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罐法 拔罐后不要立即拿下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5~10分钟左右,留罐法是拔罐疗法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如果罐大吸拔力强,那么的应当适当减少留置时间。尤其在夏季和人体肌肤薄处,留罐时间都不应过长,以免造成起泡而损伤皮肤。
2.闪罐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不做停留,如此反复吸拔多次,等到皮肤潮红时即可。一般肥胖的人在腹部常采用这种方法。
3.走罐法 又被叫做推罐法、飞罐法。可以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并且罐口平滑较厚实。在进行拔罐时,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脂,将罐吸拔好后,用手握住罐底,罐稍稍倾斜。就是推动方向的后边为着力点,罐前边稍微提起,用手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多次,至到皮肤出现潮红为止。在肥胖者背部、腰部、大腿部均多采用此法。
4.针罐法 在进行针罐法之前,先在选定的穴位上施行针刺,等到了一定的刺激量后,或着根据自身病情施以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原处不动,以针为中心,拔上火罐。这样的方法同时起到了针与罐的作用。
5.药罐法 首先根据肥胖者的病情情况,正确选药,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内,并扎紧袋口,然后放入清水中煮,至到适当浓度,接着把竹罐放入药液内煮15分钟左右。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疗部位上。
6.刺血又称作刺络拔罐法 先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皮肤针等,按需要治疗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要求,或是按刺血法的要求,来进行刺破皮肤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以此可加强刺血法的疗效。此法在肥胖者常用于有实热证候者。需注意的是,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