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这样说,也常常这样对别人说:“罚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种手段运用得越来越频繁,好像这些管理者除了罚款以外,就没有别的管理手段了。来来回回地就那么三板斧,这些手段早就被员工看破了,管理者对于员工而言已经没有了秘密,这样在管理中会遭受到被动。其实奖和罚应该是同时运用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就好比那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样,这样效果更佳。不幸地是,一些公司的决策者相当“精明”,导致过于偏重一个方面。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和感悟,笔者对奖罚手段的使用问题进行自问自答,也算是一种总结:
1.为什么罚款越来越多,而奖励越来越少?
其实这个问题讲明了一个事实,很多中小企业都有这样的情况,罚款的金额和名目越来越多,或许是笔者有些小心眼:这又是不是厂方另外一种敛财的手段呢?从员工的血汗钱中再次剥离出一部分来,以方便充实自己的荷包,当然这也仅仅是笔者的小人之见。企业也制定了奖励办法和制度,如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还有一些优秀、全勤员工的奖励等等,这些奖励单项金额和累计金额与罚款的单项金额和累计金额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难道是可以奖励的事由太少吗?不是这样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于那些奖励总是很“慎重”,总是会再三斟酌,没有像罚款时那样痛快干脆。在员工缺口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一些企业将罚款金额或充作员工共同基金,或医疗费用,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何况这还是员工本身应得而被剥离下来的部分,更何况这些罚款名目是否合理、合法也未可知?不过企业的这些做法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虽然在开支方面受到严密的控制,帐户经常出现较大的盈余,但是员工也得到了一些满足,然而员工不知道的是,花费在自己身上的那些钱其实就是本身属于自己的钱。
2.员工与企业的无声对抗?
到底罚款有没有用?这也是一个疑问,管理者一边在开出罚款单,一边在教育员工,然而“小白”式的乖乖员工毕竟很少,管理者认为通过自己的说服教育,通过这次罚款,员工会有所警醒,觉悟提高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些员工对自身工资的重视,想想在那些微薄的工资中又被扣掉了一笔,对于这些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而外出打工的人而言确实是一件很肉痛的事情。并不是管理者的说服教育和罚款手段起了作用,而在于员工对于赖以养家糊口的金钱的重视起了作用。然而有一些员工却是另外一个样子,管理者越罚款,员工越皮实,根本就不在乎。一些管理者在员工这种无声的对抗中被激怒了,认为这是在挑战自己的威严,越是在罚款金额上层层加码,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高得离谱的罚款金额,这有用吗?结果是导致了整个车间或者部门对于管理者的无声对抗,杀鸡骇猴?猴不怕!这就是一些管理者遇到的现实,这也是一些管理者需要深刻警醒的。
3.刻薄寡恩,还有多少员工留下?
重罚轻奖,这就是目前一些企业的现实。管理者挥舞着罚款的大棒,试图建立自己的权威,其实员工是由于生计所迫而不得不留下。假如还有另外一家企业工价与这个企业相似,但是罚款少一些,那么员工就会向这家企业流动,假如怀疑这家企业内部管理肯定混乱,员工比较散漫随意的话,那也未必,因为让员工听话的并不是罚款,而是在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劳动者与厂方之间的互信度。假如互信度高的话,内部秩序也会很好,其实这和企业文化的道理一样。为什么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好,原因就在于双方的互信,双方可以谨守承诺,而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企业,还有多少员工能够继续信赖下去?其实这也是一种互信,然而企业却经常单方面的失信,刻薄挂恩,这样的话,还有多少员工能够保持信任?还有多少员工会选择留下?
4.那些奖少罚多的管理者们
可以抱怨一些管理者少奖多罚吗?其实这对于管理者而言也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因为不论是罚款政策还是奖励政策,并不是这些仅仅的执行者可以制定的,因为奖罚制度的制定从来都是决策层的事情。另一方面,一些管理者管理的手段贫乏,不能很好地安抚员工,也不能深入到员工中去,自己首先都不能敞开心扉,又怎么能让员工去接受?不要认为自己就是某个车间、部门、科室的主宰,其实更多的时候,这些人也只能主宰自己,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主宰不了。然而有一些人却一直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好像自己是太阳系中的太阳一样。员工屈从于权力,还是服从于魅力?管理者或许首先要在心态上进行修炼,放弃那些还很粗糙、还很幼稚的想法吧。
5.我们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
管理者过分突出自身的感受和感觉,将工作置于自身的主观世界之内,这样就会忽视别人的感觉和感受。然而管理从来都是一种彼此的互动,过分地突出自己,就会在无形中抑制别人和忽略别人。在明显缺乏互动、缺乏相互尊重的条件下,只是突出个人的感觉和感受,管理的目的能够实现吗?这也仅仅是一些主观愿望,但是这些意识决定了管理的成效,因为这些管理者就从来没有将员工放在心上。可以抱怨一些员工来去自如,无所顾忌吗?不可以,管理者首先需要审问一下自己,是否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而从来没有将员工放在心上、看在眼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忽略了别人,虐待了自己,这也好像是一种反作用力,其实最终受伤的还是这些不知所谓的管理者们。管理者需要牢记:员工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
罚款在一些企业是经常性的手段,然而这也绝对是一种很下乘的手段,管理者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改变对于员工的态度,进而改变自身的管理态度,不然只会让这种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做。如果从内心深处可以接纳这些员工的话,才能将员工的问题看作是自身的问题,在解决员工问题的同时,也解决自身的管理难题,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管理就是一个先付出后收获的过程,假如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并且能够付诸行动的话,那么接下来就很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