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亲爱的赫本致敬】♥连载中(更新)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212 回复:38

[绘画插图] 【♥向亲爱的赫本致敬】♥连载中(更新)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greycain

ZxID:778322

等级: 自由撰稿
沾好运,沾好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4-02 0
[size=6][b]奥黛丽·赫本[/b][/size]

[b]奥黛丽·赫本[/b]([b]Audrey Hepburn[/b],[b]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b]),知名[color=#3366cc]舞台剧[/color]与[color=#3366cc]电影[/color]女演员,晚年曾任[color=#3366cc]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olor](UNICEF)特使。
[b]
  【基本信息】
  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国籍:[color=#3366cc]英国[/color]
[color=#3366cc][/color]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color=#3366cc]爱尔兰[/color]四国血统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color=#3366cc]布鲁塞尔[/color]([color=#3366cc]Brussels[/color])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b]阑尾癌(Appendiceal Cancer)[/b]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血型:A型
  【家庭成员】
  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约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color=#3366cc]芭蕾[/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喜爱的颜色:[color=#3366cc]白色[/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color=#3366cc]白雪[/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color=#3366cc]奥斯卡奖[/color] [size=5][/size][/b]
[b][size=5][/size][/b]
[b][size=5][b]生平简介[/b][/size]
  [/b][b] 童年[/b]
    [size=4][b]奥黛丽赫本童年[/b][/size]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color=#3366cc]荷兰[/color]贵族后裔,袭有[color=#3366cc]男爵[/color]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color=#3366cc]爱德华三世[/color]。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注】奥黛丽·赫本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和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苏格兰玛丽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与奥黛丽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名人还有凯瑟琳·赫本和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娶格蕾丝·凯丽为王妃轰动好莱坞),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莱·鲍嘉这样的好莱坞明星。实际上他们和奥黛丽是远房亲戚。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color=#3366cc]伦敦[/color]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color=#3366cc]纳粹[/color]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color=#3366cc]犹太[/color]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color=#3366cc]芭蕾舞[/color],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b]踏入影坛[/b]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color=#3366cc]音乐剧[/color]《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color=#3366cc]双姝艳[/color]》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奥黛丽到[color=#3366cc]法国[/color]出外景,期间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进而开启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导演推荐给[color=#3366cc]威廉·惠勒[/color],参加了其新影片《[color=#3366cc]罗马假日[/color]》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color=#3366cc]金粉世界[/color]》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color=#3366cc]未婚夫[/color]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color=#3366cc]格里高利·派克[/color]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color=#3366cc]楚楚动人[/color]的[color=#3366cc]安妮公主[/color],表现出[color=#3366cc]公主[/color]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赫本头”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color=#3366cc]嘉宝[/color]诞生了!”。据说[color=#3366cc]英格丽·褒曼[/color]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color=#3366cc]罗西里尼[/color]问她:“你为什么叫喊?”[color=#3366cc] 褒曼[/color]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color=#3366cc]美人鱼[/color]》(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color=#3366cc]托尼奖[/color](Tony 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color=#3366cc]龙凤配[/color]》。由于《美人鱼》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美人鱼》演出的演员[color=#3366cc]梅尔·费勒[/color](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color=#3366cc]战争与和平[/color]》、《[color=#3366cc]甜姐儿[/color]》、《[color=#3366cc]黄昏之恋[/color]》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b]转型[/b]
  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属意[color=#3366cc]玛丽莲·梦露[/color]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color=#3366cc]主题曲[/color]是否采用[color=#3366cc]亨利·曼西尼[/color](Henry 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color=#3366cc]月亮河[/color]》([color=#3366cc]Moon River[/colo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color=#3366cc]奥斯卡金像奖[/color]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color=#3366cc]双姝怨[/color]》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color=#3366cc]谜中迷[/color]》试图挑战[color=#3366cc]悬疑片[/color]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color=#3366cc]窈窕淑女[/color]》,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color=#3366cc]歌舞片[/color]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b]晚年[/b]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color=#3366cc]辛·康纳利[/color]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 “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color=#3366cc]飞越疯人院[/color]》授奖。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统》(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89)。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sup][color=#3366cc][1][/color][/sup]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color=#3366cc]诺贝尔和平奖[/color]得主[color=#3366cc]特雷莎修女[/color]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color=#3366cc]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color]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奥斯卡奖[/b][/size]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color=#3366cc]1954年[/color][color=#3366cc]3月25日[/color]在[color=#3366cc]洛杉矶[/color]和[color=#3366cc]纽约[/color]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color=#3366cc]通用汽车[/color]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color=#3366cc]出租车[/color]。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color=#3366cc]世纪剧院[/color]。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color=#3366cc]墨西哥[/color]的主持人[color=#3366cc]贾莱·古柏[/color]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附】赫本在奥斯卡上的获奖感言,大写部分为重音:"It's too much.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EVERYBODY who, these past months and years, has helped, guided and given me so much. I'm truly, truly grateful and terribly happy.")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琼·赫尔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他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迄今为止,赫本已在26部影片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一部电视影片,其中主演20部。《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蒂凡尼的早餐》、《黄昏之恋》、《俪人行》、《谜中谜》、《窈窕淑女》、《盲女惊魂记》等影片里的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
  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这在欧美著名演员中应该算是最少的了。但她的几乎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永久难忘。她拍片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从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而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准高,卖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罗马假日》自不待说,1956年《战争与和平》公演后,观众写信给报社说:“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跃然纸上。”《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饰演一位玩世不恭、肤浅虚荣的社会下层年轻卖笑女子霍莉·戈莱特丽。该片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该片的主题歌《月亮河》(Moon River)为亨利·曼西尼专为赫本所作,并由赫本亲自在片中演唱,后来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欧美流行最广的电影歌曲之一。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拍《美人鱼》试装时,为了使服装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了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为骑马而摔断椎骨;她曾因学开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妈妈……因为她的天赋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授予她各种各样的电影奖。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奥斯卡奖,亦就是说,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该年度欧美影坛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人们给她的片酬也越来越高。1955年拍《战争与和平》时,她的片酬高达30万美元,这是当时演员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时,她的片酬高达100万美元,成为继主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个拿到百万片酬的女演员。
  赫本是世界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艳,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在观众心目中,她从不在摄影机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取悦观众,色情电影更与她无缘。1976年在拍《俪人行》时,其中有一场海滨的戏,赫本和男主角必须身着游泳衣。然而对优雅、美丽、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将身材暴露在千千万万影迷面前,不禁紧张到极点。导演安慰她,给她打气说,她的身材是大多数妇女所羡慕的。而她还是忐忑不安。戏尽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动作很做作,明显是装出来的愉快。她的这种洁身自爱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艺界,尤其是在好莱坞女明星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导演和演员们、同事们都愿与她合作,并以此为荣。她与曾几度合作的大导演威廉·惠勒、[color=#3366cc]比利·怀尔德[/color]以及特伦斯·杨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导演一经与她合作,便得以净化、升华,拍出了艺术水准相当高的片子。如特伦斯·杨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曾导演过007[color=#3366cc]詹姆斯·邦德[/color]侦探片集,而他与赫本合作拍《盲女惊魂记》时,竟为赫本优雅的风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艺术水准很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样也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摄影师们爱看她那好不俗艳的美,都喜欢为她拍照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成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微笑,拍她那活泼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你离开了剧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赫本不仅外形纯美,而且内心也清洁高雅,她为人很有教养,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员们都很愿意与她同台演戏。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两位主角甚至有时因为在摄影机前笑得太过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绪极好,经常讲笑话,一场戏下来,检查录音时,突然听见艾伯特说:“我和奥黛丽要当导演啦!不晓得斯坦利·多南还能挣到什么钱!”自然这段录音只好剪掉,重录。当然也有的演员因为赫本名气太大,与她一起拍戏还有些不适应。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床上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热情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赫本的人品和艺德也是为圈中人物和广大影迷所称赞的。她拿过百万片酬,但她认为,一个演员不该由于拿过百万片酬就非拿百万不可。在1966年拍喜剧片《偷龙转凤》时,她与著名导演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谢这位在《罗马假日》中提拔、启发她的恩师,主动地将片酬减为75万美元。至于拍摄巨片《窈窕淑女》一事就更能说明问题,来自英国的歌舞演员[color=#3366cc]朱莉·安德鲁丝[/color](后主演了《音乐之声》)在百老汇主演了根据肖伯纳《卖花女》一剧改编的《窈窕淑女》,十分走红。华纳兄弟公司见有利可图,创纪录地花了550万美元买下了该片的拍摄权。但老板华纳觉得安德鲁丝名气不大,决定换由赫本主演卖花女艾丽莎,他们认为,仅凭赫本这个名字就足以使这部电影成功。凑巧的是,安德鲁丝应迪斯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欢乐满人间》。两部影片都获得巨大成功。但在1964年度评奥斯卡奖时,安德鲁丝获得最佳女主角,且《窈窕淑女》一片也获得奥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项奖,而在其中作为顶梁柱的赫本却连提名都没有。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投票者们认为片中歌曲是别人配唱的,用别人的歌声来为自己配音是赫本的欺骗行为,其实赫本在自己主唱上是尽了最大努力的,他们不了解实情。二是电影界人士对在舞台上扮演艾丽莎的大名鼎鼎的朱丽·安德鲁丝未被起用感到愤慨。这个消息虽然使赫本感到震惊,但她却觉得这些决定是公平的,虽然观众和影视界评论界对《窈窕淑女》反应很好,但她认为自己在片中的表演也不尽如人意。但赫本影迷们对此却愤愤不平,连安德鲁丝也公开表示:“赫本应当获提名”。颁奖单位学院为缓和众怒,让赫本主颁本届最佳男主角奖,而该奖获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与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对此并不耿耿于怀,她表现得大度、自信和愉快,并千里迢迢专程从欧洲拍片现场赶来颁奖,还向安德鲁丝表示祝贺,甚至事后给她送去一大束鲜花。而赫本自己则收到了一大扎慰问电报,其中有一份来自好莱坞的另一个赫本——凯瑟琳·赫本,电报中说:“别为落选而烦恼,说不定那天你会因为一个连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获奖。”在颁奖仪式上,几乎每一个《窈窕淑女》的获奖者都在领奖时说:“我要感谢奥黛丽·赫本的精彩表演。”只有哈里森不知谈什么才好,因为两部《窈窕淑女》里他都是男主角,他在舞台上与安德鲁丝搭档成功,在影片中又与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谢哪位“淑女”才好,终于,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要向,唔……两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由于赫本在银幕上的形象,广大观众十分喜爱她。在她声誉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为“银幕女神”,对她的名作百看不厌。《罗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赞美她的美貌,说她是仙女下凡,她那吊眼梢、高颧骨,迷人的、若隐若现的微笑,还有那小精灵似的下颌,都使男人女人们为之倾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主要作品[/b][/size]
  [b]电影作品:[/b]
  ■[color=#3366cc]直到永远[/color] Always (1989)其他译名:[color=#3366cc]天长地久[/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哄堂大笑[/color]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译名:[color=#3366cc]皆大欢喜[/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血统[/color] Bloodline(1978)其他译名:[color=#3366cc]朱门血痕[/color]、血线
  【说明】赫本的唯一一部R级电影
  ■[color=#3366cc]罗宾汉与玛莉安[/color] Robin and Marian(1976)
  [b]■[/b][b][color=#3366cc]盲女惊魂记 [/color][/b][b]Waut Until Dark (1967)其他译名:[/b][b]等到天黑[/b]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译名:[color=#3366cc]丽人行[/color]、二人同路
  ■[color=#3366cc]偷龙转凤[/color]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译名:怎样偷到一百万
  [b]■[/b][b]窈窕淑女[/b][b] My Fair Lady(1964)[/b]
  ■[color=#3366cc]巴黎假期[/color]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译名:花都缤纷录、巴黎燃情记
  [b]■[/b][b]谜中迷[/b][b] Charade(1963)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谜中谜[/color][/b][b]、[/b][b][color=#3366cc]迷中迷[/color][/b][b]、[/b][b]花都奇遇结良缘[/b][b]、[/b][b]儿戏[/b]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译名:孩子们的时刻
  [b]■[/b][b][color=#3366cc]蒂凡尼的早餐[/color][/b][b]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珠光宝气[/color][/b][b]、[/b][b][color=#3366cc]第凡内早餐[/color][/b][b]、[/b][b]帝芬尼的早餐[/b][b]、[/b][b]蒂凡内早餐[/b]
  ■[color=#3366cc]恩怨情天[/color]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译名:恩怨有情天
  [b]■[/b][b][color=#3366cc]修女传 [/color][/b][b]The Nun's Story (1959)[/b]
  ■[color=#3366cc]翠谷香魂[/color]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译名:[color=#3366cc]绿厦[/color]
[color=#3366cc][/color]  [b]■[/b][b]黄昏之恋[/b][b]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午后之爱[/color][/b][b]、[/b][b]下午的爱情[/b]
  [b]■[/b][b]甜姐儿[/b][b] Funny Face(1957)其他译名:[/b][b]滑稽面孔[/b]
  [b]■[/b][b]战争与和平[/b][b] War and Peace (1956)[/b]
  [b]■[/b][b]龙凤配[/b][b] Sabrina (1954)其他译名:[/b][b]萨布丽娜[/b]
  [b]■[/b][b]罗马假日[/b][b]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译名:[/b][b]罗马假期[/b][b]、[/b][b][color=#3366cc]金枝玉叶[/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双姝艳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译名:神秘的人
  【说明】饰演Nora Brentano,当时赫本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为第二女主角
  ■前进蒙特卡罗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英译名:We Will Go to Monte Carlo)(1952)其他译名:前进蒙地卡罗、我们要去蒙地卡罗
  【说明】该版本为《蒙特卡罗宝贝》的法国翻拍版,片中的女孩角色需要说法语,由于赫本说法语非常流利,因此仍饰演同一个角色(但角色名更换为Melissa Walter)
  ■蒙特卡罗宝贝 Monte Carlo Baby(1951)其他译名:蒙特卡罗宝宝、蒙地卡罗宝宝
  ■[color=#3366cc]械劫装甲车[/color]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其他译名:薰衣草山的暴徒、[color=#3366cc]拉凡德山的暴徒[/color]、横财过眼、机械装甲车
  【说明】原本预计要赫本饰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但赫本因为舞台剧GIGI轧戏无法分身,只好串场龙套演出一幕作罢
  ■少妇轶事 Young Wives' Tale(1951)其他译名:少妇故事、年轻妻子们的故事
  【说明】饰演角色Eve Lester
  ■[color=#3366cc]野燕麦[/color] One Wild Oat(1951)
  【说明】饰演餐馆的招待员
  ■天堂笑语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其他译名:天堂里的笑声
  【说明】饰演卖烟女孩
  ■荷兰七课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英文片名:Dutch in Seven Lessons)(1948)
  【说明】这是一部长39分钟的荷兰风光记录短片。当时,战后的荷兰国家航空公司(KLM)正急于推销自己,同时试图振兴荷兰旅游业。于是拍摄了一部短片,主要内容是介绍荷兰风光。片中有一个KLM空中小姐角色,她用荷兰语和英语向观众讲解景物。当时奥黛丽仍在学校学习芭蕾,但为了挣一些学费,奥黛丽在母亲的帮助下参加了该片的试镜。据该片导演林登回忆,他一看到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见到了!”奥黛丽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这份短工是她第一次出演电影,尽管只是个小角色,《荷兰七课》就此成为了一切的起点。
  [b]戏剧作品:[/b]
  [b]■[/b][b]美人鱼[/b][b] Ondine (1954)其他译名:[/b][b]翁蒂娜[/b]
  [b]■[/b][b]金粉世界[/b][b] Gigi(195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金粉世家[/color][/b][b]、[/b][b][color=#3366cc]琪琪[/color][/b][b]、[/b][b]姬姬[/b][b]、[/b][b][color=#3366cc]吉吉[/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开胃酱 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译名:辛辣酱
  ■鞑靼酱 Sauce Tartare(1949)其他译名:塔塔酱
  ■高跟钮扣鞋 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译名:[color=#3366cc]高跟鞋[/color]
[color=#3366cc][/color]  [b]电视作品:[/b]
  ■世界花园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1993)其他译名:奥黛丽赫本的秘密花园
  【说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连续剧,介绍世界各地花园,赫本担任解说员
  ■贼间之爱 Love Among Thieves(1987)其他译名:窃贼之爱
  ■[color=#3366cc]魂断梅耶林[/color] Mayerling(1957)其他译名:梅耶林
  ■[color=#3366cc]哥伦比亚[/color]电视公司节目 CBS Television Workshop(1952)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audrey_hepburn_007.jpg
  • 描述:large_nI70_4960m200063.jpg
  • 描述:large_2862n95.jpg
  • 描述:20070923_8586acb8e00e94e6df646KDuPIG925ni[1].jpg
  • 描述:ra080122008[1].jpg
  • 描述:5090057.jpg
  • 描述:big200472171122655245.jpg
  • 描述:20070923_26f94232eca5fb7b89c65l7XRJMdJHXS[1].jpg
  • 描述:20070923_02147fe39d4030116792YPBZZs255BPa[1].jpg
  • 描述:20070923_b33544d84bf8ce172ae5BrrPLEjOansh[1].jpg
  • 描述:20070923_da8e61960640a31835d5puVqhKmjOW38[1].jpg
  • 描述:20070923_ef69f8d342d3c874eff56CEGYlX5EFnN[1].jpg
  • 描述:20070923_82375b9c794977ed21c2VwVb6CcyvtPH[1].jpg
  • 描述:20070923_ad193190c6de1d51c10de5fOlEKvj7Co[1].jpg
  • 描述:Img222371742.jpg
【rpg养成经营合集,搜my名】
greycain

ZxID:778322

等级: 自由撰稿
沾好运,沾好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4-02 0
[size=6][b]奥黛丽·赫本[/b][/size]

[b]奥黛丽·赫本[/b]([b]Audrey Hepburn[/b],[b]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b]),知名[color=#3366cc]舞台剧[/color]与[color=#3366cc]电影[/color]女演员,晚年曾任[color=#3366cc]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olor](UNICEF)特使。
[b]
  【基本信息】
  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国籍:[color=#3366cc]英国[/color]
[color=#3366cc][/color]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color=#3366cc]爱尔兰[/color]四国血统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color=#3366cc]布鲁塞尔[/color]([color=#3366cc]Brussels[/color])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b]阑尾癌(Appendiceal Cancer)[/b]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血型:A型
  【家庭成员】
  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约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color=#3366cc]芭蕾[/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喜爱的颜色:[color=#3366cc]白色[/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color=#3366cc]白雪[/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color=#3366cc]奥斯卡奖[/color] [size=5][/size][/b]
[b][size=5][/size][/b]
[b][size=5][b]生平简介[/b][/size]
  [/b][b] 童年[/b]
    [size=4][b]奥黛丽赫本童年[/b][/size]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color=#3366cc]荷兰[/color]贵族后裔,袭有[color=#3366cc]男爵[/color]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color=#3366cc]爱德华三世[/color]。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注】奥黛丽·赫本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和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苏格兰玛丽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与奥黛丽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名人还有凯瑟琳·赫本和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娶格蕾丝·凯丽为王妃轰动好莱坞),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莱·鲍嘉这样的好莱坞明星。实际上他们和奥黛丽是远房亲戚。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color=#3366cc]伦敦[/color]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color=#3366cc]纳粹[/color]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color=#3366cc]犹太[/color]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color=#3366cc]芭蕾舞[/color],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b]踏入影坛[/b]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color=#3366cc]音乐剧[/color]《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color=#3366cc]双姝艳[/color]》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奥黛丽到[color=#3366cc]法国[/color]出外景,期间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进而开启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导演推荐给[color=#3366cc]威廉·惠勒[/color],参加了其新影片《[color=#3366cc]罗马假日[/color]》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color=#3366cc]金粉世界[/color]》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color=#3366cc]未婚夫[/color]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color=#3366cc]格里高利·派克[/color]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color=#3366cc]楚楚动人[/color]的[color=#3366cc]安妮公主[/color],表现出[color=#3366cc]公主[/color]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赫本头”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color=#3366cc]嘉宝[/color]诞生了!”。据说[color=#3366cc]英格丽·褒曼[/color]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color=#3366cc]罗西里尼[/color]问她:“你为什么叫喊?”[color=#3366cc] 褒曼[/color]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color=#3366cc]美人鱼[/color]》(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color=#3366cc]托尼奖[/color](Tony 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color=#3366cc]龙凤配[/color]》。由于《美人鱼》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美人鱼》演出的演员[color=#3366cc]梅尔·费勒[/color](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color=#3366cc]战争与和平[/color]》、《[color=#3366cc]甜姐儿[/color]》、《[color=#3366cc]黄昏之恋[/color]》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b]转型[/b]
  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属意[color=#3366cc]玛丽莲·梦露[/color]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color=#3366cc]主题曲[/color]是否采用[color=#3366cc]亨利·曼西尼[/color](Henry 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color=#3366cc]月亮河[/color]》([color=#3366cc]Moon River[/colo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color=#3366cc]奥斯卡金像奖[/color]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color=#3366cc]双姝怨[/color]》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color=#3366cc]谜中迷[/color]》试图挑战[color=#3366cc]悬疑片[/color]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color=#3366cc]窈窕淑女[/color]》,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color=#3366cc]歌舞片[/color]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b]晚年[/b]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color=#3366cc]辛·康纳利[/color]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 “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color=#3366cc]飞越疯人院[/color]》授奖。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统》(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89)。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sup][color=#3366cc][1][/color][/sup]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color=#3366cc]诺贝尔和平奖[/color]得主[color=#3366cc]特雷莎修女[/color]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color=#3366cc]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color]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奥斯卡奖[/b][/size]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color=#3366cc]1954年[/color][color=#3366cc]3月25日[/color]在[color=#3366cc]洛杉矶[/color]和[color=#3366cc]纽约[/color]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color=#3366cc]通用汽车[/color]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color=#3366cc]出租车[/color]。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color=#3366cc]世纪剧院[/color]。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color=#3366cc]墨西哥[/color]的主持人[color=#3366cc]贾莱·古柏[/color]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附】赫本在奥斯卡上的获奖感言,大写部分为重音:"It's too much.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EVERYBODY who, these past months and years, has helped, guided and given me so much. I'm truly, truly grateful and terribly happy.")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琼·赫尔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他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迄今为止,赫本已在26部影片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一部电视影片,其中主演20部。《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蒂凡尼的早餐》、《黄昏之恋》、《俪人行》、《谜中谜》、《窈窕淑女》、《盲女惊魂记》等影片里的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
  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这在欧美著名演员中应该算是最少的了。但她的几乎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永久难忘。她拍片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从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而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准高,卖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罗马假日》自不待说,1956年《战争与和平》公演后,观众写信给报社说:“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跃然纸上。”《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饰演一位玩世不恭、肤浅虚荣的社会下层年轻卖笑女子霍莉·戈莱特丽。该片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该片的主题歌《月亮河》(Moon River)为亨利·曼西尼专为赫本所作,并由赫本亲自在片中演唱,后来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欧美流行最广的电影歌曲之一。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拍《美人鱼》试装时,为了使服装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了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为骑马而摔断椎骨;她曾因学开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妈妈……因为她的天赋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授予她各种各样的电影奖。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奥斯卡奖,亦就是说,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该年度欧美影坛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人们给她的片酬也越来越高。1955年拍《战争与和平》时,她的片酬高达30万美元,这是当时演员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时,她的片酬高达100万美元,成为继主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个拿到百万片酬的女演员。
  赫本是世界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艳,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在观众心目中,她从不在摄影机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取悦观众,色情电影更与她无缘。1976年在拍《俪人行》时,其中有一场海滨的戏,赫本和男主角必须身着游泳衣。然而对优雅、美丽、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将身材暴露在千千万万影迷面前,不禁紧张到极点。导演安慰她,给她打气说,她的身材是大多数妇女所羡慕的。而她还是忐忑不安。戏尽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动作很做作,明显是装出来的愉快。她的这种洁身自爱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艺界,尤其是在好莱坞女明星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导演和演员们、同事们都愿与她合作,并以此为荣。她与曾几度合作的大导演威廉·惠勒、[color=#3366cc]比利·怀尔德[/color]以及特伦斯·杨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导演一经与她合作,便得以净化、升华,拍出了艺术水准相当高的片子。如特伦斯·杨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曾导演过007[color=#3366cc]詹姆斯·邦德[/color]侦探片集,而他与赫本合作拍《盲女惊魂记》时,竟为赫本优雅的风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艺术水准很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样也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摄影师们爱看她那好不俗艳的美,都喜欢为她拍照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成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微笑,拍她那活泼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你离开了剧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赫本不仅外形纯美,而且内心也清洁高雅,她为人很有教养,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员们都很愿意与她同台演戏。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两位主角甚至有时因为在摄影机前笑得太过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绪极好,经常讲笑话,一场戏下来,检查录音时,突然听见艾伯特说:“我和奥黛丽要当导演啦!不晓得斯坦利·多南还能挣到什么钱!”自然这段录音只好剪掉,重录。当然也有的演员因为赫本名气太大,与她一起拍戏还有些不适应。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床上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热情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赫本的人品和艺德也是为圈中人物和广大影迷所称赞的。她拿过百万片酬,但她认为,一个演员不该由于拿过百万片酬就非拿百万不可。在1966年拍喜剧片《偷龙转凤》时,她与著名导演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谢这位在《罗马假日》中提拔、启发她的恩师,主动地将片酬减为75万美元。至于拍摄巨片《窈窕淑女》一事就更能说明问题,来自英国的歌舞演员[color=#3366cc]朱莉·安德鲁丝[/color](后主演了《音乐之声》)在百老汇主演了根据肖伯纳《卖花女》一剧改编的《窈窕淑女》,十分走红。华纳兄弟公司见有利可图,创纪录地花了550万美元买下了该片的拍摄权。但老板华纳觉得安德鲁丝名气不大,决定换由赫本主演卖花女艾丽莎,他们认为,仅凭赫本这个名字就足以使这部电影成功。凑巧的是,安德鲁丝应迪斯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欢乐满人间》。两部影片都获得巨大成功。但在1964年度评奥斯卡奖时,安德鲁丝获得最佳女主角,且《窈窕淑女》一片也获得奥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项奖,而在其中作为顶梁柱的赫本却连提名都没有。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投票者们认为片中歌曲是别人配唱的,用别人的歌声来为自己配音是赫本的欺骗行为,其实赫本在自己主唱上是尽了最大努力的,他们不了解实情。二是电影界人士对在舞台上扮演艾丽莎的大名鼎鼎的朱丽·安德鲁丝未被起用感到愤慨。这个消息虽然使赫本感到震惊,但她却觉得这些决定是公平的,虽然观众和影视界评论界对《窈窕淑女》反应很好,但她认为自己在片中的表演也不尽如人意。但赫本影迷们对此却愤愤不平,连安德鲁丝也公开表示:“赫本应当获提名”。颁奖单位学院为缓和众怒,让赫本主颁本届最佳男主角奖,而该奖获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与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对此并不耿耿于怀,她表现得大度、自信和愉快,并千里迢迢专程从欧洲拍片现场赶来颁奖,还向安德鲁丝表示祝贺,甚至事后给她送去一大束鲜花。而赫本自己则收到了一大扎慰问电报,其中有一份来自好莱坞的另一个赫本——凯瑟琳·赫本,电报中说:“别为落选而烦恼,说不定那天你会因为一个连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获奖。”在颁奖仪式上,几乎每一个《窈窕淑女》的获奖者都在领奖时说:“我要感谢奥黛丽·赫本的精彩表演。”只有哈里森不知谈什么才好,因为两部《窈窕淑女》里他都是男主角,他在舞台上与安德鲁丝搭档成功,在影片中又与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谢哪位“淑女”才好,终于,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要向,唔……两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由于赫本在银幕上的形象,广大观众十分喜爱她。在她声誉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为“银幕女神”,对她的名作百看不厌。《罗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赞美她的美貌,说她是仙女下凡,她那吊眼梢、高颧骨,迷人的、若隐若现的微笑,还有那小精灵似的下颌,都使男人女人们为之倾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主要作品[/b][/size]
  [b]电影作品:[/b]
  ■[color=#3366cc]直到永远[/color] Always (1989)其他译名:[color=#3366cc]天长地久[/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哄堂大笑[/color]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译名:[color=#3366cc]皆大欢喜[/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血统[/color] Bloodline(1978)其他译名:[color=#3366cc]朱门血痕[/color]、血线
  【说明】赫本的唯一一部R级电影
  ■[color=#3366cc]罗宾汉与玛莉安[/color] Robin and Marian(1976)
  [b]■[/b][b][color=#3366cc]盲女惊魂记 [/color][/b][b]Waut Until Dark (1967)其他译名:[/b][b]等到天黑[/b]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译名:[color=#3366cc]丽人行[/color]、二人同路
  ■[color=#3366cc]偷龙转凤[/color]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译名:怎样偷到一百万
  [b]■[/b][b]窈窕淑女[/b][b] My Fair Lady(1964)[/b]
  ■[color=#3366cc]巴黎假期[/color]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译名:花都缤纷录、巴黎燃情记
  [b]■[/b][b]谜中迷[/b][b] Charade(1963)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谜中谜[/color][/b][b]、[/b][b][color=#3366cc]迷中迷[/color][/b][b]、[/b][b]花都奇遇结良缘[/b][b]、[/b][b]儿戏[/b]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译名:孩子们的时刻
  [b]■[/b][b][color=#3366cc]蒂凡尼的早餐[/color][/b][b]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珠光宝气[/color][/b][b]、[/b][b][color=#3366cc]第凡内早餐[/color][/b][b]、[/b][b]帝芬尼的早餐[/b][b]、[/b][b]蒂凡内早餐[/b]
  ■[color=#3366cc]恩怨情天[/color]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译名:恩怨有情天
  [b]■[/b][b][color=#3366cc]修女传 [/color][/b][b]The Nun's Story (1959)[/b]
  ■[color=#3366cc]翠谷香魂[/color]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译名:[color=#3366cc]绿厦[/color]
[color=#3366cc][/color]  [b]■[/b][b]黄昏之恋[/b][b]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午后之爱[/color][/b][b]、[/b][b]下午的爱情[/b]
  [b]■[/b][b]甜姐儿[/b][b] Funny Face(1957)其他译名:[/b][b]滑稽面孔[/b]
  [b]■[/b][b]战争与和平[/b][b] War and Peace (1956)[/b]
  [b]■[/b][b]龙凤配[/b][b] Sabrina (1954)其他译名:[/b][b]萨布丽娜[/b]
  [b]■[/b][b]罗马假日[/b][b]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译名:[/b][b]罗马假期[/b][b]、[/b][b][color=#3366cc]金枝玉叶[/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双姝艳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译名:神秘的人
  【说明】饰演Nora Brentano,当时赫本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为第二女主角
  ■前进蒙特卡罗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英译名:We Will Go to Monte Carlo)(1952)其他译名:前进蒙地卡罗、我们要去蒙地卡罗
  【说明】该版本为《蒙特卡罗宝贝》的法国翻拍版,片中的女孩角色需要说法语,由于赫本说法语非常流利,因此仍饰演同一个角色(但角色名更换为Melissa Walter)
  ■蒙特卡罗宝贝 Monte Carlo Baby(1951)其他译名:蒙特卡罗宝宝、蒙地卡罗宝宝
  ■[color=#3366cc]械劫装甲车[/color]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其他译名:薰衣草山的暴徒、[color=#3366cc]拉凡德山的暴徒[/color]、横财过眼、机械装甲车
  【说明】原本预计要赫本饰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但赫本因为舞台剧GIGI轧戏无法分身,只好串场龙套演出一幕作罢
  ■少妇轶事 Young Wives' Tale(1951)其他译名:少妇故事、年轻妻子们的故事
  【说明】饰演角色Eve Lester
  ■[color=#3366cc]野燕麦[/color] One Wild Oat(1951)
  【说明】饰演餐馆的招待员
  ■天堂笑语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其他译名:天堂里的笑声
  【说明】饰演卖烟女孩
  ■荷兰七课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英文片名:Dutch in Seven Lessons)(1948)
  【说明】这是一部长39分钟的荷兰风光记录短片。当时,战后的荷兰国家航空公司(KLM)正急于推销自己,同时试图振兴荷兰旅游业。于是拍摄了一部短片,主要内容是介绍荷兰风光。片中有一个KLM空中小姐角色,她用荷兰语和英语向观众讲解景物。当时奥黛丽仍在学校学习芭蕾,但为了挣一些学费,奥黛丽在母亲的帮助下参加了该片的试镜。据该片导演林登回忆,他一看到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见到了!”奥黛丽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这份短工是她第一次出演电影,尽管只是个小角色,《荷兰七课》就此成为了一切的起点。
  [b]戏剧作品:[/b]
  [b]■[/b][b]美人鱼[/b][b] Ondine (1954)其他译名:[/b][b]翁蒂娜[/b]
  [b]■[/b][b]金粉世界[/b][b] Gigi(195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金粉世家[/color][/b][b]、[/b][b][color=#3366cc]琪琪[/color][/b][b]、[/b][b]姬姬[/b][b]、[/b][b][color=#3366cc]吉吉[/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开胃酱 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译名:辛辣酱
  ■鞑靼酱 Sauce Tartare(1949)其他译名:塔塔酱
  ■高跟钮扣鞋 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译名:[color=#3366cc]高跟鞋[/color]
[color=#3366cc][/color]  [b]电视作品:[/b]
  ■世界花园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1993)其他译名:奥黛丽赫本的秘密花园
  【说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连续剧,介绍世界各地花园,赫本担任解说员
  ■贼间之爱 Love Among Thieves(1987)其他译名:窃贼之爱
  ■[color=#3366cc]魂断梅耶林[/color] Mayerling(1957)其他译名:梅耶林
  ■[color=#3366cc]哥伦比亚[/color]电视公司节目 CBS Television Workshop(1952)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20070923_75987e8c4a0241a2b4c50kAvp6hJbnBg[1].jpg
  • 描述:20070923_454be62f2e95497f14cdPm1YBk10I0sK[1].jpg
  • 描述:audrey_hepburn_029.jpg
  • 描述:large_3062p95.jpg
  • 描述:large_3517g95.jpg
greycain

ZxID:778322

等级: 自由撰稿
沾好运,沾好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4-02 0
今天附件限制到了,明天继续~
多谢斑斑帮忙修改标题
greycain

ZxID:778322

等级: 自由撰稿
沾好运,沾好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4-03 0
[size=6][b]奥黛丽·赫本[/b][/size]

[b]奥黛丽·赫本[/b]([b]Audrey Hepburn[/b],[b]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b]),知名[color=#3366cc]舞台剧[/color]与[color=#3366cc]电影[/color]女演员,晚年曾任[color=#3366cc]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olor](UNICEF)特使。
[b]
  【基本信息】
  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国籍:[color=#3366cc]英国[/color]
[color=#3366cc][/color]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color=#3366cc]爱尔兰[/color]四国血统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color=#3366cc]布鲁塞尔[/color]([color=#3366cc]Brussels[/color])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b]阑尾癌(Appendiceal Cancer)[/b]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血型:A型
  【家庭成员】
  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约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color=#3366cc]芭蕾[/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喜爱的颜色:[color=#3366cc]白色[/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color=#3366cc]白雪[/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color=#3366cc]奥斯卡奖[/color] [size=5][/size][/b]
[b][size=5][/size][/b]
[b][size=5][b]生平简介[/b][/size]
  [/b][b] 童年[/b]
    [size=4][b]奥黛丽赫本童年[/b][/size]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color=#3366cc]荷兰[/color]贵族后裔,袭有[color=#3366cc]男爵[/color]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color=#3366cc]爱德华三世[/color]。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注】奥黛丽·赫本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和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苏格兰玛丽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与奥黛丽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名人还有凯瑟琳·赫本和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娶格蕾丝·凯丽为王妃轰动好莱坞),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莱·鲍嘉这样的好莱坞明星。实际上他们和奥黛丽是远房亲戚。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color=#3366cc]伦敦[/color]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color=#3366cc]纳粹[/color]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color=#3366cc]犹太[/color]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color=#3366cc]芭蕾舞[/color],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b]踏入影坛[/b]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color=#3366cc]音乐剧[/color]《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color=#3366cc]双姝艳[/color]》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奥黛丽到[color=#3366cc]法国[/color]出外景,期间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进而开启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导演推荐给[color=#3366cc]威廉·惠勒[/color],参加了其新影片《[color=#3366cc]罗马假日[/color]》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color=#3366cc]金粉世界[/color]》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color=#3366cc]未婚夫[/color]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color=#3366cc]格里高利·派克[/color]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color=#3366cc]楚楚动人[/color]的[color=#3366cc]安妮公主[/color],表现出[color=#3366cc]公主[/color]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赫本头”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color=#3366cc]嘉宝[/color]诞生了!”。据说[color=#3366cc]英格丽·褒曼[/color]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color=#3366cc]罗西里尼[/color]问她:“你为什么叫喊?”[color=#3366cc] 褒曼[/color]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color=#3366cc]美人鱼[/color]》(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color=#3366cc]托尼奖[/color](Tony 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color=#3366cc]龙凤配[/color]》。由于《美人鱼》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美人鱼》演出的演员[color=#3366cc]梅尔·费勒[/color](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color=#3366cc]战争与和平[/color]》、《[color=#3366cc]甜姐儿[/color]》、《[color=#3366cc]黄昏之恋[/color]》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b]转型[/b]
  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属意[color=#3366cc]玛丽莲·梦露[/color]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color=#3366cc]主题曲[/color]是否采用[color=#3366cc]亨利·曼西尼[/color](Henry 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color=#3366cc]月亮河[/color]》([color=#3366cc]Moon River[/colo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color=#3366cc]奥斯卡金像奖[/color]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color=#3366cc]双姝怨[/color]》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color=#3366cc]谜中迷[/color]》试图挑战[color=#3366cc]悬疑片[/color]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color=#3366cc]窈窕淑女[/color]》,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color=#3366cc]歌舞片[/color]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b]晚年[/b]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color=#3366cc]辛·康纳利[/color]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 “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color=#3366cc]飞越疯人院[/color]》授奖。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统》(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89)。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sup][color=#3366cc][1][/color][/sup]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color=#3366cc]诺贝尔和平奖[/color]得主[color=#3366cc]特雷莎修女[/color]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color=#3366cc]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color]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奥斯卡奖[/b][/size]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color=#3366cc]1954年[/color][color=#3366cc]3月25日[/color]在[color=#3366cc]洛杉矶[/color]和[color=#3366cc]纽约[/color]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color=#3366cc]通用汽车[/color]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color=#3366cc]出租车[/color]。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color=#3366cc]世纪剧院[/color]。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color=#3366cc]墨西哥[/color]的主持人[color=#3366cc]贾莱·古柏[/color]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附】赫本在奥斯卡上的获奖感言,大写部分为重音:"It's too much.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EVERYBODY who, these past months and years, has helped, guided and given me so much. I'm truly, truly grateful and terribly happy.")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琼·赫尔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他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迄今为止,赫本已在26部影片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一部电视影片,其中主演20部。《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蒂凡尼的早餐》、《黄昏之恋》、《俪人行》、《谜中谜》、《窈窕淑女》、《盲女惊魂记》等影片里的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
  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这在欧美著名演员中应该算是最少的了。但她的几乎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永久难忘。她拍片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从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而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准高,卖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罗马假日》自不待说,1956年《战争与和平》公演后,观众写信给报社说:“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跃然纸上。”《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饰演一位玩世不恭、肤浅虚荣的社会下层年轻卖笑女子霍莉·戈莱特丽。该片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该片的主题歌《月亮河》(Moon River)为亨利·曼西尼专为赫本所作,并由赫本亲自在片中演唱,后来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欧美流行最广的电影歌曲之一。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拍《美人鱼》试装时,为了使服装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了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为骑马而摔断椎骨;她曾因学开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妈妈……因为她的天赋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授予她各种各样的电影奖。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奥斯卡奖,亦就是说,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该年度欧美影坛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人们给她的片酬也越来越高。1955年拍《战争与和平》时,她的片酬高达30万美元,这是当时演员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时,她的片酬高达100万美元,成为继主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个拿到百万片酬的女演员。
  赫本是世界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艳,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在观众心目中,她从不在摄影机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取悦观众,色情电影更与她无缘。1976年在拍《俪人行》时,其中有一场海滨的戏,赫本和男主角必须身着游泳衣。然而对优雅、美丽、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将身材暴露在千千万万影迷面前,不禁紧张到极点。导演安慰她,给她打气说,她的身材是大多数妇女所羡慕的。而她还是忐忑不安。戏尽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动作很做作,明显是装出来的愉快。她的这种洁身自爱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艺界,尤其是在好莱坞女明星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导演和演员们、同事们都愿与她合作,并以此为荣。她与曾几度合作的大导演威廉·惠勒、[color=#3366cc]比利·怀尔德[/color]以及特伦斯·杨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导演一经与她合作,便得以净化、升华,拍出了艺术水准相当高的片子。如特伦斯·杨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曾导演过007[color=#3366cc]詹姆斯·邦德[/color]侦探片集,而他与赫本合作拍《盲女惊魂记》时,竟为赫本优雅的风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艺术水准很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样也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摄影师们爱看她那好不俗艳的美,都喜欢为她拍照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成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微笑,拍她那活泼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你离开了剧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赫本不仅外形纯美,而且内心也清洁高雅,她为人很有教养,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员们都很愿意与她同台演戏。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两位主角甚至有时因为在摄影机前笑得太过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绪极好,经常讲笑话,一场戏下来,检查录音时,突然听见艾伯特说:“我和奥黛丽要当导演啦!不晓得斯坦利·多南还能挣到什么钱!”自然这段录音只好剪掉,重录。当然也有的演员因为赫本名气太大,与她一起拍戏还有些不适应。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床上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热情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赫本的人品和艺德也是为圈中人物和广大影迷所称赞的。她拿过百万片酬,但她认为,一个演员不该由于拿过百万片酬就非拿百万不可。在1966年拍喜剧片《偷龙转凤》时,她与著名导演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谢这位在《罗马假日》中提拔、启发她的恩师,主动地将片酬减为75万美元。至于拍摄巨片《窈窕淑女》一事就更能说明问题,来自英国的歌舞演员[color=#3366cc]朱莉·安德鲁丝[/color](后主演了《音乐之声》)在百老汇主演了根据肖伯纳《卖花女》一剧改编的《窈窕淑女》,十分走红。华纳兄弟公司见有利可图,创纪录地花了550万美元买下了该片的拍摄权。但老板华纳觉得安德鲁丝名气不大,决定换由赫本主演卖花女艾丽莎,他们认为,仅凭赫本这个名字就足以使这部电影成功。凑巧的是,安德鲁丝应迪斯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欢乐满人间》。两部影片都获得巨大成功。但在1964年度评奥斯卡奖时,安德鲁丝获得最佳女主角,且《窈窕淑女》一片也获得奥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项奖,而在其中作为顶梁柱的赫本却连提名都没有。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投票者们认为片中歌曲是别人配唱的,用别人的歌声来为自己配音是赫本的欺骗行为,其实赫本在自己主唱上是尽了最大努力的,他们不了解实情。二是电影界人士对在舞台上扮演艾丽莎的大名鼎鼎的朱丽·安德鲁丝未被起用感到愤慨。这个消息虽然使赫本感到震惊,但她却觉得这些决定是公平的,虽然观众和影视界评论界对《窈窕淑女》反应很好,但她认为自己在片中的表演也不尽如人意。但赫本影迷们对此却愤愤不平,连安德鲁丝也公开表示:“赫本应当获提名”。颁奖单位学院为缓和众怒,让赫本主颁本届最佳男主角奖,而该奖获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与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对此并不耿耿于怀,她表现得大度、自信和愉快,并千里迢迢专程从欧洲拍片现场赶来颁奖,还向安德鲁丝表示祝贺,甚至事后给她送去一大束鲜花。而赫本自己则收到了一大扎慰问电报,其中有一份来自好莱坞的另一个赫本——凯瑟琳·赫本,电报中说:“别为落选而烦恼,说不定那天你会因为一个连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获奖。”在颁奖仪式上,几乎每一个《窈窕淑女》的获奖者都在领奖时说:“我要感谢奥黛丽·赫本的精彩表演。”只有哈里森不知谈什么才好,因为两部《窈窕淑女》里他都是男主角,他在舞台上与安德鲁丝搭档成功,在影片中又与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谢哪位“淑女”才好,终于,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要向,唔……两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由于赫本在银幕上的形象,广大观众十分喜爱她。在她声誉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为“银幕女神”,对她的名作百看不厌。《罗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赞美她的美貌,说她是仙女下凡,她那吊眼梢、高颧骨,迷人的、若隐若现的微笑,还有那小精灵似的下颌,都使男人女人们为之倾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主要作品[/b][/size]
  [b]电影作品:[/b]
  ■[color=#3366cc]直到永远[/color] Always (1989)其他译名:[color=#3366cc]天长地久[/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哄堂大笑[/color]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译名:[color=#3366cc]皆大欢喜[/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血统[/color] Bloodline(1978)其他译名:[color=#3366cc]朱门血痕[/color]、血线
  【说明】赫本的唯一一部R级电影
  ■[color=#3366cc]罗宾汉与玛莉安[/color] Robin and Marian(1976)
  [b]■[/b][b][color=#3366cc]盲女惊魂记 [/color][/b][b]Waut Until Dark (1967)其他译名:[/b][b]等到天黑[/b]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译名:[color=#3366cc]丽人行[/color]、二人同路
  ■[color=#3366cc]偷龙转凤[/color]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译名:怎样偷到一百万
  [b]■[/b][b]窈窕淑女[/b][b] My Fair Lady(1964)[/b]
  ■[color=#3366cc]巴黎假期[/color]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译名:花都缤纷录、巴黎燃情记
  [b]■[/b][b]谜中迷[/b][b] Charade(1963)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谜中谜[/color][/b][b]、[/b][b][color=#3366cc]迷中迷[/color][/b][b]、[/b][b]花都奇遇结良缘[/b][b]、[/b][b]儿戏[/b]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译名:孩子们的时刻
  [b]■[/b][b][color=#3366cc]蒂凡尼的早餐[/color][/b][b]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珠光宝气[/color][/b][b]、[/b][b][color=#3366cc]第凡内早餐[/color][/b][b]、[/b][b]帝芬尼的早餐[/b][b]、[/b][b]蒂凡内早餐[/b]
  ■[color=#3366cc]恩怨情天[/color]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译名:恩怨有情天
  [b]■[/b][b][color=#3366cc]修女传 [/color][/b][b]The Nun's Story (1959)[/b]
  ■[color=#3366cc]翠谷香魂[/color]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译名:[color=#3366cc]绿厦[/color]
[color=#3366cc][/color]  [b]■[/b][b]黄昏之恋[/b][b]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午后之爱[/color][/b][b]、[/b][b]下午的爱情[/b]
  [b]■[/b][b]甜姐儿[/b][b] Funny Face(1957)其他译名:[/b][b]滑稽面孔[/b]
  [b]■[/b][b]战争与和平[/b][b] War and Peace (1956)[/b]
  [b]■[/b][b]龙凤配[/b][b] Sabrina (1954)其他译名:[/b][b]萨布丽娜[/b]
  [b]■[/b][b]罗马假日[/b][b]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译名:[/b][b]罗马假期[/b][b]、[/b][b][color=#3366cc]金枝玉叶[/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双姝艳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译名:神秘的人
  【说明】饰演Nora Brentano,当时赫本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为第二女主角
  ■前进蒙特卡罗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英译名:We Will Go to Monte Carlo)(1952)其他译名:前进蒙地卡罗、我们要去蒙地卡罗
  【说明】该版本为《蒙特卡罗宝贝》的法国翻拍版,片中的女孩角色需要说法语,由于赫本说法语非常流利,因此仍饰演同一个角色(但角色名更换为Melissa Walter)
  ■蒙特卡罗宝贝 Monte Carlo Baby(1951)其他译名:蒙特卡罗宝宝、蒙地卡罗宝宝
  ■[color=#3366cc]械劫装甲车[/color]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其他译名:薰衣草山的暴徒、[color=#3366cc]拉凡德山的暴徒[/color]、横财过眼、机械装甲车
  【说明】原本预计要赫本饰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但赫本因为舞台剧GIGI轧戏无法分身,只好串场龙套演出一幕作罢
  ■少妇轶事 Young Wives' Tale(1951)其他译名:少妇故事、年轻妻子们的故事
  【说明】饰演角色Eve Lester
  ■[color=#3366cc]野燕麦[/color] One Wild Oat(1951)
  【说明】饰演餐馆的招待员
  ■天堂笑语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其他译名:天堂里的笑声
  【说明】饰演卖烟女孩
  ■荷兰七课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英文片名:Dutch in Seven Lessons)(1948)
  【说明】这是一部长39分钟的荷兰风光记录短片。当时,战后的荷兰国家航空公司(KLM)正急于推销自己,同时试图振兴荷兰旅游业。于是拍摄了一部短片,主要内容是介绍荷兰风光。片中有一个KLM空中小姐角色,她用荷兰语和英语向观众讲解景物。当时奥黛丽仍在学校学习芭蕾,但为了挣一些学费,奥黛丽在母亲的帮助下参加了该片的试镜。据该片导演林登回忆,他一看到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见到了!”奥黛丽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这份短工是她第一次出演电影,尽管只是个小角色,《荷兰七课》就此成为了一切的起点。
  [b]戏剧作品:[/b]
  [b]■[/b][b]美人鱼[/b][b] Ondine (1954)其他译名:[/b][b]翁蒂娜[/b]
  [b]■[/b][b]金粉世界[/b][b] Gigi(195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金粉世家[/color][/b][b]、[/b][b][color=#3366cc]琪琪[/color][/b][b]、[/b][b]姬姬[/b][b]、[/b][b][color=#3366cc]吉吉[/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开胃酱 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译名:辛辣酱
  ■鞑靼酱 Sauce Tartare(1949)其他译名:塔塔酱
  ■高跟钮扣鞋 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译名:[color=#3366cc]高跟鞋[/color]
[color=#3366cc][/color]  [b]电视作品:[/b]
  ■世界花园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1993)其他译名:奥黛丽赫本的秘密花园
  【说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连续剧,介绍世界各地花园,赫本担任解说员
  ■贼间之爱 Love Among Thieves(1987)其他译名:窃贼之爱
  ■[color=#3366cc]魂断梅耶林[/color] Mayerling(1957)其他译名:梅耶林
  ■[color=#3366cc]哥伦比亚[/color]电视公司节目 CBS Television Workshop(1952)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large_2889n95.jpg
  • 描述:20070923_4cdfc3240a6019d147c3Xz8cGKRCSrbP[1].jpg
  • 描述:20070923_e617da1103b602bb2445H92lC3vRw4xy[1].jpg
  • 描述:20070923_da33d1bf8b234f7f6c2647U2CsGJuwLT[1].jpg
  • 描述:20070923_8826edcca9b6fc8f8799TSOEo5MkjLkN[1].jpg
  • 描述:20070923_b74020f932ffaf5d8226Ke25U7lJhSkk[1].jpg
  • 描述:ra080122023[1].jpg
  • 描述:ah412.jpg
  • 描述:20070923_b7de0f3403f0cdadfdfc7qdAJUOGhbUs[1].jpg
  • 描述:MqC1OYLt.jpg
  • 描述:ra080122030[1].jpg
  • 描述:large_kE7I_5015i132092.jpg
  • 描述:20070923_286bdeeba0c4af2db6e8y4xqsh6vyoVw[1].jpg
  • 描述:20070923_6451d74983ed561066dbYVgo4W9QlO3c[1].jpg
  • 描述:2004414125427853.jpg
埃非尔铁塔。

ZxID:5463654


等级: 才华横溢
配偶: xyx5
累了、不想爱了′却又无法停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04-03 0
太长了``
没看懂`
http://hiphotos.baidu.com/dai542542/pic/item/4c9e7c3c414483e19e3d622e.jpg
greycain

ZxID:778322

等级: 自由撰稿
沾好运,沾好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04-04 0
[size=6][b]奥黛丽·赫本[/b][/size]

[b]奥黛丽·赫本[/b]([b]Audrey Hepburn[/b],[b]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b]),知名[color=#3366cc]舞台剧[/color]与[color=#3366cc]电影[/color]女演员,晚年曾任[color=#3366cc]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olor](UNICEF)特使。
[b]
  【基本信息】
  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国籍:[color=#3366cc]英国[/color]
[color=#3366cc][/color]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color=#3366cc]爱尔兰[/color]四国血统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color=#3366cc]布鲁塞尔[/color]([color=#3366cc]Brussels[/color])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b]阑尾癌(Appendiceal Cancer)[/b]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血型:A型
  【家庭成员】
  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约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color=#3366cc]芭蕾[/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喜爱的颜色:[color=#3366cc]白色[/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color=#3366cc]白雪[/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color=#3366cc]奥斯卡奖[/color] [size=5][/size][/b]
[b][size=5][/size][/b]
[b][size=5][b]生平简介[/b][/size]
  [/b][b] 童年[/b]
    [size=4][b]奥黛丽赫本童年[/b][/size]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color=#3366cc]荷兰[/color]贵族后裔,袭有[color=#3366cc]男爵[/color]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color=#3366cc]爱德华三世[/color]。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注】奥黛丽·赫本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和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苏格兰玛丽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与奥黛丽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名人还有凯瑟琳·赫本和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娶格蕾丝·凯丽为王妃轰动好莱坞),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莱·鲍嘉这样的好莱坞明星。实际上他们和奥黛丽是远房亲戚。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color=#3366cc]伦敦[/color]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color=#3366cc]纳粹[/color]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color=#3366cc]犹太[/color]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color=#3366cc]芭蕾舞[/color],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b]踏入影坛[/b]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color=#3366cc]音乐剧[/color]《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color=#3366cc]双姝艳[/color]》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奥黛丽到[color=#3366cc]法国[/color]出外景,期间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进而开启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导演推荐给[color=#3366cc]威廉·惠勒[/color],参加了其新影片《[color=#3366cc]罗马假日[/color]》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color=#3366cc]金粉世界[/color]》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color=#3366cc]未婚夫[/color]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color=#3366cc]格里高利·派克[/color]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color=#3366cc]楚楚动人[/color]的[color=#3366cc]安妮公主[/color],表现出[color=#3366cc]公主[/color]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赫本头”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color=#3366cc]嘉宝[/color]诞生了!”。据说[color=#3366cc]英格丽·褒曼[/color]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color=#3366cc]罗西里尼[/color]问她:“你为什么叫喊?”[color=#3366cc] 褒曼[/color]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color=#3366cc]美人鱼[/color]》(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color=#3366cc]托尼奖[/color](Tony 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color=#3366cc]龙凤配[/color]》。由于《美人鱼》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美人鱼》演出的演员[color=#3366cc]梅尔·费勒[/color](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color=#3366cc]战争与和平[/color]》、《[color=#3366cc]甜姐儿[/color]》、《[color=#3366cc]黄昏之恋[/color]》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b]转型[/b]
  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属意[color=#3366cc]玛丽莲·梦露[/color]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color=#3366cc]主题曲[/color]是否采用[color=#3366cc]亨利·曼西尼[/color](Henry 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color=#3366cc]月亮河[/color]》([color=#3366cc]Moon River[/colo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color=#3366cc]奥斯卡金像奖[/color]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color=#3366cc]双姝怨[/color]》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color=#3366cc]谜中迷[/color]》试图挑战[color=#3366cc]悬疑片[/color]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color=#3366cc]窈窕淑女[/color]》,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color=#3366cc]歌舞片[/color]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b]晚年[/b]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color=#3366cc]辛·康纳利[/color]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 “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color=#3366cc]飞越疯人院[/color]》授奖。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统》(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89)。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sup][color=#3366cc][1][/color][/sup]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color=#3366cc]诺贝尔和平奖[/color]得主[color=#3366cc]特雷莎修女[/color]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color=#3366cc]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color]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奥斯卡奖[/b][/size]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color=#3366cc]1954年[/color][color=#3366cc]3月25日[/color]在[color=#3366cc]洛杉矶[/color]和[color=#3366cc]纽约[/color]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color=#3366cc]通用汽车[/color]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color=#3366cc]出租车[/color]。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color=#3366cc]世纪剧院[/color]。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color=#3366cc]墨西哥[/color]的主持人[color=#3366cc]贾莱·古柏[/color]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附】赫本在奥斯卡上的获奖感言,大写部分为重音:"It's too much.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EVERYBODY who, these past months and years, has helped, guided and given me so much. I'm truly, truly grateful and terribly happy.")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琼·赫尔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他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迄今为止,赫本已在26部影片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一部电视影片,其中主演20部。《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蒂凡尼的早餐》、《黄昏之恋》、《俪人行》、《谜中谜》、《窈窕淑女》、《盲女惊魂记》等影片里的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
  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这在欧美著名演员中应该算是最少的了。但她的几乎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永久难忘。她拍片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从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而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准高,卖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罗马假日》自不待说,1956年《战争与和平》公演后,观众写信给报社说:“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跃然纸上。”《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饰演一位玩世不恭、肤浅虚荣的社会下层年轻卖笑女子霍莉·戈莱特丽。该片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该片的主题歌《月亮河》(Moon River)为亨利·曼西尼专为赫本所作,并由赫本亲自在片中演唱,后来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欧美流行最广的电影歌曲之一。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拍《美人鱼》试装时,为了使服装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了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为骑马而摔断椎骨;她曾因学开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妈妈……因为她的天赋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授予她各种各样的电影奖。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奥斯卡奖,亦就是说,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该年度欧美影坛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人们给她的片酬也越来越高。1955年拍《战争与和平》时,她的片酬高达30万美元,这是当时演员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时,她的片酬高达100万美元,成为继主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个拿到百万片酬的女演员。
  赫本是世界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艳,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在观众心目中,她从不在摄影机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取悦观众,色情电影更与她无缘。1976年在拍《俪人行》时,其中有一场海滨的戏,赫本和男主角必须身着游泳衣。然而对优雅、美丽、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将身材暴露在千千万万影迷面前,不禁紧张到极点。导演安慰她,给她打气说,她的身材是大多数妇女所羡慕的。而她还是忐忑不安。戏尽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动作很做作,明显是装出来的愉快。她的这种洁身自爱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艺界,尤其是在好莱坞女明星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导演和演员们、同事们都愿与她合作,并以此为荣。她与曾几度合作的大导演威廉·惠勒、[color=#3366cc]比利·怀尔德[/color]以及特伦斯·杨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导演一经与她合作,便得以净化、升华,拍出了艺术水准相当高的片子。如特伦斯·杨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曾导演过007[color=#3366cc]詹姆斯·邦德[/color]侦探片集,而他与赫本合作拍《盲女惊魂记》时,竟为赫本优雅的风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艺术水准很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样也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摄影师们爱看她那好不俗艳的美,都喜欢为她拍照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成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微笑,拍她那活泼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你离开了剧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赫本不仅外形纯美,而且内心也清洁高雅,她为人很有教养,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员们都很愿意与她同台演戏。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两位主角甚至有时因为在摄影机前笑得太过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绪极好,经常讲笑话,一场戏下来,检查录音时,突然听见艾伯特说:“我和奥黛丽要当导演啦!不晓得斯坦利·多南还能挣到什么钱!”自然这段录音只好剪掉,重录。当然也有的演员因为赫本名气太大,与她一起拍戏还有些不适应。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床上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热情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赫本的人品和艺德也是为圈中人物和广大影迷所称赞的。她拿过百万片酬,但她认为,一个演员不该由于拿过百万片酬就非拿百万不可。在1966年拍喜剧片《偷龙转凤》时,她与著名导演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谢这位在《罗马假日》中提拔、启发她的恩师,主动地将片酬减为75万美元。至于拍摄巨片《窈窕淑女》一事就更能说明问题,来自英国的歌舞演员[color=#3366cc]朱莉·安德鲁丝[/color](后主演了《音乐之声》)在百老汇主演了根据肖伯纳《卖花女》一剧改编的《窈窕淑女》,十分走红。华纳兄弟公司见有利可图,创纪录地花了550万美元买下了该片的拍摄权。但老板华纳觉得安德鲁丝名气不大,决定换由赫本主演卖花女艾丽莎,他们认为,仅凭赫本这个名字就足以使这部电影成功。凑巧的是,安德鲁丝应迪斯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欢乐满人间》。两部影片都获得巨大成功。但在1964年度评奥斯卡奖时,安德鲁丝获得最佳女主角,且《窈窕淑女》一片也获得奥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项奖,而在其中作为顶梁柱的赫本却连提名都没有。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投票者们认为片中歌曲是别人配唱的,用别人的歌声来为自己配音是赫本的欺骗行为,其实赫本在自己主唱上是尽了最大努力的,他们不了解实情。二是电影界人士对在舞台上扮演艾丽莎的大名鼎鼎的朱丽·安德鲁丝未被起用感到愤慨。这个消息虽然使赫本感到震惊,但她却觉得这些决定是公平的,虽然观众和影视界评论界对《窈窕淑女》反应很好,但她认为自己在片中的表演也不尽如人意。但赫本影迷们对此却愤愤不平,连安德鲁丝也公开表示:“赫本应当获提名”。颁奖单位学院为缓和众怒,让赫本主颁本届最佳男主角奖,而该奖获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与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对此并不耿耿于怀,她表现得大度、自信和愉快,并千里迢迢专程从欧洲拍片现场赶来颁奖,还向安德鲁丝表示祝贺,甚至事后给她送去一大束鲜花。而赫本自己则收到了一大扎慰问电报,其中有一份来自好莱坞的另一个赫本——凯瑟琳·赫本,电报中说:“别为落选而烦恼,说不定那天你会因为一个连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获奖。”在颁奖仪式上,几乎每一个《窈窕淑女》的获奖者都在领奖时说:“我要感谢奥黛丽·赫本的精彩表演。”只有哈里森不知谈什么才好,因为两部《窈窕淑女》里他都是男主角,他在舞台上与安德鲁丝搭档成功,在影片中又与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谢哪位“淑女”才好,终于,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要向,唔……两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由于赫本在银幕上的形象,广大观众十分喜爱她。在她声誉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为“银幕女神”,对她的名作百看不厌。《罗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赞美她的美貌,说她是仙女下凡,她那吊眼梢、高颧骨,迷人的、若隐若现的微笑,还有那小精灵似的下颌,都使男人女人们为之倾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主要作品[/b][/size]
  [b]电影作品:[/b]
  ■[color=#3366cc]直到永远[/color] Always (1989)其他译名:[color=#3366cc]天长地久[/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哄堂大笑[/color]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译名:[color=#3366cc]皆大欢喜[/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血统[/color] Bloodline(1978)其他译名:[color=#3366cc]朱门血痕[/color]、血线
  【说明】赫本的唯一一部R级电影
  ■[color=#3366cc]罗宾汉与玛莉安[/color] Robin and Marian(1976)
  [b]■[/b][b][color=#3366cc]盲女惊魂记 [/color][/b][b]Waut Until Dark (1967)其他译名:[/b][b]等到天黑[/b]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译名:[color=#3366cc]丽人行[/color]、二人同路
  ■[color=#3366cc]偷龙转凤[/color]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译名:怎样偷到一百万
  [b]■[/b][b]窈窕淑女[/b][b] My Fair Lady(1964)[/b]
  ■[color=#3366cc]巴黎假期[/color]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译名:花都缤纷录、巴黎燃情记
  [b]■[/b][b]谜中迷[/b][b] Charade(1963)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谜中谜[/color][/b][b]、[/b][b][color=#3366cc]迷中迷[/color][/b][b]、[/b][b]花都奇遇结良缘[/b][b]、[/b][b]儿戏[/b]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译名:孩子们的时刻
  [b]■[/b][b][color=#3366cc]蒂凡尼的早餐[/color][/b][b]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珠光宝气[/color][/b][b]、[/b][b][color=#3366cc]第凡内早餐[/color][/b][b]、[/b][b]帝芬尼的早餐[/b][b]、[/b][b]蒂凡内早餐[/b]
  ■[color=#3366cc]恩怨情天[/color]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译名:恩怨有情天
  [b]■[/b][b][color=#3366cc]修女传 [/color][/b][b]The Nun's Story (1959)[/b]
  ■[color=#3366cc]翠谷香魂[/color]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译名:[color=#3366cc]绿厦[/color]
[color=#3366cc][/color]  [b]■[/b][b]黄昏之恋[/b][b]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午后之爱[/color][/b][b]、[/b][b]下午的爱情[/b]
  [b]■[/b][b]甜姐儿[/b][b] Funny Face(1957)其他译名:[/b][b]滑稽面孔[/b]
  [b]■[/b][b]战争与和平[/b][b] War and Peace (1956)[/b]
  [b]■[/b][b]龙凤配[/b][b] Sabrina (1954)其他译名:[/b][b]萨布丽娜[/b]
  [b]■[/b][b]罗马假日[/b][b]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译名:[/b][b]罗马假期[/b][b]、[/b][b][color=#3366cc]金枝玉叶[/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双姝艳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译名:神秘的人
  【说明】饰演Nora Brentano,当时赫本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为第二女主角
  ■前进蒙特卡罗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英译名:We Will Go to Monte Carlo)(1952)其他译名:前进蒙地卡罗、我们要去蒙地卡罗
  【说明】该版本为《蒙特卡罗宝贝》的法国翻拍版,片中的女孩角色需要说法语,由于赫本说法语非常流利,因此仍饰演同一个角色(但角色名更换为Melissa Walter)
  ■蒙特卡罗宝贝 Monte Carlo Baby(1951)其他译名:蒙特卡罗宝宝、蒙地卡罗宝宝
  ■[color=#3366cc]械劫装甲车[/color]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其他译名:薰衣草山的暴徒、[color=#3366cc]拉凡德山的暴徒[/color]、横财过眼、机械装甲车
  【说明】原本预计要赫本饰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但赫本因为舞台剧GIGI轧戏无法分身,只好串场龙套演出一幕作罢
  ■少妇轶事 Young Wives' Tale(1951)其他译名:少妇故事、年轻妻子们的故事
  【说明】饰演角色Eve Lester
  ■[color=#3366cc]野燕麦[/color] One Wild Oat(1951)
  【说明】饰演餐馆的招待员
  ■天堂笑语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其他译名:天堂里的笑声
  【说明】饰演卖烟女孩
  ■荷兰七课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英文片名:Dutch in Seven Lessons)(1948)
  【说明】这是一部长39分钟的荷兰风光记录短片。当时,战后的荷兰国家航空公司(KLM)正急于推销自己,同时试图振兴荷兰旅游业。于是拍摄了一部短片,主要内容是介绍荷兰风光。片中有一个KLM空中小姐角色,她用荷兰语和英语向观众讲解景物。当时奥黛丽仍在学校学习芭蕾,但为了挣一些学费,奥黛丽在母亲的帮助下参加了该片的试镜。据该片导演林登回忆,他一看到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见到了!”奥黛丽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这份短工是她第一次出演电影,尽管只是个小角色,《荷兰七课》就此成为了一切的起点。
  [b]戏剧作品:[/b]
  [b]■[/b][b]美人鱼[/b][b] Ondine (1954)其他译名:[/b][b]翁蒂娜[/b]
  [b]■[/b][b]金粉世界[/b][b] Gigi(195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金粉世家[/color][/b][b]、[/b][b][color=#3366cc]琪琪[/color][/b][b]、[/b][b]姬姬[/b][b]、[/b][b][color=#3366cc]吉吉[/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开胃酱 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译名:辛辣酱
  ■鞑靼酱 Sauce Tartare(1949)其他译名:塔塔酱
  ■高跟钮扣鞋 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译名:[color=#3366cc]高跟鞋[/color]
[color=#3366cc][/color]  [b]电视作品:[/b]
  ■世界花园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1993)其他译名:奥黛丽赫本的秘密花园
  【说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连续剧,介绍世界各地花园,赫本担任解说员
  ■贼间之爱 Love Among Thieves(1987)其他译名:窃贼之爱
  ■[color=#3366cc]魂断梅耶林[/color] Mayerling(1957)其他译名:梅耶林
  ■[color=#3366cc]哥伦比亚[/color]电视公司节目 CBS Television Workshop(1952)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large_3041e95.jpg
  • 描述:2004691861247.jpg
  • 描述:20046918539244.jpg
  • 描述:200469187332691.jpg
  • 描述:20070923_0396fc6199a6b3b635f10abICcUIwNry[1].jpg
  • 描述:2004691861246.jpg
  • 描述:20046918539243.jpg
  • 描述:20070923_72ff62d5d4dc9c706256J2Zs8XhMFLZp[1].jpg
  • 描述:20070923_a506ab78bec6944af863WM3kIPRx2lpw[1].jpg
  • 描述:20070923_b3b42e5824377e261c8cuHKxFngOr4Ng[1].jpg
greycain

ZxID:778322

等级: 自由撰稿
沾好运,沾好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04-04 0
[size=6][b]奥黛丽·赫本[/b][/size]

[b]奥黛丽·赫本[/b]([b]Audrey Hepburn[/b],[b]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b]),知名[color=#3366cc]舞台剧[/color]与[color=#3366cc]电影[/color]女演员,晚年曾任[color=#3366cc]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olor](UNICEF)特使。
[b]
  【基本信息】
  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国籍:[color=#3366cc]英国[/color]
[color=#3366cc][/color]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color=#3366cc]爱尔兰[/color]四国血统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color=#3366cc]布鲁塞尔[/color]([color=#3366cc]Brussels[/color])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b]阑尾癌(Appendiceal Cancer)[/b]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血型:A型
  【家庭成员】
  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约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color=#3366cc]芭蕾[/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喜爱的颜色:[color=#3366cc]白色[/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color=#3366cc]白雪[/color]
[color=#3366cc][/color]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color=#3366cc]奥斯卡奖[/color] [size=5][/size][/b]
[b][size=5][/size][/b]
[b][size=5][b]生平简介[/b][/size]
  [/b][b] 童年[/b]
    [size=4][b]奥黛丽赫本童年[/b][/size]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color=#3366cc]荷兰[/color]贵族后裔,袭有[color=#3366cc]男爵[/color]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color=#3366cc]爱德华三世[/color]。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注】奥黛丽·赫本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和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苏格兰玛丽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与奥黛丽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名人还有凯瑟琳·赫本和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娶格蕾丝·凯丽为王妃轰动好莱坞),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莱·鲍嘉这样的好莱坞明星。实际上他们和奥黛丽是远房亲戚。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color=#3366cc]伦敦[/color]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color=#3366cc]纳粹[/color]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color=#3366cc]犹太[/color]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color=#3366cc]芭蕾舞[/color],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b]踏入影坛[/b]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color=#3366cc]音乐剧[/color]《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color=#3366cc]双姝艳[/color]》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奥黛丽到[color=#3366cc]法国[/color]出外景,期间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进而开启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导演推荐给[color=#3366cc]威廉·惠勒[/color],参加了其新影片《[color=#3366cc]罗马假日[/color]》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color=#3366cc]金粉世界[/color]》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color=#3366cc]未婚夫[/color]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color=#3366cc]格里高利·派克[/color]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color=#3366cc]楚楚动人[/color]的[color=#3366cc]安妮公主[/color],表现出[color=#3366cc]公主[/color]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赫本头”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color=#3366cc]嘉宝[/color]诞生了!”。据说[color=#3366cc]英格丽·褒曼[/color]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color=#3366cc]罗西里尼[/color]问她:“你为什么叫喊?”[color=#3366cc] 褒曼[/color]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color=#3366cc]美人鱼[/color]》(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color=#3366cc]托尼奖[/color](Tony 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color=#3366cc]龙凤配[/color]》。由于《美人鱼》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美人鱼》演出的演员[color=#3366cc]梅尔·费勒[/color](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color=#3366cc]战争与和平[/color]》、《[color=#3366cc]甜姐儿[/color]》、《[color=#3366cc]黄昏之恋[/color]》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b]转型[/b]
  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属意[color=#3366cc]玛丽莲·梦露[/color]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color=#3366cc]主题曲[/color]是否采用[color=#3366cc]亨利·曼西尼[/color](Henry 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color=#3366cc]月亮河[/color]》([color=#3366cc]Moon River[/colo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color=#3366cc]奥斯卡金像奖[/color]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color=#3366cc]双姝怨[/color]》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color=#3366cc]谜中迷[/color]》试图挑战[color=#3366cc]悬疑片[/color]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color=#3366cc]窈窕淑女[/color]》,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color=#3366cc]歌舞片[/color]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b]晚年[/b]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color=#3366cc]辛·康纳利[/color]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 “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color=#3366cc]飞越疯人院[/color]》授奖。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统》(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89)。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sup][color=#3366cc][1][/color][/sup]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color=#3366cc]诺贝尔和平奖[/color]得主[color=#3366cc]特雷莎修女[/color]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color=#3366cc]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color]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奥斯卡奖[/b][/size]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color=#3366cc]1954年[/color][color=#3366cc]3月25日[/color]在[color=#3366cc]洛杉矶[/color]和[color=#3366cc]纽约[/color]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color=#3366cc]通用汽车[/color]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color=#3366cc]出租车[/color]。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color=#3366cc]世纪剧院[/color]。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color=#3366cc]墨西哥[/color]的主持人[color=#3366cc]贾莱·古柏[/color]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附】赫本在奥斯卡上的获奖感言,大写部分为重音:"It's too much.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EVERYBODY who, these past months and years, has helped, guided and given me so much. I'm truly, truly grateful and terribly happy.")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琼·赫尔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他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迄今为止,赫本已在26部影片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一部电视影片,其中主演20部。《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蒂凡尼的早餐》、《黄昏之恋》、《俪人行》、《谜中谜》、《窈窕淑女》、《盲女惊魂记》等影片里的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
  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这在欧美著名演员中应该算是最少的了。但她的几乎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永久难忘。她拍片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从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而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准高,卖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罗马假日》自不待说,1956年《战争与和平》公演后,观众写信给报社说:“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跃然纸上。”《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饰演一位玩世不恭、肤浅虚荣的社会下层年轻卖笑女子霍莉·戈莱特丽。该片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该片的主题歌《月亮河》(Moon River)为亨利·曼西尼专为赫本所作,并由赫本亲自在片中演唱,后来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欧美流行最广的电影歌曲之一。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拍《美人鱼》试装时,为了使服装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了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为骑马而摔断椎骨;她曾因学开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妈妈……因为她的天赋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授予她各种各样的电影奖。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奥斯卡奖,亦就是说,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该年度欧美影坛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人们给她的片酬也越来越高。1955年拍《战争与和平》时,她的片酬高达30万美元,这是当时演员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时,她的片酬高达100万美元,成为继主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个拿到百万片酬的女演员。
  赫本是世界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艳,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在观众心目中,她从不在摄影机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取悦观众,色情电影更与她无缘。1976年在拍《俪人行》时,其中有一场海滨的戏,赫本和男主角必须身着游泳衣。然而对优雅、美丽、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将身材暴露在千千万万影迷面前,不禁紧张到极点。导演安慰她,给她打气说,她的身材是大多数妇女所羡慕的。而她还是忐忑不安。戏尽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动作很做作,明显是装出来的愉快。她的这种洁身自爱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艺界,尤其是在好莱坞女明星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导演和演员们、同事们都愿与她合作,并以此为荣。她与曾几度合作的大导演威廉·惠勒、[color=#3366cc]比利·怀尔德[/color]以及特伦斯·杨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导演一经与她合作,便得以净化、升华,拍出了艺术水准相当高的片子。如特伦斯·杨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曾导演过007[color=#3366cc]詹姆斯·邦德[/color]侦探片集,而他与赫本合作拍《盲女惊魂记》时,竟为赫本优雅的风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艺术水准很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样也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摄影师们爱看她那好不俗艳的美,都喜欢为她拍照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成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微笑,拍她那活泼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你离开了剧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赫本不仅外形纯美,而且内心也清洁高雅,她为人很有教养,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员们都很愿意与她同台演戏。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两位主角甚至有时因为在摄影机前笑得太过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绪极好,经常讲笑话,一场戏下来,检查录音时,突然听见艾伯特说:“我和奥黛丽要当导演啦!不晓得斯坦利·多南还能挣到什么钱!”自然这段录音只好剪掉,重录。当然也有的演员因为赫本名气太大,与她一起拍戏还有些不适应。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床上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热情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赫本的人品和艺德也是为圈中人物和广大影迷所称赞的。她拿过百万片酬,但她认为,一个演员不该由于拿过百万片酬就非拿百万不可。在1966年拍喜剧片《偷龙转凤》时,她与著名导演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谢这位在《罗马假日》中提拔、启发她的恩师,主动地将片酬减为75万美元。至于拍摄巨片《窈窕淑女》一事就更能说明问题,来自英国的歌舞演员[color=#3366cc]朱莉·安德鲁丝[/color](后主演了《音乐之声》)在百老汇主演了根据肖伯纳《卖花女》一剧改编的《窈窕淑女》,十分走红。华纳兄弟公司见有利可图,创纪录地花了550万美元买下了该片的拍摄权。但老板华纳觉得安德鲁丝名气不大,决定换由赫本主演卖花女艾丽莎,他们认为,仅凭赫本这个名字就足以使这部电影成功。凑巧的是,安德鲁丝应迪斯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欢乐满人间》。两部影片都获得巨大成功。但在1964年度评奥斯卡奖时,安德鲁丝获得最佳女主角,且《窈窕淑女》一片也获得奥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项奖,而在其中作为顶梁柱的赫本却连提名都没有。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投票者们认为片中歌曲是别人配唱的,用别人的歌声来为自己配音是赫本的欺骗行为,其实赫本在自己主唱上是尽了最大努力的,他们不了解实情。二是电影界人士对在舞台上扮演艾丽莎的大名鼎鼎的朱丽·安德鲁丝未被起用感到愤慨。这个消息虽然使赫本感到震惊,但她却觉得这些决定是公平的,虽然观众和影视界评论界对《窈窕淑女》反应很好,但她认为自己在片中的表演也不尽如人意。但赫本影迷们对此却愤愤不平,连安德鲁丝也公开表示:“赫本应当获提名”。颁奖单位学院为缓和众怒,让赫本主颁本届最佳男主角奖,而该奖获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与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对此并不耿耿于怀,她表现得大度、自信和愉快,并千里迢迢专程从欧洲拍片现场赶来颁奖,还向安德鲁丝表示祝贺,甚至事后给她送去一大束鲜花。而赫本自己则收到了一大扎慰问电报,其中有一份来自好莱坞的另一个赫本——凯瑟琳·赫本,电报中说:“别为落选而烦恼,说不定那天你会因为一个连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获奖。”在颁奖仪式上,几乎每一个《窈窕淑女》的获奖者都在领奖时说:“我要感谢奥黛丽·赫本的精彩表演。”只有哈里森不知谈什么才好,因为两部《窈窕淑女》里他都是男主角,他在舞台上与安德鲁丝搭档成功,在影片中又与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谢哪位“淑女”才好,终于,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要向,唔……两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由于赫本在银幕上的形象,广大观众十分喜爱她。在她声誉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为“银幕女神”,对她的名作百看不厌。《罗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赞美她的美貌,说她是仙女下凡,她那吊眼梢、高颧骨,迷人的、若隐若现的微笑,还有那小精灵似的下颌,都使男人女人们为之倾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b]主要作品[/b][/size]
  [b]电影作品:[/b]
  ■[color=#3366cc]直到永远[/color] Always (1989)其他译名:[color=#3366cc]天长地久[/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哄堂大笑[/color]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译名:[color=#3366cc]皆大欢喜[/color]
[color=#3366cc][/color]  ■[color=#3366cc]血统[/color] Bloodline(1978)其他译名:[color=#3366cc]朱门血痕[/color]、血线
  【说明】赫本的唯一一部R级电影
  ■[color=#3366cc]罗宾汉与玛莉安[/color] Robin and Marian(1976)
  [b]■[/b][b][color=#3366cc]盲女惊魂记 [/color][/b][b]Waut Until Dark (1967)其他译名:[/b][b]等到天黑[/b]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译名:[color=#3366cc]丽人行[/color]、二人同路
  ■[color=#3366cc]偷龙转凤[/color]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译名:怎样偷到一百万
  [b]■[/b][b]窈窕淑女[/b][b] My Fair Lady(1964)[/b]
  ■[color=#3366cc]巴黎假期[/color]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译名:花都缤纷录、巴黎燃情记
  [b]■[/b][b]谜中迷[/b][b] Charade(1963)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谜中谜[/color][/b][b]、[/b][b][color=#3366cc]迷中迷[/color][/b][b]、[/b][b]花都奇遇结良缘[/b][b]、[/b][b]儿戏[/b]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译名:孩子们的时刻
  [b]■[/b][b][color=#3366cc]蒂凡尼的早餐[/color][/b][b]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珠光宝气[/color][/b][b]、[/b][b][color=#3366cc]第凡内早餐[/color][/b][b]、[/b][b]帝芬尼的早餐[/b][b]、[/b][b]蒂凡内早餐[/b]
  ■[color=#3366cc]恩怨情天[/color]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译名:恩怨有情天
  [b]■[/b][b][color=#3366cc]修女传 [/color][/b][b]The Nun's Story (1959)[/b]
  ■[color=#3366cc]翠谷香魂[/color]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译名:[color=#3366cc]绿厦[/color]
[color=#3366cc][/color]  [b]■[/b][b]黄昏之恋[/b][b]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午后之爱[/color][/b][b]、[/b][b]下午的爱情[/b]
  [b]■[/b][b]甜姐儿[/b][b] Funny Face(1957)其他译名:[/b][b]滑稽面孔[/b]
  [b]■[/b][b]战争与和平[/b][b] War and Peace (1956)[/b]
  [b]■[/b][b]龙凤配[/b][b] Sabrina (1954)其他译名:[/b][b]萨布丽娜[/b]
  [b]■[/b][b]罗马假日[/b][b]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译名:[/b][b]罗马假期[/b][b]、[/b][b][color=#3366cc]金枝玉叶[/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双姝艳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译名:神秘的人
  【说明】饰演Nora Brentano,当时赫本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为第二女主角
  ■前进蒙特卡罗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英译名:We Will Go to Monte Carlo)(1952)其他译名:前进蒙地卡罗、我们要去蒙地卡罗
  【说明】该版本为《蒙特卡罗宝贝》的法国翻拍版,片中的女孩角色需要说法语,由于赫本说法语非常流利,因此仍饰演同一个角色(但角色名更换为Melissa Walter)
  ■蒙特卡罗宝贝 Monte Carlo Baby(1951)其他译名:蒙特卡罗宝宝、蒙地卡罗宝宝
  ■[color=#3366cc]械劫装甲车[/color]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其他译名:薰衣草山的暴徒、[color=#3366cc]拉凡德山的暴徒[/color]、横财过眼、机械装甲车
  【说明】原本预计要赫本饰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但赫本因为舞台剧GIGI轧戏无法分身,只好串场龙套演出一幕作罢
  ■少妇轶事 Young Wives' Tale(1951)其他译名:少妇故事、年轻妻子们的故事
  【说明】饰演角色Eve Lester
  ■[color=#3366cc]野燕麦[/color] One Wild Oat(1951)
  【说明】饰演餐馆的招待员
  ■天堂笑语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其他译名:天堂里的笑声
  【说明】饰演卖烟女孩
  ■荷兰七课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英文片名:Dutch in Seven Lessons)(1948)
  【说明】这是一部长39分钟的荷兰风光记录短片。当时,战后的荷兰国家航空公司(KLM)正急于推销自己,同时试图振兴荷兰旅游业。于是拍摄了一部短片,主要内容是介绍荷兰风光。片中有一个KLM空中小姐角色,她用荷兰语和英语向观众讲解景物。当时奥黛丽仍在学校学习芭蕾,但为了挣一些学费,奥黛丽在母亲的帮助下参加了该片的试镜。据该片导演林登回忆,他一看到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见到了!”奥黛丽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这份短工是她第一次出演电影,尽管只是个小角色,《荷兰七课》就此成为了一切的起点。
  [b]戏剧作品:[/b]
  [b]■[/b][b]美人鱼[/b][b] Ondine (1954)其他译名:[/b][b]翁蒂娜[/b]
  [b]■[/b][b]金粉世界[/b][b] Gigi(1951)其他译名:[/b][b][color=#3366cc]金粉世家[/color][/b][b]、[/b][b][color=#3366cc]琪琪[/color][/b][b]、[/b][b]姬姬[/b][b]、[/b][b][color=#3366cc]吉吉[/color][/b]
[color=#3366cc][/color]  ■开胃酱 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译名:辛辣酱
  ■鞑靼酱 Sauce Tartare(1949)其他译名:塔塔酱
  ■高跟钮扣鞋 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译名:[color=#3366cc]高跟鞋[/color]
[color=#3366cc][/color]  [b]电视作品:[/b]
  ■世界花园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1993)其他译名:奥黛丽赫本的秘密花园
  【说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连续剧,介绍世界各地花园,赫本担任解说员
  ■贼间之爱 Love Among Thieves(1987)其他译名:窃贼之爱
  ■[color=#3366cc]魂断梅耶林[/color] Mayerling(1957)其他译名:梅耶林
  ■[color=#3366cc]哥伦比亚[/color]电视公司节目 CBS Television Workshop(1952)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20046918733269.jpg
  • 描述:20070923_de74837cb0c0dd28ac142W1lbnp5SDRM[1].jpg
  • 描述:large_3138a95.jpg
  • 描述:20070923_b11e1d343953896f091enOkL0UixYjwF[1].jpg
  • 描述:015.jpg
  • 描述:ah2982.jpg
  • 描述:large_3495c95.jpg
  • 描述:ah2677.jpg
  • 描述:2004611205957825.jpg
  • 描述:2004691884893.jpg
  • 描述:ah867.jpg
  • 描述:2412851063.jpg
  • 描述:无标题.jpg
greycain

ZxID:778322

等级: 自由撰稿
沾好运,沾好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04-04 0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知名舞台剧电影女演员,晚年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特使。

  【基本信息】
  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国籍:英国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四国血统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Brussels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阑尾癌(Appendiceal Cancer)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血型:A型
  【家庭成员】
  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约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生平简介
  
 童年
    奥黛丽赫本童年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注】奥黛丽·赫本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和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苏格兰玛丽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与奥黛丽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名人还有凯瑟琳·赫本和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娶格蕾丝·凯丽为王妃轰动好莱坞),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莱·鲍嘉这样的好莱坞明星。实际上他们和奥黛丽是远房亲戚。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踏入影坛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音乐剧《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双姝艳》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奥黛丽到法国出外景,期间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进而开启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导演推荐给威廉·惠勒,参加了其新影片《罗马假日》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金粉世界》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未婚夫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楚楚动人安妮公主,表现出公主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赫本头”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嘉宝诞生了!”。据说英格丽·褒曼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罗西里尼问她:“你为什么叫喊?” 褒曼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美人鱼》(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托尼奖(Tony 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龙凤配》。由于《美人鱼》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美人鱼》演出的演员梅尔·费勒(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战争与和平》、《甜姐儿》、《黄昏之恋》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转型
  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属意玛丽莲·梦露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主题曲是否采用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月亮河》(Moon Rive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双姝怨》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谜中迷》试图挑战悬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歌舞片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辛·康纳利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 “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飞越疯人院》授奖。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统》(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89)。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1]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雷莎修女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奥斯卡奖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洛杉矶纽约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世纪剧院。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墨西哥的主持人贾莱·古柏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附】赫本在奥斯卡上的获奖感言,大写部分为重音:"It's too much.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EVERYBODY who, these past months and years, has helped, guided and given me so much. I'm truly, truly grateful and terribly happy.")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琼·赫尔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他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迄今为止,赫本已在26部影片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一部电视影片,其中主演20部。《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蒂凡尼的早餐》、《黄昏之恋》、《俪人行》、《谜中谜》、《窈窕淑女》、《盲女惊魂记》等影片里的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
  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这在欧美著名演员中应该算是最少的了。但她的几乎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永久难忘。她拍片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从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而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准高,卖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罗马假日》自不待说,1956年《战争与和平》公演后,观众写信给报社说:“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跃然纸上。”《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饰演一位玩世不恭、肤浅虚荣的社会下层年轻卖笑女子霍莉·戈莱特丽。该片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该片的主题歌《月亮河》(Moon River)为亨利·曼西尼专为赫本所作,并由赫本亲自在片中演唱,后来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欧美流行最广的电影歌曲之一。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拍《美人鱼》试装时,为了使服装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了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为骑马而摔断椎骨;她曾因学开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妈妈……因为她的天赋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授予她各种各样的电影奖。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奥斯卡奖,亦就是说,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该年度欧美影坛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人们给她的片酬也越来越高。1955年拍《战争与和平》时,她的片酬高达30万美元,这是当时演员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时,她的片酬高达100万美元,成为继主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个拿到百万片酬的女演员。
  赫本是世界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艳,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在观众心目中,她从不在摄影机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取悦观众,色情电影更与她无缘。1976年在拍《俪人行》时,其中有一场海滨的戏,赫本和男主角必须身着游泳衣。然而对优雅、美丽、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将身材暴露在千千万万影迷面前,不禁紧张到极点。导演安慰她,给她打气说,她的身材是大多数妇女所羡慕的。而她还是忐忑不安。戏尽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动作很做作,明显是装出来的愉快。她的这种洁身自爱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艺界,尤其是在好莱坞女明星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导演和演员们、同事们都愿与她合作,并以此为荣。她与曾几度合作的大导演威廉·惠勒、比利·怀尔德以及特伦斯·杨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导演一经与她合作,便得以净化、升华,拍出了艺术水准相当高的片子。如特伦斯·杨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曾导演过007詹姆斯·邦德侦探片集,而他与赫本合作拍《盲女惊魂记》时,竟为赫本优雅的风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艺术水准很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样也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摄影师们爱看她那好不俗艳的美,都喜欢为她拍照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成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微笑,拍她那活泼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你离开了剧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赫本不仅外形纯美,而且内心也清洁高雅,她为人很有教养,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员们都很愿意与她同台演戏。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两位主角甚至有时因为在摄影机前笑得太过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绪极好,经常讲笑话,一场戏下来,检查录音时,突然听见艾伯特说:“我和奥黛丽要当导演啦!不晓得斯坦利·多南还能挣到什么钱!”自然这段录音只好剪掉,重录。当然也有的演员因为赫本名气太大,与她一起拍戏还有些不适应。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床上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热情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赫本的人品和艺德也是为圈中人物和广大影迷所称赞的。她拿过百万片酬,但她认为,一个演员不该由于拿过百万片酬就非拿百万不可。在1966年拍喜剧片《偷龙转凤》时,她与著名导演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谢这位在《罗马假日》中提拔、启发她的恩师,主动地将片酬减为75万美元。至于拍摄巨片《窈窕淑女》一事就更能说明问题,来自英国的歌舞演员朱莉·安德鲁丝(后主演了《音乐之声》)在百老汇主演了根据肖伯纳《卖花女》一剧改编的《窈窕淑女》,十分走红。华纳兄弟公司见有利可图,创纪录地花了550万美元买下了该片的拍摄权。但老板华纳觉得安德鲁丝名气不大,决定换由赫本主演卖花女艾丽莎,他们认为,仅凭赫本这个名字就足以使这部电影成功。凑巧的是,安德鲁丝应迪斯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欢乐满人间》。两部影片都获得巨大成功。但在1964年度评奥斯卡奖时,安德鲁丝获得最佳女主角,且《窈窕淑女》一片也获得奥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项奖,而在其中作为顶梁柱的赫本却连提名都没有。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投票者们认为片中歌曲是别人配唱的,用别人的歌声来为自己配音是赫本的欺骗行为,其实赫本在自己主唱上是尽了最大努力的,他们不了解实情。二是电影界人士对在舞台上扮演艾丽莎的大名鼎鼎的朱丽·安德鲁丝未被起用感到愤慨。这个消息虽然使赫本感到震惊,但她却觉得这些决定是公平的,虽然观众和影视界评论界对《窈窕淑女》反应很好,但她认为自己在片中的表演也不尽如人意。但赫本影迷们对此却愤愤不平,连安德鲁丝也公开表示:“赫本应当获提名”。颁奖单位学院为缓和众怒,让赫本主颁本届最佳男主角奖,而该奖获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与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对此并不耿耿于怀,她表现得大度、自信和愉快,并千里迢迢专程从欧洲拍片现场赶来颁奖,还向安德鲁丝表示祝贺,甚至事后给她送去一大束鲜花。而赫本自己则收到了一大扎慰问电报,其中有一份来自好莱坞的另一个赫本——凯瑟琳·赫本,电报中说:“别为落选而烦恼,说不定那天你会因为一个连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获奖。”在颁奖仪式上,几乎每一个《窈窕淑女》的获奖者都在领奖时说:“我要感谢奥黛丽·赫本的精彩表演。”只有哈里森不知谈什么才好,因为两部《窈窕淑女》里他都是男主角,他在舞台上与安德鲁丝搭档成功,在影片中又与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谢哪位“淑女”才好,终于,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要向,唔……两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由于赫本在银幕上的形象,广大观众十分喜爱她。在她声誉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为“银幕女神”,对她的名作百看不厌。《罗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赞美她的美貌,说她是仙女下凡,她那吊眼梢、高颧骨,迷人的、若隐若现的微笑,还有那小精灵似的下颌,都使男人女人们为之倾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

主要作品
  电影作品:
  ■直到永远 Always (1989)其他译名:天长地久
  ■哄堂大笑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译名:皆大欢喜
  ■血统 Bloodline(1978)其他译名:朱门血痕、血线
  【说明】赫本的唯一一部R级电影
  ■罗宾汉与玛莉安 Robin and Marian(1976)
  盲女惊魂记 Waut Until Dark (1967)其他译名:等到天黑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译名:丽人行、二人同路
  ■偷龙转凤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译名:怎样偷到一百万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1964)
  ■巴黎假期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译名:花都缤纷录、巴黎燃情记
  谜中迷 Charade(1963)其他译名:谜中谜迷中迷花都奇遇结良缘儿戏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译名:孩子们的时刻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译名:珠光宝气第凡内早餐帝芬尼的早餐蒂凡内早餐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译名:恩怨有情天
  修女传 The Nun's Story (1959)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译名:绿厦
  黄昏之恋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译名:午后之爱下午的爱情
  甜姐儿 Funny Face(1957)其他译名:滑稽面孔
  战争与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龙凤配 Sabrina (1954)其他译名:萨布丽娜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译名:罗马假期金枝玉叶
  ■双姝艳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译名:神秘的人
  【说明】饰演Nora Brentano,当时赫本在演员表上排名第四,为第二女主角
  ■前进蒙特卡罗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英译名:We Will Go to Monte Carlo)(1952)其他译名:前进蒙地卡罗、我们要去蒙地卡罗
  【说明】该版本为《蒙特卡罗宝贝》的法国翻拍版,片中的女孩角色需要说法语,由于赫本说法语非常流利,因此仍饰演同一个角色(但角色名更换为Melissa Walter)
  ■蒙特卡罗宝贝 Monte Carlo Baby(1951)其他译名:蒙特卡罗宝宝、蒙地卡罗宝宝
  ■械劫装甲车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其他译名:薰衣草山的暴徒、拉凡德山的暴徒、横财过眼、机械装甲车
  【说明】原本预计要赫本饰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但赫本因为舞台剧GIGI轧戏无法分身,只好串场龙套演出一幕作罢
  ■少妇轶事 Young Wives' Tale(1951)其他译名:少妇故事、年轻妻子们的故事
  【说明】饰演角色Eve Lester
  ■野燕麦 One Wild Oat(1951)
  【说明】饰演餐馆的招待员
  ■天堂笑语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其他译名:天堂里的笑声
  【说明】饰演卖烟女孩
  ■荷兰七课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英文片名:Dutch in Seven Lessons)(1948)
  【说明】这是一部长39分钟的荷兰风光记录短片。当时,战后的荷兰国家航空公司(KLM)正急于推销自己,同时试图振兴荷兰旅游业。于是拍摄了一部短片,主要内容是介绍荷兰风光。片中有一个KLM空中小姐角色,她用荷兰语和英语向观众讲解景物。当时奥黛丽仍在学校学习芭蕾,但为了挣一些学费,奥黛丽在母亲的帮助下参加了该片的试镜。据该片导演林登回忆,他一看到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见到了!”奥黛丽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这份短工是她第一次出演电影,尽管只是个小角色,《荷兰七课》就此成为了一切的起点。
  戏剧作品:
  美人鱼 Ondine (1954)其他译名:翁蒂娜
  金粉世界 Gigi(1951)其他译名:金粉世家琪琪姬姬吉吉
  ■开胃酱 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译名:辛辣酱
  ■鞑靼酱 Sauce Tartare(1949)其他译名:塔塔酱
  ■高跟钮扣鞋 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译名:高跟鞋
  电视作品:
  ■世界花园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1993)其他译名:奥黛丽赫本的秘密花园
  【说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连续剧,介绍世界各地花园,赫本担任解说员
  ■贼间之爱 Love Among Thieves(1987)其他译名:窃贼之爱
  ■魂断梅耶林 Mayerling(1957)其他译名:梅耶林
  ■哥伦比亚电视公司节目 CBS Television Workshop(1952)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