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养猪肉:营养不高,安全隐患不低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09 回复:1

[趣味科普] 农村自养猪肉:营养不高,安全隐患不低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子规月落

ZxID:13974051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暖雯雯
210 818 1018 1226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
“现在的猪肉,哪有过去的香啊,营养肯定要差好多!”有这想法的人还真不是少数,但这种农村自家养的猪肉,会不会更有营养呢?

风味有差,营养不差


首先要明确一点,通常公众所说的“香”指的是“风味”。猪肉的风味主要是由小分子有机物如硫胺素、氨基酸等物质体现的[1]。这些风味物质种类繁多、含量微小,与数量庞大的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相比,其营养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风味”和“营养”是两个概念。
风味物质主要是靠时间来累积的,规模化养殖出的猪肉与传统养殖的猪肉相比,风味上确实是有所不足的。在保证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前提下,规模化养殖的目标是尽可能以最快的生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多的肉,因此无论是品种选育还是饲料配比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这种肉生长时间短,风味物质在肌肉间积累不充分,自然不如慢慢生长了一年的肉“香”。但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消费需要,高效生产是被迫、也是必然的选择,风味这一细节就被更为大众化的选择舍弃了,只能在价格更为昂贵的猪肉产品中体现。
规模化养殖出产的猪肉,风味差了些,但营养并不差。首先猪的品种就很有讲究,从产子性能、增重性能、瘦肉率等方面选择培育出的品种,其产品性能就远非一般土猪能比。其次,商品猪的养殖[2]也十分严格,初生仔猪要在两小时内吃上初乳、三日龄要补硒补铁防止腹泻、猪舍要电加热保证恒温、定期饲喂益生菌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不同生长时期使用不同饲料满足生长需求等。与吃住条件都比较差的土猪相比,规模化养殖出道的猪肉在营养上可能更有保证。

防病抗病,得有专业人员指导


一说到养殖业,就有人提养殖场中太多动物集中在一起容易生病,养殖场就给动物长期大量用药的问题。确实,从事养殖业的有俗话叫“家有万贯,喘气的不算”,意思是养殖就怕碰上疫病,一旦发生,多半只能亏损了。防病,在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养殖企业中是重中之重,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不只是随便喂药这么简单。
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消毒。与其病了喂药还不一定能控制疫情,不如把疫病传播的机会降到最低。在规范化养殖的饲养场中,每周猪舍都要进行喷雾消毒1-2次;每个月场区还会有1-2次彻底大消毒,铲杂草、挖鼠洞、填沟渠、路面喷淋消毒药;出完猪的空猪舍更是要经历清洗、喷药、熏蒸及空置一周的处理;工人进猪舍还要洗澡更衣、用消毒药洗手、泡胶鞋;白大褂每天紫外线照射每周清洗高压[3]等。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不给病原体传播的机会。比起如此严苛的措施,农村自家养猪则极少消毒,闲杂人等或其他动物还可以自由进出,都增加了疫病传播的可能。
其次,就像人会打疫苗预防某些疾病,猪也一样。猪的免疫程序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依据疫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单说免疫程序的制定[3],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专业与经验,就不可能完成。免疫的准备和实施的具体工作[3]也相当专业,不要说猪在接受疫苗接种后出现什么异常反应,要如何应对,就单说口服疫苗的瓶盖应在空气中打开还是水中打开,都是有讲究的。所以说,养殖动物的免疫是既需全局眼光又要关注细节的专业技术活,有漏洞就容易诱发疫病。通常来说,农村自家养猪户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应对如此苛刻的要求。
最后,药是肯定要用的。动物在养殖中不生病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发病再用药,那疗程、药量都会加倍,药物残留会更加严重,所以需要在没发病时进行预防性投药。而且,兽药的种类很多[4],不只是抗生素,就算是抗生素,为了避免耐药性等对公众卫生可能产生的不利情况,国家不仅规定仅只使用动物用抗生素[5](如泰妙菌素等),而且还在农业部第278号公告中规定了停药期,把各类药物残留对人的危害降到最小。
的确存在少数养殖场为了追求利润,无视国家规定的情况,但这并非是选择自养猪的理由。猪在各个生长时期需要的温度、营养物质、饲养环境等均不相同,只有非常专业的养殖人员才能及时调整、满足其所需,将疫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农村自家养殖中,养殖条件简陋不说,养殖户又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做指导,消毒免疫措施跟不上,这种情况下养的猪,比规模化猪场养的猪只会疫病更多、用药更多。
但即便是规模化养殖这么严格防守,也不能达到100%的存活率,在没有大规模疫病发生的情况下,从乳猪到成猪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在5%-10%(死因并非全是疾病,也可能是因为受伤、意外、天气骤变等)。这些猪的尸体,如果当地有条件,则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则要焚烧处理。

检疫:为食品安全层层把关


规模化猪场还有国家法定的检疫做保障。除了饲养时场内定期不定期的自行检疫防止疫病传播以外,国家还规定了猪检疫的项目、对象、程序和处理办法[6]。我国的动物检疫有许多环节:卖猪时进行“产地检疫”防止得病的猪出场,运输时进行“运输防疫监督”防止疫病传播,在屠宰场屠宰前进行“宰前检疫”防止违章宰杀,屠宰时进行“宰后检验”防止病肉流入市场,在市场买卖猪肉时进行“市场检疫监督”防止违禁肉进入人们菜篮子等。这一系列措施层层把关,保证人们买到、吃到合格肉。
以比较常见的检疫项目猪患链球菌病为例,此病的症状十分明显,非常容易在宰前检疫中发现,一旦发现,是绝对不会屠宰分割的,死猪更是不可能进入屠宰车间。就算有漏网之鱼,市场检疫监督时也可检出,因为这种濒死或死亡的猪血液流动慢或不流动,屠宰后血液放不干净,滞留在肌肉血管内使肉呈暗红色,很容易辨别。但自家养的猪,通常都是自行屠宰并买卖,并没有通过检验检疫,没有辨别能力的普通消费者很有可能因接触生的病猪肉而感染。
2005年四川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事件,导致204人染病,38人死亡。调查结果显示,染疫生猪全部来自农村散养户,人感染病例均因私自宰杀、加工病死猪而得[7]。
另外,猪容易感染囊尾蚴,感染后的猪肉就是俗称的“米猪肉”、“豆猪肉”,这囊尾蚴病便是宰后检验必检的对象。囊尾蚴是幼虫的名字,成虫叫猪带绦虫,是人常见的寄生虫病。这种虫子整个生命过程是这样的:成虫寄生在人小肠内,身体末端的节片里是受精卵,脱落的节片或受精卵随着人粪便排出,污染猪的饮食饮水,被猪吞食后,虫体随猪的血液循环来到骨骼肌、心肌、皮下或脑、眼等地方发育为囊尾蚴囊泡,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囊尾蚴内的头节在人小肠内翻出,两三个月后长成成虫。
在饲养条件差时,猪食料容易被人粪便间接污染,而且有些农村的猪圈还是连接着茅厕的“连茅圈”,猪可以直接接触人粪便。农村卫生状况和习惯较差,养猪人感染猪带绦虫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但这种病症状又很不明显,人们很少主动吃驱虫药,而猪带绦虫在人小肠里可以生活二三十年,在这期间里一直排出虫卵,如果人的粪便没有妥善处理,那么他养的猪就可能感染囊尾蚴。猪感染囊尾蚴后病症状轻微,只能靠宰后检验检出。如果病猪没有在屠宰场统一屠宰并检疫的话,人误食病猪肉后就会感染猪带绦虫。
农村自家养猪条件差、疫病多,还没有专业人士的检疫,这样的肉,可并不比养殖场的猪肉更安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农村自家养三五头猪”和“正规猪场在山坡放养几十、几百头猪”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后者则是规模化养殖的另一种形式。这种放养也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的,从选择场址、品种到补饲、防病都是精心为之,因此安全较前者更有保障;在风味上,这种猪比普通规模化饲养的猪生长周期长,因此肉也更香。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可以选择后一种猪肉。

结论


农村自家养的猪肉可能别有风味,但营养并不优于规模化养殖出的猪肉,而且可能带有更多疾病。为并无营养价值的风味,不值得冒这样大的风险。
相关小组推荐:

参考文献


[1].吕东坡,朱仁俊.猪肉中风味物的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09
[2].韩俊文.养猪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3].陆桂平.动物防疫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5].师志海,李万利,兰亚莉等.动物专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中国兽医杂志,2012
[6].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
[7].马小军.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与控制.2005年
相关小组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font='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tahoma, sans-serif]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
我的感想:我一直以为以前的猪肉香是现在的饲养的问题,结果两者其实没有太多的营养问题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66
懿萱嘉薇

ZxID:17603237


等级: 热心会员
文编 5.3   海淘:10.15   曾用名:yiyi!2.14结婚周年。结婚:11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9-27 0
出乎意料的感觉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