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table=500,#ffffff,#f9f7e2,4][tr][td][align=center][table=100,#f9f7e2,#f9f7e2,1][tr][td][align=left][img]http://l.paipai.fm/p_w_upload/photo/Mon_1207/28844_9e631342675192a682259905fa979.jpg[/img][/align][/td][/tr][/table][/align][/td][td][align=center][table=400,#f9f7e2,#f9f7e2,1][tr][td][align=center][color=#ff9571][b]【转载】中国著名十大寺庙[/b][/color][/align]
[align=left][color=#ff9571]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b0d81432413959932280b10ca1629.jpg[/img]
[b][size=4]第一名:白马寺[/size][/b],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
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白马寺山门东走约30多米,有一座十三层的齐云塔,直插云霄。齐云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时烧毁。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61年国务院将白马寺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又成立了白马寺文物保管所。现在,白马寺有僧众数十人,已正式开放,供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3ea114324139601a017614f2391ea.jpg[/img]
[b][size=4]第二名:大昭寺[/size][/b]-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于是,松赞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愿,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这座大昭寺。大昭寺,藏语称“觉康”,意即释迎牟尼佛寺。后经历代修七葺扩建,才形成今日庞大建筑群。大昭寺占地2万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居中,高四层,上覆金顶。经堂、佛殿、传召机构绕殿而筑,大昭寺内珍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迎牟尼金佛。1409年,黄教祖师宗喀巴,始创拉萨大法会,后经五世达赖扩其规模,规定每年藏历正月初三至廿五日为大法会时期,大昭寺成为黄教的“根本道场”。殿内可容纳数万僧人进行法事活动。大昭寺门中国一般寺庙大门均向南开,但大昭寺门却向西开。这是因为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唐朝是往西取经,所以她设计的这座寺门面向西方佛教圣地。大昭寺门前,常有很多信徒面向主殿跪拜。他们来自西藏、青海、四川等地。不论男女老弱,只要殿门前稍有空地,信徒们便旁若无人地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再移至面部、胸前,然后全身俯地,两手前伸,额头轻叩地面,口中不断念诵六字真言。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为虔诚的祈祷和修行方式。大昭寺主殿中央供奉着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两旁屹立着四尊力士塑像,姿态各异,其装束打扮与唐代汉人完全一样。据藏文记载,他们是为文成公主运送佛像的力士,所以西藏人民也为之塑像纪念。西侧配殿内陈列有13世纪创作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等人的群像。松赞干布塑像的左食指上戴有一颗聪玉戒指,相传这就是当年与文成公主结婚时的纪念品,也是藏汉人民友好的象征。每天都有众多的信徒来这里磕头、念经,还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酥油供奉到佛像前,点燃着千百盏日夜不息的酥油灯。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99b41432413960f1de67316c25665.jpg[/img]
[b][size=4]第三名:法门寺[/size][/b]-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元魏和唐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原塔俗名“圣冢”。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明隆庆三年(1569)木塔崩塌,万厉七年至三十七年建起十三级八面砖塔,高四十七米,清顺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底(1939)朱子桥将军捐资补修宝塔,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因阴雨连绵宝塔崩塌。据史载:元魏二年(555);隋仁寿二年(602);唐贞观五年(631);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唐高宗显庆年;武则天长安四年;肃宗上元元年;德宗贞元六年;宪宗元和十四年;懿宗咸通十四年,均以极其隆重的仪式迎请至宫内供养。宋代法门寺也曾恢复到最大规模。明、清两代法门寺虽有所衰,地方官民信众仍尽力整修。新中国成立后,法门寺香火渐盛,道场兴隆。一九八四年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法门寺交由佛教界管理。一九八七年政府决定重修宝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自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封闭的唐代地宫,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喜获释如来真身舍利及上千件法物宝器,法喜遍满,普天同庆,从此法们寺揭开佛元新页。一九八八年法门寺成功举办了国际性的“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并正式对外开放。十余年来在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指引下,在澄观、净一法师的带领下,在佛教四众的努力下,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长廊角亭、钟鼓楼、禅房、寮房等访唐工程。一九九八年对宝塔地宫进行装饰,使其庄严再现,体现无上法门,体现无尽法界,结合历史,宗教信仰,社科艺术等内容为一体而又是供养佛指舍利的大曼荼罗坛场,再现唐密曼荼罗之精华,使法门寺成为中国佛教首区。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decc143241396123968672f9d8962.jpg[/img]
[b][size=4]第四名:关帝庙[/size][/b]-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
现庙坐北向南,总面积1.8万多平方米,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平面布局分南北两部分。南为鸨义园,由牌坊,群子亭,三义阁,假山等组成、亭内有线刻结义图案一方。四周桃林繁茂,大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北部为央,分前后两院。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为中轴、两侧配以石坊、木坊、钟鼓楼、崇圣寺、胡公祠、碑亭、钟亭等;后院以“气肃千秋”牌坊为屏障,春秋楼为中心,刀楼印楼为两翼,气势雄伟。前后院自成格局,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前后有廊屋百余间围护,形成左右对峙而又以中轴线为主体的我国古建筑传统风格。布局严谨,规模完整,建筑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aaf814324139610692a7fa7cdc0d2.jpg[/img]
[b][size=4]第五名:晋祠[/size][/b]-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晋祠旅游景区距太原市较近,气侯条件与市区接近,加上依水傍山,风景优美,是游客避暑、观光地。太原市通往晋祠的8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8路小公共汽车,昼夜持续时间长(早6:00--晚23:00),行车间隔时间短(15--20分钟),乘车环境舒适。晋祠风景区食宿方便,饭店、旅馆座落周围,数十家饭店、餐馆、酒家,均具有上乘的服务和可口的饭菜,且具有本地特色。尤其是“晋祠大米”以其明晶透亮、味道纯香而饮誉天下。紧靠景区的晋祠镇政府近几年下工夫抓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公用设施及三业(服务、餐饮、娱乐)建设,面貌大为改观,尤其是景区的住宿条件、通信业务、医疗保障、娱乐场所、购物环境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亲睐。
[/color][/align]
[/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540,#f9f7e2,#f9f7e2,1][tr][td][/align][/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540,#ffffff,#f9f7e2,1][tr][td][align=center][color=#ff9571][size=3]‥‥‥‥‥‥‥‥‥‥‥‥‥[/size]【转载】中国著名十大寺庙‥‥‥‥‥‥‥‥‥‥‥‥‥[/size][/color][/align][/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500,#ffffff,#f9f7e2,4][tr][td][align=center][table=400,#f9f7e2,#f9f7e2,1][tr][td][align=center][color=#ff9571][b][/b][/color][/align]
[align=left][color=#ff9571]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19ce143241396491f94b673f5f85f.jpg[/img]
[size=4][b]第六名:孔庙[/b][/size]-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孔庙是中国历代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孔子逝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不过当时孔庙的规模很小,只有庙屋三间。至汉代(公元前206-220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统治者各取所需,对孔子思想进行改造,将孔子奉为“至圣先师”,皇帝们或派官员或亲去孔庙祭祀,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就曾八次到过孔庙拜谒,孔庙的规模也一天天扩大。今天的孔庙,是经过明(公元1368-1644年)清两代重修和扩建的,它的建筑仿皇宫式样,共分九进庭院,主要建筑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附属建筑物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三座大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共466间,另有54座门坊,占地21.8万平方米。庙地四周围以红墙,配以门坊和角楼。孔庙黄瓦红垣、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孔庙不仅以规模宏大的建筑闻名海内外,而且藏有丰富珍贵的文物,其中尤以碑刻石碣最为著名,孔庙现存名碑碣2100多块,年代久远,数量可观,浩瀚的碑林,宛如一幅历史画卷,也是一个书法、石刻的博览会。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c7861432413962106d55a358a73c3.jpg[/img]
[b][size=4]第七名:拉卜楞寺[/size][/b]-拉卜楞寺,全名为“甘丹谢知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拉章(佛宫,拉卜楞即为转音)扎西奇”,又因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曾经学经于拉萨哲蚌寺扎西郭芒扎仓,并出任过该扎仓堪布,所以康藏地区的藏族习惯上称拉卜楞寺为“安多扎西郭芒”(意为安多地区的吉祥多门院)。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座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似松林苍翠,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蜓而流,呈右旋海螺状,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圣地。1709的第一世嘉木样受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之请,返回故里在此风光宜人之地建寺,历经280多年的修建、扩充,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1961年,拉卜楞寺被甘肃省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这数次拨款维修。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4c2714324139631ffc8f889a16dda.jpg[/img]
[size=4][b]第八名:少林寺[/b][/size]-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隋唐时期,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术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绝,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元明时期,少林寺已拥有憎众二千余人,成为弛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拳。少林寺千佛殿内供有毗卢佛铜像,因此该殿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 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反映出少林拳“拳打一条线”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f6fa1432413962f935c2dadec2393.jpg[/img]
[b][size=4]第九名:塔尔寺[/size][/b]-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40公里。始建于明嘉庆三十九年,占地600多亩,由山门、花寺、小金瓦殿、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班禅行宫,僧舍等汉藏建筑风格相结合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几百年的历史积累,塔尔寺文物极为丰富。寺院的堆绣、壁画、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五、四月十四至十五、六月初七只初八、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三举行四次全寺性的祈愿大法会活动,人称“四大观经”。塔尔寺古称佛山,藏语称为拱本,即十万个佛像的意思。据历史记载,塔尔寺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以后一直是藏族、蒙古族、土族的喇嘛教朝觐的圣地。塔尔寺占地40万平方米,整个寺院依山势起伏,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间塔等大小建筑共有1000多个院落,4500多间殿宇,组成完整的汉藏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在建筑、雕塑、壁画、堆绣和酥油花等方面(后三者被誉为艺术三绝),都反映了藏族的独特风格,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5/43990_5dde1432413963ca7bf653fc574d2.jpg[/img]
[b][size=4]第十名:悬空寺[/size][/b]-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真绝,其建筑艺术真高。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历代都重修,但原来的结构都没有改变。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
[/color][/align]
[/td][/tr][/table][/align][/td][td][align=center][table=100,#f9f7e2,#f9f7e2,1][tr][td][align=left][img]http://l.paipai.fm/p_w_upload/photo/Mon_1207/28844_52dc1342676648e8e1da834f6c45e.jpg[/img][/align][/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
[ 此帖被1264の不二在2015-05-24 05:0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