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学“刘邦式”管理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34 回复:1

[职场之道] 穿越古代,学“刘邦式”管理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暮辞朝

ZxID:15103679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清风雅乐
这一段开心的日子请你勿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
穿越古代,学“刘邦式”管理
[table=500,#ffffff,#000000,2][tr][td][quote]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而作为“无赖”的刘邦却最终成就了帝业。刘邦到底有哪方面的过人之处?为何说他的胸襟、他的眼光、他的权威管理方式和御人成王之道非常独特?管理者应该向刘邦学习什么呢?[/quote]
[align=center][table=400,#000000,#ffffff,1][tr][td][align=center][table=350,#000000,#ffffff,4][tr][td][color=#ffffff]刘邦的领导哲学——宽容仁慈、坦率诚恳、亲和力强[/color][/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
[b][color=#ffffff][backcolor=#000000]刘邦懂得坚忍克己,宽容仁慈[/backcolor][/color][/b]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b]一、工于心计,善于吸引他人为己所用[/b]
请看刘邦。他天生狡黠、油滑,爱吹牛皮,颇象个混混儿。他的出身极其普通,其名子不为世人知这与项羽的名将后裔身份。在一贯重视光环和背景的人们心目中,刘邦显得黯淡,这使得二人在刚起兵的时候,刘邦只能落个从属的地位。但刘邦自有他的一套。狡黠和油滑自然不是领导者的气质,沛公却善于不断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他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为自己的性格添加了理性和工于心计的优秀的一面,这使得他的人生成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一生。他也因此受到乡里人士的敬重。
刘邦从信陵君那里学到了很多优良品德,例如,他学到了用笼络手段壮大力量的方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史记载:刘邦先行入关后,项羽闻讯,欲击之。是时,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的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b]二、宽容、仁慈、有大胆量。[/b]
与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皆赞曰:"沛公,长者也。"史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b]三、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b]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
攻打宛城时,为免强攻损兵之弊,刘邦听从陈恢的建议,许原宛守为殷侯。
[b]四、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b]
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秦人大喜,献上牛羊酒食犒劳军士。沛公又推辞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遂"收其货宝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胁计划因之破产。
[/size][/td][/tr][/table]
[b][color=#ffffff][backcolor=#000000]刘邦懂得宏观规划,坦率诚恳[/backcolor][/color][/b]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在说刘邦和韩信之间那点事之前,先上一张玄机准备在今年推出的《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中,韩信的人设图,也正是因为这个人设,使我对韩信这个千古战神产生了兴趣,从而浏览了一些秦汉时期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又看到了刘邦那耀眼的身影。
关于刘邦,最初的印象仅限于书本上那寥寥数笔的记载,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先入咸阳而约法三章,最终击败楚霸王项羽,夺得天下,开创了一代强汉帝国。那时候,并没有对刘邦这个人有什么太深的印象,接着便是张小花的另类穿越小说《史上第一混乱》,其塑造了一个爱装B,身上散发着浓重痞子气息,却经常有各种鬼点子的市井皇帝形象,从这里开始,我才算对刘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目前来看,几乎绝大部分关于秦汉的史料都来自《史记》和《资治通鉴》,而这两本重量级的著作中对高祖的描述几乎异口同声,无一例外的记载了高祖年轻时的荒唐事,真真一个泼皮无赖的形象,刘邦几乎拥有全部堕落的性格,生性粗暴无礼,个性好色且贪婪,虽不至目不识丁,但书也读的不多,可以说刘邦同志在沛县几乎就是个半文盲的混混,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得到汉初三杰的忠心辅佐,得到了大汉八百里江山,这个世上还有比这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么?我想除了后来的朱元璋,就没有其他人了吧。
下面我们就逐一看看刘邦那些性格缺陷吧!
首先,古人评价一个人喜欢说“能文能武”,这样的人算是半个天才了,首先来说文的方面,刘邦同学的成绩几乎是零蛋,为什么呢,因为他出生在一户普通农家,秦朝的时候,楚地属于遗民,秦朝的优惠政策自然很难光顾到这边,但是苛责的法律是肯定常驻于此的,毕竟楚国当时算是大国,且楚地民风彪悍(看看后来戚继光在义乌招的戚家军就知道了),崇尚法治的秦国没理由不好好苛责楚地,所以楚地人民的生活不可能达到幸福的程度,起码他们的GDP增长速度不会超过1%,这种情况下,农户家里是没有多余的钱财去供最小的儿子读书的,自然,刘邦也不可能像项羽和张良这种旧贵族那样去饱读圣贤书,自然也就没有文化可言了。试想一个连字都不认识几个人的,当时是怎么同萧何、张良这种读书人沟通的呢?这就好比比尔盖茨跟你谈论WINDOWS系统的后台完善计划,而你却对此一无所知,这样的谈话按照正常逻辑来看,是很难继续下去的吧!但是在那个时候,刘邦却将这次对话一直持续到了汉初,那些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对于刘邦而言一文不值,因为他压根就不明白孔子或者韩非子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没有这样共同的语言基础,很难想象刘邦和张良之间会谈论些什么。史书记载,张良在与人沟通上有障碍,这大概是因为张良的想法和抱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到是和韩信如出一辙,但是张良却能和刘邦无障碍的沟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或许刘邦目不识丁,或许刘邦满口粗言秽语,但是刘邦很有可能从宏观上给予了张良肯定以及指导,虽说这种指导可能是刘邦的性格使然,但这也证明了刘邦的领导艺术,领导向来都是抓宏观规划,至于微观方面,那就是做属下的责任了。
司马辽太郎先生在其著作《项羽与刘邦》中将刘邦描述成喜欢逛酒馆,但却沉默寡言的人,可是却得到沛县大小混混们的青睐,人们以聚集在刘邦身边为荣,哪怕刘邦并不说话,人们也都乐意看着他。
对于这点,我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刘邦真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我估计是到不到这种一呼百应的效果的。传说刘邦长了一张龙脸,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来看的话,刘邦的长相算的上奇,但绝非好看,这样一个人,如果不是极力的宣传自己是赤龙之子,谁会去跟随啊,顶多也就是像看ET一样,多看两眼罢了。说到宣传就不可能不说话啊,你不说话,谁知道你是龙的儿子啊。而且市井之徒和张良那帮文人不一样,像刘邦这样大声说话,大声呵斥的行为在底层人民里才更有市场,就像现在郎咸平的火爆一样,郎不就是像刘邦那样,用最简单的市井语言在阐述晦涩的经济知识么,所以才得到了无数市井小民的拥护。如果刘邦不高谈阔论,而是装出一副深沉的样子来,光靠他那副龙颜,我想也很难吸引到别人追随,毕竟刘邦不是出自金庸的武侠小说,不能光靠气场来吸引手下啊!
其次,是武的概念,刘邦家都是农民,祖上估计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将,不然史书上一定会大书特书的,但是太史公对于高祖的记载也只有其父刘太公,其母刘媪,这不就是刘老头和刘老太太的意思么,所以刘邦家是没有人会舞刀弄剑的,更不可能在一个月圆风高的夜晚,传授给刘邦某本秘籍,所以判定刘邦的武力值基本维持在及格线左右,为什么说在及格线左右呢,毕竟刘邦是个混混,混混就会有打架斗殴的时候,刘邦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而且混混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不赢就跑,这恐怕就是刘邦在楚汉之争的时候,一看风头不对就马上落跑的直觉所在。
武力值不行的刘邦,又是怎么收服韩信那群武将的呢?这个答案我还在思考当中。很难想象,一个常年落跑的主帅,是怎么笼络众将的心的。这大概也和刘邦的性格息息相关,因为刘邦时常暴躁,特别是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暴躁的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这是刘邦坦率的地方,没有办法就是没有办法,焦头烂额就焦头烂额,需要仰仗别人的时候,一定不会藏着掖着,一旦武将们的建议被采纳,这对于武将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荣耀,大概就是这种心理驱使他们投靠了刘邦,而非一言堂的项羽。
总体来说,刘邦大概属于那种天赋异禀的人,上天赋予他的不是张良的治国之能,也不是韩信的定国之才,而是能够统帅的领导才能,从这点来看,没准刘邦真的是龙的儿子。从另一方面看,刘邦出生低微,常年混迹市井,接触的人也是三教九流什么都有,他对于人心的了解比项羽这种旧贵族要深刻许多,更容易知道哪些人有怎样的需求心理,只要抓住了这些心理,刘邦就能很好的收服和控制他们了。
从礼学的角度来说,不管是韩非子也好,墨子也好,他们都师出孔子,即便能提出刑法治国或者兼爱非攻这样的理念,但是没有人明确指出要推翻皇帝自己做主,所以他们的门生们大多还是秉承了皇帝治国的理念,所以不管张良还是萧何都是竭力寻找所谓王族后裔来秉承大统,却没有想过自己当皇帝,刘邦的出现,正符合了他们需要推举一个领头人的需求,他们可以辅佐,可以出谋划策,但是却需要有人来定夺,这个人就是在恰当时间出现的出头鸟刘邦,而刘邦又带着那种神话色彩以及在市井中一呼百应的效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成了合作关系,并将这个关系一直保持到了汉初。[/size] [/td][/tr][/table]
[b][color=#ffffff][backcolor=#000000]刘邦懂得欣赏他人,亲和力强[/backcolor][/color][/b]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刘邦经常讲粗话,对儒生也不是很客气,甚至把儒生的帽子当尿壶。这样的人,凭什么把那么多人才聚在一起呢?比如,张良这个人很有才气,而且很有个性。当年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就是他一手策划的。一般人若想把张良留在身边,可不是容易的事。又如,武将有韩信,韩信这个人多牛气啊。
第2章领袖兵法第2项修炼:合众若水领袖兵法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当年刘邦经常和韩信讨论每个将军带兵的能力,有一次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啊?”韩信很坦率地说:“能带十万就不错了。”刘邦又问韩信:“那要让你带兵呢?”韩信说:“我带兵是越多越好。”由此可见其狂傲程度。像这样的人,刘邦靠什么把他收服到身边,让他为自己卖命呢?
靠他个人的魅力吗?刘邦恰恰似乎有点缺少人们希望看到的领袖魅力,如语言的魅力、长相的魅力、行为举止的魅力等都是一塌糊涂。那他是靠什么呢?如果你读一下刘邦传记或者跟他有关的资料,你会发现有这么一些细节:刘邦身边的人,在刘邦手下干,每个人都很快乐,大家都觉得刘邦这个人有亲和力。亲和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文人喜欢被欣赏,希望自我价值能实现,刘邦无论对小文人还是大文豪,都能够欣赏,都说他们有才。武将也觉得自己能够受刘邦重用。
韩信当时也是有背叛机会的。比如,在楚汉相争的危急时刻,齐国失利,龙且战死,项羽非常恐慌。就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在这么大的诱惑面前,韩信却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我们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对人才强大内吸力的本质。刘邦有亲和力,很信任下属,非常愿意给下属这份权力,给人踏实的感觉。他能让所有的文人武士在身边都觉得自己有价值。
反观项羽。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在项羽身边会是什么感受?
项羽很有能力,论打仗,一般人在战场上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大家在他身边干,总觉得这个人精力无穷,很有魅力。有的时候项羽会表现出来这种魅力,比如有士兵受伤以后,他就哭,拍拍士兵的肩膀,甚至亲自帮着士兵绑绷带。
但项羽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让身边的人才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正如韩信所说:我跟你项羽多年,做官不过是做个郎中,职位不过是个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的。因为项羽不舍得放权,不放心、不信任他们啊。每当给别人一些封赏或权力时都要犹豫老半天,不舍得给,这样的气量如何能拥有天下?
尽管刘邦的个人能力不是很出色,但是他有亲和力,舍得封赏,懂得培养人,培养了很多中层和基层的将领。无论是韩信还是张良,不管是卖肉的还是赶车的,都能团结在他身边,成为大集团里的一个英雄人物,成为一个顶梁柱。可见一个领袖自己的具体能力强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要会培养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而这个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就是聚拢人才的过程。[/size] [/td][/tr][/table]
[align=center][table=400,#000000,#ffffff,1][tr][td][align=center][table=350,#000000,#ffffff,4][tr][td][color=#ffffff]刘邦的用人之道——广纳人才、量才而用、爱才惜才[/color][/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刘邦“自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他经常考虑和着力解决的便是如何吸纳使用天下人才;在“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帝业”夺取政权的实践中,他更深深体会到,人才是成败的关键,同样,他从秦王朝“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而导致政权丧失的教训中,更清醒地认识到,要巩固政权同样离不开人才。可以说,刘邦的成功史就是广纳人才、量才而用的最好佐证。以史为鉴,对今天的领导者仍可带来诸多启示。
    事例一:刘邦在启用陈平时,手下群臣罗列了“囚大罪状”:徒有堂堂外表而无实学此其一;“居家盗嫂”品质不好此其二;“事魏不容,归楚不忠”政治上不可靠此其二“受诸将金”贪污受贿此其四。刘邦经过调查,查明了原委,力排众议,“委陈平以护军中尉”。
    【启示】其根本是识才和护才的问题。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浪潮,如何着眼企业的生存发展,透过现象鉴别人才与庸才,便成为衡量领导者自身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作为领导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独具识才之眼。特别是对那些才能尚未完全显现,却具有很大潜力的人,要刀争做到知人、知面、知心,全面了解,区分清是主观问题还是客观原因,防止以偏概全、以貌取人或人云亦云。识才的关键,就是改变传统的“伯乐相马”半封闭式做法,在工作中创造平等竞争的舞台,让马走上赛场,在比赛中“识马”、“相马”。对发现的人才,要有护才之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才,也或多或少存在于其长处相伴生的短处。要敢于和善于同一切轻才、忌才、抑才的行为作斗争,做到不因权势所迫而屈从,不因情面所惑而让步,敢于碰硬,敢于阐述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事例二:在楚汉分争相持不下的紧要关头,作为拥兵自重的齐王韩信,深知自己的份量,用删通的话说,“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也可自立为王,三分天下。但韩信深念刘邦平时“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的厚待之恩,虽删通再三劝说,终不忍背汉。
    【启示】其实质是留才和爱才的问题。人才流失,可以说是现在企业、行业领导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如何处理好领导者与人才间的博弈,作为领导者而言,就是做好留人留心的工作。要工作中,应当“以利为基,以义导利”,注重软、硬两方面的约束。从硬的方面讲就是以法律人,注重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一是从企业内部来讲,要完善用工制度,明确责任,一旦出现问题,绝不姑息。二是从企业间来说,要形成良性互动、达成共识,对那些见利忘义、不讲职业道德的,哪怕水平再高、能力再强,都要拒之千里。从软的方面讲就是以利励人,注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科学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公正、公平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使他们随时随地能看到体会到自己职位与责任的变迁与提高,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包括物质与精神)成正比,时时有压力,处处有动力。在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中,激发人的潜能,创造既有利于企业单位发展壮大,又有益于人才自身提高进步的良好环境。
    事例三:刘邦平定天下后,曾深有感触地对群臣说:“吾所以得天下者何?夫运筹帕喔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养,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启示】说到底就是聚才和用才的问题。个人在历史上发挥巨大作用是不容质疑的,但个人力量再大,也只有在群体智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的前提下,其作用才是无限的。这就使每一位领导面临一个聚才和用才的问题。作为领导者,第一要有容才之量、容人之质。能否有效地聚集人才,特别是在对待才能高过己者上,既反映出领导者领导水平和驾驭人才的能力,又是一把检验领导者胸怀度量的尺子。第二要有用才之术、用才之能。“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必用人”。从实践来看,要适用其才,“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必须扬长避短;要适用其时,讲究时效,克服滞后现象;要适用其位,防止以短就长;要用而不疑,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最佳状态。使所有人员充分认识并体会到,只有依靠集体才能使自身的长处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集体也只有依靠个人作用的发挥,才能唤发和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从而达到“双赢”。
    事例四:刘邦建汉衣锦还乡时,在酒宴上击筑自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兵兮守四方”,以致慷慨伤怀,流下了眼泪。
    【启示】实际上是盼才和求才的问题。“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才作为科技这第一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驾驭者,他们身上的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其创造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作为领导者,能否通过积聚人才、以人才优势壮大企业实力也就成为衡量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一,要树立开放的人才观,打破空间界限,把眼光从自己周围的小圈子中放大拉长,防止和克服“地域观念”和“近亲繁殖”;打破时间(年龄)界限,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人,防止和克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老观念。其二,要树立动态的人才观,人才绝非生而是之,尤其在当今信息、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情况新课题不断涌现,知识的更新特别快,要随时为人才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以使知识更新换代,使人才不褪色的层出不穷。只有千方百计地向广处、深处、隐处、无声处求才,才能盼才有望、求才有果。[/size] [/td][/tr][/table]
[align=center][table=400,#000000,#ffffff,1][tr][td][align=center][table=350,#000000,#ffffff,4][tr][td][color=#ffffff]刘邦的团队建设——知人善用、论功行赏、器重下属、坦诚相待[/color][/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 [/td][/tr][/table]
[b][color=#ffffff][backcolor=#000000]凝聚人才,巩固团队结构[/backcolor][/color][/b]
[table=500,#ffffff,#dddddd,1][tr][td][size=2]汉高祖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而一统天下,成为汉王朝的第一位帝王,其从弱到强,屡败屡战,并最终一战定天下的故事广为民间所熟悉。不仅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还成了许多专家学者研究成功之道的案例。
对于刘邦,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出身并不好的他,为什么最终能够成为一统天下的君王,奠定汉王朝数百年的基业?
对此,刘邦的部下是这样总结的:“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这个总结也不错,但不够精准。
从《史记。高祖本纪》中来看,个人认为,刘邦的成功至少有以下四方面因素。
因素一:知人善用建团队。
刘邦并不完全赞成部下们为自己总结的致胜原因。他为自己的成功总结的原因可能会更精准一些:“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此话的意思是:他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知人善用。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政治家虚怀若谷的胸怀。一代帝王在群臣面前居然敢于承认自己与部属相比不足的一面,这足以让部属自惭而更显忠诚。
古人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确不错。刘邦的成功得益于三个人:张良、萧何和韩信。张良的计谋无人出其右,萧何的内政管理是当仁不让的拿手好戏,而韩信用兵更是空前。这三个人各有所长,但如果没有碰到刘邦,这三个人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好人才更需要好领导。刘邦无疑就是一个好领导,让这三个人分别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长处打拼事业,并最终成就霸业。
知人善用成就一个好团队,也成就领导者的事业。一个好的团队就是各种才能之人的组合与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方能兴业强国。
因素二:从谏如流贤下士。
刘邦出身并不好,自身学历水平也不是很高,但他虚心好学,礼贤下士。
当高阳人郦食其前去求见他的时候,刘邦正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
郦食其见了并叩不拜,只是略微俯身作了个长揖,说:“如果您一定要诛灭没有德政的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
刘邦一听来者语气不凡,赶紧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把他请到上座。郦食其劝说刘邦袭击陈留,刘邦采纳,结果得到了秦军储存的粮食,解决了军粮不足的问题。
在韩信称齐王的时候,刚开始,刘邦也差点与项羽一样犯错,准备兴兵攻打,但最后采纳了张良的苦劝,并派张良带着王印到齐国封韩信为齐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自己的同盟力量,避免了内讧损耗。同时,也由于韩信在山东的存在,威胁了项羽的北面,使其不敢进攻刘邦,牵制了项羽的力量。
而在攻打宛城的时候,刘邦又听从了敌方谋士陈恢的建议,同意对方有条件的投降,不但增加新的军事力量,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而且为其他秦地官员树立了示范作用:那就是降者不杀,还能得到重用。于是,在西进途中,许多秦地官员纷纷投降刘邦,让刘邦能够顺利地提前进入关中。
[/size] [/td][/tr][/table]
[b][color=#ffffff][backcolor=#000000]尊重下属,诚恳接受他人意见、绩效式奖励,保持团队积极性[/backcolor][/color][/b]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在刘邦看来,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刘邦的成功之道,就是他的领导艺术。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长处: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够运筹帷幄;会管账的萧何,他能放手给钱——但刘邦真的是放开手脚用人,什么都不管了吗?当然不是。我总结了刘邦用人有八个特点。
[b]第一个特点叫做知人善任[/b]
我认为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才是善任。知人首先在于知己,其次在于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聪明。这个确实很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呢——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诸葛道熹:此为真意。是知道自己的下属都有什么才能,这些才能是哪些方面的,这些下属有什么性格、什么特征、什么长处、什么短处,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做领导不是说非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情,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懂,所以刘邦就成为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把人才用到最佳位置,是领导的最高水平。
孔子讲施政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么叫北辰呢,就是北极星,众星拱之。你看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北极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北斗七星是动的,北极星是不动的;领导核心就是不动的,要让别人动起来。刘邦就是他们这个军事集团的北极星,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周勃、曹参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诸葛长青:你能成为北极星吗?你的手下愿意围着你转吗?
[b]刘邦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一格[/b]
刘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我们来看看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在这支队伍里,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但是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率领的是一个杂牌军,他刘邦是一个草头王。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在杰出的领导眼里,没有废材,只有没发现优点的人才。水浒传108好汉,不也都是些平民百姓吗?刘邦要求的是所有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叫什么呢?这就叫不拘一格。
[b]刘邦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招降纳叛[/b]
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你愿意来,欢迎你来。比方说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来投奔刘邦。又比方说陈平——他走的路更多——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因为不能发挥作用就投奔项羽,又不能发挥作用就再投奔刘邦,当陈平从项羽的军中逃出来前往汉营时,刘邦是“大悦之”,非常高兴。他问陈平,陈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啊?陈平说,担任都尉。刘邦说,好,你在我这儿还当都尉。马上任命陈平做都尉。任命公布以后,汉营舆论哗然。但是刘邦不予理睬,你们议论你们的,我任命我的,而且非常信任陈平。其实,一个领导者也应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有多大的度量,就有多大的天下。
[b]刘邦用人的第四个特点是不计前嫌[/b]
汉六年的时候,刘邦已经得了天下,封了一批功臣,但是还有很多功臣没有封赏——因为这个事很费商量,就这么着把封功臣的事拖了下来。有一天,刘邦在宫殿里面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嘀嘀咕咕,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就问旁边的张良:子房,那些人在说什么呢?张良说:陛下您不知道啊?他们正在商量谋反啊!刘邦说,子房你不要乱讲,天下刚刚安顿下来,谋什么反啊?张良说,原来陛下不知道啊。陛下得了天下以后,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数都是你的亲信,比如像萧何这些人,还有一些以前得罪过你的人,受了处分。现在这些功臣们都在想一个问题,说这个天下还有多少可以封赏的,像我们这种和陛下关系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过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赏了?或者甚至于会被陛下找一个碴子给“咔嚓”了呢?他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所以在那儿商量谋反。刘邦马上醒悟过来了,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问:“为之奈何?”——子房你说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功劳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关系呢又非常地恶劣?刘邦说,有,有一个叫雍齿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朕,朕早就想杀他了;可是他功劳太大,朕又于心不忍。张良说,好了,请您“急封雍齿,以示群臣”——请您赶快封赏雍齿。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封雍齿为什方侯。雍齿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
[b]刘邦用人的第五个特点是坦诚相待[/b]
我们知道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尊重。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多发点薪水也不错。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么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请大王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问了这样的问题:大王您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实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然而,就是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而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刘邦都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信任和尊重,这些人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坦诚相待,这确实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b]刘邦用人的第六个特点叫做用人不疑[/b]
做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那边过来投*刘邦后,就得到刘邦的信任,这让很多刘邦手下的老人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这些去举报的人给了陈平这样一个罪状,可以总结为八个字:“盗嫂受金,反复无常”。但经过“调研”,刘邦觉得陈平虽然有一些德行上的过失,但他的才能对于此时的自己来说更加可贵。于是,刘邦向陈平认错,请他继续留在军中。
正是由于刘邦这样的信任,陈平才愿意为刘邦效力。刘邦和陈平曾经有个谈话,刘邦问,你看我们现在和项羽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请先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出奇制胜,尽快地结束这场战争呢?陈平说,项羽多疑,我们可以使反间计,让项王不再信任手下的人,等于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不就行了吗?刘邦说,这个主意好,那就请陈先生来操作吧。费用没有问题,马上拨款,黄金四万斤———请大家注意,这里的金子其实是铜,那个时候讲的黄金就是黄铜——刘邦把黄铜四万斤交给陈平,这些钱就交给你了,随便你怎么用,不问出入。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信任手下,手下岂能不全力以赴?什么叫不问出入呢?就是不报销,不审计,你爱怎么花怎么花!只要给我把项羽搞掂了,节约下来的都归你自己。这是当时那种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措施,表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b]刘邦用人的第七个特点是论功行赏[/b]
使用人才,首先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呢,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的贡献最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甜和人,说你这个人不错啊,你可是人才难得,你是我们的骨干,然后一分钱不给,这个肯定不行。有贡献你就得奖励,要奖励得合适——确实是工作做得好、贡献大的,你要多奖;做得一般的,一般地奖;做得差的,不奖,甚至罚——要赏罚分明。诸葛长青:谁不愿意得到奖赏?敢于奖,就能成就大事业!就能得人心!
刘邦一直以立功即赏的激励方式保持团队的积极性。曹参参加革命后打了五个胜仗,被刘邦封为七大夫,又打了四个胜仗,升成五大夫,和项羽会师后,封为建成君、戚公,推翻秦朝后曹参已经封侯了,时间还不满三年。又过了一年,刘邦把临汾作为食邑给了曹参,曹参成了小股东。陈平刚刚到了刘邦那里,刘邦说先吃饭,住下。陈平回答,我来是有事情,不能过了今天。刘邦问,你在项羽那里是什么职务。陈平说是都尉,刘邦马上让陈平做了他的都尉。陈平认为这是刘邦最大的优势:“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最后刘邦裁定:萧何第一。那么,刘邦为什么要定萧何为第一功臣呢?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亲疏的问题。萧何是沛县人,是跟刘邦一块儿起义的,有这个因素。但是,我觉得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或者说至少把萧何列为第一等功臣,还是有道理的。萧何最大的功劳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抢救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当时刘邦打进关中,军队冲到咸阳城里后,那些将军们在干什么呢?抢东西,抢金银财宝,或者……。只有萧何冲进秦王朝的国家档案馆,把秦朝的地图、账本、各种文件资料全部保存了下来。最后刘邦一统天下的时候,对整个国家的形势,比方说哪个地方穷哪个地方富,哪个地方有些什么物产,有些什么情况,都了如指掌。是萧何掌握了这样的资料。从这一点来看,萧何确实是一个治国良才,是做总理的人才,他知道这个资料的重要性,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资讯、信息等等的重要性。
各色人等全部积聚到刘邦旗下,而有绩效就奖励的方式,使队伍一直保持旺盛的积极性。短短四年,开创汉家四百年基业。
[b]刘邦用人的第八个特点是暗中控制[/b]
比如萧何,他被刘邦列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而且刘邦建国后萧何就担任他的首任丞相,后来又拜为相国,在政府当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刘邦。但即便对萧何这样的人,其实刘邦也是暗中进行控制的。只不过刘邦控制得不动声色——不像项羽,一怀疑某个人那个怀疑就写到自己脸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刘邦的猜忌和怀疑是不动声色的。
汉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带着队伍去平叛;萧何则留守京城,他是相国嘛。在战争期间,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使者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一定要说皇上问萧相国好,说皇上问萧相国最近在干什么呢,非常关心体贴的样子。萧何很是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刘邦的作战做好后勤保障。这个时候,萧何手下有一个门客就过来跟萧何说,丞相觉得陛下对您怎么样啊?萧何说,哎呀,皇上对我很信任,你看他频频派使者过来关怀我。萧何的门客就冷笑了一声,说:您以为皇上是真的关心您吗?那是不放心您。他不断地派人回来看看您在干什么,是看您是不是想谋反!
所以说,刘邦的用人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万斤黄金交给你不用报销;另外一方面他肚子里极度地猜忌,只不过他猜忌得不动声色。他的手腕非常高明,这是一切所谓“有为君主”的通例,也并非刘邦一人的“专利”。总而言之,刘邦是懂得领导艺术的,具备一个领导人的素质。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够把当时天下的杰出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优化组合,从而战胜项羽,走向胜利。
诸葛长青:作为领导者,必须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有了人才,才有天下。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着的秘密。没有人,何来天下?没有人才,何来发展?没有人才,何来效益。[/size] [/td][/tr][/table]
[b][color=#ffffff][backcolor=#000000]重视下属,坚持团队成员的不可替代性[/backcolor][/color][/b]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汉朝建国之初,汉高祖刘邦封赏群臣,排定位次,因司马迁如椽之笔的记载,而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据《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原文如下:烈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翻译成白话就是:列侯均已受到封赏,待到向高祖进言评定位次时,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各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不过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士卒逃散,只身逃走有好几次了。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数万士卒开赴前线时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时刻,这种情况已有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军粮供应从不匮乏。陛下虽然多次失掉崤山以东的地区,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损失?汉室得到了这些人也不一定得以保全。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第一位,曹参居次。”高祖说:“好。”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这个事件涉及论功行赏的核心问题,因此成为管理学在绩效考核方面引用、探讨颇多的经典案例。在这里,刘邦把“不可替代性”作为最重要的一项考核依据,从而得出了“萧何第一,曹参次之”的著名考核评语!

    无论是从“工作履历”,还是从普通人的感受来看,与萧何的坐在办公室里“舞文弄墨,动嘴不动手”(“徒持文墨议论,不战”)相比,曹参确实非常难得——浑身是伤(“身被七十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负伤七十处,多不容易啊,绝对是抛头颅洒热血,对革命忠诚不二,功劳苦劳都够了!但是刘邦没被“绝大多数人都这么说”的现象所忽悠,他心里很清楚,这些“野战略地之功”,仅是“一时之事”,顶多是非常重要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而且是属于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领兵打仗就是玩儿命,战死沙场是正常的,大难不死才是偶然的,负点儿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萧何就不同,那可都是影响全局的重大举动,是“万世之功”,一智可当万人敌,而且是自己主动而非领导交办(“非上所诏令召”)。两人一比较,离了你曹参地球照转,就算牺牲上百个曹参,大汉朝照样得天下(“虽亡百数,何缺于汉”);而萧何就不同,他干的活儿别人都办不了,没有萧何大家早就散伙了(“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哪有现在的荣华富贵、大好河山!简言之,曹参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而萧何绝对不能少,两者的不可替代性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天下第一非萧何莫属!

    所谓“不可替代性”,就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一个员工难以被别人所取代的程度。具体来讲,就是他(或她)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别人不具有的专门职业知识、专门职业技能、素养及其它企业所需要的能力或品质等。

    不可替代性是多方面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历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军事奇才如孙武、韩信,有不可替代的谋略高手如萧何、孔明,有不可替代的思想大家如孔丘、孟轲,有不可替代的外交栋梁如张骞、郑和,有不可替代的能工巧匠如张衡、蔡伦,更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巨匠如李白、曹雪芹,不可替代的明君帝王如唐宗宋祖,等等不一而足。在现实的物业管理经营中,同样需要各方面的优秀员工,不同岗位都有相应的不可替代性,例如技术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责任心极强的一线管理人员,任劳任怨的后勤保障人员,以岗为家的保安保洁人员,明察秋毫的品质控制人员,文笔出众的宣传人员,忠诚不贰的行政财务人员,思路开阔、百折不挠的业务拓展人员,经验丰富、勇挑重担的危机处理人员,思维活跃、亲和力强的公关外联人员,资源丰富、影响力强的行业专家,进取心强、战略意识敏锐的高层决策人员等。

    不可替代性具有相对性。这里所说的“相对性”,其含义有二:其一,不可替代性因行业而异,行业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对人才的的需求重点。例如,一个资深软件专家对在IT行业举足轻重,但是对于物业管理企业则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不可替代性还比不上一个中级电工。其二,在同一行业或企业内,一个员工的不可替代性是一种比较优势。例如,当一个企业的人员层次普遍偏低的时候,中等水平的员工就有明显优势,不可替代性就强;而同样的员工,到了一个人员素质普遍较高的环境里,就随时可以替换。此外,不可替代性还因企业发展阶段而变化,例如,现阶段不可替代性很强的骨干员工,如果个人的提升不能领先于企业要求的提高,那么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可能会失去优势,甚至被淘汰。

    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其自身价值的大小。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对人才的使用。为什么有些岗位企业心甘情愿提供高待遇高福利?就是因为胜任该岗位的人很少或者企业能够找到的人很少,一旦离职很难以更低甚至同样的成本招聘到同等水平的人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企业重金所求或者高薪挽留的都是不可替代性很强的员工,即通常所说的关键员工或者骨干员工。如果这些员工发生流动或者绩效降低,将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很大影响。这里面同样也有一个“二八法则”,就是“20%不可替代性强的员工”决定了企业80%的经营业绩,与此相对应,企业通常将80%的资源放到“20%不可替代性强的员工”身上。因此,员工要想保持自己岗位的稳固,并获得职业发展,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员工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首先要自我定位“自身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我的不可替代性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这需要考虑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企业所需,二是他人所弱,三是自己所强。

    企业所需,要求员工切实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当前的业务重点,特别是对人才的技能和能力的需求重点。隔行如隔山,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只有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才会对企业有价值,个人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才有前提。他人所弱,要求员工正确分析当前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正是这个差距决定了某个或某些岗位的不可取代性。如果许多员工在某一方面的能力都很强,甚至超过了企业的实际需要,那么这一方面是没有不可替代性而言的。例如,每个管理人员都可以使用电脑办公软件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打字速度对于不可替代性并无多少帮助。相反,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熟练操作和基本维护则是很多人不熟悉的,这一方面的能力突出就会使自己脱颖而出,凸显优势。自己所强,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实际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对于自己的强项、弱项有个正确了解,“扬长避短”,不断发挥个人所长,成为这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例如,如果对机电设备很在行,就努力成为公司在机电设备维修保养方面的拔尖员工;如果对培训管理很有造诣,就努力成为企业培训的核心人物等等。切不可逆势而为,舍己之长,用己之短,那就事倍功半了。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员工在与企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加强相关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作为企业来讲,要重点关注“不可取代性强的员工”,从制度上、政策上、资源投入和日常管理上,做好“不可取代性强的员工”的甄别、培养、使用以及引进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像是刘邦评定位次所做的那样,将“不可替代性”纳入到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从而营造有利于“员工自觉提升不可替代性”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企业也应看到,没有哪个员工是绝对不可替代的!所谓“没有马克思出生,还会出现另一个马克思”,即此道理,这就需要解决好“不可替代性强的员工”的使用激励和管理约束之间的平衡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建立起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具有极强的开拓运营能力的优秀团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才制胜![/size] [/td][/tr][/table]
[align=center][table=400,#000000,#ffffff,1][tr][td][align=center][table=350,#000000,#ffffff,4][tr][td][color=#ffffff]刘邦的管理艺术——信任下属、理性用人、从谏如流、大胆授权[/color][/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
[quote][align=center][b]不计前嫌、无条件信任、一视同仁的对待下属
智慧性的选择传承接班人
心胸豁达,理性接受下属建议
卓越智慧放心大胆敢授权[/b][/align][/quote]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汉高祖刘邦曾经问臣下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回答各有不同。高祖听后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汉高祖刘邦,当代企业家必须仔细研究的一个管理者,关注他的理由并不仅仅在于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而在于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与“鞭挞天下,威震四海”的秦始皇相比,他的出身以及打江山的资本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他没有潼关、崤山之险,也没有关中、巴蜀之富,更谈不上有秦国的那样一支“铁血军团”。但就是这么一个甚至带有浓重“流氓”色彩与习气的刘邦,却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让刚刚一统天下的秦朝二世灭亡,开创了汉家四百多年的基业。
企业处在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给了更多创业者更多的创业机会。这就是我们的企业要关注、研究刘邦的原因所在,问题是我们的管理者如何才能像刘邦那样,利用好这些机会,“因时”、“因地”、“因人”地展开自己的竞争策略呢?记得在上期专栏中,我对有些公司采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激励机制(即类似秦军“制军爵”的奖励政策)发表了一些质疑,在我看来,在重赏之下,强者会更强,而弱者未必会变成真正的勇夫!
刘邦成功的五大法则
[b]一、知人善用[/b]
公元前202年五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你不会知道了。”
[b]二、无条件信任[/b]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领导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b]三、接班人的选择智慧[/b]
刘邦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几种交叉的矛盾。一是观念问题。刘盈是长子、嫡子,立他为太子就是天经地义;刘如意不是长子,又是庶出,当接班人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刘邦在考察中觉得太子“仁弱”,“如意类己”,但是敌不过传统的观念。
周昌、叔孙通动不动豁命,“誓死捍卫”刘盈当太子的权力,大约就是出于观念上的原因。二是派系问题。吕后多年随军,和朝臣打了很多交道,有一定的交情,所以“吕派”实力强大。戚姬只是仗着刘邦当后台,把宝完全压在一个人身上,虽然有最高领导撑腰,却未免势单力孤。三是心理问题。戚姬的主要后台是刘邦,其实刘邦硬拍板,谁也无可奈何,但是他始终优柔寡断,朝臣一碰就“卷刃”了。吕后心狠手辣,当时在人们看来却好像处于弱势,从而获得了许多人的同情。
[b]四、豁达大度,从谏如流[/b]
谭小芳老师认为在楚汉争霸之初,项羽有雄兵百万,刘邦只有区区二十万,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刘邦接受樊哙、张良、萧何等人的劝谏,不与项羽正面交锋,而是处处讨好示弱,迷惑项羽。公元前207年,刘邦先于项羽攻入秦国都城咸阳,在壮丽的宫殿和无数的珍宝面前,刘邦动了杂念,“意欲留居之”。
樊哙在此时力谏刘邦,他说:“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樊哙一针见血地指出,奢华之物是秦国灭亡的祸根。在樊哙、张良等人劝说下,刘邦终于醒悟过来,咸阳的财宝原封不动,军队“还军霸上”。今天看来,刘邦此举是十分明智而且关键的。倘若刘邦贪图富贵,把咸阳据为己有,等到随后项羽统率几十万大军到来后,刘邦的军队定会遭到屠洗。
此后,刘邦在夺取政权的道路上,屡屡接受谋士谏言,做出了“鸿门宴上示弱脱身”、“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拜帅韩信”、“拜相萧何”、“还定三秦”等一系列明智之举,使他逐步迈向权力的顶峰。而项羽攻入咸阳后,肆无忌惮地抢夺财宝,还放火烧了阿房宫,“火三月不灭”。
曾经有人进言说:“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意欲让项羽定都于此。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显然是一副草莽流寇的做派。进言人听了,感慨道:“人们常说楚国人是猴子戴人帽,办不成人事,果真如此。”项羽大怒,下令烹死了说客。之后,带着财宝和美女,率部东归。
[b]五、卓越智慧放心大胆敢授权[/b]
授权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的知识和才干也是有限的,无论他多么能干,多么有精力和才华,都不可能把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全部抓起来,事必躬亲。如果大事小事都事必躬亲的话,必然是大事小事都抓不好,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
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授权。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仅要维护权力、运用权力,还需要适时适度、通过各种方法把自己的权力放给自己的部属,让他们通过自己授予的权力去完成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的任务,从而服务于自己的总体目标。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高祖刘邦是一个授权的大家。他不仅敢于授权,而且善于授权,充分发挥了授权的作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汉王朝建立以后,在和臣僚探讨汉兴楚亡的得失时,刘邦曾经指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size] [/td][/tr][/table]
[align=center][table=400,#000000,#ffffff,1][tr][td][align=center][table=350,#000000,#ffffff,4][tr][td][color=#ffffff]刘邦的经营策略——敢冒风险、分化风险、稳保收益、排除麻烦[/color][/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
[table=500,#ffffff,#000000,1][tr][td][size=2]汉高祖刘邦创业成功之后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子以布衣的身份,提着三尺剑,赚到了天下。
这三尺剑是何物呢?作为秦汉革命的圣物,一直收藏在国家武库里,500多年后一个宁静的夜,被火焰声敲破了,晋帝国武库大火,烧掉上千年的珍贵收藏,传说刘邦的三尺剑却带着光芒划破大气层,直冲苍茫宇宙而去。或许去了绝地战士的手中,去开创总星系帝国时代吧?
刘邦不是武夫,为什么他却反复强调使用三尺武器得的天下呢?我们不妨这么理解:三尺剑只是一个比喻,是比喻一种性格,一种策略,这种性格就是:天真而不幼稚;这策略简而言之就是:组合经营。
[b]组合策略一: 想要保住本钱 必先舍得本钱[/b]
公元前206年,秦帝国这家巨无霸公司因为管理制度滞后,以治理秦国人的手段来治理天下人,引起天下人不适,于是垮台了。局面由一家控股回到大家联合控股的地步。
由东逃转为东向
革命功臣刘邦却被分配到了偏远的西部:巴蜀和汉中。其实,也不要埋怨项羽不公正,因为人家楚、韩、魏、赵、齐都是有祖业的,革命胜利了,他们拿着原来的地契要回祖业,理所当然。
可你刘邦的祖业在哪?总不至于把战友的地盘给你吧?分到巴蜀也是不得已的安排,安分吧。能安分吗?不能。天下的形势是好动不好静的,静守的过程其实就是贬值的过程。项羽在东边的彭城,无论资源还是人力,都占优势。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讲究资源和人力基数的,基数大的,发展相对也快。六国在东边,有优势基数垫底,就算不发展都是在发展。
刘邦呢?坐守巴蜀汉中,虽说沃野千里,但和东边比起来,终究基数薄,守着这块薄饼,越啃越薄,所以说,静守过程就是贬值过程、等死过程,等东西边的基数对比积累到可质变的程度时,项羽或者项羽的后人一举就可以收拾掉你刘邦。
大家都不糊涂,都不愿意坐等贬值,于是跑人,刘邦烧掉栈道都不能阻止人力大量流失,跑得刘邦坐立不安。良策何在?韩信说得好:东向!由阻止大家向东跑,变成组织大家向东跑,跑出一条生路,跑出一条阳光大道。
评点:想要保本必先舍本,从来没有坐着本钱保住本钱的神话。韩信提出的东向政策其实就是激进的风险经营。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国家,如果不冒点风险,不仅不能发达,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当年清朝闭关锁国,其实就是一个自我贬值的过程,一直贬到被西方列强打得满头包。
[b]组合策略二: 细分风险政策 激活韩信这颗棋[/b]
东向进取政策是正确的,实现的过程却是曲折的,想通了并不等于就办通了。刘邦突破封锁,直接参与中原逐鹿。可事实证明,刘邦此次确实玩高了。他三十万大军居然被项羽三万人包围了三重,三十万人如三十万猪,一头头地被楚军推挤到灵璧东面的睢水里,淹死十几万。正面跟项羽玩风险经营?下场就是这样的。
韩信正面未必赢项羽
不仅刘邦玩不起,就算天才如韩信也玩不起。大家都以为韩信是军事天才,是他的十面埋伏玩死了项羽,可奇怪的是,在跟着刘邦一起当面与项羽冲突的时候,韩信并没有显示出他的天才。睢水一战,想必韩信也拥挤在那一群逃命的士兵当中,惊慌失措。
古代战争往往很吊诡,在大战时候往往会来一阵大风,刘邦被困的时候,就来了一阵大风,能拔起参天古木,刘邦就这么被拔出重围,估计以后《大风歌》的灵感就来源于此吧。
惨烈的败局说明:风险政策也要细分,风险系数也要分个三六九等。于是,刘邦的政策在这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亲自操作风险系数最大的项目——继续与项羽正面打,却将韩信这颗棋子从身边投出去,投到与魏国、赵国、齐国作战的战场上去,这些诸侯远不如项羽强大,这等于让韩信从事风险系数稍次的项目。
韩信远离刘邦大显身手
奇妙的是,韩信这颗棋一旦远离刘邦,马上就被激活了,声东击西击破魏国,背水一战击破赵国。从项羽手里失去的,却从韩信的战场收取回来了。刘邦的组合政策开始见效。
评点:细分风险政策也就是分化风险,大家不会一起玩完,在此处失利,在彼处却可以补偿回来。打个浅显的比喻:炒A股失败,炒H股却赚回来了。
自古至今还有个这样的现象:一些良将离君王越远就越有作为, 仗打得越精彩。运用到市场是不是这样,就不得而知了。
[b]组合策略三:单熗匹马夺回新收益[/b]
韩信在边缘战场大获收益,收割了魏、赵、齐这些丰硕的果实,在经营中壮大起来。而可怜的刘邦,一直在高风险操作:跟项羽玩命。而且玩得颗粒无收,赌本没有了,但还是得玩,怎么玩?找新的赌本。新的赌本从哪里拿?从韩信那里拿。韩信会给吗?此时的韩信跟刘邦似乎已不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韩信赚了,刘邦亏了,要从韩信的腰包里掏资本给刘邦,恐怕是有难度的。
且看刘邦是如何收回控制权的。公元前204年6月的一个凌晨,可能还残月在天,一身征尘、狼狈不堪的刘邦刚从项羽的追杀中逃出来,他只带着滕公,骑着马,趟过河水,冲到了韩信的军营前。哨兵问话,刘邦却动了下脑筋。怎么介绍自己?介绍自己是汉王?那好,马上通知韩信,马上隆重欢迎,在这个过程中,韩信就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这样的场合提出借兵,韩信极有可能说:老板,我这边经营也不易,抽不出人呢。怎么?要十万,对不起老板,我只能借5000给你。君臣双方马上会陷入讨价还价的困局。刘邦反应快,很低调地说:我是汉王的使者。低身份行事反而更方便。刘邦在获得放行后,立即冲进韩信的卧室,一把夺走放在卧室的军印。
此时的韩信在干什么?在睡觉,躺在胜利的果实上睡觉。韩信啊韩信,政治军事斗争本来就是件连眼睛都不能眨一下的技术活,你却睡觉了!等韩信醒来,军印已经在刘邦手中,两人从同盟关系恢复成君臣关系。
韩信一路收割的果实,却被早起的刘邦轻轻松松收取走了,又拿着这些赌本跟项羽玩命去。史载:“汉王得韩信军,复大振。”如果不及时夺回收益,那么组合经营就等于散架了。
评点:刘邦了不起的领导艺术就在于放得开手,让韩信千里之外去发展;却又收得拢网,自己的本钱由别人操作,生息了,毫不犹豫地将本钱利息全收回来。
[b]组合策略四:分红但不分家[/b]
刘邦跟项羽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敢于分红,后者在分红方面却磨磨唧唧。灵璧惨败后,刘邦业绩做得颗粒无收,手里不名一文,想到的却仍是分红:“关中以东我就权当扔了,扔给大家分红去,谁能跟我一起干掉项羽?”刘邦这种让利行为,对合伙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在对项羽的最后一战中,还是他手里的红包起关键作用。公元前202年,分好楚河汉界后,刘邦一转身又撕毁和平条约,在后面捅项羽的刀子,项羽一转身,打得刘邦满地找牙。这个时候,叫彭越,彭越不到;叫韩信,韩信不来。张良扶起满地打滚的刘邦,提醒他:“老大,快点给彭越、韩信分红呀,一分红他们就来了。”刘邦立即拿出手里的红包远远地朝着彭越、韩信一晃,二人果然就来了,大伙组成联军,一块灭了霸王。
当然,刘邦的让利政策也有操作失误时。当他与项羽的拉锯战进行得最艰难的时候,谋士郦食其出了个主意:重新分封六国后人,这些人必定会感激刘邦,跟着他闹革命,天下也就指日可定了。聪明的刘邦,居然答应了这个馊主意。刘邦为何会这样糊涂?我的猜想是:在与项羽的长期拉锯战中,尤其是粮道被截断后:“楚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刘邦身心俱疲,饿昏头的他不求胜利,只求解决问题。刘邦产生了妥协的倾向,认为能早日从此困境中解脱出来就算胜利。幸亏有张良给正在打盹的刘邦浇了一桶凉水:老大,你这样搞下去就不是分红,而是分家了,大伙分了家,都单干去了,谁还跟你呀。刘邦恍然大悟,马上收回错误的决策。
评点:当创业者经受的挫折太多,被重重问题缠身时,他可能会改变初衷,只求早日脱身,将追求胜利改为摆脱麻烦。这里往往是英雄和狗熊的分水岭,创业人士,警醒啊!
小结:[b]纠错比面子更重要[/b] 刘邦为人比朱元璋自然
刘邦作为创业者,最宝贵的品质在于他保有天性,如果决策错误,绝不会掩饰自己的狼狈,一面骂骂咧咧,像个天真的孩子,但一面立即改正,绝不幼稚。在他的眼中,只有谋略过不过得去的问题,没有面子过不过得去的问题。例如当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举着筷子向张良介绍分红妙计时,却遭张良当面一盆冷水,他想到的不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是立即否决自己的错误决策。
这种浑然天成的创业者品质,是李世民、朱元璋他们所不具备的,至于袁绍兵败后还杀死早有建议的田丰,跟刘邦比起来更不足道矣。创业者有的时候应该像个天真而不幼稚的孩子,其实天真不是坏事,恰好说明你没有心理障碍。
[/size] [/td][/tr][/table]
[/td][/tr][/tabl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6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2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