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当时尚之风穿过时光隧道席卷而来,我们对穿衣打扮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最具东方魅力的旗袍,带着二三十年代旧上海歌舞的气息,向我们走来。
旗袍最初是满族人发明设计制作并穿用的,由满洲旗人设计制作,并作为所有旗人(男女老幼)统一的一种袍式国服,所以叫旗袍。清代之初在盛京(今沈阳)时旗人穿的旗袍无领,马蹄袖(箭袖),大襟左衽,系钮扣,前后左右四开衩,底长到脚。入关到北京后,逐渐受汉族服饰的影响,满族人将旗袍的样式又进行了改进。由四开衩改为左右开衩或不开衩,马蹄袖改为平袖,箭袖已成为一种礼服。惟有皇帝的龙袍,官员的蟒袍、朝袍仍为开衩并箭式马蹄袖,外加披肩领或卷领。平民百姓喜庆日或外出办事,还都遵循旧俗,穿卷领、箭袖两开衩的旗袍。春冬季天气较冷,旗人便在外加穿马褂或马甲,腰间系带子。女式旗袍与男式旗袍基本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女式旗袍左领口、大襟边、袖口边镶一圈花边。女人外出或有礼仪活动,穿上旗袍,于颈间围一长巾,春秋冬季加穿马褂或马甲在外面,十分漂亮。清代,旗人不分贫富,不分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旗袍,只是有棉、夹、单之分。
四十年代以后,男式旗袍逐渐废弃不穿了,女式旗袍又进行了改进,由宽袖改为紧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由卷领改为立领,由普通一律镶边改为有的不镶边等等,改进后的旗袍更美观了。款式多样化了,有敞衣、衬衣,两截衫和掩襟的,有琵琶襟的,有十三太保钮扣式的;还有不带袖子的长褂;有褂览儿。面料档次也提高了,有绸缎的,有织丝绵的,有丝绸的等等。颜色种类也非常繁多,有的素雅,有的鲜艳。就说红颜色也有好几种,正红、绎红、桃红、粉红、枣好、杏红、樱桃红等;粉色也有荷花粉、水粉、玫瑰色等;黄色有正黄、明黄、杏黄;绿色也较多,如:老绿、豆绿、墨绿、菜绿、浅绿等,五颜六色,应有尽有。所用钮扣也十分讲究,普通的基本上用青缎算盘疙瘩或凿铜扣,讲究一些的,则用各颜色的玻璃扣子,也有用镀金、钻石、珍珠扣的,更为美观,做工也非常精细。
旗袍在中国女式服装上是一大改革,比起古装的宽袍大跑袖,腰系束带,丝绦缭绕,可就简便多了。它首先在领、袖、腰身方面都有很大进步。领口适合脖子的屈伸而用立领;袖子上肥下瘦,胳膊运转举放方便;腰身肥瘦适体,一个筒下来,外用钮扣,脱穿都方便;下边开禊小,避免露出裤腿,站立、行走既方便又利落。改进后的旗袍,女人穿上之后适体大方,表现出了线条的曲线美,婷婷玉立似出水芙蓉,非常漂亮。
现代的旗袍,不仅在中国流行,而且在东南亚、在世界各国都很受妇女们青睐,久传不衰。
[ 此贴被yusufang在2010-04-03 21:4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