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际关系几方面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116 回复:1

[职场之道] 职场人际关系几方面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叶梓笙。

ZxID:14100407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蚯蚓sama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0

人际交往五原则
1、真实真诚,伪装的真诚比欺骗更令人讨厌;
2、爱人敬人,别人喜欢我们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喜欢他们,承认他们价值的前提下;
3、自由氛围,要在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交往;
4、给人面子,但不意味着处处逢迎,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值得;
5、别怕吃亏,别急于求回报,别怕付出太多。

职场必知的E-mail潜规则
1、不要越级发邮件
E-mail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容易被转发,这一点对于喜欢越级E-mail的“小聪明们”来说是致命的。

2、不要转发不该转发的E-mail
同样,假如你收到了某某同事发来的带有偏见内容的E-mail,你做到自己知道就行了,并深深感谢他的信任,不要到处转发或复制粘贴,更不要为证明“这不是我说的,是XX 说的”而当着他人面打开E-mail页面,你就变成了办公室的不良信息传播者,失去了同事最起码的信任。

3、保留好发送E-mail的证据
有时候E-mail可能因网络问题不能按时送达,也可能不小心被收件者删掉了,或者收件者根本就是故意说没收到,怎么办?在发E-mail 时给自己抄送一份就得了,或者保留在发件箱里。同样,其他人发给你的工作E-mail也要保留三个月以上再考虑永久删除,以备发生问题时“对质”。

4、私人E-mail躲开公司网络监控
很多公司都有网络监控一说,我们就宁可信其有吧。我们总有点私事吧,躲开监控也不难,可以用擅发E-mail 的手机,随时随地上网,发送接收都可以避开公司的网络监控。比如跟恋人谈谈情说说爱,或者跟培训班的老师发发作业,都很方便。

5、让E-mail帮助自己树立勤奋形象
不能半夜给客户打电话谈价格,不能在出差途中、火车上给老板打电话汇报情况,怎么办?很简单,发E-mail 啊。只管在晚上零点之后给客户、老板发E-mail 谈工作吧,当他们收到时会为你的勤奋感动的!同样,在不方便打电话的时候打开手机给客户、老板发E-mail,说一句:我在火车上,周围比较乱,在用手机发E-mail……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了。

6、不要忘记E-mail的正确收发时间
同一个E-mail前后10分钟发送可能就影响大局。
把手机的E-mail收发设置短信一样的提醒声音;对于需要在确定的时间点上发送出去的重要E-mail可以在手机的备忘录中将其记录下来,一到时间就会提醒你。老板可以说没有看到E-mail,但你不能说你没有发。动一动手指头不麻烦,帮你省掉无数的误会、责备。

7、不要忘记正确“抄送”和“密送”
当需要把文件传达给其他人时,固然要抄送到每位,但别忘了要抄送到主管上级、老板那里,虽然他可能根本没有时间看,但这种“以资证明”的行为不可缺少。尤其是你想表扬你的下属或团队的时候,这种抄送更是比表扬本身还重要。

在职场 如何做到如鱼得水
1、注意放松一下。
偶尔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放轻松,深吸一口气,停下来观察周遭环境的变化,放慢脚步,用你手上现有的信息量做出正确决定。

2、多听他人的意见。
这很重要,靠周围不同的意见来增加一个项目是很明智的建议,而同样也要记得去尊重那些不同的意见。

3、制造双赢的机会。
每个和你互动的人都是潜在的客户,而你需要需思考如何能够为他们创造价值。想办法制造双赢。你想要的不只是客户,而是伙伴。

4、保持正常互动。
和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互动时保持安静沉着的声音很重要。假设客户对你的产品有问题,试着透过各种联系方式制造双向互动的对话,不要因为傲慢自大或自我防卫而毁了彼此关系。

5、要有同理心。
用你想要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其他人,创造价值、尊重你客户的时间,得到前先付出,聆听。靠客户服务打造你的品牌。
所以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就应该要用正确的办法来克服所有困难。

正确处理同事关系的五个原则
摆正上下级关系
同在一个办公室,你是下级,要接受上级领导,就要尊重他。不能因为上级平易近人,就可以嘻嘻哈哈。当然有的领导,喜欢嘻嘻哈哈,不喜欢绷着脸干工作。即使如此,作为下级也要有分寸。

摆正同事的距离
有的同事,平时与人为善,对人亲热。有的同事,表面上很好,暗地里喜欢做别人的私活。你不能好人歹人分不清,老少胡子一把捋。对任何同事,都应有原则,不卑不亢大方得体。

摆正对事的处理
任何单位都会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不能什么事,都要过问。有的事你过问人家会领你的情,对你很感谢。而有的事你就不能过问,你热心过问,有时反而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摆正好与坏界线
同事接触,说话做事,都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区别。有的人敢于说真话,并不问对方能不能接受。有的人就像薛宝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真话的,当时并不一定好;说鬼话的,也许能得人喜欢。对此,你要有识别能力,分别对待。

摆正态度分场合
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的态度。如果你始终用一种态度,去对待不同场合的同一件事,肯定要将事情办糟。也许你还想不通:“我并没错啊!怎么会这样呢?”这时,你可以读读辩证法,场合变了,就是条件变了,你还不变,能不糟吗?

当然,事物是变化的,处好同事关系,要适时而动,因人而异,不可千人一法,万事一方。

职场第一印象即以貌取人
第一印象在见面后几秒钟内建立,起决定作用的是长相和衣着;第二印象在交谈十分钟后建立,对第一印象进行巩固、修正或颠覆,起决定作用的是谈吐;第三印象在打交道所办理的事务进入新阶段或续转时建立,对第二印象进行微调和固化,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品。

现代职场上,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络化生存也越来越普遍,为做一件事能见三次面,已经颇为不易。正因如此,在初次见面时利用最短时间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变得更加重要。

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第一印象是由爬虫复合体,换言之就是我们大脑里的动物部分所决定的。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第一手信息,由爬虫复合体首先来确定对方是否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感到安全、确认舒适区域、建立自信甚至优越感后才可能有下一步接触:

1、望,就是看。看长相,看眼神,看表情,看穿着打扮;
2、闻,就是闻闻味道。无体臭无异味是最低标准,再往上可以用香水古龙水;
3、问,就是聊两句。听听口齿口音,措辞造句;
4、切,就是握个手。初次身体接触,纯礼节性,不交换体液那种的(汗液除外),感受一下对方的温度、湿度、力度、硬度。

据悉,第一印象会在七秒钟内建立。
装满了礼仪、风俗、禁忌、规范的大脑对行为的控制权高于爬虫复合体,否则我们可以不出办公室就能欣赏极具伍迪-艾伦风格的场景了。
说白了,第一印象就是以貌取人,因此职场人士有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观。

第一印象是开端,是起点,是基础,你怎么重视都不过份,尤其当你要和可能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初次见面时,比如你的新老板、重要的准客户或合作伙伴。鉴于第一印象就是以貌取人,你捯饬好自己,是对自己形象的爱护,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有人说三十岁前的长相是父母给的,三十岁后是自己给的。如果这句话不是在说三十岁是整容最佳年龄的话,意思应该是一个人的阅历完全可以体现在外表上。读过什么书、走过什么路、交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对你的形象都有塑造作用。当然也别忘了“人靠衣装”,职场着装是个很大的话题。无论何时何地,衣着的整洁大方比名牌昂贵更重要。

“望闻问切”模型里,除了衣着长相以外,更注重“切”,也就是握手的感觉。
第一印象是在见面后几秒钟内建立的,起决定作用的是长相和衣着;第二印象是在交谈十分钟后建立的,对第一印象进行巩固、修正或颠覆,起决定作用的是谈吐;第三印象是在打交道所办理的事务进入新阶段或续转时建立,对第二印象进行微调和固化,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品。

现代职场上,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越来越快,网络化生存也越来越普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越来越少,为做一件事能见三次面,已经颇为不易。但正因如此,在初次见面时利用最短时间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变得更加重要。洒家自己就有这种体会,初次见面后彼此感觉不错,确定下来能合作后,工作多靠电话、电邮完成,一年到头也见不上一次面,但并不耽误做事。

说到底,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仅仅是你当时状态的快照,而是你那个职业与人生阶段留给他人的投影,信息量十分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第一印象其实就是你上佳人品的初次发作。

如何成为职场交际的高手
在职场如何人际交往是一件工作外的大事,拥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生活都是一件有利的事,但是并非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外向型而且善于交际,内向的人怎样才能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呢?其实也可以有方法,学会利用自己的缺点,把劣势变成优势,让你也成为职场交际的高手。

首先,要接受自己的内向性格。内向者谨慎、稳重、城府较深,往往做事可靠,亦容易被别人所认可。所以,性格内向者首先要接受自己,认识自己性格上的优势,在生活、工作中用己所长。其次,要把别人对你的支配看成是信任,乐意地接受、乐意地做。经常被人支配、安排多做事,你不要把它看成是“人善被人欺”,而要认识到这是别人对你的信任,这样心里就乐意了。

人是累不死的,只会怄死、气死,心里乐意了,不怄气了,高兴地接受别人的支配,人际关系也就好了。所以,外向者善用嘴巴和言语交际,内向者则要善用手和行动交际,同样能有顺利和成功的人生。

最后,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倾听和赞同。在人际交往中,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对别人的正确意见表示赞同,对别人的长处和做出的成绩给予肯定的人,不管你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都是受欢迎的人。因此,性格内向者只要学会听、学会说“行、好、可以……”等肯定性词语,再加上一双勤快能干的手,就能敲开人际关系的大门,还能交到知己的朋友。

办公室的交流技巧

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板赏识那些有自己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你经常只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有自己的头脑,不管你在公司的职位如何,你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
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

不要在办公室里当众炫耀自己
如果自己的专业技术很过硬,如果老板非常赏识你,这些就能够成为你炫耀的资本了吗?再有能耐,在职场生涯中也应该小心谨慎,强中自有强中手,倘若哪天来了个更加能干的员工,那你一定马上成为别人的笑料。倘若哪天老板额外给了你一笔奖金,你就更不能在办公室里炫耀了,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一边也在嫉恨你呢!

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喜欢向别人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能够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你们之间很快变得友善、亲切起来,但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只有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

所以,当你的生活出现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变之类,最好不要在办公室里随便找人倾诉;当你的工作出现危机,如工作上不顺利,对老板、同事有意见有看法,你更不应该在办公室里向人袒露,任何一个成熟的白领都不会这样“直率”的。

办公室人际关系之不可深交的五种人
1)交浅言深者不可深交
初到公司,可以透过闲谈而与同事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有一种人,刚认识你不久,便把自己的苦衷和委屈一古脑儿地向你倾诉。这类人乍看是令人感动的,但他可能也同样地向任何人倾诉,你在他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分量。

2)搬弄是非的“饶舌者”不可深交
一般来说爱道人是非者,必为是非人。这种人喜欢整天挖空心思探寻他人的隐私,抱怨这个同事不好、那个上司有外遇等等。长舌之人可能会挑拨你和同事间的交情,当你和同事真的发生不愉快时,他却隔岸观火、看热闹,甚至拍手称快。也可能怂恿你和上司争吵。他让你去说上司的坏话,然而他却添油加醋地把这些话传到上司的耳朵里,如果上司没有明察,届时你在公司的日子就难过了。

3)惟恐天下不乱者不宜深交
有些人过分活跃,爱传播小道消息,制造紧张气氛。“公司要裁员”、“某某人得到上司的赏识”、“这个月奖金要发多少”、“公司的债务庞大”等等,弄得人心惶惶。如果有这种人对你说这些话,切记不可相信。当然也不要当头泼他冷水,只需敷衍:“噢。是真的吗?”

4)顺手牵羊爱占小便宜者不宜深交
有的人喜欢贪小便宜,以为“顺手牵羊不算偷”,就随手拿走公司的财物,比如订书机、纸张、各类文具等小东西,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上司绝不会姑息养奸。
这种占小便宜还包括利用公司的时间、资源做私事或兼差,总认为公司给的薪水太少,不利用公司的资源捞些外块,心里就不舒服。这种占小便宜看起来问题不严重,但公司一旦有较严重的事件发生,上司就可能怀疑到这种人头上。

5)被上司列入黑名单者不宜深交
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上司将哪些人视为眼中钉,如果与“不得志”者走得太近,可能会受到牵连,或许你会认为这太趋炎附势。但有什么办法,难道你不担心自己会受牵连而影响到晋升吗?不过,你纵然不与之深交,也用不着落井下石。
避免深交,但需要与之沟通。当你新进公司时,应当表现得友善大方,主动与人交际。

比如:邀请同事共进午餐或晚餐,寻找机会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借此表达你愿意配合同事工作的善意。
三五同事经常聚在一起,或去唱歌,或逛街看电影,或聚会玩牌,久而久之,情谊加深,有可能从此形成“小团体”。
如果上司把你认为是小团体的一员而列入黑名单,你就倒霉了。一般说来,上司对小团体总是抱持着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小团体里的人多有顾虑。

首先,上司会认为小团体里的人公私难分。如果提拔了圈内某个人,而与之较好的同事“哥儿们”可能会得到偏爱放纵,不仅对公司、事业不利,对其他员工也不公平。有些时候,上司担心小团体里的人“不忠诚”。经常聚在一起的人气味相投,若上司对其中某个人批评或扣奖金,若其中某个人与别的同事发生矛盾,这几人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上司,或影响公司团结。再说,即使上司想给其中某个人单独奖励或红包,这个人很可能就会泄漏给圈内的朋友知道。很可能红包不是每个人都有,其他同事若知道定会认为上司不公。


[ 此帖被汐、沫笙在2013-10-18 23:1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7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9 0
已审核个,感谢分享
在职场怎么做到八面玲珑也是一门学问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