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双版纳 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的家乡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48 回复:0

[中外美景] 【转载】西双版纳 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的家乡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兔兔兔兔兔ッ

ZxID:63463688


等级: 文学之神
配偶: 浅陌言
甜甜的恋爱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啊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1-08 0
【转载】西双版纳 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的家乡
[align=center][table=500,#99ccff,#99ccff,1][tr][td][align=center][b][color=#ffffff][size=4]西双版纳 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的家乡[/size][/color][/b][/align]
[align=center][table=450,#ffffff,#ffffff,1][tr][td]

[align=center]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10/23/198_13451103_b6a63b0c607153d.gif[/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10/23/198_13451103_b6a63b0c607153d.gif[/img][/align]
[align=center][table=400,#99ccff,#99ccff,1][tr][td]  
[b][align=center][size=3][color=#548dd4]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恐怕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对西双版纳的最初印象,就来自这首《孽债》的主题歌曲。这部当时轰动一时的电视剧,以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主要是上海知青在西双版纳留下的孩子们去上海寻亲的故事。故事感动了千万人,也让西双版纳名扬国内。
[attachment=13105558]

然而西双版纳的历史却开始得很早,一切都要从公元7世纪的勐泐开始。“勐泐”意为“傣仂居住的地方”,傣仂便是当今西双版纳的先民。当时勐泐分为12个邦,“西双”即傣语“十二”的意思。傣历542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西双邦,建立勐泐国,定都景兰(今景洪),成为西双版纳历史上第一位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的主人),也就是俗称的傣王。
[attachment=13105565]

到了明朝,中央政府在勐泐设立宣慰使司,召片领变成了宣慰使,不过依然是世袭的。1581年,时任宣慰使的23代召片领将勐泐合并为12个版纳(“版”是“千”的意思,“版纳”意为“一千块田地”),西双版纳由此得名。因为“版”字还有“联合”之意,1953年成立西双版纳自治州时,便保留了这个名字。

[attachment=13105562]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众多,占全州人口的70% ,除了汉族以外,这里还生活着拉祜族、布朗族、彝族、瑶族、基诺族等12个少数民族,但主要的少数民族,还是傣族。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正好符合这样的条件。他们的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
[attachment=13105560]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attachment=13105567]

傣族人的服饰非常有美丽。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上面绘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这些图案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attachment=13105564]

傣族姑娘一般都身材苗条,面目娇美,婷婷玉立,仪态万方,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
[attachment=13105561]

傣族女性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身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attachment=13105563]

西双版纳的傣族信奉南传佛教,傣族男子一般都要都要出家为僧一段时间,在佛寺内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识。在这些地方只有入寺当过和尚,才算有教化。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睐。
[attachment=13105566]

家境好的傣族小男孩七、八岁入佛寺,三、五年后还俗。他们穿戴一新由亲人护送,吹吹打打,在众人欢笑声中进入佛寺,便自豪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习文化,自食其力。现今,因九年义务教育,小男孩们便白天上学校学习汉语等科学知识,晚上在佛寺学习傣族文化,十分辛苦。也有的人读完中学,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然后再请一周或一个月的假,入寺学习。回家后仍然算是“康朗”,即还俗的僧人。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
[img]http://img1.lotour.net/News/201506/2015060516070220378206_min.jpg[/img]

当然,傣族最富民族特色也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泼水节了。泼水节傣历的新年,节庆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每年四月中旬,傣族人民都会载歌载舞的欢庆新年,节庆会持续3-7天,人们称之为“东方狂欢节”。
[img]http://img1.lotour.net/News/201506/2015060516070614166668_min.jpg[/img]
泼水节的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高兴异常,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美丽多情的傣族姑娘,淳朴善良的傣族小伙,欢歌笑舞的民族气氛,热闹非常的泼水节,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傣族人民的生活,而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也同这些善良的人们一样,日益变得更美丽。

[align=right]转自乐途旅游网[/align]
[/color][/size][/align][/b]
[/td][/tr][/table][/align]
[/td][/tr][/table][/align]
[/td][/tr][/table][/align]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
  • 夙九

    派派币 +8 2016-01-09

    排版精美,文字动人,图片美丽,心花路放b( ̄▽ ̄)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