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风波已过,若曦仍心有余悸。
赏梅时的心不在焉被他发觉,胤禛轻嘲她的毫不言羞,若曦却坦白心迹,她说女人天生就会演戏,假话奴婢也会说,王爷若想让奴婢扮柔情万种,奴婢愿意演这场戏,
可奴婢觉得王爷是宁可听真话的,即使它会伤人。
胤禛闻言嘴角逸笑,眼中清冷俱散,眼中柔和温暖,我想他是快乐的,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孤寂了那么多年的灵魂,今日终于找到了懂他的人。其实他和若曦在骨子里都是同一类人,性情同样的坚韧挺拔勇于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在她面前,他慢慢卸下高高在上的冰冷面具,他也会骗人,他也会捉弄人,他也喜欢逗弄自己喜欢的女子,如他的一句:皇帝就不许和妃子取乐了?
见到她和十四互送东西,他心知他们的随意坦荡,即便是有所怀疑她属意十四,仍不点破,他嘲弄戏谑这些的无伤大雅,只是不愿见她再与除他以外的人拉拉扯扯哭哭涕涕。
他这是在吃醋吗?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想笑,这个男人还是头次将他的情绪暴露地这么彻底。
见到她被十阿哥无意踢中侧肋,他眼中瞬间满是心疼,听到她点醒十阿哥他喜爱的一直是芙蓉糕,他一定也是震惊的吧。
有时候我们难免自私,对于喜欢自己的人,总是希望他对自己一直清深不变,尽管自己确实不能对他有所回应。我会喜欢若曦就是这点:总是愿意去原谅,总是愿意去记得好的,对于不爱的人,她不会惺惺作态霸占不放。
担心她的伤处,他特意来看,微笑知君欲诱谁,两行玉齿露参差,此时心意真相属,可肯依前举誓词。对着她许下坦诚相待的约定,把自己连康熙都未曾起过疑心的机密心事告诉她。他一直都知道她的不甘心,知道她在云淡风清背后一直渴望紫禁城里有人能真心待她,给她所有的真实、安全和爱情。
她的赌注这么大,他想不赌的,可却又害怕与她就此错过,终生错过得到她的真心的机会。
而他用这么巨大的机密想换取的信息,却是想知道她到底伤在哪里,是否严重。
其实,看到这里我有所怀疑,胤禛在问问题时有所停顿,造成悬念,是不是他想问的,其实并非是这个?
若真是如此,那他想问什么呢?是什么问题让他这般难以启齿而后避而不谈的呢?
是朝堂政事,还是她的感情走向?
记得她与十三的月下谈心,当时十三对她言之凿凿,再三叮咛她定要保持本色,万不可卷入皇位之争中,担心她一旦失宠,便会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十三的意思,也是胤禛的意思吧。相比较八阿哥特意来询问若曦有关田文镜之事,我总觉得也许胤禛对若曦更为认真怜惜,为若曦想的更多。
既然不可能是政事,那就是情事?
他是不是以为若曦与十四有所牵连?若是这样,那很多细节的问题都豁然开朗了,比如说他设计若曦拿回簪子时,喊十四弟,讽刺说若曦你就这么怕他吗?那为什么又不问呢?
想来是听到若曦与十阿哥的那番有关芙蓉糕与冰糖葫芦的讨论,觉得自己是有机会的,只需耐心等待就好。也因为这样所以才特地跑来,对着她许下了坦诚以对的约定。
细细嘱咐她日后行事要多加注意小心谨慎,他抽了一张他的字帖后才提步而出。他一走,若曦顿时觉得,这屋子是前所未有的冷清。
唉,这两个人,同样的小心翼翼,对感情同样的如履薄冰:情如弈棋,谁先沉沦便满盘皆输,他们彼此都不愿意当输家。开始的冷静隐秘,进行的步步为营,可当情字袭来时,心能循规蹈矩的顺着理智的轨道缓步而行吗?
而后,若曦听闻十四已经把镯子退还给原主,听到八阿哥的举动,也听到他从始至终的猜疑。玉软香温被裹身,动人怜处是天真。 疑他别有机权在,巧为钱刀做笑颦。若曦心中悲愤凄凉,尽管已经让自己放下,可那之前的感情是存在的,她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视若无睹漠不在意,见惯了他的款款柔情、习惯了他的温存体贴,谁料他只是‘逢人便示三分好’的性格惯
性使然。自己多年的忧思竟然只是桃花有意空流水的一相情愿,只要是曾经有用心爱过的人,都会萌生一种“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愤恨嘲讽吧。
尽管怨,尽管恨,尽管遗憾,但也从此明白,这段感情原本就是半路出家地基不稳,双方同样的犹豫不定,相拥相笑柔情蜜意的背后隐藏的忧虑和不甘,又怎么能单怪他的情感不够真挚不够纯粹呢?
既然自己也做不到,何忍苛责他的不完美?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即使现在心境苍凉了,多了包容少了偏激,可是,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已经失去的东西不会还在原地等你。于最最澄澈的年华,遇见风华正茂的他,那些年少无知的纯真情话,那些将终生交付于他手掌的誓言,如同滔滔江水,终究一去不复返。
从此萧郎一别是路人,对面相逢不相识。
世界上最珍贵的,不该是已经逝去的过往,也不是混沌不明的未来,而是能掌握在手心的现在。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心结一放下,她终于可以尽情的放开自己接受胤禛了。
多么的庆幸,在这个佑大的紫禁城还有人愿意聆听她的烦恼苦闷,提醒她目前的纷杂局势,他对她坦诚以待,这,便足够。
所以,敢放任本性,敢在他面前开玩笑,甚至敢胆大包天的在康熙帝面前捉弄他,见到他不知情的吃下加了盐的点心口干难耐,眉头紧皱拼命灌茶,在一旁乐不可支的爆笑出声。
捉弄了他被他抓包,本以为会被处罚,而且还是他这么严肃的个性。谁知他居然放任其行不予追究?想来脾气再暴躁的癫狂之辈,面对心上人时也是无可奈何宠溺一笑的吧,即便是历史上残忍严酷雷厉风行的雍正帝胤禛,此时在顽若孩童的若曦面前,再心如钢铁也成了饶指柔。
特别喜欢他要若曦伸手的那一幕,若曦以为他要她伸手是要打她,谁知只是手被他握住,往大树转去。两手相握,把玩不放,小手被握在大掌里,指间温暖如春,即便疼痛也是甜蜜。
御花园中,赤栏桥外,千树桃花,笛声悠扬,白鸥浩荡。
若曦与十三对酒当歌,谁说男女之间不能成知交?两个不同时空不同背景不同性别的男女知己,在明月当空下,在桂香馥郁里,把酒言欢,畅意人生。
而若曦从十三的口中,终于知道胤禛对她的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那人边。
那个一贯心中自有定数的胤禛,那个沉稳不乱深沉内敛的胤禛,他也会月下徘徊犹豫不绝。
与十三的肯谈畅说若曦明白了胤禛在心事莫测极难令人亲近的冰冷面具下的热血沸腾,他的灵魂一直孤寂。像冰山下的火种,人人只道那是寒冷坚硬的冰块,有谁能发现识得内里火光的炽热呢?
十三说,莫要负他,莫要伤他,她不能,也不该伤他。
若曦应承着,是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谁知,月夜谈心是若曦与十三离别十年的序幕,也是她与胤禛不能曝光,无法光明正大的开始——原本日渐明朗的感情局面因她的无心之过,在八阿哥的有心针对下,造成了十三流芳养蜂夹道十年幽禁,胤禛他则永远失去了光明正大请求指婚娶她的机会。
散布谣言,造谣中伤,请君入瓮,铲除异己,八阿哥的计谋处心积虑天衣无缝,若非十三的挺身而出,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若曦当时知道这一切是她当初的恻隐之心不忍看之的一己之似造成的,如果若曦知道自己后来会爱上胤禛,如果她当时知道就因为自己当初的不忍心造成后来她与胤禛的决裂,只怕她打死都不会出声,以至干预历史吧。
但历史终究要按照它概定的正轨前行。白素贞当初为了一己之私水漫金山导致生灵涂炭,而被法海镇压在雷锋塔下,直至西湖水干雷锋塔倒方能重见天日,而若曦也要为她自己当初的一己之私付出十年光阴的代价。
若曦虽通晓历史,但仍是忍不住黯然神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她极力避免,可她仍在她走进这群阿哥生活的那日起,她就已经卷入历史的洪涡了。
所以她顾念与十三的相知之情,对绿芜的怜惜之意,请求康熙成人之美,谁料天威难犯天子大怒,她在倾盆大雨中整整跪了三天三夜。
因为那场跪刑,若曦落下了天气一变腿脚就难行的风湿病根,也是因为那场跪刑,她与胤禛头次如此靠近的拥抱。
胤禛眼神伤痛惊恐,扔掉了手中的伞,默然不语的陪着她,在这漫天风雨中挨着、受着、痛着、熬着……宫中耳目众多,而且康熙又是盛怒之下,连绿芜想让他成全让她照顾为他挺身而出的十三而跪于他门口的微小请求,他都决心避嫌而决心置之不理,却因为惊闻她的罚跪,奋不顾身的跑了进来。若曦当时并不知道,胤禛出宫回来后混身湿透,
不食晚膳,不去就寝,在凄风苦雨中站了一宿,身处异地,却仍然固执的想陪她。
他当年的痛楚,非笔墨能形容,只怕比若曦更深。十三被囚,若曦被罚跪,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空有高贵的身份,却无力保护自己知心的兄弟和心爱的女人,也许,也只有猛厉的风雨才能缓解他心中的痛吧。也是经过那次,他才丢弃了所有的情分顾念,所有的兄弟之情朋友之谊,立誓在储位纷争中胜利。
顺道一提的,是当时八阿哥与十四也进了宫,八阿哥白袍拖地,若曦见状想帮他拖起,却被他迅速一挥打开。我当时忍不住与若曦一样的怅然,这一打,已经把他们之间所有的可能都打散了。
后来若曦在雨中昏倒,遭康熙赦免。这里有个疑点,当时若曦被罚跪的情形是李德全有意泄露的,而李德全的意思就是康熙的意思,康熙为什么一面盛怒让若曦罚跪,一面又有心向众皇子知情呢?
怕是这里不过是一场有心为之,帝王之心最是难测,恩宠不见得就是欢心,责罚未必就见得是厌恶,后来看到十四因此进宫求情罚跪反被康熙重用时,我才恍然明白,原来,这一切的布局,不过是试探,对储君的试探。大家都知,康熙喜欢仁孝,最恨弟兄因为皇位斗的你死我活,所以所立的储君一定也会是个仁慈之人,这从康熙说,众臣面前说自己喜欢诚实、爽直、重情意的人。他说:“存心行事,贵在诚实,开诚示人,人自服之,若怀诈挟术,谁放心服耶?”他认为尊者应“推心置腹以示人,阴刻何为?”。并且指出:“朕之喜怒,无无即令人知者,惟以诚实为尚耳。”又夸道:“十四阿哥最肖朕!”上就可看出端倪。
而在此时,胤禛对若曦说,“我不能去求皇阿玛娶你了。”他放弃了吗?努力了这么久,为什么要放弃?这话与几年之后,若曦身处浣衣局时那句“我一定会救十三弟出来,也一定会娶你!”迥然不同,当时我百思不解,前后一对比,结果就出来了,因为在当时,他心有疙瘩。他当时一直以为,若曦不过是想找个安全的港湾避难,才选上自己,
现在自己可能都自身难保了,怎能庇佑她?倒不如放手,让她找门好亲事。后来听到若曦拒绝被康熙极为看重的十四的婚事,甘愿在这浣衣局受苦,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才知道她一直也如同他那般浓烈的倾心他的,既然她也爱他,彼此钟情,那为什么要放手?
胤禛收心敛欲,从朝内大小事务中抽身而退,日渐清心寡欲生活恬淡。对若曦也是从头到脚的冷漠不理,让若曦心中刺痛不已。真的能忘记所有,真的能装做一切都没发生过?
后来御花园中,弘时的追鸟误射,胤禛情急之下以身相护揭示出了答案。
他没忘,他也不会忘,已经存在的东西,不可能装成没有。
看这篇文章的人,总是不免把八阿哥与胤禛拿来相比较,纳闷若曦为何选胤禛而弃了对她一往情深的八阿哥,甚至有人责怪若曦势利决情,认为她是熟知了历史,贪生怕死所以才屏弃了对她用情至深的人。
而我却不以为然。
所有人都知道,生命乃万事之本,没有了性命,什么锦绣前程什么如花美眷都是不着边的空话。
ml[/url]太子风波已过,若曦仍心有余悸。
赏梅时的心不在焉被他发觉,胤禛轻嘲她的毫不言羞,若曦却坦白心迹,她说女人天生就会演戏,假话奴婢也会说,王爷若想让奴婢扮柔情万种,奴婢愿意演这场戏,
可奴婢觉得王爷是宁可听真话的,即使它会伤人。
胤禛闻言嘴角逸笑,眼中清冷俱散,眼中柔和温暖,我想他是快乐的,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孤寂了那么多年的灵魂,今日终于找到了懂他的人。其实他和若曦在骨子里都是同一类人,性情同样的坚韧挺拔勇于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在她面前,他慢慢卸下高高在上的冰冷面具,他也会骗人,他也会捉弄人,他也喜欢逗弄自己喜欢的女子,如他的一句:皇帝就不许和妃子取乐了?
见到她和十四互送东西,他心知他们的随意坦荡,即便是有所怀疑她属意十四,仍不点破,他嘲弄戏谑这些的无伤大雅,只是不愿见她再与除他以外的人拉拉扯扯哭哭涕涕。
他这是在吃醋吗?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想笑,这个男人还是头次将他的情绪暴露地这么彻底。
见到她被十阿哥无意踢中侧肋,他眼中瞬间满是心疼,听到她点醒十阿哥他喜爱的一直是芙蓉糕,他一定也是震惊的吧。
有时候我们难免自私,对于喜欢自己的人,总是希望他对自己一直清深不变,尽管自己确实不能对他有所回应。我会喜欢若曦就是这点:总是愿意去原谅,总是愿意去记得好的,对于不爱的人,她不会惺惺作态霸占不放。
担心她的伤处,他特意来看,微笑知君欲诱谁,两行玉齿露参差,此时心意真相属,可肯依前举誓词。对着她许下坦诚相待的约定,把自己连康熙都未曾起过疑心的机密心事告诉她。他一直都知道她的不甘心,知道她在云淡风清背后一直渴望紫禁城里有人能真心待她,给她所有的真实、安全和爱情。
她的赌注这么大,他想不赌的,可却又害怕与她就此错过,终生错过得到她的真心的机会。
而他用这么巨大的机密想换取的信息,却是想知道她到底伤在哪里,是否严重。
其实,看到这里我有所怀疑,胤禛在问问题时有所停顿,造成悬念,是不是他想问的,其实并非是这个?
若真是如此,那他想问什么呢?是什么问题让他这般难以启齿而后避而不谈的呢?
是朝堂政事,还是她的感情走向?
记得她与十三的月下谈心,当时十三对她言之凿凿,再三叮咛她定要保持本色,万不可卷入皇位之争中,担心她一旦失宠,便会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十三的意思,也是胤禛的意思吧。相比较八阿哥特意来询问若曦有关田文镜之事,我总觉得也许胤禛对若曦更为认真怜惜,为若曦想的更多。
既然不可能是政事,那就是情事?
他是不是以为若曦与十四有所牵连?若是这样,那很多细节的问题都豁然开朗了,比如说他设计若曦拿回簪子时,喊十四弟,讽刺说若曦你就这么怕他吗?那为什么又不问呢?
想来是听到若曦与十阿哥的那番有关芙蓉糕与冰糖葫芦的讨论,觉得自己是有机会的,只需耐心等待就好。也因为这样所以才特地跑来,对着她许下了坦诚以对的约定。
细细嘱咐她日后行事要多加注意小心谨慎,他抽了一张他的字帖后才提步而出。他一走,若曦顿时觉得,这屋子是前所未有的冷清。
唉,这两个人,同样的小心翼翼,对感情同样的如履薄冰:情如弈棋,谁先沉沦便满盘皆输,他们彼此都不愿意当输家。开始的冷静隐秘,进行的步步为营,可当情字袭来时,心能循规蹈矩的顺着理智的轨道缓步而行吗?
而后,若曦听闻十四已经把镯子退还给原主,听到八阿哥的举动,也听到他从始至终的猜疑。玉软香温被裹身,动人怜处是天真。 疑他别有机权在,巧为钱刀做笑颦。若曦心中悲愤凄凉,尽管已经让自己放下,可那之前的感情是存在的,她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视若无睹漠不在意,见惯了他的款款柔情、习惯了他的温存体贴,谁料他只是‘逢人便示三分好’的性格惯
性使然。自己多年的忧思竟然只是桃花有意空流水的一相情愿,只要是曾经有用心爱过的人,都会萌生一种“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愤恨嘲讽吧。
尽管怨,尽管恨,尽管遗憾,但也从此明白,这段感情原本就是半路出家地基不稳,双方同样的犹豫不定,相拥相笑柔情蜜意的背后隐藏的忧虑和不甘,又怎么能单怪他的情感不够真挚不够纯粹呢?
既然自己也做不到,何忍苛责他的不完美?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即使现在心境苍凉了,多了包容少了偏激,可是,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已经失去的东西不会还在原地等你。于最最澄澈的年华,遇见风华正茂的他,那些年少无知的纯真情话,那些将终生交付于他手掌的誓言,如同滔滔江水,终究一去不复返。
从此萧郎一别是路人,对面相逢不相识。
世界上最珍贵的,不该是已经逝去的过往,也不是混沌不明的未来,而是能掌握在手心的现在。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心结一放下,她终于可以尽情的放开自己接受胤禛了。
多么的庆幸,在这个佑大的紫禁城还有人愿意聆听她的烦恼苦闷,提醒她目前的纷杂局势,他对她坦诚以待,这,便足够。
所以,敢放任本性,敢在他面前开玩笑,甚至敢胆大包天的在康熙帝面前捉弄他,见到他不知情的吃下加了盐的点心口干难耐,眉头紧皱拼命灌茶,在一旁乐不可支的爆笑出声。
捉弄了他被他抓包,本以为会被处罚,而且还是他这么严肃的个性。谁知他居然放任其行不予追究?想来脾气再暴躁的癫狂之辈,面对心上人时也是无可奈何宠溺一笑的吧,即便是历史上残忍严酷雷厉风行的雍正帝胤禛,此时在顽若孩童的若曦面前,再心如钢铁也成了饶指柔。
特别喜欢他要若曦伸手的那一幕,若曦以为他要她伸手是要打她,谁知只是手被他握住,往大树转去。两手相握,把玩不放,小手被握在大掌里,指间温暖如春,即便疼痛也是甜蜜。
御花园中,赤栏桥外,千树桃花,笛声悠扬,白鸥浩荡。
若曦与十三对酒当歌,谁说男女之间不能成知交?两个不同时空不同背景不同性别的男女知己,在明月当空下,在桂香馥郁里,把酒言欢,畅意人生。
而若曦从十三的口中,终于知道胤禛对她的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那人边。
那个一贯心中自有定数的胤禛,那个沉稳不乱深沉内敛的胤禛,他也会月下徘徊犹豫不绝。
与十三的肯谈畅说若曦明白了胤禛在心事莫测极难令人亲近的冰冷面具下的热血沸腾,他的灵魂一直孤寂。像冰山下的火种,人人只道那是寒冷坚硬的冰块,有谁能发现识得内里火光的炽热呢?
十三说,莫要负他,莫要伤他,她不能,也不该伤他。
若曦应承着,是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谁知,月夜谈心是若曦与十三离别十年的序幕,也是她与胤禛不能曝光,无法光明正大的开始——原本日渐明朗的感情局面因她的无心之过,在八阿哥的有心针对下,造成了十三流芳养蜂夹道十年幽禁,胤禛他则永远失去了光明正大请求指婚娶她的机会。
散布谣言,造谣中伤,请君入瓮,铲除异己,八阿哥的计谋处心积虑天衣无缝,若非十三的挺身而出,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若曦当时知道这一切是她当初的恻隐之心不忍看之的一己之似造成的,如果若曦知道自己后来会爱上胤禛,如果她当时知道就因为自己当初的不忍心造成后来她与胤禛的决裂,只怕她打死都不会出声,以至干预历史吧。
但历史终究要按照它概定的正轨前行。白素贞当初为了一己之私水漫金山导致生灵涂炭,而被法海镇压在雷锋塔下,直至西湖水干雷锋塔倒方能重见天日,而若曦也要为她自己当初的一己之私付出十年光阴的代价。
若曦虽通晓历史,但仍是忍不住黯然神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她极力避免,可她仍在她走进这群阿哥生活的那日起,她就已经卷入历史的洪涡了。
所以她顾念与十三的相知之情,对绿芜的怜惜之意,请求康熙成人之美,谁料天威难犯天子大怒,她在倾盆大雨中整整跪了三天三夜。
因为那场跪刑,若曦落下了天气一变腿脚就难行的风湿病根,也是因为那场跪刑,她与胤禛头次如此靠近的拥抱。
胤禛眼神伤痛惊恐,扔掉了手中的伞,默然不语的陪着她,在这漫天风雨中挨着、受着、痛着、熬着……宫中耳目众多,而且康熙又是盛怒之下,连绿芜想让他成全让她照顾为他挺身而出的十三而跪于他门口的微小请求,他都决心避嫌而决心置之不理,却因为惊闻她的罚跪,奋不顾身的跑了进来。若曦当时并不知道,胤禛出宫回来后混身湿透,
不食晚膳,不去就寝,在凄风苦雨中站了一宿,身处异地,却仍然固执的想陪她。
他当年的痛楚,非笔墨能形容,只怕比若曦更深。十三被囚,若曦被罚跪,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空有高贵的身份,却无力保护自己知心的兄弟和心爱的女人,也许,也只有猛厉的风雨才能缓解他心中的痛吧。也是经过那次,他才丢弃了所有的情分顾念,所有的兄弟之情朋友之谊,立誓在储位纷争中胜利。
顺道一提的,是当时八阿哥与十四也进了宫,八阿哥白袍拖地,若曦见状想帮他拖起,却被他迅速一挥打开。我当时忍不住与若曦一样的怅然,这一打,已经把他们之间所有的可能都打散了。
后来若曦在雨中昏倒,遭康熙赦免。这里有个疑点,当时若曦被罚跪的情形是李德全有意泄露的,而李德全的意思就是康熙的意思,康熙为什么一面盛怒让若曦罚跪,一面又有心向众皇子知情呢?
怕是这里不过是一场有心为之,帝王之心最是难测,恩宠不见得就是欢心,责罚未必就见得是厌恶,后来看到十四因此进宫求情罚跪反被康熙重用时,我才恍然明白,原来,这一切的布局,不过是试探,对储君的试探。大家都知,康熙喜欢仁孝,最恨弟兄因为皇位斗的你死我活,所以所立的储君一定也会是个仁慈之人,这从康熙说,众臣面前说自己喜欢诚实、爽直、重情意的人。他说:“存心行事,贵在诚实,开诚示人,人自服之,若怀诈挟术,谁放心服耶?”他认为尊者应“推心置腹以示人,阴刻何为?”。并且指出:“朕之喜怒,无无即令人知者,惟以诚实为尚耳。”又夸道:“十四阿哥最肖朕!”上就可看出端倪。
而在此时,胤禛对若曦说,“我不能去求皇阿玛娶你了。”他放弃了吗?努力了这么久,为什么要放弃?这话与几年之后,若曦身处浣衣局时那句“我一定会救十三弟出来,也一定会娶你!”迥然不同,当时我百思不解,前后一对比,结果就出来了,因为在当时,他心有疙瘩。他当时一直以为,若曦不过是想找个安全的港湾避难,才选上自己,
现在自己可能都自身难保了,怎能庇佑她?倒不如放手,让她找门好亲事。后来听到若曦拒绝被康熙极为看重的十四的婚事,甘愿在这浣衣局受苦,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才知道她一直也如同他那般浓烈的倾心他的,既然她也爱他,彼此钟情,那为什么要放手?
胤禛收心敛欲,从朝内大小事务中抽身而退,日渐清心寡欲生活恬淡。对若曦也是从头到脚的冷漠不理,让若曦心中刺痛不已。真的能忘记所有,真的能装做一切都没发生过?
后来御花园中,弘时的追鸟误射,胤禛情急之下以身相护揭示出了答案。
他没忘,他也不会忘,已经存在的东西,不可能装成没有。
看这篇文章的人,总是不免把八阿哥与胤禛拿来相比较,纳闷若曦为何选胤禛而弃了对她一往情深的八阿哥,甚至有人责怪若曦势利决情,认为她是熟知了历史,贪生怕死所以才屏弃了对她用情至深的人。
而我却不以为然。
所有人都知道,生命乃万事之本,没有了性命,什么锦绣前程什么如花美眷都是不着边的空话。
[ 此帖被fang981122在2011-09-30 17:0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