫的情况下,再给敌军布疑阵。勾结,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服务,可以受到保全自己,争取胜利的好效果。
计名由来:
《孙子兵法.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用之。”意思是说,反间这种计谋,就是利用或收买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长短经.五间》说到:陈平以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之,此用反间者。可见,反间计很早就被运用于军事和政治斗争了。
精评:
《孙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知己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和任务,知彼就是要了解敌人的实力和企图。了解自己的情况比较容易,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就很困难,除了从外围调查以外,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谍报人员来获取。反间计是用间的一种,它是巧妙利用敌方的间谍来为自己服务的一种计谋,不仅在历代政治军事上广泛运用,就是现代企业之间也常常使用,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
[size=4]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size]
原文: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文:
人一般都不会自我伤害,自我伤害必定会被认为是真实的。但如能以假作真,并使敌人深信不疑,就能施行离间计了。这是从周易蒙卦“童蒙之吉,顺以巽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由来:
苦肉计出自《吴越春秋》:要离自愿断右臂,取得吴王撩儿子的庆忌的信任,得以接近庆忌,最后杀死庆忌,为吴王阖闾除去一大障碍。这是典型的以自残自害的方式,取信于敌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古时也还有王佐断臂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
苦肉计的特点是,为了取信于敌人(其实是欺骗敌人),进行自我残害,以夺取战争全局性胜利的计谋。
精评:
苦肉计就是先把自己折磨一番,利用血泪去接近敌人,而暗地里却进行阴谋颠覆活动。对阵的双方,无论哪一方都想争取敌将归降,如果没有降将的血泪作保证,便很难得到对方的信任。此计挨打仅仅是开始,若一旦被对方识破,不仅白挨打,而且还有丧命的危险,因此使用此计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size=4]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size]
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文:
敌军兵强势大,不能与他硬拼,应当设法使他们自相钳制,以削弱它的势头。正如师卦所说:将帅出于险境时,刚而得中,指挥巧妙得当,就能如同天神相助一样顺利。
计名由来:
本计名见于《元曲选》中《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三国演义》第八回也有《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兵法圆机.迭》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百计迭出,算无遗策,虽智将强敌,可立制也。认为采用两个以上计谋,环环相扣,周密无遗的做好决策,那么即时敌人智谋再高,力量再强都能制服。一般来说,连环计不管是两计相扣也好,还是多个计谋相配合,其功能无非是两个:一是让敌人自相钳制,一是更有效,迅猛的攻击敌人。二者相辅相成,用兵就如得天相助。
精评:
连环计是一种权术,主要是让敌方互相拖累,互相牵制,或者通过巧妙的方法使敌人不战自乱,减弱敌人的力量,或乘机进攻,或乘机撤退。此计的关键是使敌人“自累”,背上包袱,不能自由行动。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size=4]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size]
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
为了保全部队的实力,实行撤退也没有什么罪责,因为它并没有违背用兵的常道。
计名由来:
本计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但未见刊本。外,我国古代其他兵法也有论述。《淮南子》有“实则斗,虚则走。”实是指力量强大,虚是指寡不敌众。也是强调在无把握取胜时,要使用一个“走”字。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指在三十六计中为上,而是在实际情况下,走为上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精评: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找战机,以图东山再起,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因为无论哪一种战斗,谁都没有常胜的把握,在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中,不机警就不能应付,不变通就不能达权,所以退却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英雄末路,只有采取适当的权宜之计,也有重振雄风的可能。
[/size]
[ 此帖被kanjeanjing在2017-01-05 10: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