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空灵”(上)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29 回复:3

杂说“空灵”(上)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ice830804

ZxID:249021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1-16 0
“太虚片云,寒塘雁迹”这是宗白华先生形容艺术的空灵之境界,他这一描述是十分形象而精当的。
  茫茫的太空中飘渺着丝丝白云,空旷的寒塘里掠过片片飞雁。“太虚”、“寒塘”是空,是广阔空虚的背景,而“片云”、“雁迹”则是灵,是景中活跃的生命律动。
  空是虚,是无,是静穆;而灵则是实(不同于写实的是实),是有,是灵气,是生命。这两者正好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所有中国艺术史上偏于抽象写意的艺术品的两个基本点。
  然而,灵实以空为前提条件,周济说:“空则灵气往来”,可见不先求空,灵气就无法产生。不过反过来说,没有灵,空就成了“顽空”、“死空”,谈不上美感的力量了。
  因此,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辨证的眼光。苏轼说得好:“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外枯”乃指外形的简约、空虚;“中膏”则是内在的生命力之旺盛,所以“似澹而实美”,并非一片死寂枯竭。刘克庄说过类似的话:“若近而远,若淡而深”;金圣叹则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来表达这种艺术境界。
  那么,这种空而灵、虚而实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涉及到“简”的问题了。
  简者简约,美学上的简约不同于科学论文或其他实用文体中的省略,而是说寥寥数笔而意趣盎然,也就是说,以极其简化的线条传达极其丰富的意蕴,从而使人想象于无穷。如果一首诗、一幅画中的意象或线条简约而又有无穷的美感发生之力,那么这首诗或画就达到了简约和空灵。
  李东阳认为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二句诗“淡而有味,近而愈远”,恐怕正是因为它们以简约洁净的意象深深地透衬出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和意蕴的缘故。王维这首小诗名为《鹿柴》,全诗四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的首二句以空山之空旷、无人、静寂、幽深作为背景,而活跃跳荡于这个背景之中的则是生命的声音,无人而生机盎然。后二句似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捕捉了一束晶莹透亮的光束,它象金色的线一样穿透深邃茂密的森林,最后栖息于青春的苔藓之上。深邃空幽的绿色丛林中透下这一束光芒四溢的阳光,这是多么空寂而又灵动的境界。
  “空山”、“深林”是空;而“”“人语”、“返景”则是灵了,这两者一旦被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就是绝妙的空灵境界了。
  总之,从美感经验的角度来说,空灵和简约是指简化的外形中含蕴着丰盛的美感发生之力,每一意象、每一线条、每一色彩、每一音响都凝聚着旺盛的、生生不息的美感张力。又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而这不正是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的地方吗?
一只向日葵

ZxID:419689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1-16 0
看不懂  不好意思啊
狂风扬

ZxID:256751


等级: 文坛巨匠
一分霸气,天涯不让;两分柔情,春花秋月;三分悠然,高山流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1-16 0
空灵

我好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jzjjyj

ZxID:370359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1-16 0
空灵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