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精粹   唐伯虎名画欣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40 回复:3

[真人手绘] 国画精粹   唐伯虎名画欣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我爱贵贵

ZxID:10510582


等级: 热心会员
向往成为妖孽的人生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3-21 0
国画精粹   唐伯虎名画欣赏
[table=70%,#ffffff,#000000,5][tr][td][table=70%,#ffffff,#000000,2][tr][td] [table=69%,#ffffff,#000000,2][tr][td]
[quote]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quote]
[attachment=12340146]
《骑驴归思图》描绘的是奇峰杂木,山坞人家;溪水湍流,穿行山涧;绿树迎风,舞姿婆娑;一人骑驴行进在山路上,正朝深山中的草堂院落奔去。前景山下深涧又有流水木桥,一樵夫正担柴过桥。在艺术表现上,山石用带水长逡,非常湿润。画家自题七言绝句一首“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吴郡唐寅诗意图。”钤
朱文一印。这幅画体现了唐寅的绘画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山石用带水长皴,非常湿润。秋树青黄,多做空钩夹叶,在画风上接近李唐、马远等院体,但具“文人画”风格。
  此图画山花烂漫,高山叠巘、流泉断涧之景。盘曲的小路连接着临流危桥和谷间茅屋,其间有负薪过桥的樵夫、骑驴归家的士人,表现了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唐寅画笔初出周臣,上追李唐,后渐变其法,由坚挺方硬的刮斫转向秀逸的勾皴,且时以长披短拂出之。此图画法熟练,石皴和树干都用湿笔中锋,把大斧劈皴变为带水长条皴,秀润缜密,挥洒自如,已展现出唐寅独特的用笔格调。从图上朱曜题[喜闻天子驾新归]诗和唐寅自题[乞求无得束书归]句推断,应是唐寅落第后,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作,时唐寅三十七岁。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杰作。图中峻险山崖,盘曲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族人,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attachment=12340149]
《看泉听风图》画绘崇山峻岭,峭壁陡险,山崖间老树虬曲,枝叶苍茂,岩隙清泉下泻。两位“高士”坐石上,正陶醉于山水之间。近处的树木蟠曲槎桠,高出半空,皆夹叶,敷以淡彩。远处树木用水墨点叶,树头倾斜,作风吹之状。上方山势险峻,用细长的线条画出山的轮廓,以斧劈皴单层刷染,表现出了坚硬的石质。整个画面明快、滋润、刚挺秀媚。在画的右上角题诗曰:“俯看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明唐寅看泉听风图唐寅在此图中绘绘奇峰怪石、古木浓阴、清风飞泉,两位高士临流对坐看泉听风,意境空灵清旷。画中崖畔多用斧劈皴,石质坚凝劲健,树木勾勒笔汉(?)凝练。画风沉郁,风骨奇峭。此画既有南宋[院体]画传统,又有文人画的风格特征。画上自题七绝一首:[俯看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锺。]是画家仕途不遇,寄情山水的真实写照。署款[唐寅],钤有[禅仙]、[唐居士]、[南京解元]诸印。

[attachment=12340150]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柯的遭遇鸣不平。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唐伯虎曾经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于是画下这幅画,《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画高岭耸峙,几株茂密的柳树掩映着水阁台榭,下临大江。阁中一人独坐眺望,童子侍立,远处落霞孤鹜,烟水微茫,景物十分辽阔。画法工整,山石*廓用较干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画上自题诗曰: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作者显然是借《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坷的遭遇吐不平。此画近于南宋院体,和他借鉴北宋、元代的作品风格不同,是他盛年时的得意之作。唐寅除绘画外,兼长诗文、书法,堪称“二绝”,他以高度的文化修养,深化了艺术表现的层次。

[attachment=12340153]
 唐寅此图绘层岩邃壑,飞瀑流泉。山腰苍松葱郁,虬枝老干,掩映画面。山下平湖一湾,清澈见底。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蜿蜒通向山涧,以增加画面的幽深感。一隐者凭眺倚栏,静听松风,侍者囊琴随后。自题云:“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裏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后钤[梦墨亭]、[南京解元]、[逃禅仙吏]。用笔清润、缜密而有韵味。曾经清内府、梁清标收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山路松声图》在表现技法上,画家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山石树木,笔法上略近杜堇,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与笔法匀细、设色秀艳的风格判然有别。此画以淡墨晕染,浓墨强调,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令人感到色泽丰富无穷。用笔顿挫转折,遒劲飞舞,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背景的处理极为简括,疏疏落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漠寂寥的感受。本幅右上有自题:“女儿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attachment=12340155]
此画表现了江南秀丽明净的湖光山色,自题诗云:“红霞潋滟碧波平,晴色湖光画不成,此际阑干能独倚,分明身是试登瀛。”画面的清空境界,体现了诗意和作者的审美感情。全图景物处置洗练而谨严,墨色和泽有神。所绘景色,荡漾着一股秀美的生活气氛,内容和形式互相渗透,融而为一。画面前景结聚密集,后面淡荡空旷,中间大块空白,近景与远景开合对应,十分和谐统一。
  唐寅(公元1470-- 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出身商人之家,自幼聪慧,二十九即得中会试第一名“解元”,三十 岁赴京殿试,却受考场舞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他遂绝意功名,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困顿,五十四岁即病卒。 唐寅才华黄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 四才子”。其画名更著,与沈周、文 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山水、花鸟、人物皆擅长。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响,画作多“吴派”痕迹,中上 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体。他的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粗笔一路源自周臣, 然于刚健中别具清俊秀逸之韵;细笔画属其本色,更多文人画笔意,景色简约清朗,用笔纤细有力,墨色淋漓多变 ,风格奇峭而又丰润。同时,在人物画方面也造诣很深,兼善工笔重彩、淡彩、白描、水墨写意诸法、形神俱备。

[attachment=12340156]
此图唐寅以上笔重彩画宫妓四人,衣着华贵,云髻高耸,青丝如墨,头饰花冠。互相对语,无视景。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服饰上的花纹,都刻划得十分精细;从人物穿戴来看,正面两位地位高贵,而背向两位疑是宫婢,正奉酒捧食。
  图中写宫妓正劝酒作乐,青衣女子似手拿酒盏,正让绿衣女子斟酒,而红衣女子已不胜酒力,正摆手欲止,却被青衣女子挡住。劝、止之间的神态举止被刻画的生动传神。背后无衬景。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服饰上的花纹刻画得十分精细;人物面部用传统的“三白法”表现,晕染细腻,生动传神。表露出宫廷富贵的生活气息。作者借此图披露孟蜀后主的糜烂生活,有讽喻之意。
  可证于自题诗、跋:“蜀后主每於宫中裹小巾,命宫妓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斛,俾后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下钤“伯虎”、“南京解元”朱文方印二。

[attachment=12340157]
图绘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纨扇,左手擎一枝牡丹,露出无限眷惜之意。仕女形象娟秀端丽,眉目和发髻钩勒精细,晕染匀整,具北宋李公麟圆细流利之笔;衣纹线条遒劲畅利,又吸取南宋李唐及元人刚健方折的笔法,具有刚柔相济,工写并用的特点,创明代仕女画的新典型。
  唐寅的人物画,大致未逾南宋人物画的格局。表现在体貌上有两种。一是线条细劲,敷色妍丽,气质高华,出白南宋院体的有《孟蜀宫伎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另一为意兴潇洒,远笔如行云流水,出自南宋梁楷、法常,并具有元人气息的如《东方朔偷桃图》、 《秋风纨扇图》以及这帧《牡丹仕女图》。
  此图画枣高髻仕女,右手持扇下垂,左手拈花上擎,体态丰盈,举止有安详之态,头部勾勒精人晕染匀净,似富贵人家少妇。画脸、手等处流丽圆畅,而衣裙、披肩、腰带则以飘举方折之笔出之,这种方圆兼施富有对比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少妇轻移莲步的动态美。设色浅淡清雅,人物发髻扎带和身躯下半部共有四处敷用淡朱色,而披肩和牡丹的叶子却用浅浅的蓝色,两色相映衬,使画中人愈加显得明丽可人。
  汪砢玉在《珊瑚网》中评曰: “董其昌云:唐伯虎虽学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时,故人物、舟车、楼观,无所不工。”唐寅在图上方自题一绝:“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起首处有“吴趋”朱文圆印,署名下钤有“南京解元”朱文长方印

唐寅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以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笔墨美丽娟秀而成画中珍宝。唐寅所作的仕女人物,在画法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工笔重彩的仕女画,一种是白描淡彩的仕女画。特别是白描淡彩,在造型和构图上,线条和设色上具备了优美生动、清新流动、简洁明快的效果。
  唐寅的仕女画勾勒和用笔简洁明快、有刚有柔、有粗有细,刚柔相济、粗细结合。用力或重或轻,速度时快时缓,线条适中。墨线五彩,浓淡深浅相宜,更具质感和立体感。而且,唐寅的画风在李唐的刚劲笔法之中注入了温文尔雅的气息,使他的山水、人物画从谨严的院体画风中透露出悠闲的文人修养。
  《秋风纨扇图》用高度洗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左上角有作者的自题诗一首:“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加深了主题的蕴意。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高高地挽起发髻,美丽端庄,亭亭玉立,目凝远方,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美人可能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青春难驻、世情可畏。作者将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悲惨境遇和盘托出,发人深省。
  画中的背景极其简明,仅绘坡石一角,上侧有疏疏落落的几根细竹,大面积空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寞寂寥的感受,突出“秋风见弃”、触目伤情的主题。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所露一角的这几块似野兽般狰狞峥嵘的顽石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尽显了作者写意的才能。
  拿唐寅这幅《秋风纨扇图》与以前介绍的仕女画,尤其是唐代的仕女画中的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相比,唐寅笔下仕女小眉小眼的造型,整体的文静气质,显出了一种穷酸气,因为他这些画中的模特是当时社会下层的那些青楼妓女。唐寅因对仕途绝望,纵酒狎妓,目睹青楼女子的不幸生活,在欣赏中流露出对身份卑贱的弱女子的同情。而且,这一气质的变化贯穿在唐寅及至整个吴派仕女画的创作之中,并成为一种典型的样式。
  这幅画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画法兼工带写,人物的勾勒,湖石的渲染极其熟练,流利潇洒。作者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对画中女子衣纹的处理,唐寅一反前人沿用的细柔长线条,而是用略带方折而不失流畅的细线表现衣裙的沉沉下垂,直到脚边才略微飘拽,以显示出人物的端秀和凝思的情绪。全画纯用白描,以淡墨染衣带,衣带微微飘起,点出正是秋风已起的时候。丛竹双钩用得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显出了色泽的丰富。全幅图面气韵生动,美感十足,让人一见即有种被打动的感觉。

[attachment=12340160]
苏州古称“吴”,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吴中画学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家”为巅峰。唐寅,字伯虎,风流倜傥,自刻名章“江南第一才子”;尝题吟“醉抱仙花月下眠”,“醉舞狂歌五十年”。善画人物,尤擅仕女。南京博物院藏《李端端图》
李端端图(见图)正是这样典型的一幅画。立轴,纸本,设色,纵122.8厘米,横57.2厘米。
  图上五人,居中坐着一戴文生巾(帽)、留八字须的书生,其面部神情和倚坐姿,无不显示儒雅的气度和风采。左侧黑书桌两边的是主人的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色彩鲜明,有层次感。右侧的是来客,手持一朵白牡丹的小姐,姿态文雅,楚楚动人,身后是随从侍女。四女围着主人,宛如众星捧月似地烘托出主人的重要和地位。背景是山水大屏风,上方题诗:“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点明图中持白牡丹者即扬州名妓李端端,书生乃是唐代诗人、久居扬州的崔涯,唐寅即以他俩间的故事来立意作画的。
  崔涯与张祜齐名,为人豪侠,长于宫词,每题诗于娼肆,必传诵于街头巷尾;“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曾嘲笑李端端“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生。”李端端见诗后“忧心如病”,就向崔涯跪拜,“伏望哀之”!崔被感动(事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一个风尘奇女,一个诗坛高手,一来二往,交谊日深,崔即另题一绝:“觅得黄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于是“大贾居豪,竞臻其户”。有戏之:“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期一日,黑白不均?”李端端肤色稍黑,然美艳过人,世称“黑妓”,今成流光溢彩白牡丹。
  唐寅即据此创意,将李氏向崔生求情改变为当场评理的画面,突显“黑妓”的智慧和胆略:她娇小端丽,傲然玉立于崔家客堂,面部表情从容大方,又稍露不安和期待,手持白牡丹,据理巧辩。崔涯静气安坐,凝神谛听,内心折服之情溢于眉目间,手按卷纸正拟写或已作的新诗。唐寅还从崔诗中的“取端端”衍化出“黑妓”“落籍”的寓意,(旧时妓女从良称“落籍”)故有人称此画为《李端端落籍图》,寄托着这位“风流才子”画家对历史名妓的怜惜和爱慕之情。

[attachment=12340161]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嫦娥执桂图》为纸本设色水墨画,纵135.3厘米,横58.4厘米。画中描绘的女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只见画中嫦娥裙带飘拂,神情温柔,纤纤玉手中拿着一枝桂花,似乎在等着什么人的到来。唐寅用清丽圆细的笔触描绘了这位月中仙子的美妙身姿,虽然画面因为年代久远有些褪色,但更增添了一种古色古香和清新雅致的感觉。
[attachment=12340163]
唐寅的这幅《吹箫图》仍然沿袭了他早年人物画工细艳丽的特点,继承了五代和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兼用写意笔法。人物面容娟秀,体态端庄。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畅,顿挫宛转。敷色浓艳鲜明,技法精工,尤其对细部的刻画,可谓一丝不苟,颇具新意。
  唐伯虎素以诗文书画著称于世。他的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仕女形象生动,体态造型优美,此图写仕女抚玉箫吹奏,造型准确,笔力老到,侍女神态美丽忧郁,吹不尽无穷忧愁。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3/43513_5b2c142690454239216bfc71c76fb.jpg[/img]
《桐阴清梦图》轴,明,唐寅绘,纸本,水墨,纵62cm,横30.8cm。
  本幅行书自题七绝诗一首:“十里桐阴覆紫苔,先生闲试醉眠来;此生已谢功名念,清梦应无到古槐。”钤“唐寅画”、“吴趋”、“唐寅私印”、“唐阿大”等印。鉴藏印有“松莲鉴定”、“东吴玉莲藏书画记”等。无题跋。

  《桐阴清梦图》以人物画为题材,抒发画家的生活遭遇和感受。此图用水墨白描手法,画梧桐一株,桐荫如盖,桐荫坡石处一人仰面闭目,坐於交椅之上,神情生动自然。构图简洁,用笔洗练,风格洒脱,韵致清逸,是唐寅白描人物画佳作。诗、书、画相得益彰。虽未署年款,但从题诗内容可以看出,此图是他在科场案受打击回苏州后所作,是画家看破尘事,不再追求功名,从此幽居林下的写照。

  唐寅为人性情疏朗,生活放诞,许多关於他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他的诗、曲、书、画均颇有成就,尤以画名为最著,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一不精。曾以周臣为师,青出于蓝,并从宋元诸名家绘画中汲取营养,特别在继承南宋李唐、刘松年传统画法上有新的发展,形成了自己严谨秀逸的画风,成就突出,影响深远,在书史上有很高地位,是明代中期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3/43513_a5741426904616ea738e9d6646992.jpg[/img]

《溪山渔隐图》是一副长卷,作品共分十个部分。画中山石耸立,林木茂密,江上小舟数只。本卷岩山用李唐斧劈皴,色调洗练,风韵雅典,为唐寅作品中难得的佳作。图中江干岩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从落于丹枫之中。岸石掩映间,水面舟艇数只,舟上渔人或垂纶放钓,或横笛濯足,或拍击和歌;屋内则促膝对酌,或凭栏观钓,或策杖闲步,画法苍古,用笔劲利,设色明艳。全画清雅幽丽,神采逼人,堪称为唐寅灵腕之妙品,极富艺术价值。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3/43513_bc9a1426904799519dbdd90093be9.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3/43513_7b051426904797dcf53d11dbb5b2d.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3/43513_add71426904796859847b046cdac0.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3/43513_b152142690479501f44f512e653ee.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3/43513_f045142690479353adf283d4ee776.jpg[/img]

[quote]唐寅在中国传统绘画的贡献

     其一,综合南北二派,弘扬了文入画的传统。我国的传统绘画.到了北宋初期,由于地理条件和风格的不同,始分为南北两大画派。北方画派以李成、关仝、范宽为代表,画风深厚旷远,石体坚凝,风骨奇峭,气势雄伟;而南方画派以董源、巨然为宗师,画风柔和温秀,笔墨潇洒含蓄,水墨湿润华滋,远近感强烈。但又有各自的弱点,比如北方画派.笔锋太露,缺少含蓄,缺少韵致和远近感等;南方画派缺少骨力、庄严和气魄等。唐寅的功绩就在于打破了门户之见,从笔法、气势、笔意和设色上,把南北两派不同的源流,扬长避短,融合在一起,又吸收元画的长处,最后形成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的独特风格。他的画,既有宋画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画的书卷气,为吴门画派的崛起,为弘扬文入画的传统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二,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詈屠畋焙#?帽市闳箸敲埽?账诮岷希?馓?俗?烊鳎??啤霸禾濉钡纳剿??纾??衷诠嬲?芯咔迦笾?恕6?墙?榉ㄓ帽手?ㄔ擞糜诨婊??庠谔埔??阑婊?髌分薪衔?飨浴4送猓??胨牡暮托骋恢拢?彩翘埔??挠忠惶厣?1热纾?埔?氖?模?婪挪活浚?酚镏性⒂撬迹凰?幕婊?埠褪?谎??缱莺嶂屑?畛粒?繁手性⑺枷搿</P>

      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兰墨,又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幽的冤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quote]


[/td][/tr][/table]
[/td][/tr][/table] [/td][/tr][/tabl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
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天广、不如心宽!
懿萱嘉薇

ZxID:17603237


等级: 热心会员
文编 5.3   海淘:10.15   曾用名:yiyi!2.14结婚周年。结婚:11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3-21 0
好美的图片
pototo

ZxID:32176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3-21 0
国画真的很值得细细欣赏
空谷.幽兰

ZxID:8833788


等级: 热心会员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3-21 0
感谢分享O(∩_∩)O~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