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烤红薯 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只是吃多了会打屁。
[attachment=12777764]
[attachment=12777765]
2.爆米花 一个老头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走街串巷。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爆米花的香味飘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过去没有现在的爆米花机和高压锅爆法,也不放什么奶油、巧克力,只有一个被两头尖肚子大的烤得黑黑的压力转炉,把手那里还有一个压力表,一把玉米或米粒放进去,有时加些糖精,后面一般是一个大铁桶加上一个长长的布袋子,转个10分钟左右,把一个铁撬棍放在开口,对着大铁桶一踩,“嘣”的一声巨响,一锅爆米花就可以吃了。小时候都是小孩子排队,像过年一样。
[attachment=12777766]
3.搅糖稀 两根冰棒棍,加一团半透明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attachment=12777767]
4.棉花糖 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团.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棉花能吃,还是甜的!天哪,这可能是我少年时代,最想往的一种东西.
[attachment=12777768]
5.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能让20年后的人们念念不忘.1毛钱一根.
果丹皮其实就是普通的山楂制品,却在80年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时至今日依然销路不错。它的流行也许仅仅在于它的结构,长条条,可以满足孩子嘴上始终叼这东西的习惯,一层层,很多孩子喜欢将果丹皮拉开吃,也是满足了他们多动调皮的需要吧。
[attachment=12777769]
6.酸梅粉 不用我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attachment=12777770]
7,冰棍 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绝对货真价实! 5分一根.以致于将后来的5毛一根的"娃娃头"惊为天人.
大夏天,最常见的是光着上身我们冒着太阳去拣竹子的冰棒棍,因为把冰棒棍交给当时是国营的冰棒厂可以换上几根冰棍,最爱吃的是绿豆冰棒,煮熟的绿豆在冰棍中,非常好看,解渴消暑,忘不了。
[attachment=12777771]
8.老鼠屎 这个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象极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两三毫米左右.味道嘛,好像酸酸甜甜的.现在可能只有想自杀的人才会误服.
[attachment=12777772]
9.泡泡糖 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的绝对"大哥大".我们用的都是它!
还记得这个名字么——大大泡泡糖?一个长得很像包子的小男孩嘴里吹了一个比他的脑袋还要大的泡泡,而且泡泡糖本身是一半白一半红,如果能两根一块吃就能吹很大很大的泡泡,虽然现在泡泡糖早被各种口香糖所代替,不过作为一种可以“玩”的零食,泡泡糖应该还是能在各位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吧。
[attachment=12777773]
10.无花果 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干干的无花果了.很长一段时间困惑于无花果到底什么样子,这细细的干干的丝,一点也不象花,就更不象果啦.可为什么叫无花果呢
[attachment=12777774]
[ 此贴被流螢°在2010-05-19 21:0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