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海的女儿”。
50秒尖叫,高飙海豚音,属于胜利者的歌剧咏叹,徐莉佳第一个冲过激光雷迪尔级女子单人艇比赛的终点。韦茅斯·波特兰港,惊见中国冠军。
蓝天、碧云、激流,星帆点点。这片海,风暴之后是温柔。25岁的上海姑娘,以中国帆船首枚金牌,将五星红旗插上这片陌生的领地,里程碑式地征服。
徐莉佳朝着众人,冲着镜头,重重挥了一记拳头。16年的执着,她一直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般的女子
靠近岸边的时候,教练刘小马朝徐莉佳的手中送来一面五星红旗。她毫不犹豫地举过头顶,继续行驶着爱船航行在大海上。茫茫大海,红色夺目。祖国,扬威大海。
老刘乘坐小艇在一边与徐莉佳并肩航行。师傅狠狠拍打爱徒,幸福写在两人的脸上。风很大,徐莉佳挣扎着站起身来,面朝着中国代表团的方向,遥遥挥手。这枚金牌,几多不易。
很多人都说,今天的比赛要看老天的脸色。预赛曲折,一度还遭遇跌落至第11名的窘境,但最终徐莉佳仍以预赛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岂料,一出发,就处于不利位置。徐莉佳与主要对手积分几无差距,决赛轮必须拿第一才能确保冠军。徐莉佳表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能力,“起航不顺利,但我并不着急。我的战术是宁可出发保守也不能冒险强航。航线选择是我的强项,因此我没有灰心,而是一步一步追”。她一直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北京奥运,徐莉佳获得铜牌。
热爱自由,让徐莉佳情系帆船。“风在耳畔,海在脚下,我爱上了自由驰骋的感受,我一辈子也离不开帆船。”她的儿女情长,更多的是自我与认知。任风起云涌,我心飞扬。
一般的情怀
说起徐莉佳,身边每一个人都赞不绝口:“真是个好孩子。”知书达理,有一股子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
赛后,徐莉佳成了“吉祥物”,到处被人拉着拍照。远远的,她看到上海水上运动中心的主任,立即欢快地招手:“过来拍照啊,一个都不能少。”
练帆船,要的是心思细密。激光雷迪尔级的船帆面积相对较小,比较容易操纵,对选手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徐莉佳有着亚洲女选手特有的灵活,平日里更适合小风天。不过在伦敦,大风大浪也没能难倒徐莉佳。原来,从去年6月开始,徐莉佳有了一个英国外教约翰。约翰40岁出头,正是出生在韦茅斯·波特兰港。他对于家乡港口的风,有着最精准的认识。
“我喜欢不同时候的海,咆哮的,平静的,如泣如诉的……”不过在比赛中,她最中意的是“我可以驾驭的海。”“认识大海,亲近大海,然后你就可以掌握大海。”今后,无论是运动员的身份,或是别他,徐莉佳都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帆船,“这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运动。每个人的性格与智慧,都可以在这片天地中最直接地展现出来。”
夺金时刻,徐莉佳却已开始展望未来,“今后的重心是学业和家庭。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有全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平衡家庭,才能在他们的支持中,在帆船这项事业上走得更高、更远。”海的情怀,是广博。
一般的人生
深深地俯低身子,亲吻挚爱的帆船。徐莉佳成为中国体坛的传奇人物。
柳眉细眼,皮肤黝黑,短发时常常被误认为男生的徐莉佳,决赛前一晚,没有辗转反侧。“晚上10时就睡下了,同屋的队友回来我都没听到。”她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作息表。而决赛在她口中,成了开赛以来最轻松的一天,“尽情享受海上的分分秒秒,把所有才能展现给大家。我只是把它当作一场普通的比赛来准备。”
这名上海交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是个不服输的弄潮儿。雅典奥运会前,一心想要参加奥运会的徐莉佳查出膝关节长了肿瘤。若不及时治疗,会有截肢危险。北京奥运,她创历史地为中国夺得一枚帆船铜牌。“去年我重新复出,那些力量练习太苦了,我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她离不开这片熟悉的海景。“帆船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里。帆船既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爱好,能够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是我这辈子的福气。”
八年,终站上世界之巅。风口浪尖上,徐莉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一个勇敢的女生,她孤独地坚守,她的梦想从未搁浅。
刘教练有话要说,先天听力不足的徐莉佳低下头侧过耳,想听个真切。她笑了,带着洒脱,带着自信,教练说:“你是最棒的。”潮水退去,又是新一程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