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images.ent.xunlei.com/origin/34/2042134bbc0a75085b85ec4981689ad96c4fd4.jpg[/img]
[img]http://images.ent.xunlei.com/origin/34/204213c3c62fd4198381beba796298215a89ea.jpg[/img]
自1999年的动画电影《宝莲灯》后,时隔7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制作的《小兵张嘎》将于11月上映。
北影动画学院院长、《小兵张嘎》的制作组组长孙立军透露《小兵张嘎》的制作长达6年,完成后因发行问题一度“止步”,现在,“发行部门正在全力运作当中”。孙立军还将一些在国内拥有超高人气的日本动漫如《灌篮高手》等称为“三流动画”,他说:“这些动画的立意不错,但很多采用的是简笔画,画面上很多部分都是静止的。我们如果直接向他们学习,将造成国产动画技术上的偷工减料。”而且,很多日本动画虽制作精良,但其中的成人内容并不适合给3.6亿名中国少年儿童观赏,“中国有必要保护并发展本国的动画产业,以免日、美等西方文化对小孩造成不良影响。”
据悉,动画片《小兵张嘎》去年获得中国电影最高奖项华表奖的优秀美术片奖。制作组创作了电影和电视剧两个剧本,用孙立军的话说,TV动画“制作比较容易”,所以首先制作了电影版。与原片相比,动画《小兵张嘎》在剧本环节上作了两处较大的调整,首先是减少了正面人物区队长而增加了敌人的势力,多了一个反面的牛队长,由姜昆配音;其次,为了加强视觉的动感效果,制作人员将把原片结尾的高潮——嘎子烧炮楼改成了炸火车。片中的人物造型也颇具民族特色,也比以往国产动画片中的造型更为丰富。
“我希望能有‘爷爷带孙子’或‘爸爸带儿子’去看《小兵张嘎》的情景,”孙立军说:“‘爷爷’、‘爸爸’看过后可以用‘想当年……’、‘我曾经……’之类的话语与孩子交流,而儿童可以在娱乐化的语言方式中了解历史,喜欢动画。”
编者按:虽然楠楠对于国产动画能不断开发新作感到十分振奋,但是却无法苟同于孙院长的部分观点。中国动画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代沟”问题,即制作与管理国产动画的多为老一代前辈,动画的观众群却主要是年轻一代。而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造成了老一代与年轻一代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彼此难以沟通理解。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巨大的“代沟”,造成了老一代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年轻一代并不买帐,动画产业的“生产”与“消费”严重脱节。若我国的动画工作者不能改变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心态,不能切实地贴近观众,真正地理解观众的需求与喜好,则恐怕很难创作出观众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精品。毕竟仅仅靠作品的艺术性获得再多的奖项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振兴中国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