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太后与清朝存亡的关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8 回复:3

[野史八卦] 揭秘:慈禧太后与清朝存亡的关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蚕茧里的妞

ZxID:62848234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mdrlol
学习使我快乐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4-26 0
揭秘:慈禧太后与清朝存亡的关系
       慈禧是无辜的,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她选择了清朝,而是清朝选择了她。她走进深宫大院,除了为生存而夺取权力,还能做什么?她不具有一个君主应该有的高瞻远瞩和魄力,却涉足了政治。长期受到封建文化,尤其是封建帝王文化的熏陶,她又怎么去引导数亿中国人走向新时代?所以笔者认为,封建王朝的灭亡是整个封建统治阶层的腐败,是时代所趋,而不是慈禧一个人的错。
      
       1861年,对于只有27岁的慈禧来说,应该是她人生当中最难忘的一年。这年8月21日的晚上,在位11年、31岁的咸丰帝因病驾崩。也就是在这一年11月2日,慈禧联络恭亲王奕诉在北京逮捕了肃顺等八大臣,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酉政变”,开始了她长达47年的“垂帘听政”时代。
      
       这个出生于普通道员家庭的“卑微”女人,主宰了大清王朝数十年。她从一个普通的皇妃,经过短暂的权力争夺迅速爬升至大清王朝的权力巅峰。三度垂帘听政,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将国家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主导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道,一步步带领大清王朝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她对帝王之术驾轻就熟,却对世界发展潮流置若罔闻,纵然能称得上是位女中豪杰,称得上是一位封建女政客,却没有力量去挽救中国的危局。她的一生充满了魔力色彩,让后人将其痛骂百年。其实生在封建皇家的她本身就是一种局限,她对权力的渴望,对封建王朝根深蒂固的认识,决定了她行将走过的道路曲线。
      
       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病死于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临死前,自知将不久于世的咸丰帝急忙传谕内廷大臣前来商议立皇之事。

       作为咸丰唯一的儿子,载淳成为唯一即位人选,然后由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大臣尽心辅佐,暂管一切政务。而此时对于权欲熏心的慈禧来说,八大臣掌权,预示着自己将淡出权力核心,与封建最高权力擦肩而过。这是慈禧不能容忍的。熟读诗书的慈禧一直以来对历史上的权力女人顶礼膜拜,百般效仿。此时机会来到身边怎么就能轻易放过呢?但是她面对的是一个权力集团,是八大臣,而且这八大臣向来就是她的死对头。那么,为什么说这八大臣是慈禧的死对头呢?这要从慈禧人宫说起。

       慈禧是满族镶蓝旗人,父亲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

       皇族宗谱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乳名兰儿。在那拉家族中,慈禧被称为杏儿,所以又称叶赫那拉?杏儿。1851年慈禧以秀女被选入宫,号“兰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1862年同治即位,作为同治帝生母,这位时年27岁的先帝皇妃被称为“慈禧太后”。其中“慈禧”是由同治为其所上尊号。

       慈禧既没有显赫的门第,也没有特别出众的容貌。在封建帝王的后宫内部,众多皇妃宫女无不美艳惊人,为了博取皇帝的欢心,后宫佳丽对容貌的保养都十分在乎。那么就是这位既无特殊背景,又无特殊出色之貌的年轻女人怎么就能获得皇帝的宠幸,又怎么能在后宫激烈的权力争夺战中一步步爬升到大清王朝权力的顶峰?她靠的是什么?

       当年慈禧入宫的时候,不过是个第六等的贵人。这就意味着进宫后的慈禧必须身处下层,去应对后宫各种各样的权力挑战,而慈禧能在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她能够工于心计,善使权术和谋略。慈禧知道后宫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血腥之气,在未来的日子里,摆在她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竭尽其所能,获得皇帝的宠爱,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二是任人摆布,成为后宫权力倾轧的牺牲品。慈禧选择了前者。

       所以,慈禧在进宫那天就开始就将登上权力巅峰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紧接着她为自己制定了这样的几条战略:一是努力接近咸丰帝,赢得咸丰帝的欢心。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所谓“伴君如伴虎”,即使是皇帝最宠爱的贵妃,也会一不小心就被打人冷宫。但慈禧向来机智聪明,惯于洞悉人性,善解人意,在博取皇帝欢心的同时也不忘打造自己的人脉网络,逐渐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因此逐渐留住了皇帝的心。

       二是以子牵制皇帝。皇子是皇族最大的财富,慈禧知道只凭外貌并不能确保皇帝的专宠。当时咸丰帝还没有一儿半女,所以慈禧想率先生子占得先机,“母以子贵”,凭借生子提高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在这一招上,慈禧无疑又成功了。1856年4月27日慈禧生下了皇子载淳,地位也得到了飞速提升。正如《清皇室四谱》记载:(慈禧)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

       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从第五级的嫔,到了第四级的妃,然后又到了第三级的贵妃,慈禧只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

       三是驾驭和“控制”皇帝。成为贵妃的慈禧并没有因得宠于皇帝就安然享受这份显赫的荣耀。她明白要稳固宫中重位,必须学会驾驭皇帝的权术,也就是要变妃离不开帝为帝离不开妃。于是慈禧在咸丰帝因为一些小事而懒于管理朝政的时候,总是找机会帮助咸丰帝批阅奏章,甚至有时候还向咸丰帝提一些朝政建议。原本就不怎么出色的咸丰帝这时好像小鱼碰到了蛟龙,对慈禧日渐依赖成习。这个年轻的女人在不露声色、谈笑风生之中,就将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咸丰帝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然而慈禧如此明目张胆地干涉朝政,让朝中拥有实权的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极为不满,肃顺等人以慈禧破坏大清皇族清规,极力要求咸丰帝处死慈禧,但终因咸丰帝的干涉而未能实现。

       咸丰帝一死,对于蠢蠢欲动的朝中权臣来说,正是铲除慈禧这个异己的大好时机。咸丰帝“托孤”之后,拥有实权的肃顺等八大臣严密控制着避暑山庄的一切事物。智谋过人的慈禧并没有因此慌了手脚,她清楚地意识到,深居后宫的她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可以借助,与肃顺等八大臣明火执仗地争斗,等于是以卵击石。这时候的慈禧再次展示了她过人的智慧。

       在咸丰帝驾崩后的第三天,慈禧和慈安共同召见了八位辅政大臣,商议和安排皇子继位等问题。面对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的强硬姿态,慈禧一番阐释,不仅条理明晰,而且简明扼要,处处站在一个“理”上,连平素跋扈骄横的肃顺也一时无言应以对。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以两宫太后的胜利而收场。

       乘八大臣松懈之时,慈禧与咸丰帝的弟弟、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后留在北京收拾残局的奕诉取得了联系。奕诉以吊丧为由立即赶到热河行宫,商议政变计划。8月7日,奕诉回到了北京,大清王朝的这一场政变就这样在无任何先兆下实现了,就连肃顺等人都觉得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对于慈禧来说,这场政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是钦定辅佐幼帝的集体,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任何人侵犯、剥夺八大臣的辅政权力,都是抗旨犯上,应被视为“乱臣贼子”。而慈禧呢,她虽然贵为皇太后,但作为一个女人,无论是在清王朝,还是在之前的历代王朝中,按照法律都是不应该过问政治的。

       武则天称帝后,尽管政绩斐然,将大唐帝业推向了辉煌的顶峰,但仍被后人横加指责此时的慈禧很明白自己面临的压力,她所能够控制的唯一的力量,也是最大的王牌只有小皇帝载淳。要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只依赖恭亲王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要想与势力强大的肃顺等八大臣进行殊死的较量,她还必须扩大“群众基础”。于是慈禧又采取了一些策略。

       第一,寻找中场的吹鼓手作舆论上的准备。慈禧知道,历朝历代都很忌讳女主临朝“垂帘”。自己要由幕后走到台前,代小皇帝临朝执政,首先必须有吹鼓手为自己鼓噪,做好舆论上的准备,让朝野上下形成一种太后垂帘的舆论气氛。最终,这个吹鼓手的重担落在了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赋税的周祖培的得意门生山东道监察御使董元醇身上。而董元醇不负重托,以《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奏折吹响了太后垂帘的第一声号角。

       第二,以退为进。慈禧阅览了董元醇的奏折后,自然大喜过望,因为这个“奴才”说的都是慈禧想说,但迫于政治形势而不能明目张胆说的话,有人为她说话,她自然非常高兴;相反,此时的八大臣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形势由利己转为利人,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于是不等宣召,就闯入宫内与慈禧和慈安太后理论。慈禧这时已经对八大臣恨之入骨,但苦于八大臣的影响力,和八大臣对避暑山庄的控制,只能委曲求全。

       1861年,11月1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达到北京,虽然旅途劳累,但慈禧并没有回宫,而是按照和奕?筹划好了的计划,假惺惺地当场向众人控诉八大臣欺侮孤儿寡母的行径。在奕?的配合下,博得了众人的同情。紧接着又在奕诉的安排下,慈禧和慈安对八大臣下达了逮捕令。

       在下达逮捕令的同时,慈禧又暗地里让文臣武将同时上了两道奏折。两道奏章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请求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支持亲王辅政。武将与文官为了自保,一时纷纷倒向慈禧这边。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慈禧开始签发通缉令,捉拿八大臣。最后载垣、端华、肃顺被斩,其他五位大臣都革职为民。政变的实施只用了短短的三天时间,速度之快让八大臣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也让众多人惊叹不已一个女人竟然有如此雷厉风行的权术,确实很不一般。就这样,年仅27岁的慈禧在恭亲王奕诉的配合下,经过缜密的准备,发动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宫廷政变,攫取了当时中国最高的权力。

       当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来临的时候,慈禧这个只有6岁的孩子并不为世人所知。然而仅仅过了16年,这个孩子已经成为亭亭玉立的少女,并成为咸丰帝最为宠爱的妃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她亲自导演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可能对慈禧没有什么影响,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却给慈禧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就在她发动“辛酉政变”的前一年,英法联军,大举入侵天津,随后又侵占了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惨遭焚掠。而她和咸丰帝则仓皇逃亡热河。逃亡时的狼狈和惊恐无疑加剧了她对帝国主义的忧虑之心。

       因此,从垂帘听政的那一年开始,在慈禧的支持下,一场持续近30年的学习西方的改革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如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办理合资企业、购买军舰和洋熗洋炮、建设新式海军等等。

       应该说,经历了热河逃难,此时的慈禧比咸丰帝更加清楚英法联军的侵略对于清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也更加懂得一国之君在“数千年未有之巨变”到来之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慈禧那么支持洋务革新的主要原因吧。很多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一批上层官员如左宗棠、李鸿章等提出来的。比如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发展近代教育、近代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建立近代的海陆军等等。但在慈禧掌握了国家大权之后,作为实际上的一国最高统治者,没有她的允许和支持,一切都是不可能实施的。所以笔者认为慈禧在骨子里还是一个反侵略的统治者。

       理由如下:一方面,慈禧也很痛恨外来侵略,和大部分中国人一样,慈禧也迫切希望政府能拥有有效抵抗外侮的能力和手段,使其权力得以稳固和持久。即使她不心疼受苦受难的国民,也会心疼自己的政权,这是慈禧支持改革的第一个动力。

       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慈禧起初相信岌岌可危的清王朝,通过洋务革新,比如购买坚船利炮、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是可以得以扭转颓势的。英法联军势如破竹的攻势,让她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和外国人的差距,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她只有寻找到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途径,才能稳固她的统治。种种这些促使慈禧下决心批准众臣建议,在京城设置同文馆,开始学习英文、法文、俄文以及天文、算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但慈禧不是一个有着与时俱进思想的改革家。因为所有推行的洋务活动没有一项是缘于慈禧的建议,重要的是慈禧把洋务事业的支持都限定在不妨碍她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当洋务事业的发展局限在物质层面上,引进的属技术、器物,且以购买为主,有利于专制主义王权的加强时,慈禧就会大力支持;当洋务事业的发展必须进入到制度层面,甚至于文化层面,需要触动慈禧和慈禧赖以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时,慈禧便不再是洋务的支持者,而是终结者。

       慈禧同中国历代多数帝王一样,把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放在首位。当权力受到威胁时,她不惜发动政变,就像铲除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一样,毫不留情。所以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是失败,它只是封建制度下一个畸形的产儿,本来先天就不足,后天又缺乏存活的优良环境。

       最后,随着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了破产。从始至终洋务运动都没有一个坚定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显得极其分散和有限。只凭一颗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改革之心,却没有注意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制度建设。

       慈禧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在充斥着政治杀气的皇宫中凭借自己独有的智慧登上了权力宝座。就慈禧个人而言,她具备了政治家的素养,起码具备封建王朝中政治家的素养。她能参透王朝政治的本质,在钩心斗角,争权夺利中为自己找出路。就大清王朝本身来说,清朝的灭亡并不是慈禧一个人造成的,所以慈禧不是罪人。在慈禧接手清王朝时,中国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晚清政府也已经接近了灭亡,但是慈禧还是把她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大厦之将倾,怎么能怪罪于慈禧一人,她一个封建女人又怎么能力挽狂澜?慈禧是无辜的,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她选择了清朝,而是清朝选择了她。她走进深宫大院,除了为生存而夺取权力,还能做什么?她不具有一个君主应该有的高瞻远瞩和魄力,却涉足了政治。长期受到封建文化,尤其是封建帝王文化的熏陶,她又怎么去引导数亿中国人走向新时代?所以笔者认为,封建王朝的灭亡是整个封建统治阶层的腐败,是时代所趋,而不是慈禧一个人的错。

       如今清朝已经进入故纸堆,但是它留下来的一切却永远无法淡出人们的视线。无论是与它相关的中国的耻辱,还是与它相关的人,都成为华夏子孙永远翻不过去的一纸伤痛。

[ 此帖被蚕茧里的妞在2016-04-28 12:53重新编辑 ]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4-26 0
已审核

亲,标题和内容完全不相符……

黯藏

ZxID:77046


等级: 内阁元老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4-26 0
额,到底是多少男人
谈岂寒。

ZxID:954164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玉清
迷途漫漫,终有归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4-30 0
也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女人了,起码能掌控一个国家一段时间
虽然国家让她糟蹋的一无是处
跟武则天比起来,还是眼界以及野心差了很多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