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误区案例分析:万科,索尼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300 回复:1

[职场故事] 绩效管理误区案例分析:万科,索尼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beiwei1937

ZxID:10536036

等级: 文学俊才
永远的路人甲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10 0
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之解读2012年5月17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通过个人微博,对绩效主义发表个人观点。绩效主义像企业脓包: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提出,绩效主义摧毁了索尼引以为傲的激情团队。绩效主义看似公平,但缺少内涵。它只能只靠利益刺激,未结成精神共同体,最终将走向平庸。无论何企业,只要实行员工收入与业绩完全挂钩,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王石这一观点鲜明,直指绩效主义的内在缺陷:“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这种信任的破坏,会给企业带来各种伤害。万科今年多次遭遇质量问题,先后经历了“安信地板事件”、深圳“纸板门”、“设计门”等事件,就是这种伤害的证明。也因此,在5月11日的股东会上,王石表态,万科要把质量看得比规模、速度更重要;如果质量和规模、速度存在冲突,质量优先于规模、速度等。王石表示“大家要做好准备,万科可能会为了质量沦为老二老三”。即为了质量,失去行业第一也“在所不惜”。

在房地产行业政策波动和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在郁亮主权时期,绩效主义就如指挥棒。万科对城市公司的绩效指标主要看财务报表的前三项指标,诸如资本回报率、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剔除了王石时期保留的较为务虚的业绩考核指标,如区域建设、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对于一线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也变为强调快速周转,甚至,郁亮专门提出了一个“5986模式”,什么都别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地,最快的速度开工,最快的速度销售。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无论如何,开盘你得卖出60%。由此,万科步入了一个快速开发模式。这种快速开发、快速周转模式对万科的资金链顺畅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宏观调控、各种融资渠道收紧的情况下。但是,在“求快、求规模、求周转”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对产品质量、区域建设、客户满意、领导力建设等这些长期对公司品牌、信誉非常重要因素的忽视。可以说,万科出现质量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绩效主义种下的恶果。

绩效主义,很容易忽视公司的长期价值。虽然绩效可以借助于平衡计分卡取得一些指标上的平衡,但就其考核周期来讲,难以跨越年度甚至是季度。在年度、甚至是季度框架时间内的绩效主义,对于组织中的各个主体来讲,是难以考虑更为长期(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百年)的价值,尤其这些绩效目标与绩效指标与各个主体当期利益挂钩时更是如此。但对于大型公司来说,这种长期价值又是必须考虑并在现期有所行动的重大议题,因为这些议题对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来说,生死攸关。

绩效主义,很容易忽视那些不易衡量内容的价值。对于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企业品牌与信誉、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氛围、整个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研发技术水平、领导力水平、企业文化等等,这些更富有软性的方面,不易衡量。但这些不易衡量的东西,对公司的生存、发展尤其是长期发展富有及其重要的价值。而绩效主义往往更关注那些容易衡量的内容,而忽略了对这些软性因素的关注,这种忽视短期来看公司是生机勃勃,但对于公司长期成长带来伤害。

绩效主义,很容易遗漏一些内容甚至重要内容的价值。绩效主义,只能关注那些比较关键的内容和指标(受制于周期短、软性因素难衡量、对于关键内容的认识不同等状况,关注的关键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扭曲),势必会造成对公司其他一些内容和工作的忽视,这种忽视容易造成对员工的伤害,更容易造成对公司的伤害。一般只有在出了一些重大问题之后,才反过来去关注一些基本的常识、规则、要求等等。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绩效关注重点没有及时调整,而导致绩效主义关注的指标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绩效主义,从根本上来讲,是追求差异化价值,并根据这种差异化价值进行价值分配;是一种不相信员工愿意创造价值、能够创造价值的管控。这种根据差异化价值贡献大小而进行分配的哲学,势必使得整个公司成为一种价值贡献交易市场,这种交易市场,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是一种金钱利益共同体,是一个缺乏信任的交易市场。在这一市场中,每个主体都关注自身的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金钱利益,而无暇顾及其他。这一市场的形成,除了忽略甚至破坏那些生死攸关的长期价值、不易衡量内容的价值、不进行衡量内容的价值之外,还会对公司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理想共同体及其激情奋进与创新超越等造成严重伤害,进而对公司的长期竞争能力、品牌与信誉等造成伤害。

团队精神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每个主体都关注自身的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金钱利益。每个主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每个主体都希望自己的指标考核结果最好,都希望自己获得的报酬更多,都在关注自己那一摊事情,而其他人的目标、指标、事务基本于己无关;而且员工对他人的不信任、对公司的不信任也由此而产生。本位主义、狭隘主义、短视主义由此而生,而整体团队的状况、他人的状况无需关注,团队精神荡然无存,取得代之的是明争暗斗。

创新精神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每个主体都死死盯住自己的绩效指标,光这些指标都占用大量的精力,无暇顾及创新。即使有时间顾及创新,但没有动力去关注这些创新,因为与指标完成没关系,而且公司也不信任你、其他人不信任你。即使与指标有关的创新,也仅仅关注那些对指标有价值的创新,而对于公司长期价值有贡献的突破性创新不关注。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对公司长期价值具有重大价值的创新。但绩效主义使得大家的时间、精力、视野、精神等都聚焦于绩效目标与指标,至于创新则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突破性创新。

理想共同体及其激情奋进与创新超越的破坏。在公司的价值贡献交易市场中,金钱利益、物质利益至上,而把理想感召、内在动力、相互信任忽略一边,进而使得激情奋进、创新超越的仅仅依赖于金钱与物质。而依赖于金钱与物质的激情和创新,则难以持久;同时,激情程度与创新投入也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没有出神入化的激情程度与创新投入,公司就很容易混为平庸。


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给大家提个醒,给所有在中国风风火火进行绩效管理实践的企业提个醒。应该说,在中国风风火火进行了那么多年的绩效管理,是该正确认识绩效主义价值的时候了。

绩效主义,能帮助企业做什么、不能帮助企业做什么?绩效主义,能帮助那些所在市场相对稳定、生产运营相对稳定的企业克服员工惰性,能够促进那些容易衡量的、周期较短的、相对重要的目标和指标的实现。而对于激发员工出神入化的激情与创新无能为力,对于促进那些不易衡量的、周期较长的远景和目标无能为力,对于促进那些基础的、不甚重要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也能力有限。

除了绩效主义,我们还应靠什么?绩效主义,仅仅是公司整体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全部精力集中于绩效主义肯定会出大问题。除绩效之外,还应关注企业的公平公正,关注企业整体的协同性,关注那些不易衡量事情的价值,关注企业和员工的精神世界,而这些则需要关注企业文化管理、整体运营管理、整个公司领导力水平等等。


前董事分析索尼倒台内幕 绩效主义毁灭自发动机
相关文章:绩效管理-你错在哪里?

2006年索尼公司迎来了创业60年。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因笔记本电脑锂电池着火事故,世界上使用索尼产锂电池的约960万台笔记本电脑被召回,估计更换电池的费用将达510亿日元。
PS3游戏机曾被视为索尼的“救星”,在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但因为关键部件批量生产的速度跟不上,索尼被迫控制整机的生产数量。PS3是尖端产品,生产成本也很高,据说卖一台索尼就亏3.5万日元。索尼的销售部门预计,2007年3月进行年度结算时,游戏机部门的经营亏损将达2000亿日元。多数人觉察到索尼不正常恐怕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据索尼公布,一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索尼冲击”,索尼公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回想起来,索尼是长期内不知不觉慢慢地退化的。
激情集团
我是1964年以设计人员的身份进入索尼的。因半导体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普及,索尼那时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当时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索尼神话”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我46岁就当上了索尼公司的董事,后来成为常务董事。因此,对索尼近年来发生的事情,我感到自己也有很大责任。伟大的创业者井深大的影响为什么如今在索尼荡然无存了呢?索尼的辉煌时代与今天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我参与开发CD技术时期,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集团”接连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索尼当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井深大的领导。
井深大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在刚刚进入公司时,我曾和井深大进行激烈争论。井深大对新人并不是采取高压态度,他尊重我的意见。当这些人不在了,索尼也就开始逐渐衰败。从事技术开发的团体进入开发的忘我状态时,就成了“激情集团”。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的冲动。
挑战精神
今天的索尼职工好象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就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总是说“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从1995年左右开始,索尼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但是井深大的想法与绩效主义恰恰相反,他有一句口头禅:“工作的报酬是工作。”如果你干了件受到好评的工作,下次你还可以再干更好的工作。在井深大的时代,许多人为追求工作的乐趣而埋头苦干。
但是,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我想指出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实行绩效主义,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视。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涌流理论
2004年2月底,我在美国见到了“涌流理论”的代表人物奇凯岑特米哈伊教授,并聆听了他的讲演。“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设理想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应该有自由、豁达、愉快的气氛,让每个认真工作的技术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这正是索尼公司的创立宗旨。索尼公司失去活力,就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
没有想到,我是在绩效主义的发源地美国,聆听用索尼的创建宗旨来否定绩效主义的“涌流理论”。这使我深受触动。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
过去在一些日本企业,即便部下做得有点出格,上司也不那么苛求,工作失败了也敢于为部下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尽管部下在喝酒的时候说上司的坏话,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后来强化了管理,实行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评价制度。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合理的”方针
不单索尼,现在许多公司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引进评价体制。但这些企业的业绩似乎都在下滑。索尼公司是最早引进美国式合理主义经营理论的企业之一。而公司创始人井深大的经营理念谈不上所谓“合理”。1968年10月上市的单熗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的开发,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当时索尼在电视机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即便如此,井深大仍坚持独自开发单熗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这种彩色电视机画质好,一上市就大受好评。其后30年,这种电视机的销售一直是索尼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投入巨额费用和很多时间进行的技术开发取得成功后,为了制造产品,还需要有更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亦需要招募新员工。但是,从长期角度看,索尼公司积累了技术,培养了技术人员。此外,人们都认为“索尼是追求独特技术的公司”,大大提升了索尼的品牌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独自开发能给索尼员工带来荣誉感,他们都为自己是“最尖端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单熗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之所以能长期成为索尼公司的收入来源,是因为技术开发人员怀着荣誉感和极大热情,不断对技术进行改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单熗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的索尼,却在液晶和等离子薄型电视机的开发方面落后了。实际上,井深大曾说过:“我们必须自己开发出让单熗三束彩色显像管成为落伍产品的新技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索尼公司高管没有铭记井深大的话。
如今,索尼采取了极为“合理的”经营方针。不是自己开发新技术,而是同三星公司合作,建立了液晶显示屏制造公司。由这家合资公司提供零部件生产的液晶电视机“BRAVIA”非常畅销,从而使索尼公司暂时摆脱了困境。今天的索尼为避免危机采取了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长老型经营
今天的索尼与井深大时代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自豪感”方面的差别。当年创始人井深大和公司员工都有一种自信心:努力争先,创造历史。
一味地左顾右盼,无法走在时代的前头。在我开发“爱宝”机器狗的时候,索尼的实力已经开始衰落了,公司不得不采取冒险一搏的做法,但是出现亏损后,又遭到公司内部的批评,结果又不得不后退。
今天的索尼已经没有了向新目标挑战的“体力”,同时也失去了把新技术拿出来让社会检验的胆识。在导致索尼受挫的几个因素中,公司最高领导人的态度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在索尼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时期,公司内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真的有了新点子,来。”也就是说那就背着上司把它搞出,与其口头上说说,不如拿出真东西来更直接。但是如果上司总是以冷漠的、“评价的眼光”来看自己,恐怕没有人愿意背着上司干事情。
所以,能否让职工热情焕发,关键要看最高领导人的姿态。索尼当年之所以取得被视为“神话”的业绩,也正是因为有井深大。但是,井深大的经营理念没有系统化,也没有被继承下来。
我尝试着把井深大等前辈的经营理念系统化、文字化,出版了《经营革命》一书。在这本书中,我把井深大等人的经营称为“长老型经营”。所谓“长老”是指德高望重的人。德高望重者为公司的最高领导人,整个集团会拧成一股绳,充满斗志地向目标迈进。
在今天的日本企业中,患抑郁症等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公司内有不称职的上司,推行的是不负责任的合理主义经营方式,给职工带来了苦恼。
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也不论是在哪个国家,企业都应该注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正是索尼在创立公司的宗旨中强调的“自由,豁达,愉快”。
过去人们都把索尼称为“21世纪型企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进入21世纪后,索尼反而退化成了“20世纪型企业”。我殷切希望索尼能重现往日辉煌。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7-12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