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文化】 之 道教名山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09 回复:4

[宗教民俗] 【道学文化】 之 道教名山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御风蝶衣

ZxID:135155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0
【道学文化】 之 道教名山
— 本帖被 wj宝宝 执行合并操作(2015-10-17) —
  【道学文化】 龙虎山


  龙虎山资料


  龙虎山位于鹰潭市南郊二十公里处,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风景区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共分六大景区,包括: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王湖。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观,山因成名”。张道陵,精诚修道,创立道教的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的意思。正一派也叫符箓派,以符咒为特征,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在宋元明时期,张天师被赐封一品,统领江南道教,总领三山符箓,成为中国道教传播发展中心,天师世家世代相袭,显赫一方,与山东曲阜孔子世家并受朝廷重视,故有“南张北孔”之说。


  龙虎山冬天不很冷,夏天很凉快,所以四季都适合旅游。


  上清宫、天师府


  龙虎山上清宫汉天师府,是历代大师的生活起居之所。位于龙虎山景区上清镇中央。北靠西华山,门临沪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辉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被历史上门许多皇帝赐号“宰相家”、“天真人府”,尊为道教祖庭。


  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主要建筑有府门(头门)、仪门、二门、私第、家庙、万法宗坛、真武殿、玄坛殿。灵宫殿、知教厅、赞教厅、法得局、提举署、书院、花园、占花塘等,计房屋220余间,占地40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呈“八卦”形,重檐丹槛,彤壁朱扉,显示出道教宫观建筑的独特风格。私第建筑尤为豪华,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我国现有封建王朝的“大府第”之一,其地位、其名望、其壮观,俨然是“龙虎山中宰相家”。院内豫樟成林,古树参天,绿树红墙,交相辉映,还有宫内伏魔殿的镇妖井,就是施耐庵生花妙笔下“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出处。还有古钟、古碑等众多文物,尤其那千年罗汉松、青翠欲滴,世所罕见,堪称“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


  从1991年以来,国内外道友游客接踵而至,今天的天师府已成为弘扬我国道教文化,促进海内外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理想之处。


  声溪河、仙水岩


  “一条涧水流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这是宋人白玉蟾对芦溪河风光的真实写照。龙虎山景区,以秀美迷人的芦溪河为中心,“一线五点”。即芦溪河水上游览线和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排衙石、马祖岩五大景点。


  芦溪河因两岸长满芦苇,深秋芦花雪白一片得名。河水深处泓遂莫测;水浅处可见游鱼;水鲺处,船筏如箭离弦;水滞处,河面平滑如镜。可谓:水从天上来,芦溪仙镜流,船筏直落画图间,飘飘逸逸,逍遥自在。难怪宋文学家晁朴之在游完龙虎山后写下“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千越上溪滩”的名句。


  龙虎山风景精华多在芦溪河中段——仙岩景点区。仙岩分“旱仙岩”、“水仙岩”两部分,距龙虎山西5公里,还有“神仙洞府”、“人间仙境”之誉。


  旱仙岩之奇在岩洞,洞穴垒垒,散落于高崖绝壁千尺云崖之上,猿猴不可攀,人迹不能至。自古以来被视为神仙居所,夙号“仙人城”,最著名的为二十四岩,不仅位置险要,洞口造型也十分奇特,有的砌以土堆,有的装有门窗,有的散放陶器,有的安放棺木等。明朝文人徐学漠乘一小舟至仙岩观二十四岩后,根据洞穴形状,置放物品不同,分别命名为:仙仓岩、仙棺岩、仙犬岩、仙羊岩、仙船岩、仙棋岩......


  在二十四岩南侧,有座奇异岩洞,洞口呈喇叭状,里面建庵。游人从西北的仙蚌石、仙鼠石侧盘旋攀附,踏584级台阶,径三道山门,环行300米,至绝壁无路的庵堂。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在庵堂中央。庵堂后山有龙化池、清水塘、浊水塘。传说是蛟龙为报答庵主的救命之恩,就地滚成,解决了山上饮用水源。此水天旱不涸,雨涝不溢,清浊分明,来不见源头,去不见流向,堪称山中奇观。


  登上宫楼龙虎山十里翠屏,一览无遗。正如明成化年临川才子胡紫高游旱仙岩写道:“千尽云崖上,仙城白莲开,徘徊临绝顶,好景胜蓬莱。”


  水仙岩是芦溪河两岸水中之奇峰怪石组成的景观。山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芦溪河中南北两公里长的水面上遍布着奇石,形成各种维妙维肖人、花、兽、狗。观后让人拍手叫绝、惊叹神奇!


  这些奇峰怪石被称为芦溪仙水岩十大景点(十不得),有敲不得的“石鼓峰”,坐不得的“道场岩”,披不得的“云锦石”,扯不得的“卷积石”,用不得的“丹勺岩”,吃不得的“仙桃”,采不得的“莲花”,梳不得的“玉梳”,走不得“尼姑背”。更有两边巨峰相逼酷似女性生殖器的“仙女现花岩”。


  水仙岩脚有座异庙叫“飞云阁”。阁高七层,石壁上修一栈道通庙。阁壁留下许多名人的石刻:“鹤为留影”、“神仙可栖”、“仙踪漂渺”、“仙岩环翠”。最显目者为明朝更言所刻2米见方的四个大字“玉壁凌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留下名篇佳句。如此神奇仙境,此番道游神游,河须渡海寻瑶岛!


  仙水岩、悬棺


  “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这是唐代诗人游仙水岩看到崖墓悬棺后留下的诗句。


  仙水岩临水的高崖绝壁上垒垒洞穴里,散布着数百座距今2600多年的崖墓柞。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古棺,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多洞内有10具棺木,安放着一个大家族几代人。现已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9具,完整人骨架16具,各种陶器、青瓷器、丝麻织品、乐器、木竹器等随葬文物200余件,有些是稀世珍品。


  经考古工作者的科学发掘和鉴定,这些墓葬都是战国早期的墓葬。悬棺的主人是什么民族?又是如何放进去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绝壁墓葬?令游人惊叹不已,思索无穷。仙水岩的悬棺奇迹吸引着国内外考古工作者浓厚的兴趣,已成为中国民族学、民俗学、文物考古学的科研基地。



恒山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贾岛《恒岳庙》

  北岳恒山,为我为五岳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恒山山雄地险,横贯塞上,西衔雁门关,东连太行山,南接五台诸峰,北控塞北盆地,山峰绵延,奔腾起伏,横跨250千米,号称108峰。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之南,由两座山峰组成,东为天峰岭,西称翠屏山,海拔高达2017米,为五岳之最,号称‘;入天北柱‘;。两峰对峙,耸入云天,万年的沉默摒弃人世诸般滚滚红尘;两旁绝壁,刀削斧劈,天工开物终显造化之伟力;中间为金龙峡,浑水从峡中奔流,歌唱着大自然本真清纯的生命韵律。峪谷极为幽深,蔚为天险奇观。 北岳恒山很早就被载入史册,注了‘;岳籍‘;。《尚书·;禹贡》中说:‘;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周礼·;职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山海经》中称恒山为‘;北岳之山‘;。而真正在历史上为恒山‘;定位‘;的,还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道:‘;北岳,恒山也。‘;因为它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相传远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使恒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奇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区。

  恒山景点

  金龙口

  出浑源县城,沿着绿树成荫的浑(源)灵(邱)公路南行约四公里,顺路而上,便进入了一条幽深的峡谷,峡谷长约1500米,从北至南,分为金龙口、石门峪口、磁窑口三段。

  金龙口谷深山崇。两岸悬崖壁立,斗峙如门;群峰突起,争相为高。最窄之处宽不足10米,仰首只见一线之天。人立其中,颇有巨岩压顶之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书“壮观”二字,镌刻在东面的峭壁上,更增添了峡谷的雄伟气势。古人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置身于此,方有深刻体会。

  金龙口中,浑河之源唐峪河集千沟万壑之水,自南向北穿峡而去。平日在谷底静静流淌,水势不大,一到阴雨时节,河水猛涨,浊浪排空,奔腾咆哮,恰似一条奔驰的金龙,一泻而下,势不可挡,正如古诗所云:“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从金龙口再上,为石门峪口。这里“高排石壁悬双阙,独耸危峰接九霄”,地势更为险要。在东岸悬崖的半山腰里,古时筑有栈道,名为“云阁”。云阁与西岸半山之中的悬空寺之间,曾有一座架空悬桥,名曰“虹桥”。这两者合称为“云阁虹桥”,为当时恒山著名一景。据说,“云阁虹桥”是北魏道武帝年间(公元386—408年)修建的。如今云阁仅有在崖间插横梁的石孔遗迹尚存,而虹桥则早已毁坏。由于唐峪河水夹带大最泥沙,长年淤积,谷底河床越来越高,现在云阁的石孔遗迹只能看见一排,而且已离谷底很近了。著名的“云阁虹桥”胜景现在只有“云阁”两个大字,还镌刻在陡峻直立的石壁之上。

  从石门峪口再往上来,就到了磁窑口。磁窑口峡谷的东岸,在原来半坡村傍,曾建有恒山山门。山门切石坡筑台基上下二层。上层台上建西向券洞门三道,檐饰瓦顶都为琉璃烧造。门洞上方的龙凤板上大书“北岳恒山”四字,落款书清弘治十六年(1503年),距今已有四百七十余年。台前砌三出踏道,共十级。下层台基的中部建四柱三路木牌坊,当中横匾上书“屏藩燕晋”。牌坊东面树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塞北第一山”五个大字,据考证大约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所立。碑南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修北岳恒山碑,北面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祀恒祭文碑。牌坊左右,雄峙石狮一对。牌坊前,原修石台百级,后渐被泥沙埋没,外露仅剩六十余级。

  磁窑口西岸崖下,有一罗汉洞。洞深而广,能容二、三百人。洞内石壁上,凿石为基,塑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向有“南罗汉,北悬空”之称。

  非常遗憾的是,恒山山门和罗汉洞这两处十分宝贵的文物,1958年修恒山水库时未能迁建,被葬于千顷碧波之中。如今我们只能从一些有关的史料中了解当时的概貌。

  悬空寺

  唐峪水(即浑水)在峡中蜿蜒曲折,淙淙流过。峡越向前越窄,崖也显得越高,两旁绝壁宛如两面巨剑,劈入云空。在悬崖峭壁处举眼眺望,可见西壁山腰的奇特建筑群,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北岳最负盛名的悬空寺。此寺是建筑史上罕见的奇观,缀于主峰翠屏山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上,依山筑基,就岩起屋,傍崖而栖,如挂半空,宛如一幅巨大的彩色壁画,紧贴在崖壁上。上载危峰,下临深谷,楼阁高悬,分外壮观,分外惊险!站在谷底仰望,好似玉宇琼楼;登上楼台俯瞰,又如置身缥缈仙境。“金门寺院神仙府,海市蜃楼隐山中。”千百年来,都倍受人们推崇。悬空寺下南侧的峭壁厉岩上,刻有大如方半的两个巨字:“壮观”。笔力流畅遒劲,又不失潇洒俊秀,为唐朝大诗人李白,当年游恒山时兴之所至,泼墨淋漓的“文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悬空寺,忍不住叹曰:“天下巨观也!”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望之如蜃吐重台。”历代赞赏悬空寺的诗篇不胜枚举,浩如烟海。明人王湛初对之作了这样的描绘:“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莫讶星枢近,应知帝座通。恒河沙作观,大地总成空。”诗人写出了恒山诡怪难测的神奇魅力和壮丽景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些都恰到好处地形容了悬空寺的特色。

  据《恒山志》记载,神奇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沧海桑田,风吹雨打,已度过了1400多个春秋。全寺的整个构思极为精巧,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空前绝后。寺门坐北朝南,自南而北,由低到高,由三组建筑群组成:前面一组以三官殿为中心;中间一组突出三圣殿;后面一组的主体为三教殿。进入山门,钟鼓楼迎面而立。楼的下层向外一面,都用砖砌成墙,开有月宫式圆窗,显得玲珑别致。经过一院落空地,前面就是三宫殿,这里也是正殿,为一座两层楼阁。由北前行,先后是两座三层三檐九脊瓦顶的悬空楼阁。前者为三圣殿,后者就是三教殿,两者之间相隔数丈,中间架有悬空栈道相通。栈道之上,又建有重檐式阁楼两层。寺内共有殿宇40间,像是一条美丽的彩虹凌空排开,悬挂在危崖峭壁上面。入寺登山,只见楼阁上下重叠,高低错落,前后有致,曲折迷离。楼阁相望,有的以栈桥凌空飞渡,有的却以暗道悄悄沟通。时而面临绝壁,忽又重见殿宇。扶栏探视,下临深渊,令人惊心动魄。多么奇特的建筑!身临其境,畅游其间,真是其乐无穷。

  这鬼斧神工的奇迹昭示着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悬空寺到底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据说,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利用岩石层面的曲折凹凸,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洞眼,将悬梁插入洞眼中,然后再在悬梁上铺板立柱,构筑梁架,建成楼阁。同时,又利用力学原理,竖立起几十根碗口粗细、长短不一的木柱,支撑着上面的建筑物。表面上看似惊险异常。实则安稳得很,经受住了漫长的自然界变幻的考验。寺内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石碑,记载着当年修建悬空寺的“实况”:工匠们都用一根粗大的绳索系捆在腰际,再挽一个圈蹬在脚下,把绳头结在上层山崖上,人却悬荡在半山腰进行“高空作业”。

  仰望这一个世间奇绝的高空建筑,游人常会油然而生一种惊奇的疑问:偌大的一座悬空寺,竟然能以小小的木柱支撑千百年,风吹日蚀,岿然不动,安然无恙,到底是怎样的一股“神力”在起作用呢?建筑学家们反复研究分析,都认为这和悬空寺择地而建,设计精巧,技艺精湛,以及历代的高度重视与维修有关。悬空寺位于深山峡谷的小盆地中,其全部建筑都高挂在峡谷西侧翠屏山的石崖中间。石崖略呈弧形,而悬空寺则刚好建在弧形的凹陷处,这样的位置十分有利。周围的高山护卫着它,像抱着自己襁褓中的爱婴,既免受狂风的侵蚀,又少被烈日曝晒,严冬基本上见不到阳光,盛夏时节日照也不过4小时左右。更为奇妙的是,石崖上方突出的部分成为一道天然顶篷,晴日遮阳,天下大雨时寺前滴成一片奇丽的珠帘。它又地处山腰之中,离地面有数十米的高度,峡谷中汹涌上跃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先人们卓绝的智慧与才能,使悬空寺建于一块“风水宝地”上,而这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使它得以免遭自然的损害。同时,悬空寺独特的内容与造型,素来为人们所关注,便它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所以,悬空寺是无数代人的智慧与血汗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聪明、勤劳的美好品德。

  毫无疑问,悬空寺必然会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此处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这恰好是形容悬空寺超一流建筑艺术的铭文,也表达了人们游览悬空寺后叹服的心声。

  恒山水库

  出悬空寺庙门南望,一座大坝屹立于峡谷之中,把天峰、翠屏二山连接起来,气势不凡,巍峨壮观。大坝西边有依山而建的数十级水泥混凝土台阶,由此登上坝顶,只见群山环抱,碧波荡漾,这就是著名的恒山水库。

  金龙峡谷中的唐峪河,发源于恒山山脉的千沟万壑之中。由于河流所经地区,大多为质地比较松软的砂岩,加之历代战火毁灭和人为的破坏,使恒山的森林覆盖面积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唐峪河夹持着大量泥沙,从峡谷中流过,使河床越淤越高,渐渐形成了“河在天上流”的形势,比浑源县城以及周围的村庄田野要高出五十多米!每当大雨来临,唐峪河上游的龙盆峪、正谷、刁旺谷等许多条沟沟壑壑里的洪水,顺着陡峻的山势俯冲而下,最后汇集于狭窄的金龙峡谷之中,如同翻江倒海,奔腾呼啸,以惊人的速度冲出峡口,淹没山外的村舍田野,一片汪洋。历史上发生过的洪灾不计其数,浑源城也曾多次成为水中之城。可是到了久旱不雨的季节,因河床高出地面很多,以致于无法引流浇灌,只得听任河水白白流去。过去的唐峪河,真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仙人云游到此,对人们说,如果在金龙峡谷峭岩上建一座空中寺院,就能锁住蛟龙,消除水患。可是,那奇妙的悬空寺已经矗立了一千多年,唐峪河却依然恣意横行。这古老的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当地百姓迫切要求根治水患的愿望而已。

  水库大坝从1958年破土动工,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于1962年全部完工。大坝高55米,长150米,顶宽2.5米,如同天峰、翠屏二山伸出的钢铁巨臂,将峡谷之水截于大坝之内,形成了一个总容量达一千多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唐峪河水再也无法逞凶,只得乖乖地听从人民的调遣。

  恒山水库存的建成,不仅根除了千百年来的水患,而且给古老的北岳增添了一处新的风景胜地。当我们在宽阔的水库大坝上漫步时,只见四周翠绿,群山环绕,怪石嶙峋,奇峰插天,好一派雄伟壮观的景色;水库里波光粼粼,千山万峰之影倒映于水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辉;再转身向下望去,只见大坝放水,激流自闸门喷泻而出,形成几十米高的瀑布,浪花飞溅,吼声震耳。悬空寺的奇光异景就在近处半山之中。今日水库胜景与昔日古寺风光相互衬映,更显出祖国河山之美!

  大字湾

  沿着水库坝顶漫步向东,穿过隧洞,大约走2000米,有一岔道口,往北便是通向天峰岭的山道。顺山道向上,可见突兀山峰峭壁上刻着遒劲有力的“恒宗”两个大字,气势雄伟磅礴,一个字足足有30平方米,字形雄健,刚劲有力,给人以大气恢宏之感,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大字”的根致,也恰好象征着恒山气势磅礴的天然神韵与丰姿。

  相传大字湾的“恒宗”二字,为明成化三十年所镌,但此说可能有误。因为成化为明宪宗皇帝的年号,而宪宗在位只有二十三年,成化三十年已到明弘治七年(1494年)了。在如此陡峭的石壁上能雕刻这样的巨匾,实在不是轻而易举之事。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石匠艺人本领之高强。游人到此,无不为之而惊叹。

  在大字湾前面的梁上,伫立着四株形态奇特的唐代古松,名曰“四大夫”。这四株古松,根部悬于石外。

  虎风口

  “虎风口”。这是一个峰回路转的陡峭路口,刮起风来,声如虎啸,所以取名“虎风口”。游人至此要分外小心,否则就有被吹落悬崖的危险。可是,就在这风口路旁,却有一株苍劲古朴的松树,名叫“梵宫悬根”,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松树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同时,也给众多攀山的游客,以一种强劲坚韧的人格启示,堪称恒山一奇景。

  果老龄

  由虎风口向前,不久就到了“果老岭”。赵之韩在《果老岭》诗中写道:“一岭迢迢古树多,仙人览胜此经过。秋苹春草年年发,不见重来奈若何?”吟叹着北岭的秀丽和对仙人的追怀,也溶入了诗人睹景后心旷神怡,飘然欲仙的感受。岭上那弯弯的小路,由一块接一块的青石天然连接而成。其中有一块硕大无朋的青石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大石坑,但看上去却很像人的足迹和毛驴的脚印。原来,有个术士名叫张果老,最初隐居在中条山,自称出生于帝尧丙子年。唐朝武则天听说他很有道法,便派人去请他,他却假装死了,后来有人在恒山由又看见了他。唐玄宗李隆基做了皇帝,好仙喜道,又派人去请他,这次他应召到了京城。可是他很不习惯,在京城呆了不久,又回山去了。人们传说他后来成了神仙,被列入了八仙。有一次,张果老倒骑毛驴来到此岭,因坡陡路滑不能前进。他仰天长叹,束手无策,只得跳下驴来,牵着毛驴一步一步攀行而过,在这大青石上留下了斑斑印痕,这就是有名的“张果老留痕”的故事。

  北岳庙

  过了果老岭,很快就到了北岳建筑规模最高最大的“朝殿”。“朝殿”又称北岳庙,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依傍山势而建,负崖高耸,列于阜上。古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形容这所庙宇“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山门两侧有青龙、白虎二殿堂。步入山门,迎面就是那徒若天梯的石阶,共有百余级,每级高达60厘米,宽约25厘米,脚踏面向前倾斜40度,所以显得格外险陡。登上石阶,便是朝殿,殿内正中端坐着北岳大帝。殿前众多的石碑和牌匾,记录着北岳庙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其中元代铁铸菱形云碑等,都是很名贵的文物。北岳庙的右下方有两口古井,两者相距不过1米,而水质一苦一甜,区别极其明显,被称为苦甜井。甜井很深,从不干涸,水味清冽甘甜,道家弟子奉为圣水。唐玄宗曾为甜井题匾,名之曰:“龙泉观”。今苦井已被填塞,甜井依然存在,想是人们均有追求甜美生活之愿。北岳庙的西侧有一块“鸡叫石”,长40厘米,宽30厘米,击打其上便作鸡叫之声。清晨敲击鸡叫石,引起山谷回声,如群鸡争鸣,所以被称之为“金鸡报晓”。据地质学家考察,此石可能刚好位于群山之焦点处,故一拍即有回声。这是恒山特有的音响之美了。北岳庙的寝宫,隐于幽深之处,嵌于石窟之中。而三清殿,则巧妙地建在绝壁之上,下面则是万丈深渊。魁星阁,独立于险峰,而与北斗相应。明朝李梦龙曾赋诗一道《谒岳庙》:“嵯峨恒岳锁云中,望秩何车有閟宫。片面飞来明月冷,六龙归去碧山空。松杉晚挹浮岚翠,殿客晴摇旭日红。敬谒瓣香修岁事,满庭霜叶起秋风。浑源南去是恒山,路阻千岩万壑艰。一自重华移望后,便传飞石落人间。彩云缥缈龙旌远,紫盖茏葱鹤驭还。时雨时肠帷帝念,愿分和气散尘寰。”李梦龙之诗,增添了北岳庙浓郁的文化色彩。

  围绕着北岳殿周围,尚有不少建筑与名胜。元灵宫,在恒山主峰左侧,离北岳庙不远,也是有名的北岳祠庙之一。该宫倚岩为壁,内外共有三进。山风一吹,炉烟四散飘溢,祥云笼罩。早晚不断的钟声,轻轻地敲打着空寂的山峰,倍添静穆之感。殿阶有98级台阶,两帝栽植着松柏,至少也有500年的树龄,历经四季的轮回,依然苍苍郁郁,分行鹄立,像两排忠实的侍臣。

  会仙府,在元灵宫西,因里面排列着许多神仙的塑像,故得名。会仙府极为宽敞,建立在一片高平的岩石之上。春天,青翠的萝蔓遍被山庙,秋天,满山的红叶衬托,映红了会仙府,好一个神仙居所。府东即是万寿亭以及文昌阁,都极为幽静秀美。

  琴棋台,在会仙府的西北山岩上,像半轮山月凸出于悬崖峭壁。该台极其平坦,方圆一尺五左右,活像一个大棋盘。原先,琴棋台上还真的有一盘石棋子放于其上。这些,虽然是闲来好事的游人所为,却也能勾起后人幽思追古的遐想。

  通元谷,位于琴棋台西边,入谷处有一巨大的石门。谷内云蒸霞蔚,草木含翠,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灵气。古人有诗赞曰:“万叠奇峰汇眼前,丹炉汞结几经年。我来欲觅元空旨,云在孤岑月在天。”据传,此谷就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烧炼灵丹妙药的地方。因为唐开元时张果老被赐封为通元先生,所以此谷有此称呼。

  九天宫,由通元谷往南步行500余步即到。殿庭楼阁,规划整齐。鸣钟响鼓,振荡在通元谷之中。宫门外药草丛生,春天带露的杞树茁壮清纯,秋际着霜的野菊高洁挺立,采摘回来配成茶食之佐料,芳芬清神。当月凭栏,山中烟云弥漫。和宫中道士把茶而谈,极尽人间人悠闲之乐。

  纯阳宫,在九天宫的前面。相传吕洞宾曾在此降乩卜卦。以前有一块诗碑,记录此事,现在已经遗失。

  另外,还有御碑亭、十王殿、飞石窟、姑嫂崖、夕阳返照、岳顶松涛、玉羊游云等名胜古迹,它们都与一定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相联系,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北岳的一草一石,均染灵秀之气。

  天峰岭

  如果从北岳庙再奋力向上,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艰苦攀登,便可直抵主峰之巅。想当年明朝大文学家李梦阳,登上北岳主峰之后,即兴赋诗三首《北岳》,其中一首写道:“天高西北还乔岳,下视东南尽大洋。玄武苍苍气流黑,扶桑滚滚涛浮黄。回岩日射千松暗,绝顶风来六月霜。安得移将万人石,顿令炎海坐清凉。”道出了峰顶万千的气势和奇绝的美景。站在恒山之巅,极目远眺,峭壁林立的群峰,辽阔的大同草原,远近高低景色尽收眼底,真可谓:“极目不知千里远,举头唯见万山低。”金人元好问也赞道:“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乾坤自在灵境在,地位岂合他山尊!”
  
[ 此帖被御风蝶衣在2015-10-18 12:34重新编辑 ]
御风蝶衣

ZxID:135155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6 0
【道学文化】 之   青羊宫

  【道学文化】 青羊宫


  青羊宫灵祖殿


  山门内灵祖殿,重建于光绪年间,占地四百五十平方米。殿宇为楼底式结构,各种雕刻图案,细致美观。殿宽二十七米,深十五米,高二十米。现重修葺,与山门合为一体。楼上供奉的“先天首将王天君”像,全称为“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亦称“玉枢火府天将”。相传为北宋时人,姓王名善,曾师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卒后由玉皇封为“先天主将”,主管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成为道教的护法主将。  


  青羊宫山门


  青羊宫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建造奇特,富于变化。


  原山建于明代,占地六百平方米,山门西侧为八字墙,长二十米、高四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还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


  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生动活脱,煞是宏丽,展示了东方文明的古老与活力。


  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正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一大文物。  


  青羊宫玉皇殿


  玉皇殿,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现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紫微大帝和真武大帝像。


  青羊宫紫金台


  紫金台居青羊宫轴线正中上方,降生台、说法台分别于左右两侧,平面布避呈三角鼎立之势,正应天上“三台星”之局。同时也形成了青羊宫整个建筑群的有力压轴。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7 0
已审核

这些遗留下来的道教文化很值得人们研究

御风蝶衣

ZxID:135155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8 0
Re:【道学文化】 之  龙虎山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方圆100余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为邛来山脉的分支,北接岷山,连峰北绝,山林青翠,景色青幽。人们解释青城山名称由来,所用最多的说法是“青翠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这显然与青城山的自然植被、山体形态有密切联系。

  青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纵横其间。这里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多,湿度大,常为云雾笼罩,满山林木葱茏,四季青翠。山上花卉资源丰富,观果、观叶植物繁多,盛产野生药材,在追求质朴、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这样的自然环境无疑是一处洞天福地。这里的道观亭阁多藏于绿荫丛林之中,或隐或现,意境幽深。青城山以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幽古清雅博得“青城天下幽”的美称。

  2000年11月在正于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上,青城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青城山前后山景点  

  建福宫  

  建福宫位于青城山丈人峰下,原名丈人祠,因宁封丈人而得名。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据说这个名字典出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今天的建福宫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门额“建福宫”三个大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两旁有联曰:“一楼和气看山笑,半榻禅心印月明。”进入山门,正殿有宁封子及杜光庭塑像,两侧是清代壁画。后院有两棵百岁古松,枝繁叶茂,老态龙钟。后殿内供有太上老君、东华帝君及王重阳塑像。楹柱上,还悬垂着长达394字的长联,为青城一绝。

  天然图画  

  从建福宫拾级而上,经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阁,雄伟的牌坊矗立于长长的石级之上,地势极为险峻。天然图画坊,建于清光绪年间,为重檐歇山式木穿斗建筑,面阔三间8.35米,进深2.8米,高6.3米。天然图画坊贵在天然,放眼望去,远处龙居、天仓、乾元诸峰堆绿叠翠,葱葱茏茏,近边白鹭戏水,云雀翻飞。卢光表在《游青城》一诗中这样写道:“孤峰峻极插苍穹,出处惟余一径通,树色万重山四面,游人都在画图中。”  

  玉清宫  

  丈人峰后,有两座小山连袂而立,形成一个马鞍形,就在这马鞍形中间的山沟里,座落着一座道观,这就是玉清宫。殿有两重:纯阳殿供奉的是吕祖、丘祖;下殿供奉的是宁封丈人和药王孙真人。孙真人即医圣孙思邈,相传他晚年曾居青城,并在此完成了《千金方》。  

  圆明宫  

  丈人峰后有两座拔地而起的山峰。一称元宝山,因形如元宝而得名;一称木鱼山,山坡上建有供奉圆明道母天尊(即斗姥)的圆明宫。这里孤峰独秀,石径通幽,一年四季,纤尘不染,较其他道观更显宁静。道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宫门两侧,翠竹作篱,青松相伴,有楹联云:“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进入山门,中路有三重殿堂。依次为灵祖殿,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斗姥殿,供奉北斗众星之母——圆明道母天尊;后殿,供奉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御神。殿堂布局依山走势,错落有致,重檐叠阁,独具风韵。

  五洞天  

  五洞天位于朝阳洞到常道观之间的路上,是青城山又一幽静去处。

  天师洞

  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由最主要的道观,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

  三清殿是主殿,建于192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铺设通廊石阶9级,前檐排列大石圆柱6根,殿堂横列5间,正中高悬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匾额:“丹台碧洞”。殿前高悬几副对联,其中一幅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联既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即居于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道教认为,这三位尊神正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创造者。

  天师洞的另一座主要殿堂乃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各1尊,高约1米,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雕造,皆为坐像。道教以黄帝、老子为祖师,相传黄帝曾在青城山跟随仙人宁封子学道,宁封子还协助他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功德圆满,乘龙升天成仙,宁封子被封为青城山的主治神仙,黄帝在此山自然也有突出的地位。故而在青城山不仅三皇殿供奉黄帝,并且还单独为他修了一座黄帝祠。

  黄帝祠初建于隋代,是天师洞最早的殿宇之一,故而宋代又曾以此来称呼天师洞。其正门横额上有于右任先生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大字。

  黄帝祠左侧有一洞,相传乃张道陵修炼之处,此即人们所说的天师洞。洞窟的最上层有一石龛,其中供奉着隋代雕刻的张天师石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师镇山之宝:“阳平治都功印”。洞外还有张道陵三十代孙、宋代虚靖天师张继先的塑像。    

  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上有两条裂隙,故名。民间传说,张天师降魔时,见此石挡路,遂拔剑劈之,裂成三块,石上刻有“降魔”两字。石旁泉水环流,浓荫蔽天。沿着石隙所凿石阶,拾级而下,可下至海棠溪边,涧深壁陡,藤萝垂挂,无比幽静。天师洞西侧有掷笔槽,这是个六十多米深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的,景色奇幽。  

  上清宫  

  在青城第一峰东坡,伫立着一座始创于晋代的宫观,它就是著名的上清宫。在漫长的岁月里,它既是传说中神仙道士的洞府,也是帝王下榻的行宫,还作过农民起义的大本营。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殿宇,大都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至民国年间重建的。正殿供有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及张三丰塑像。东配殿名文武殿,供奉孔子和关羽。殿右有鸳鸯井,二井一方一圆,象征男女,尽管二井一源,却一清一浊,一深一浅,一温一凉,充满玄机。此外,观旁还有观日亭和观灯亭。前者在宫前,是观赏日出的好去处;后者在殿后,夏日之夜,可以欣赏“青城神灯”。宫后不远,就是青城第一峰峰顶,上有呼应亭,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上清宫地势高旷,气候时与山下不同。往往山下雨雪纷飞,山上却星斗满天,范成大有诗云:“但觉星辰垂地上,不知风雨满人间。”

  朝阳洞  

  在混元顶北岩间,传为宁封真君栖真之所。朝阳洞为大小二洞,相距五米,大者洞深24.2米,宽32.13米,高4.36米。小者洞深5.3米,宽11米,高3.2米。这里,苍岩壁立,山道盘迂,老藤古树,奇峰怪石,常没于山岚雾障之中,唯洞口豁然开朗,每逢睛霁,旭日东升时,岩壁金光灿烂,象撒了一层碎金;俯视平原,田园村舍历历在目。  

  祖师殿

  从龙桥栈道前行,过访宁桥左行2里,便到了祖师殿。祖师殿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祖师殿,原名真武宫、清都观,也称洞天观。建于晋朝。

  现存祖师殿建筑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修建,整个建筑似小巧玲珑的四合院,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像。

  张三丰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道士。史书中称他不修边幅,号张邋遢。读书过目成诵,寒暑只一袖一蓑,一餐能食升头,或数日不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明朝初年入山修行,被明朝皇帝封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后人奉为武当派祖师,建观塑像供奉祖师殿内。

  祖师殿还有浴丹井、读书台等古迹。浴丹井是唐天宝七年(748年),道教薛昌居炼丹留下的遗迹。读书台为唐代道学家杜光庭的读书处。

  出祖师殿山门,经浴丹井、云松塔,沿小道行半华里,可达轩皇台绝顶。相传这里是黄帝授道处。登临顶峰,孤峰耸立,独秀霞表,松涛盈耳,天风浩浩,俯览江水如带,群山相拥,风光无限。

  下轩皇台,经三险,可到金鞭岩。岩石呈黄色赭色,一凹处有三石排列,相传为赵公明藏金鞭处。这一路奇峰峭壁,千岩竞秀,万睿争艳,十分壮观。

  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一千六百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泰安寺  

  泰安寺始建于唐,寺旁有一座舍利塔、三通古碑和数十株十分粗壮的古银杏、桢楠和红豆树,寺前有古驿道,是灌县通往金川的必经之路。相传明末泰安寺僧人了空与蜀王残部勾结,与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的部属为敌。张的部属请到土人带路,偷袭泰安寺,大获全胜。寺焚僧逃,了空触岩而亡。对此,《青城山记》中有记载。1986年该寺重修,随后香火不断。泰安寺一带五溪合流,五峰环聚,风光幽美。传说古蜀王杜宇在此将土人所献米酒倾于味江中,与将士共饮。      

  神仙洞

  神仙洞仙气浓郁、林深幽暗。洞口的浴仙岩处,一字排开48个石潭,光滑无苔,水清宜人,传说青城神仙常在此沐浴。天台寺遗址周围,散布着几十座宋代、明代的古墓,其中一座明墓上刻着对联:“山前山后溪水响,云内云外涧鸪啼。”洞深约千米,洞景奇异,内有色彩斑斓的石潭一百多处,水清如镜。洞内常年有两股清风流出,右是暖风,左是冷风,从不相混,遇到气候变化,洞中还会飘出白雾,囊 清香,故人们称此洞带有“仙气”,名“神仙洞”。洞外林深草茂,百花娇艳,景色亦佳。      

  水晶容洞  

  这又是个奇异秀丽的岩洞,洞长1000米,分上、中、下三层,规模宏大,堪称“川西第一洞府”。洞内由钙化作用形成的各种景象,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洞口高悬于白云之上,洞外流泉成瀑,如天降银河,十分壮丽迷人。

  龙隐峡栈道  

  从泰安寺北上可至五龙沟,因沟谷处在白龙、黑龙、青龙、赤龙、黄龙五峰之间,故名。这里又是一处胜景荟萃之地,进入沟口五龙坊,沿沟北上,经绿风亭、海漫亭、鞠躬亭、金娃娃沱、龙隐峡栈道,可至又一村。金娃娃沱又名三潭雾泉,一股泉水经三折下落三潭,逐级而下,水大潭清,周围群山环抱,绿荫蔽日,雾气迷濛,景色奇佳。龙隐峡栈道修于半山上,紧靠峭崖,旁临深壑,蜿蜒曲折,绝壁处还凌空架板通行,是个观山赏景,避暑探幽的好地方。

  
  • 际遇之神

    惩罚 2015-10-18

    与人嬉笑打闹,撞了老人家,罚款派派币3

御风蝶衣

ZxID:135155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10-18 0
衡山、泰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国务院于一九八二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古称南岳“四绝”。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赏雪,为南岳四季奇观;飞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异石,古树名木,亦是南岳佳景。风景区内有24岩、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自晋以来南岳佛道共存,历代不衰,为宗教史上所罕见。南岳山高林密,环境宜人,气候独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

  南岳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这里有世界稀有的原始次森林,有600多种树木和800多种草本植物。其中有东晋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夹,奇异的摇钱树、连理枝、同根生、金钱松等。这里还有极其珍贵的华南竹鸡、杜鹃、鹰嘴龟、娃娃鱼等。

  南岳也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文明奥区。古代,这里曾有108所庙宇,现存还有26所。南岳镇上,有占地9.8万平方米的江南最大的寺庙——南岳大庙,庙前书有“天下南岳”的花岗石大牌坊。南岳大庙规模宏伟,集宋元以来古建筑之大成,庙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中间是祭祀祝融神殿堂,东西两厢分别是道教八观和佛教八寺,以示南岳佛道并存。祝圣寺为南岳最大的丛林佛寺,由五进八群院落组成,内有五百罗汉石刻。山上有晋代封为“南岳夫人”的女道士魏华存修道成仙的黄庭观和飞仙石;有规模宏大的玄都观;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有日本佛门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有祝融峰上先道后佛的上封寺。

  南岳还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自唐代宰相李泌的儿子李繁为纪念其父在南岳隐居十二年修建的邺候书院以后,先后在此出现了文定书院、甘泉书院、集贤书院等10余所书院。正如古人所云:“天下之书院,楚为感;楚之书院,岳为盛”。

  南岳这块神奇的土地,为历代帝王、名人所仰慕。远古时代的尧帝、舜帝、禹帝均到过南岳祭祀,大禹治水,曾在衡山杀白马祭告天地,在皇帝岩斋戒祈求上天帮助,获天赐金筒玉书,取得了治水方案,制服滔天洪水,功垂万世。乾隆、康熙皇帝曾为南岳题词;李白、杜甫、柳宗元、朱熹、魏源、王船山、谭嗣同等历史名人以及当代国家领导周恩来、叶剑英、胡耀邦、陶铸、郭沫若等均到过南岳。并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岩石刻。

  ——————————————————————————

  泰山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拒梁人任昉撰的《述艺记》:‘昔,盘古之死,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

  1987泰山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正是:‘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

  泰山突兀而立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浩波无涯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泰山踞高临下、凌驾于齐鲁丘群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东天一柱‘。这样,古人们便有了泰山为天下之中心的感觉。

  泰山周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初,禹曾分九州,其中冀、豫、青、衮、徐五洲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除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泰山在几千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名山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典型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又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泰山风景景观。

  山下的泰安城,也是因为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岱庙是泰安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安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过渡阶段。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副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每一位进入泰山的游人都会容易而明显地感觉到,正是由于这些庄重而辉煌的古建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 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仅在泰山的中轴线上就现存有各种石刻1800余处,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泰山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在灵岩寺还有40尊宋代的罗汉塑像,造型突出个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艺和艺术表现力。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称作“禅”。传说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正史记载秦、汉、唐、宋皆有帝王封禅,明清两代,改封禅为祭祀。

  绵延几千年的泰山封禅不是简单的山川崇拜,而是包含着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和有着宏大政治背景的文化奇观。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二世皇帝东巡碣石,经过泰山时举行祭祀之礼,并在秦始皇原刻石上再行刻辞。秦刻石现存岱庙中,为保存最早的石刻,立于岱顶碧霞祠东的玉女池旁。只剩数字残片,且见的几字为二世的刻辞,秦始皇的刻辞一个也不见了。

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居于第二位,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中国的道教分为两大派,华山道教属全真派道教。他们吃素、出家、不结婚。在南峰长空栈道的道坎岩壁上,醒目的‘全真崖‘三个大字,就象征着华山道教的派属。全真派又分为华山、龙门等七派。华山派的创始人就是郝大通(1140-1212),他著有《太古集》。华山道教在历代对华山的修茸方面,做出了贡献。

  华山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特殊的华山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华山生长优质松树和贵重药材。华山上的五粒松,松冠平入偃齑,松枝对生,松穗为五须,松子形小而且壳薄,有香气。华山松是国家优质松树种之一。此外,华山生长的茯苓、细辛、菖蒲等药材,质量最优,疗效最好。华山菖蒲等药材,也早以被列入《本草纲目》之中。

  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境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

  华山主要景点

  玉泉院  

  玉泉院,是华山北麓的登山路口,也是华山脚下一个园林式的道家寺院,依山构建,四周古木参天,鸟语风声,院后崇山峻岭,绿云翻涌。这里,既是寺院名胜,又是风景园林。玉泉院是著名道士陈抟修建的,因院内有一股神奇甘美的清泉而得名。陈抟学识渊博,尤精易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因举进士不弟,就入山中修道。他总结的内丹道法,成为宋以后道教修技方法的主流,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五代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土”,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华山道教尊他为祖,后来玉泉院就以供奉这位道祖为主。入玉泉院山门,登石阶穿过正门沿着石路前行,就到了希夷祠。希夷祠分前殿和后殿,前殿左侧有“华山全图碑”,右侧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写的“第一山”石碑,后殿端坐着陈抟老祖的塑像。院内有一副对联:“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归来想此路,觉苍龙犁沟犹平。”真是耐人寻味!围绕着希夷祠还有其他一些建筑,诸如希夷冢、希夷洞、山荪亭、纳凉亭、无忧亭、石舫、群仙殿和三官殿等。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构筑奇特,巧夺天工,陈抟常在这里观赏景色,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苍老而佝偻,传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在亭下不远处,为陈抟栖息之所,内有他的睡像。整个玉泉院廊庭回环,亭台参差,泉流潺潺,绿树成荫,情趣盎然。康有为在《玉泉院》一诗中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山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玉泉院两旁还保存着一些道观:东有仙姑观,为金仙公主来华山修道的行宫;西有全真观,是当年贺元希尊师居住的地方。玉泉院后面的通天楼遗址上,现已建起一座通天亭,攀登华山的起点就从这里开始。

  云台观  

  出玉泉院北行约1公里,曾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道教活动之地——云台观。据载,此处一直为老子之徒所占。古代帝王来华山巡狩祭天,无法登山时也要来这里看一看。云台观正式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极于宋,毁于明。云台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三位名人曾在这里活动过。

  魏晋南北朝时道士焦道广,曾在这里居住,相传他已修炼成“避粒餐霞”之术。宋初的陈抟,是在此观居住的又一位有名的人物。宋太宗赵匡义赐号希夷,屡诏他进京作官,均被他谢绝。当他移居云台观时,已70余岁。在此一住就是40多年。

  明末清初,昆山顾炎武为抗清复明奔波一生,晚年隐居华阴潜村王宏撰家。以后他又移居云台观内的朱子祠。

  云台观在明代,毁于兵火。后来,虽经修建,但规模愈来愈小,观内地面大都荒芜。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华阴知县姚远寿,开始在这里建起了“云台书院”,修校舍22楹。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是晋武帝太康八年,即287年,华阴太守魏君实所植古柏一株,其枝干龙虬,形态苍劲,同玉泉院门南北相对。古柏左侧是棱形的“云门池”,池北置一大石,相传为赵匡胤饮马池。当地人所说的“一百(柏)一十(石)一眼井”,就是指此而言。

  西岳庙  

  西岳庙在华山脚下的华岳镇,南距华山七公里,西距华阴县城二点七公里。庙宇宏伟,古柏参天,四周筑有围墙环绕,是我国历代封建帝王祭谒华岳的神庙。据文献记载,该庙原来在现址以东的黄神谷,称“集灵宫”,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7年),到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02年)才迁到今华岳镇官道北。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及唐开成元年(836年),曾予重修。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更大规模地翻修过一次,到了明、清两代修葺的次数更多。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进行了三年,才告成功。

  西岳庙的山门称为“灏灵门”,它和五门楼同为高大的砖石建筑,形制与北京故宫的端门颇相类似,为明代遗物。在五门楼之后,是清代改建的棂星门,枋檀上的彩画保持着明代早期式样。从这里进去,便是绿林掩映中的正殿“灏灵殿”,是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周有回廊,殿基高大、宏伟,整座宫殿全部坐落在一个大月台上。月台平面为一“凸”字形,周围用石条砌成,显得气势巍然。殿内悬挂有清代康熙、道光等题的“金光昭瑞”、“仙掌凌云”等匾额。

  华岳庙是历代帝王巡视陕西的驻跸〔bì毕〕之地,过去还建有皇帝的寝宫,也是游人瞻仰浏览的胜地。唐代诗人元稹在《华岳祠》诗中有“山前古祠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之句。庙内原来镌刻的碑石很多,因年久湮没,多遭毁坏。我国著名的书法碑贴,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西岳华山庙碑》,原来就存放在这里。碑文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情况。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碑毁,至今存世的仅有宋拓“长桓”、“华阴”、“四明”及清代金农等少数拓本,成为著名的书法珍品。庙内还有后周 “华山庙碑”、宋庆历七年(1047年)程琳谒词题名石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九月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以及明万历年间的“华山卧图”,图首附刻王维、李白、杜甫、韩愈、陈抟〔tuán团〕、陈琦等唐、宋以来的名人文士的咏华山诗。此外还有华山图,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西岳庙碑,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等石额碑刻。

  毛女洞

  从莎萝坪南行,经过路成之字形的十八盘,便来到了“毛女洞”。“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简称,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真人授方,餐松为食。因果获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欢琴瑟。”宋初陈抟到华山遁居后,也作《咏毛女》诗一首,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后来,关于毛女的传说愈来愈奇。唐太宗初年,陶太白到华山采药,说他不仅见过毛女,还同毛女交谈过。蔡元长在岳庙祭祀华山,听说毛女的奇闻,思得一见。随从在岳庙醺炉中发现一奇异之物,告诉元长。当他看时,却原来是一妇人,遍身绿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飞。后来,蔡元长就命人给毛女绘了像,每年祭之。清人颜光敏,对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对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诉:“人传毛女峰,时闻毛女琴。欲写秦宫怨,空山多从音。”相传,“毛女洞”中常有悦耳的鼓琴之声传出,因此,“毛女洞”远近闻名。毛女洞上的“拜斗坪”,据说是毛女不知饥寒,每当夜深人静,朝拜北斗的地方。

  千尺幢  

  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幢”。这里,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坡度为70度。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登山时向上仰视,一线天开。下山时比上山时更险,如临深井,从胯下窥视路面。“千尺幢”顶端,有一个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可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出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每年阴历三四月是朝山的旺季,这里经常发生“绣幢”事件。1985年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劈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峡  

  过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乃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几乎就要紧贴在一起,中间却被两颗石块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惊心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是上大下小卡着的两块石头,所以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所以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老君犁沟  

  从群仙观上行,便是“老君犁沟”。这是一条临崖深沟。此沟深不见底,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是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

  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可见,“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现在,已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说,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传说道教祖师老子曾到过这里,所以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确实貌似犁沟,再加上华山又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无异了。其实,那是被山水长期冲蚀形成的。

  北峰  

  下聚仙台,过横翠崖,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已是海拔1500米的云台峰,因位于华岳东北,故称北峰。此峰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恰似一座云台,故又名“云台峰”。李白在《西岳云台歌》中有“白帝金精远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之句,就是指远望诸峰,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北周武帝时,道士焦道广修道于此。传说武帝曾上山问道,故有“武帝问道处”山洞遗址。

  循山岭北行第一坊名“白云峰第一门”,再北行第二坊名叫“白云仙境”门。过后即达峰顶,长阔约十余米许,原有翠云宫、无量庙等建筑,依山为屋,叠起层楼,隐映于苍松翠柏之间,显出一团秀气。

  由北峰向东面望去,雾气弥漫的峭壁深壑便是老虎口,当年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就是由猩猩沟爬越老虎口来到北峰的。

  根据实地考察,北峰与南面的诸峰岭如苍龙岭、五云峰、玉女峰和东峰等连成一条崎岖的长岭,岭脊上下的高度相差500米左右,坡陡45°以上,脊东侧是黄浦峪,脊西侧是华山峪。这条鱼椎脊似的长岭,既是两峪间的分水岭,又是登峰的“天梯”。人们巧妙地利用谷地和岭脊的有利地形,开辟了上山的道路。由青柯坪登北峰是从谷底顺陡峭的山坡爬上岭脊;由北峰登峰顶则是缘岭脊登上高峰了。    

  长空栈道

  在升表台西侧,穿过石门楼,便是华山最险之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极窄的路面,下由石桩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所以当地人有这样的说法“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这里并非登山者的必经之路。所以,石壁上刻有不少警告之语,如:“悬崖勒马”、“云开溢荡”等。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是40年。所以,后人才把他尊为华山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今天我们登上华山之巅时,有些险道连登都不敢登,可见贺元希当初开道、凿洞是何等的艰辛了。解放后,此处几经修整,虽较安全,但仍不失“华山第一险道”之名。

  避诏崖  

  在继续登南峰的中途,有一大小仅可容人的石洞。洞上题“避诏崖”三字,相传为陈抟所题,此洞,乃是陈抟为躲避宋太宗宣召而藏身之地,陈抟隐居时说:一片野心都被白云留住,九重宠诏,休教丹凤衔来。在《华岳志》的记载里,五代时的周世宗柴荣召见过陈抟一次,授大夫之职不就。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过两次,仍不受职。第三次太宗又派人宣召,陈抟再也不赴召就躲避到这里,并作《答使者辞不赴召》诗一首:“九重特降紫袍宣,才拙深居乐静缘。三色满庭供画障,松岚万壑即琴弦。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学仙到洞天。轩冕浮云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使者张泳对陈抟态度很不满意,复命后写《自成都诏归寄希夷》诗一首:“世人大抵重荣名,见我东来夹道迎。不免隔溪高士笑,天真丧尽得虚声。”气得他在诗中骂起人来。明代袁宏道至此,也作诗一道:“一枕孤云分外青,堕驴归者有无情。岩中只可避丹诏,那得深山避死生。”避诏崖因此得名。

嵩山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诗经》

  《史记·;封禅书》载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这一句话,阐明了嵩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尧舜时代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始定‘;嵩岳山‘;为中岳,以后各代均称嵩山为中岳。

  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气势磅礴,犹如横卧的巨人,古人说‘;嵩山如卧‘;,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们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学者们也在这里建立书院,隐士们也在这里沽名钓誉,寻找做官的捷径,而今人们则在这里寻幽觅古,饱览大好风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活动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号称天下之中。相传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兴封禅。汉武帝登山时,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今有万岁峰;唐朝武则天封嵩后,改县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为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建有72亩。

  嵩山主要景观

  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登封县城东4千米,可乘车前往,十分方便。它背倚黄盖峰,面对玉岸山,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乃五岳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所庙宇。

  中岳庙给人的印象是大。规模大,庙宇大,神像大,气魄大。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该庙现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庙房400余间,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它们仿佛是一群历史老人,静谧的肃立着,对游人诉说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岳庙历经2000多年的沧海桑田,风吹雨打,多少代人不懈地修建,才得以完好地保存到现在。

  中岳庙举创于秦代,原名太室祠,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的汉武帝,对于建设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因时代的局限,到了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说,渴望自己能够同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一样,成为神仙。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是方士们为博得汉武帝欢心,投其所好而设的一个骗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贪恋长寿的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来此封禅,称嵩山为“神岳”,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武氏对中岳庙的“情”有独钟,使它的声望日益兴盛,八方传播。唐玄宗在当时的中岳庙址重新增修庙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为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各代经过多次修建,清乾隆年间更大加修整,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由此可见一斑。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道教虽然兴起于东汉时代,其来源却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巫术,后来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士之传统,历史渊源较长。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据《道学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时,又有著名道士寇谦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此后,历代还有不少知名道士在这里主持过道场。峻极门东侧还有《五岳真形图碑》,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着象征五岳的图象,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立。据道教经典《云笈七签》说,五岳真形图是道士入山辟邪的护身符,一切妖鬼虫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协会就设在中岳庙,每年农历三月和六月庙会热闹非凡,这一习俗至今不衰。

  汉三阙

  离中岳庙不远有太室阙,少室阙与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阙是一种古代建筑物,常置于帝王所居的宫门前面。它常是两个一组,分立于行道两旁。两者之间并没有建筑物连接,当中阙然,所以叫阙。阙实质上是立在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小建筑,每阙由正阙和副阙组成,各阙一般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嵩山地区在汉代建筑了五个石阙,其中一个在嵩山南面的箕山之上,叫许由庙阙,另一个在中岳南麓,叫灵星坛阙,是圆形石阙,这俩个石阙现已不存。现存的中岳汉三阙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雕极品,

  太室阙在中岳庙门前约500米处,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正阙高3.92米,副阙高2.16米,两阙间相距6.75米。阙由长方形大石块垒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顶”。正阙四面雕刻着人物、车马出行、马技、剑舞以及龙、虎、象、玄武、蟾蜍、斗鸡、犬逐兔等图像50多幅,形态生动,线条流畅。特别是车马出行图,描绘了当时贵族的游乐情状。这些富有动感的图像,显示出汉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副阙刻有题额和铭文,题额为篆书,铭文为八分隶书。铭文下面的30余行字,字体有篆有隶,还有篆隶参半的书法,可能是由篆到隶的过渡字型。这些碑文为研究我国书法的流变保存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少室阙在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面,为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稍晚于太室阙。正阙高3.96米,副阙高2.65米,两者相距6.75米,建构与太室阙大致相似。阙壁遍布雕刻图像,多达60余幅,内容丰富多彩,有车马出行、马戏、蹴鞠、驯象、猎鹿、斗鸡、月宫等。最令人注目的是马戏图,两匹骏马,四蹄腾空,势如飞驰。前一匹马上,少女穿紧身衣裤,作弓形倒立;后一匹马上,少女身体后倾,舒展长袖随风飘舞。构思极为巧妙,技艺非常精湛,把人和马的神韵都表现出来了。蹴鞠、斗鸡等,也都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些都是汉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也使人们看到汉代文化体育运动发展的状态。

  启母阙在万岁峰下,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阙高约4米,顶部已部分毁损,两阙间距离7米。铭文为小篆体,是汉代书法难得的精品,历来为金石家所关注。文中记述了夏禹和他父亲治水的事迹,也很有历史价值。阙身又刻有图像60余幅,内容除车马出行、蹴鞠、驯象、斗鸡等之外,还有饮宴、幻术、百戏、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幻术图中,有一袒胸露腹之人,双手抱一长颈瓶,仰面吐火,别有一种情趣。这些图像也是反映汉代文化的珍品。

  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嵩山太室南麓玉柱峰下。它的悠久历史,在嵩山诸寺院中,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传入我国,大约在西汉末至东汉初。汉明帝时曾派蔡愔、秦景等出使印度寻求佛法。蔡愔赴印,遇见了高僧摄摩腾,求得了佛经和佛像,并偕同印僧一起归汉。明帝十分高兴,便于洛阳城西门外立精舍为寺,因归来时以白马负经,故称白马寺。这是我国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其时在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建立白马寺之后的第四年(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汉明帝又在嵩山玉柱峰下,建立了一座大法王寺。据说是为印僧竺法兰译经而建。它不仅是嵩山第一座佛寺,而且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寺之一。近两千年来,这座古刹,几经兴衰,但仍然保存了不少文物古迹。此寺恰好处在“嵩门”(两座山峰对立如阙门)的正西面,每年仲秋节,这里是人们欣赏月景的好地方。

  法王寺现存建筑,前为硬山式山门三间。穿过山门,只见院内有千年白果树数株,枝叶繁茂,树径数围,游人夏日至此,顿感凉爽清新。山门之后的大雄殿,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殿前宽阔的月台中部,原有石砌池塘一座,宽约丈许,名曰“紫金莲池”。相传生公(一说是禅宗二祖慧可)在此讲经说法时,地涌金莲,开中秋一月。大雄殿后,为地藏殿,面阔七间硬山式建筑。殿前月台,即为仲秋待月之台。

  由地藏殿东角门出去,沿山径田垅北上,在不远的台地上,有四座巍然屹立的古塔。西南角的一座高塔,通称“法王寺塔”,平面为正方形,高40余米。在建筑史上,称为单层密檐式塔,外廊呈抛物线形,塔身以上为十五层密檐,檐间有假门窗。通体用白灰敷皮一层。塔身南面辟园券门,门内为空筒状内室,佛台上部有泥塑佛像一尊,下台奉汉白玉佛一尊。从塔的特征看,当为初唐所建。其东一塔,式样亦很古朴,塔身特高,是一座单层单檐式砖塔。平面方形,高约9米。南面开券门。塔顶宝刹与受花等皆用青石雕刻而成,工艺特精。覆钵硕大,建造年代当不晚于前塔。其北又有两座方形砖塔,塔身明显变短,很可能是唐中晚期的建筑。因为四座塔之石铭均已不存,其绝对年代无从稽考。也有人认为十五层砖塔,即隋文帝仁寿二年建的舍利塔。除此四塔外,在寺西山坡上,还保存一座元延祐三年(1316年)建造的六角砖塔,名为“月阉海公圆净之塔”,高约8米,建筑工艺相当精良。寺后西北角的耕地里,另有一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造的六角砖塔,名“弥壑澧公和尚塔”,弥壑为禅宗五派中的临济宗第三十二世法祖。此塔在嵩山少有的清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此外,在寺附近,还有一些建筑遗址和古碑、小塔等文物,它们都是古法王寺各院的遗迹。

  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它位于登封县城东南15千米的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周公庙门前有一座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照壁,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大门面前刻制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周公营东都定鼎洛阳时,曾在这里以土圭测日影。《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政府派太史监南公说来阳城,仿土圭旧制,换以石座石表。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字,带有纪念周公之意。后人在石座背面题刻“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对联一副。现存的测影台,下部乃方形石座,形如15°;的正方形锥体,高约2.5米,周长5.5米,名之曰“圭”;上部为长方形石柱,高约2米,名之曰“表”。表上端覆盖石雕,远视似亭,颇为壮观。1000多年来,它饱经风雨侵袭,巍然独存。

  观星台在测影台后约20米处,建于元朝初年,由台身和石圭两部分组成,距今已有700多年,在古代文学和建筑史中也有重要价值。这座观星台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的,为当时全国的观测中心。其规模宏大,高9米多,下大上小,平面呈方形,为砖石结构,台北设有两个对称的踏道口,可登台眺望。台顶北部测量日影的量天尺(尺圭)长31米多。当时郭守敬利用这座观星台重新观测了二十八星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较高的精确度。郭守敬还和王恂、许衡等人利用这里的天文观测数据和全国其他观测站的资料,经过计算,编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这部历法施行达360年。授时历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比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而现在世界通用的阳历是公元1582年才制定的,它与授时历相一致,但比我国授时历要晚300年。

  嵩山观星台为全世界瞩目。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之作了高度的评价。国际天文家学会曾作出决议,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一颗小行星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观星台、授时历和郭守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少林寺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寺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阉、二祖庵及达摩洞等。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座落在2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更添一道辉煌的风景。

  一进山门,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故称碑林。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生发展及其赫赫功绩等。

  天王殿,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它是一座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好不威武。

  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佛教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之后,又有藏阁,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只,重约650千克。该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

  过了法堂便来到方丈室,这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铜质达摩像。东侧置放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达摩亭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断臂佛前之所。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是1983年重建,殿内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中供奉毗卢(即释迦牟尼)的佛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的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都十分有名,值得一游。

  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

  少林寺西面不远处,就是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这些古塔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230余座,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古塔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美,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的资料。

  从塔林北行约1000米,就到达初祖庵。它三面临壑,背连五乳峰,景色幽雅秀丽,它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价值最高的一所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像。

  从初祖阉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洞内,有达摩和他的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石牌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周恩来总理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这一典故。

  从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就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址为嵩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无484年)。隋代改为嵩阳观。唐代武则天封嵩山时,曾以这里为行宫。唐玄宗则多次来此游玩。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嵩阳观圣德感应碑》,高达9米,宽2米余,为嵩山地区最大的石碑。五代后周时,始将这里改为书院,使之成为培育人才的地方。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定名为嵩阳书院。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和司马光、范仲淹等都在这里讲过学,使该院成为嵩山地区儒教的活动中心。清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嵩阳书院兴盛之时,各地学子慕名而来,书声琅琅,弦歌不绝,在周围的佛道寺观之中,自然别有一番韵味。院内原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碑一座,刻有他所题的一首七律《嵩阳书院》。诗中说:“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以菁莪育俊英。”嘲讽唐朝皇帝在这里建立奉天宫,祈求长生不老,虚妄荒谬,不如后人将道观改为书院,培育青年。

  嵩阳书院古朴雅致,前后共五进,有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先圣殿、先贤祠、三贤祠、道统祠、丽泽堂、藏书楼等,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嵩岳寺塔

  嵩山脚下还有我国最早的高空建筑——北魏嵩岳寺塔,也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岳寺苍山环抱,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后因推崇佛教改宫为寺。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建起了这座宝塔。隋唐之际,寺院定为今名,屡经扩建,富丽堂皇。唐代以后逐渐衰落,只有嵩岳塔一直保存至今。现在的山门、大雄宝殿、伽蓝殿、白衣殿等,都是清代重建的。

  嵩岳寺塔的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塔高约41米,周长33.7米,外部分为15层,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构成。基台平面呈十二角形,高0.85米,坚实厚重,造型古拙,为全塔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辐射着一股深厚的气势。基台上面的塔身为上下两部分:下段壁体平坦、挺拔、质朴、自然,四壁辟有宽敞的券门;上段12根倚柱构成12面,除辟门的4面外,其余8面各砌一座壁龛,突于塔壁之外,装饰得奇妙精巧。塔身上15层密檐,檐与檐之间低矮的塔壁上点缀着门窗。诸檐叠砖的数目经过精心设计,使全塔外廓呈现出轻快的抛物线造型。密檐以上为塔刹,由宝珠、相轮、俳莲等组成,高3.5米。整个宝塔形成刚劲而柔和、雄伟而秀丽的艺术特色。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