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体上来说,有关音乐的文字大概可以分这么几类:一是介绍、说明、解释性的,如词典之类的工具书;二是个人鉴赏性的文字,这方面有时还包括音乐随笔、散文;三是音乐评论或批评 。
写音乐文字的一般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的,或曾经从事过专业音乐工作的作曲、指挥、演奏、演唱,等等 ;一类是并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或仅是涉猎过、蜻蜒点水过;还有一类以前对音乐几乎是个“门外汉”。一般情况下,后两种纯粹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对音乐的热爱,才走上写音乐文字这条道的。
于是,便大致分成了两派:专业的和业余的。其实,所谓“专”,究竟“专”到什么程度,又可细说。比如以前学民乐的,后来去写西洋古典音乐了,那么这算不算“专”呢﹖所谓专业和业余,也只能是相对而言。而且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仅说咱们国内,写音乐文字写得比较多的,大都是业余写手,而这些业余写手以前的专业大都是学文史哲的,甚至也有学理工科的。因此,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也许是:因为音乐毕竟是属于文艺范畴的,而且最抽象、最感性、最直击人的心灵,而要表达它,也许仅凭专业的音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广泛的文化艺术乃至人类情感的积累,才能对音乐产生特殊的敏感和感悟。另外,既然是用文字表达,那么文字的表达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二
当然,最好的人选是既是学专业的,文化修养和写作能力又很强,但这样的写手似乎很少。国外有一位勋伯格,钢琴专业出身,写出的乐评赫赫有名,但即便是这样的高手,所写的乐评文字也有被认为是主观武断的。可见绝对“客观公正”的乐评是很难做到的,也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其实,想明白了很正常,因为既然音乐是最感性的,是表达人性情感的,而写作者本身是个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你怎么能让他的文字永远是那么的“四平八稳”、“客观公正”呢﹖
三
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语言的尽头,便是音乐的开始。言下之意,语言是很难来解说音乐的。音乐是抽象的,语言是具像的,具像的怎么能解说抽象的呢﹖从原本意义上来说,音乐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然而,又有哪位爱乐者不是通过有关音乐的文字而了解音乐、亲近音乐进而爱上音乐的呢﹖
而且,文字作为一种语言的载体和符号,有其特殊的诠释难度和文化意味,它“上通下达,八面来风”,“纵横驰骋,呼风唤雨”,对相对抽象的音乐来说,文字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姐妹艺术和引路人,且其表述的意味又是那么的“别具一格”,因此,尽管一直存在着种种议论,但音乐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文字,这种现象将一直存在下去。
四
一般情况下,写介绍类欣赏类的音乐文字比较“风平浪静”,然而一旦涉及到当下的音乐演出和活动,就远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这里的音乐评论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首先,评论的园地非常少。据说,美国的《纽约时报》每天都有音乐评论的专版。在欧洲,比如德国、法国,经常有多家报纸登载音乐评论,而我们这里呢﹖翻开报刊,除了是一些新闻通发稿以及零星的现场报道外有的报道看得出是人云亦云 ,真正有质量有观点的音乐评论并不多见,而那些真正能写乐评的人,却经常面临“英雄无用武之地”。出现这样的情况,往深层说,可能要涉及到媒体的体制问题了。因此,什么时候我们的报纸和音乐类杂志能专门辟有音乐评论的园地,并且能顶住风浪,长期坚持,那么就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和音乐爱好者,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由此还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进一步激活演出市场,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音乐演出。
还有一个是如何面对批评。现在对国外来的演出,尚能说一些,但也不能太过,因为这要影响到演出商的利益。而对国内的演出提出批评,难度就更大了,也许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事关系。似乎应该这么认为:作为评论者自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养和专业素质,力求做到独立而又客观,言出由衷;另一方面,被评论者也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只要是从艺术出发,只要是真情,真话,就应正确对待,而不要吹毛求疵,更不要大动肝火。其实,没有任何反应的演出才是最平淡、最没有价值的。如何营造正常而又健康的音乐评论氛围,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任重而道远,现在仅仅还只是抛砖引玉。
五
其实,大而言之,音乐评论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是否活跃,最真实地折射出了其文化生活、音乐生活是否活跃,是否规范,是否健康有序。电影、文学、体育,等等,都有评论——那么,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现在国外又称艺术音乐、经典音乐 ,更应该有正常的评论。音乐是一种国际语言,是各民族的“世界语”,对其缺少反应,缺乏评论,任其荒芜,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但愿在不远的进来,我们的乐评能活跃,能兴盛,如此,乐迷幸甚,音乐幸甚,文艺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