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美,家乡的云美,家乡的水美——*旅游摄影*答谢活动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1379 回复:28

家乡的风美,家乡的云美,家乡的水美——*旅游摄影*答谢活动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大米。

ZxID:4900279


等级: 家喻户晓
不要找我要书,不看小说很多年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7-11 0



在这里,我们相识。

在这里,我们相知。

由于你们,我爱这里。

由于你们,这里更精彩。



为感谢大家对*旅游摄影*的支持,本版特举办答谢活动。


活动时间: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8日24:00时


活动要求:动动你的手指,跟帖推荐家乡的一处值得你骄傲的旅游景点,介绍更多的人了解吧!


活动奖励:符合要求的回复一律奖励50DB。如果在*旅游摄影*发过主题帖,额外奖励30DB。



大家可以简单点写哦
[ 此帖被silvia_z在2009-07-11 12:51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bd704260683675f88cb10d62.jpg
  • 描述:0b14ad19570b9c6242a9ad5c.jpg
  • 描述:123.jpg
  • 描述:456.jpg
  • 描述:56e262fa039643044f4aeaa5.jpg
  • 描述:852e6c169e3c792ac93d6dab.jpg
  • 描述:7807010e5cfee5ceab6457b5.jpg
  • 描述:20090310121605149397.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7-11 0
海南-三亚



在这里,我们相识。

在这里,我们相知。

由于你们,我爱这里。

由于你们,这里更精彩。



为感谢大家对*旅游摄影*的支持,本版特举办答谢活动。


活动时间: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8日24:00时


活动要求:动动你的手指,跟帖推荐家乡的一处值得你骄傲的旅游景点,介绍更多的人了解吧!


活动奖励:符合要求的回复一律奖励50DB。如果在*旅游摄影*发过主题帖,额外奖励30DB。



大家可以简单点写哦
[ 此帖被灬千ヽ在2009-07-11 12:52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1.jpg
  • 描述:2.jpg
  • 描述:4.jpg
  • 描述:5.jpg
  • 描述:6.jpg
  • 描述:7.jpg
  • 描述:11.jpg
  • 描述:22.jpg
  • 描述:33.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51
某如

ZxID:3601075


等级: 内阁元老
做人要低调……低调……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7-11 0
浙江平湖








莫氏庄园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坐落在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南河头)东首,是清代三品官员莫放梅祖孙三代居住的豪宅,它始建于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历时三年竣工。庄园占地4851平方米,建筑面积2636平方米,各式房屋七十余间。六米多高的风火墙将整座庄园围合成具有强烈封闭性的整体。系典型的江南木构架结构园居合一的第宅建筑群。

  整座庄园的建筑布局按照东、中、西三组,南北纵深四进排列。在中轴线上,自南往北依次为轿厅、正厅、过厅、堂楼厅;前后建筑按渐进次序排列,由公共性——半公共性——隐私性,逐渐过渡,应合了前堂后室的传统布局。同时,依中轴线向左右次第扩展,形成东、西轴线,东侧有祠堂、帐房、花厅、佛堂、厨房,西侧有前、后花园、书房、卧室等。通过转曲有序的回廊,贯穿南北的避弄等小建筑形式将单体的厅、堂、斋、室连接起来,形成单体间既自成格局,弘扬个性;整体上又分合有度,严谨规整的统一体系,以有限面积,营造无限空间。

  莫氏庄园具有明确的走向和流线。庄园坐北朝南,沿街临河的空间定位符合中国古代居住建筑的选址要求。正门处于庄园东南首,即八卦中的巽位,系青龙、朱雀之向,乃江南风水民居以坎宅巽门定门路之实物例证。坊上置平身科斗拱,广三间七架,通面宽12.20米,明间面宽4.70米,供主人及贵宾进出之用,中间六扇黑漆大门,每扇置门钉纵16路,横140路,总共一万三千多枚,气度非凡。明间内置隐门一对,上有联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博施济众定裕后昆。”,两旁所竖仪仗牌,是莫放梅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遵例入贤官授侯补江苏直隶州知州”后所设。次间面宽3.75米,是常人进出的地方,兼作莫家门房同时又是莫家子弟读书之所。

  塞门,过门厅折西而行,是一座雕工细腻的水磨砖雕门楼。两扇黑漆的楠木大门重逾千斤,门前一对抱鼓石,鼓心为游龙戏珠浮雕,基为青石须弥座。砖质斗拱衔接默契,精美的雕刻艺术,俯仰皆是。门罩和兜肚上的三国人物呼之欲出,鲤鱼跳龙门栩栩如生,藏形匿影的暗八仙、福禄寿、天官赐福、梅兰竹菊等砖雕图案目不暇接。

  轿厅,是莫氏庄园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系主人迎宾送客,停轿备茶的地方,故又称茶厅。广三间七架,为抬梁、穿斗兼用式构架,明间宽4.20米,次间宽2.75米,通面宽9.70米。厅内陈列的绿呢大轿乃三品官之官轿,另一藤轿是便轿。院中面北之影壁上有阳文“鸿禧”两字,承起整个中轴线。

  正厅“春晖堂”是庄园之主体建筑。体制高敞宽大,朝南向阳,彻上明造,广三间九架,为抬梁式构架,枋上置平身科斗拱。明间面宽4.43米,次间面宽4.07米,通面宽12.57米,厅前置鹤颈式轩廊。二十扇高达3.6米的落地长窗,一字排开,裙板上刻有蝙蝠、仙鹿、寿字和牡丹花等图案,寓意福、禄、寿、富贵。轩梁、挂落、栏杆上各种木刻图案或以音喻,或以形意,或以蝙蝠和鱼组成福有余,或以石榴寄寓子孙满堂,或以暗八仙隐喻长寿……强烈的民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作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的正厅,在家俱布置上亦极具法度,整套家俱八仙桌、天然几、茶几、云屏太师椅等皆采用上品紫檀精制而成,乃清代原物家俱遗存,足显富贵、华丽与端庄。

  堂楼,位于中轴线上最后一进建筑。广七间九架,为抬梁,穿斗兼用之构架。明间面宽4.19米,次间面宽3.63米,梢间3.63米,尽间3.63米,通面宽25.97米。为二层建筑,楼上卧室是眷属起居之所。楼下明、次间组成女厅,乃应酬女宾之场合。妇女不登大雅之堂的封建礼制在莫氏庄园建筑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实物例证。厅中陈列整套清代榉木家俱,造就出一种闲适温和气氛。

  书房位于西轴线上前后花园之间,其空间设计采用了隔而不断的表现手法,通过横跨开间的门空式博古架将书房隔出前后,分一为二。书房立面采用大量的门、窗、书架等与外界相隔,砖墙面不足总立面的五分之一,园中景致,尽收眼底。借前景,可春看笋出,秋闻桂香;借后景,可仰观石山侵楼,芭蕉分翠,恍入笠翁“无心画”、“尺幅牖”之中。在漆作的表现手法上,造园者亦匠心独运,对书房所有木构件施以黑色,依五行之说,五行之水配五色之黑,将书房漆以黑色,实乃消灾避火之精神寄托。

  我国古建筑的屋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向有“第五立面”之美称,莫氏庄园群体建筑在屋顶的修饰上也毫不例外地因袭了古制。飞檐翘角的屋顶,仪门、轿厅、正厅、堂楼屋脊上的龙吻,鲤鱼跳龙门,双狮戏球,龙凤呈祥,刘海戏金蟾,歇山顶上的仙人指路,狮、马等蹲兽,姿态各异,以浩浩蓝天为衬,俨然是一幅名家水墨大手笔,《诗•小雅•斯干》中“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意境,在追求动态美的古建筑设计上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点缀其间的三座花园,构成东、前、后鼎足之势,拳石勺水,移天缩地,以玲珑、空灵见长;有法无式,因地制宜,以意境、比兴取胜。总观花园布局,以山石为骨骼,水池为血脉,花草树木为衣冠,笋石依墙而立,随势赋形,各得其所。各种山石小品,皆以神似取胜,如石狮回眸,天狗吞日,雄鹰窥池,报晓雄鸡等,皆在似与非似之间。一丛芭蕉,几支幽篁,构成江南特有的清秀和雅淡之风格。

  通观整座庄园,精美的梁檐构件,华美多变的廊前挂件,精湛细腻的砖雕木刻、脊塑等俯拾间比比皆是。建筑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彰显中国古建之美。其完整的园居合一建筑,典型的建筑艺术风格,丰富的清朝遗存家俱等实物陈列,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誉。诚如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所言:平湖莫氏庄园具有江南民居特色,小巧玲珑,布局紧凑,这在江南乃至全国也屈指可数。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Evensinly67依

ZxID:1704579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wq465
我是evensinly67。。小依依又回来啦。。小嘟9岁了,小小嘟快3岁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7-11 0
[color=#660066][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在这里,我们相识。

在这里,我们相知。

由于你们,我爱这里。

由于你们,这里更精彩。 [/align]


为感谢大家对*旅游摄影*的支持,本版特举办答谢活动。


[backcolor=#ffffcc]活动时间:[/backcolor]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8日24:00时


[backcolor=#ffffcc]活动要求:[/backcolor]动动你的手指,跟帖推荐家乡的一处值得你骄傲的旅游景点,介绍更多的人了解吧!


[backcolor=#ffffcc]活动奖励:[/backcolor]符合要求的回复一律奖励50DB。如果在*旅游摄影*发过主题帖,额外奖励30DB。[/color]


大家可以简单点写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消声匿迹

ZxID:2190444


等级: 明星作家
   庄周爱蝴蝶,只是蝴蝶不愿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07-11 0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新锡都 中国草果之乡



在这里,我们相识。

在这里,我们相知。

由于你们,我爱这里。

由于你们,这里更精彩。



为感谢大家对*旅游摄影*的支持,本版特举办答谢活动。


活动时间: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8日24:00时


活动要求:动动你的手指,跟帖推荐家乡的一处值得你骄傲的旅游景点,介绍更多的人了解吧!


活动奖励:符合要求的回复一律奖励50DB。如果在*旅游摄影*发过主题帖,额外奖励30DB。



大家可以简单点写哦
[ 此帖被暗杀令在2009-07-11 15:25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进城大道.jpg
  • 描述:夜.jpg
  • 描述:篾厂漂水岩瀑布.jpg
  • 描述:20080710173502573.jpg
  • 描述:20080710173502150.jpg
  • 描述:20080710173819623.jpg
  • 描述:20080710173819181.jpg
  • 描述:11.jpg
  • 描述:yizhong.jpg
  • 描述:12.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路过人间
百鬼夜行

ZxID:767614


等级: 文学大师
黑俄罗斯(Black Russian)、镙丝钻(Screw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07-11 0
连云港花果山









  花果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云台山境内!花果山山门建成于1996年7月1日。一到山门口,《西游记》氛围便扑面而来。山门是在传统古城门的骨架上,用现代表现手法加以渲染。正门上首为孙悟空的头像,背衬圆形图案,象征功德圆满,法轮常转。
  北侧有唐僧师徒4人西方取经的浮雕,下方有6只圆雕雄狮把门,广场四周有109只石猴迎宾。山门背面的匾额上镌“东胜神洲”四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先生题写。透过中间的门洞,可看到松林中吴承恩雕像。
  步行沿仙人桥、竹节岭、十八盘登山,也可乘汽车直抵山顶。十八盘路侧有一块石头形似鲤鱼,头在地面,半献身子在地下。相传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稳,派许多阴阳先生到各地去查访和破坏龙脉,这天有一位来到云台山,发现了鲤鱼石,又见这条岭上有个第一天门。他知道鲤鱼只要跳过天门便成了龙,托生在山主家,长大就会抢夺皇帝的江山。阴阳先生找到了山主,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山主很高兴,便问怎样才能使鲤鱼跳过天门。阴阳先生对他说,只要在鲤鱼石旁修个十八盘,就能顺势飞上天门。于是山主雇人昼夜施工建起了十八盘,阴阳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原来鲤鱼跳过天门才能成龙,若是落在十八个盘子里,那只能是人间的一道菜,风水也就这样被破了。
  攀上十八盘,走不多远便是南天门。在《西游记》里它是玉皇大帝灵霄宝殿的外大门,每次孙悟空上天求救兵,都是先经过这里通报。南天门旧有关帝庙,毁于日寇的战火,林则徐曾在鸦片战争前到这里观赏过,并留下了三首著名的七律。
  由南天门下行抵九龙桥。九龙桥为花果山的主景之一,位于群山环抱的幽谷之中,有九条大涧在这里汇合,然后奔流向山下的大海。过去香客从南天门小路下至谷底,稍事休息便可鼓气继续向上攀登。
  这一降一升虽增加了登山的艰险,但却平添了跌宕起伏的情趣。九龙桥建于明代,为体量较大的砖构拱桥,它不仅方便了过往行人,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艺术精品。桥旁的大银杏已近千年,是宋代的遗物。它用浓密的绿荫笼罩着九龙桥,桥上山风阵阵,桥下流水潺潺,松涛盈耳,鸟语花香,把游人的疲劳消除得一干二净。
  桥南有九龙将军庙,也就是这座桥的桥神庙;北面高处是茶庵,过去专供游客休息品茶,现辟为吴承恩纪念馆。
  沿山路攀缘或乘缆车可至三元宫。三元宫是云台山区的主庙,也是花果山的主体建筑。
  三元信仰源远流长,早在1600年多年前东晋时代,干宝的《搜神记》上便载有东海人陈光蕊,生了三个儿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的记叙。明代苏北鲁南三元信仰非常兴旺,万历十五年(1587年)淮安人谢淳破家扩建三元宫,奠定了三元宫建筑群的基础。《西游记》的作者更是三元的坚定信仰者,书中说唐僧是东海陈光蕊的儿子,这庙里的三元也就是唐僧的骨肉兄弟了。近年三元宫易名海宁禅寺,改塑释迦牟尼佛,三元圣像已移至东配殿。
  大雄宝殿面前有两棵千年银杏,显示着三元宫古老的历史。抗日战争时三元宫遭受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这两棵树虽然枝干断裂遍体枯焦,但在胜利的春风吹拂下,又绽发新芽,结出了累累果实。三元宫近年经过多次修葺,已逐渐恢复原貌,只在东南部位的下方,保留下一块当年的残垣断壁,作为历史的见证。
  过三元宫拾级而上,不远处便是义僧亭。1938年夏天,三元宫惨遭日寇飞机轰炸后,寺僧们联络山民共20余人奋起自卫,多次成功地伏击了搜山的日寇。1939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早晨,日寇集中300余人,兵分四路围剿三元宫及所属寺庙,戳死仁芳法师,绑走德选等四位法师和六位山民,除放走一位山民外,其余全部活埋。几天后,日寇又两次前来控山,把三元宫及所属的玉皇宫、九龙庙、屏竹社等13处庙宇全部放火焚烧,使这座海内知名的庞大庙宇群化为一片瓦砾。
  为了纪念云台山的抗日僧众,教育后代勿忘国耻,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在三元宫附近兴建了义僧亭,亭中碑石上镌有彭云撰文、周庚如书丹的《云台山僧众抗日纪念碑记》。
  过义僧亭油口票碑、高心泉,便到了屏竹禅院。屏竹禅院坐落于一片金镶玉竹之久金留玉竹是竹子里面的珍品,嫩黄色的竹竿上每节都有一条绿色的浅沟,位置上下交错,此前彼后,好似在金版上镶进一块块碧玉一般,美丽淡雅。金镶玉竹在宋代的文献上便见记载,后渐渐失传。
  10多年前内地发现几百株野生的金镶玉竹,一些植物学家便惊叹为很有价值的发现。后来人们才知道这种所谓失而复得的珍稀品种,在云台山上千余年来一直生长繁衍得很好,所以1993年6月邮电部发行的特种邮票《竹子》,其中第二枚就采用了连云港的金镶玉竹。
  屏竹禅院为明代谢淳舍家开山时所建,曾惨遭日寇焚毁,仅存院门。1984年政府拨款重建。屏竹禅院又有松风殿、好生堂、屏竹社等名称,面积虽不大,但在园林设计上却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惠心泉一井两眼,象征着珠联璧合,心心相印。泉水特别甘甜,过去禅寺的和尚就是用此泉水烹茶待客。
  南花厅是品茶的好地方,用惠心泉的水泡云雾茶,为云台山茶道中的双绝。胡耀邦、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此品茗休息。
  水帘洞是游客最为向往的地方。吴承恩就是受了这个水帘洞的启发,在《西游记》中给早期的孙悟空提供了一个神话色彩十分浓郁的活动场所。全国各地的水帘洞很多,但都是《西游记》流行以后起的名字,只有这里的水帘洞是在《西游记》风行以前便有了的。明代海州人张朝瑞在为三元宫写的一块碑记里,便记载着水帘洞是香客必游之处。石壁上“高山流水”四个大字,是海州知州王同题写的,时为明嘉靖二十三年 (1544年),那时《西游记》还不曾出书。
  水帘洞是一个天然裂隙洞穴,内有人工隧道可通下层平台。洞门前有许多珍贵的题刻。“印心石屋” 是清代道光皇帝手书,赐给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陶澍的。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奉命来海州改革盐政,成效卓著,使清廷国库转亏为盈,出现了短时期的中兴局面,因此皇帝给予他亲书室名的殊荣。三年后,陶澍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再次来海州巡视盐政改革的成效,并发起云台山庙宇的修缮工作,大兴土木,使这一带风景区顿时面貌一新。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当地人便将御书“印心石屋”刻于水帘洞旁。“灵泉”二字是嘉庆年间知州师亮采的手笔,“灵泉”指的是洞里那口方形小井,井虽不大,却常年有水,大旱不涸,民间传说通往东海龙宫的海眼就是指的它。
  娲遗石是夹在大石缝中的一块奇石,它上不靠天,下不着地,俗说是女娲炼石补天剩下来的石头。从明代开始,我国进入了长篇小说的鼎盛时期,许多作家都喜欢在石头上大做文章,首创者吴承恩就是按照这里石头的尺寸和形象来描述孙悟空出世的。
  娲遗石上方有半边石卵,据说另一半在孙悟空出世时被崩到山下去了。石卵一侧有一个形似猴头的巨石,温情地吻着娲遗石,那便是孙猴子成仙后脱下的凡胎。娲遗石下方的池子叫“阿耨达池”,阿耨达是梵语的译音,意为众水之源。传说过去仙女常来洗澡,孙猴子出世后在里面撒了泡猴尿,弄脏了池子,从此仙女们就不再来了。
  在照海亭的下方,有一块巨大的摩崖石刻,是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镌刻的,将毛主席对胡耀邦说过的一段话:“孙猴子的老家在新海连市云台山”,用集毛泽东手迹的方法重组而成。
  毛主席在1955年1O月至1958年春天,短短三年间三次谈到这里的花果山是孙猴子的老家,引起了省、地、市领导及当地人民的重视,经过查找资料,现场勘察,证实毛主席的判断非常准确。
  照海亭一带有关《西游记》的景点比较集中,较为有名的有海天洞、二仙洞、法龙洞、万佛洞、朝阳洞等,过去大多塑有佛像,供信徒朝拜;还有一些是依民间传说命名的,如无底洞、狐妖洞、马猴元帅洞等,统称七十二洞。这七十二洞是千万年前一次猛烈造山运动留下的痕迹,许多巨大石块交叉垒叠,自然形成了一大批洞穴。
  海天洞是七十二洞中最大的一个,因为由高僧悟五营造,故又称悟五洞。当年他剔除石缝间的淤土,凿通相关连的洞穴,使海天洞与上下四旁的小洞连成一体,或升或降,或明或暗,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并在洞顶建亭一座,名曰照海亭。登亭俯瞰,但见四面群峰遥峙,翠绿扑面,花香阵阵,几疑身入仙境。
  一线天和七十二洞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许多巨石和洞穴连接组成的一处景点,古人称作“天通一线 ”和“石壁洞天”。一线天的主景是两块几十米高的石头互相支撑,中间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人行其间,可看到上面露出的一线蓝天,白云匆匆流过,奇险奇趣。在一线天里钻洞,道路回环,处处相通,忽上忽下,忽隐忽现,只听人语声,不见人踪迹,盛夏如秋,暑气全消。
  从远处山腰眺望一线天,这里就是著名的八戒石.很像一个戴着僧帽的老猪在绿树丛中呼呼大睡。一线天下面是花果山山名摩崖石刻,游客都爱在这里留影,青山红字,非常壮丽。这里还有天然碑、砚石等景观。沿小路前进可至墨香小径,里面有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刻在天然石块上;还可至怪石园,看千奇百怪与《西游记》有关的象形石。“神”字王在东部秃龙沟下,是刻在山体上的怀素草书“神”字,长39.4 米、宽15.8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汉字,1996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登上玉女峰是花果山之游的高潮,有缘的人在这里可看到云台山两个最为精彩的景致。一个是在迎曙亭看海上日出;另一个是看云台铺海,白云翻滚好像海水扬波,露出来的峰顶就像大海里的蓬莱仙岛,群山俯伏,阡陌纵横,此情此景令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在花果山山门以西不远处,原有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60年)的郁林观,1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指出它的遗址所在之处,完全得益于石壁上的那块唐碑《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唐碑镌刻在一块天然的平整巨石上,净面高2米,宽3.8米,苍劲的隶书气韵恢弘。由于石质优良,从唐代流传至今,依然字迹清楚如新,是国内罕见的珍宝。
  《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是一篇美丽的游记散文,叙述海州司马崔惟怦巡视海疆之后,顺路到这里游览的情景。文中描绘了当地自然景观,还详尽叙述了地方官元暖开辟飞泉景点的过程。讲他怎样亲自策划和设计,砍尽杂草,剔除危岩,筑埝收贮上游的雨水,使飞瀑常年不断。同时还种植不同季节开放的花木,万紫千红,把飞泉装点得仙宫一般。这是云台山有史以来首篇记叙旅游建设的文章。
  唐碑对面是一块宋代的摩崖石刻,体量也很大,且保存完好,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碑用三言诗的形式,叙述三位友人泛海登山畅饮终日的事情。由祖无择作诗、苏唐卿小篆、王公衮镌刻。三者都体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所以后人把它称为“三绝碑”。
  海清寺阿育王塔兴建于宋代天圣元年(1023年)。塔高40余米,九级八面,是苏北地区现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宝塔。据建塔时嵌在塔内壁上的碑文记载,此地原先曾建过一座塔,在唐代时号称全国第二,可见此塔在我国的建塔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海清寺阿育王塔位于花果山进山处的大村水库旁,自古就是云台山的一个主要景点.明代叫“古塔穿云”,清代叫“塔影团圆”。
  它的特点有五:一是历史古老;二是根深蒂固,经历过郯城1668年8.5级大地震的洗礼,至今不歪不斜;三是塔形壮丽,再经山光水色的映衬,相得益彰;四是既能看又能爬,游客有参与的机会;五是有动人的神话传说,倍增游兴。
  《西游记》里的花果山在连云港的八个理由 文 / 暮云追雪
  从所处位置看,方向正确
  从自然景观看,不差分毫
  从作者籍贯看,相去不远
  从交游行迹看,来往甚频
  从景观设置看,对其启发巨大
  从宗教背景看,与其渊源颇深
  从民间传说看,对其影响在前
  从猴王原型看,与其密切相关
  “……这部书单表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每读《西游记》至此,禁不住掩卷深思、悠然神往。那么,《西游记》中所描述的花果山究竟在哪里呢?在今天,这个问题恐怕连三岁小儿都难不倒,早已不成其为问题了。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发过“金口玉言”:孙猴子的老家在新海连市云台山!响彻寰宇,音犹在耳。国内外众多学者皓首穷经,以令人叹服的史料佐证了“主席语录”的绝对正确。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国内外《西游记》及吴承恩研究机构及专家几乎众口一词,连云港市花果山乃“正宗”孙悟空老家,铁板钉钉,不容更改。
  但事情总有那么点蹊跷,偏偏有一些地方从狭隘的局部利益考虑,置种种史实于不顾,抱着有枣没枣打两杆、有鱼没鱼撒两网的思想,不自量力非要与江苏连云港来争正宗花果山的名份。这也难怪,“孙悟空老家”可是块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特别是在各地大兴旅游经济,旅游渐成主导产业的今天,这块招牌可谓孕含商机无限,不争白不争,把水搅混了,总能摸上几条小鱼。连云港人自古以来就熔铸了山的博大和海的宽容,心比天高,气宇轩昂,对此不过付之一笑而已,本来就无需争辩,也不屑于争辩。
  我不是《西游记》的研究者,也无意于介入正宗花果山的名份之争,却素喜抱根问底,追寻探索的乐趣。我已实在记不清多少次登上连云港市花果山了,穿梭在娲遗石、水帘洞、七十二洞、唐僧崖、八戒石等众多历史景观之间,深刻感受于花果山的钟灵毓秀、浪漫神奇,体味着“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联句的精辟,可谓颇有感触。近来又偶翻了数本典籍,探寻印证,含英咀华,心领神会,怡然自得,不觉陶醉其中,《西游记》与连云港市云台山越发清晰地重叠在了一起……
  1.从所处位置看,方向正确。《西游记》对花果山的位置有明确的界定,前文已引述过,换言之即 “东方海中的一座名山”。从历代史籍、方志对连云港云台山的记载看,一致指明其在海州东北的大海上。《山海经》云:“都州在海中,一曰郁洲。”《水经注》亦云:“朐县东北海中有洲,谓之郁洲。《山海经》所谓郁山在海中者也。”《江南通志》:“在州(指海州)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郁林山,亦名郁山,在江苏灌云县东北郁洲,旧在海中……今已连于大陆,名云台山。”《云台新志》:“康熙四十年”,云台山与海州大陆“渡口渐塞 ”,“至五十年,忽成陆地。”至于古今地名更易就不需赘述了。
  2.从自然景观看,不差分毫。在世人眼里,云台山早就是一座远离人寰的海中仙山。唐开元年间《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纪》石刻描述云台山:“雾夕与碧海同深,朝霞将赤城争峻。”宋苏东坡于孔望山遥望海中仙山,写诗叹道:“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寰。”上述两例皆为前人所述,绝非牵强附会。即使是吴承恩时代,云台山也仍还是海中山岛。明隆庆三年,海州知州杨本俊《登云台山》诗云:“山如驾海海围山,山海奇观在此间。乘兴时来一登眺,恍疑身世出尘寰。”试问有哪座山能比云台山更象《西游记》中的花果山?!
  3.从作者籍贯看,相去不远。吴承恩长期生活于淮安,这是世人皆知的,祖籍是与淮安紧邻的涟水,则在为其父亲撰的《先府宾墓志铭》中写得明白。查一查史籍方志就知道,明代以前涟水曾几度归属海州,海州也曾长期归淮安府管辖。所以,吴承恩自号“淮海浪士”、“淮海竖儒”,号“郁洲山(即云台山)人”的吴恒宣则在其著述《云台山志》扉页上署名“淮阴吴恒宣”。吴承恩作为本地人,写熟悉的本地风物当为顺理成章之事。
  4.从交游行迹看,来往甚频。海州不仅有吴氏族人,也有吴承恩的亲戚,更有与其相处甚殷的挚友,因之吴承恩的行迹、交游便与云台山所在地有了不解之缘。云台山吴氏与淮安吴氏之间的宗族关联十分清楚。云台山吴氏为书香门第,世代居守“即林园”,并作为施主修立了相传长春子邱处机栖真过的“长春庵”。吴承恩后人淮安人吴进曾三赴云台,不仅盛赞其“家兄”吴用晦所居守“即林园”之幽美,还在那里发现了吴承恩之遗稿《仓卒未及录》及其它诗文。《嘉庆海州志》载有胡琏及其子、孙、重孙四代人的小传,吴承恩在与胡家来往的相关诗文中称胡琏为“我师”、“我舅 ”。隆庆四年(1570年)任淮安知府的陈文烛,倡修《隆庆海州志》并为之作序,被称为淮安“二吴高士”的涟水吴承恩、沭阳(海州属县)吴万山皆为陈家座上客,陈文烛还从吴承恩手中得到过海州刺史李邕书写的《娑罗树碑》拓片,可见吴承恩对海州史迹颇为知晓。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吴承恩正在酝酿创作《西游记》,校正《隆庆海州志》的赣榆人裴天祐晋大理寺卿,吴承恩以诗《赠裴鹤洲晋列卿逢初度歌》赠之云:“主人本是瀛洲客”,指称裴氏家乡之云台山为海上仙山,可见吴承恩对云台山的地理掌故很是熟悉。
  5.从景观设置看,对其启发巨大。水帘洞是《西游记》故事的重要背景地,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府第。而云台山水帘洞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就有其名,绝非《西游记》流行之后附会之名。与吴承恩同处明代中叶并有故旧关联的海州人张朝瑞“博学力行”,在其《东海云台山三元庙碑记》中最早记载了花果山水帘洞之名,其时《西游记》尚未成书,而水帘洞已为云台名胜之一。花果山之名虽最早见于1934年许绍蘧所撰的《连云一瞥》,但其名当为民间沿用很久、约定俗成的称谓。云台山中有一块天生奇巧的“娲遗石”,夹在大石缝中,上不靠天,下不着地,民间传说为女娲炼石补天所剩,其尺寸形态与《西游记》中描写的感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的仙石猴胎恰相吻合,周围格局也与书中描写十分相似。另外,云台山上还有看门石猴、八戒石、唐僧崖等形神兼备的西游人物形像,皆为地造天设。上述列举几例,对吴承恩写《西游记》绝对不会没有启发。
  6.从宗教背景看,与其渊源颇深。连云港地区的云台山在汉代即成为太平道信徒修炼的最佳选地,晋代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称云台山(郁州)为海上岛屿类炼丹场所的重要选地。晋代天师道孙恩、卢循起义将云台山地区作为其转战的重要根据地。唐初著名道教学者成玄英也曾长期隐居于连云港云台山。在宋代以前云台山一直被道教公认为第七十二福地,并为全真道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宋、元、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道、佛教相互融合的时期,此时云台山取得了道教老资格尊神“三官”根本道场的地位。自汉代佛教从西域传到中国内地后,海州地区和内地其它地域一样,佛教渐渐传播开来,除孔望山汉代佛教摩崖石刻外,海州广建佛寺,修篓浮图,历史上建有三元圣宫、石佛庵、大佛殿、海清寺、船石庵、云门寺、镇海寺等佛教寺院几十处之多。云台山地区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宗教活动集中场所,与淮扬等周边地区宗教往来不绝,从而为《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云台山寺庙名称以及历史上三元宫道、佛并揉更迭也能在《西游记》中找到相关投影。
  7.从民间传说看,对其影响在前。云台山地区关于唐状元陈光蕊、宰相殷开山及其女殷小姐的传说、资料很多,地方文献多有记载。吴承恩信手拈来,直接取材。到了《西游记》里,陈光蕊成了唐僧的父亲,唐僧也随之由史实中的“河南缑氏”人变成了海州人,唐僧也成为了云台山三元宫中的天、地、水三官的弟兄。
  8.从猴王原型看,与其密切相关。《西游记》是在我国古代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基础上,由吴承恩进行集大成的再创作形成的。现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南宋时说话人使用的话本,写了猴行者化身白衣秀士保护唐僧取经、沿途降妖伏怪的故事。该书中的猴行者显然是后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前身,“神通”却远不及孙悟空,且整个形象与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有本质的区别。学术界较为广泛认同的孙悟空原型,是《古岳读经》中的“淮涡水神”“无支祁”,这也与云台山不无关系。吴承恩生活的时代,淮水动辄决堤,连年成灾,吴承恩有着很深的水患情结,为此曾写作《瑞龙歌》。云台山在地理旧籍中被认作为淮水入海口,无支祈被锁在入海口的大山“足下”,明代淮安地区(时海州属淮安)只有云台山为地处入海口的大山。
[ 此帖被百鬼夜行在2009-07-11 18:4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帆帆~

ZxID:1816390


等级: 文学大师
配偶: 白白胖胖
专业不定期冒泡,寻包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07-12 0
[color=#660066][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在这里,我们相识。

在这里,我们相知。

由于你们,我爱这里。

由于你们,这里更精彩。 [/align]


为感谢大家对*旅游摄影*的支持,本版特举办答谢活动。


[backcolor=#ffffcc]活动时间:[/backcolor]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8日24:00时


[backcolor=#ffffcc]活动要求:[/backcolor]动动你的手指,跟帖推荐家乡的一处值得你骄傲的旅游景点,介绍更多的人了解吧!


[backcolor=#ffffcc]活动奖励:[/backcolor]符合要求的回复一律奖励50DB。如果在*旅游摄影*发过主题帖,额外奖励30DB。[/color]


大家可以简单点写哦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1.jpg
  • 描述:2.jpg
  • 描述:3.jpg
  • 描述:4.jpg
  • 描述:5.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一闪而过的…
往事如煙

ZxID:6148378


等级: 文学大师
配偶: 甜心小猫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07-12 0



在这里,我们相识。

在这里,我们相知。

由于你们,我爱这里。

由于你们,这里更精彩。



为感谢大家对*旅游摄影*的支持,本版特举办答谢活动。


活动时间: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8日24:00时


活动要求:动动你的手指,跟帖推荐家乡的一处值得你骄傲的旅游景点,介绍更多的人了解吧!


活动奖励:符合要求的回复一律奖励50DB。如果在*旅游摄影*发过主题帖,额外奖励30DB。



大家可以简单点写哦
[ 此帖被往事如煙在2009-07-12 01:3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子夜清影

ZxID:5557509

等级: 热心会员
~懒到抽筋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07-12 0
国际重要湿地,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泊——洪湖
[color=#660066][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在这里,我们相识。

在这里,我们相知。

由于你们,我爱这里。

由于你们,这里更精彩。 [/align]


为感谢大家对*旅游摄影*的支持,本版特举办答谢活动。


[backcolor=#ffffcc]活动时间:[/backcolor]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8日24:00时


[backcolor=#ffffcc]活动要求:[/backcolor]动动你的手指,跟帖推荐家乡的一处值得你骄傲的旅游景点,介绍更多的人了解吧!


[backcolor=#ffffcc]活动奖励:[/backcolor]符合要求的回复一律奖励50DB。如果在*旅游摄影*发过主题帖,额外奖励30DB。[/color]


大家可以简单点写哦
[ 此帖被ぃ天蠍メ吻ミ在2009-07-12 11:20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6.jpg
  • 描述:15.jpg
  • 描述:10.jpg
  • 描述:5.jpg
  • 描述:12.jpg
  • 描述:9.jpg
  • 描述:8.jpg
  • 描述:14.jpg
  • 描述:7.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80
你相信有永远的爱吗?我相信!为什么?因为相信的话会比较幸福!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