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印度梵文苹婆果的简称。
其品种按成熟早晚可分为:祝光、伏花皮、黄魁、红魁(六七月间成熟,由于生长期短,果肉组织松软,味淡,不耐贮藏);红玉、红元帅、黄元帅、红星、黄龙、秋花皮、迎秋、丹顶(八九月间成熟,果肉较早熟品种质好,味甘酸,可短期贮藏);国光、鸡冠、青香蕉、金星、倭锦、晚沙布、印度、柳玉、红富士(秋十月或十一月成熟,质量好,耐贮藏,味甘酸)。
苹果有很多的妙用,每天一个苹果的好处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了,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这里,主要介绍苹果的其他特性。
首先,
适宜人群:
1.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气滞不通者,便秘、慢性腹泻、神经性结肠炎,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患者,癌症患者、贫血和维生素缺乏者尤其适合。准妈妈每天吃个苹果可以减轻孕期反应;
2. 肾炎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其次:
食疗作用:
苹果味甘、酸,性凉,归脾、肺经;
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止泻的功效;
主治中气不足,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轻度腹泻,便秘,烦热口渴,饮酒过度,高血压等。
然后,
食物相克:苹果忌与水产品同食,会导致便秘。
最后,
介绍一个苹果治小儿腹泻配方:
【配方】苹果若干个。
【制法】将苹果用开水洗净,削皮,隔水蒸熟,捣烂成泥,备用。
【服法】每日4次,每次约一百克,一岁以下婴儿每次约五十克,日服3~4次,此时不食其他食物,待症状好转后可减少吃苹果泥,而适当增加牛奶酪。
【功效】益脾健胃,厚肠止泻。还适用于经常大便溏薄。
PS:话说,这个治小儿腹泻的配方,在本草纲目里都没找到,应该是一个新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