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十一月之朱自清】动乱年代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156 回复:2

[文编组专用] 【散文十一月之朱自清】动乱年代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paipaitp

ZxID:1338601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池小倩
哈喽(,,・∀・)ノ゛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0
【散文十一月之朱自清】动乱年代
— 本帖被 时砂 从 原创工作区 移动到本区(2013-01-31) —
[table=400,#ffffff,#000000,1][tr][td][align=center] 《动乱时代》by朱自清[/align][/td][/tr][tr][td] [font=宋体]这是一个动乱时代。一切都在摇荡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随时变化之中。人们很难计算他
们的将来,即使是最短的将来。这使一般人苦闷;这种苦闷或深或浅的笼罩着全中国,也或
厚或薄的弥漫着全世界。在这一回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两年,就有人指出一般人所表示的幻灭
感。这种幻灭感到了大战结束后这一年,更显著了;有我们中国尤其如此。
中国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战,一般人都挣扎的生活着。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
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我们也明白太平时代还遥远,
所以先只希望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
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一般人失望之余,不由得感到眼前的动乱的局势好像比抗战
期中还要动乱些。再说这动乱是世界性的,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大概没有足够的力量
来控制这动乱;我们不能计算,甚至也难以估计,这动乱将到何时安定,何时才会出现一个
小康时代。因此一般人更深沉的幻灭了。
中国向来有一治一乱相循环的历史哲学。机械的循环论,现代大概很少人相信了,然而
广义的看来,相对的看来,治乱的起伏似乎可以说是史实,所谓广义的,是说不限于政治,
如经济恐慌,也正是一种动乱的局势。所谓相对的,是说有大治大乱,有小治小乱;各个国
家,各个社会的情形不同,却都有它们的治乱的起伏。这里说治乱的起伏,表示人类是在走
着曲折的路;虽然走着曲折的路,但是总在向着目标走上前去。我相信人类有目标,因此也
有进步。每一回治乱的起伏,清算起来,这里那里多多少少总有些进展的。
但是人们一般都望治而不好乱。动乱时代望小康时代,小康时代望太平时代——真正的
“太平”时代,其实只是一种理想。人类向着这个理想曲折的走着;所以曲折,便因为现实
与理想的冲突。现实与理想都是人类的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不免试验与错误,也就不免
冲突。现实与现实冲突,现实与理想冲突,理想与理想冲突,样样有。从一方面看,人生充
满了矛盾;从另一方面看,矛盾中却也有一致的地方。人类在种种冲突中进展。
动乱时代中冲突更多,人们感觉不安,彷徨,失望,于是乎幻灭。幻灭虽然幻灭,可还
得活下去。虽然活下去,可是厌倦着,诅咒着。于是摇头,皱眉毛,“没办法!没办法”的
说着,一天天混过去。可是,这如果是一个常态的中年人,他还有相当的精力,他不会甘心
老是这样混过去;他要活得有意思些。他于是颓废——烟,赌,酒,女人,尽情的享乐自
己。一面献身于投机事业,不顾一切原则,只要于自己有利就干。反正一切原则都在动摇,
谁还怕谁?只要抓住现在,抓住自己,管什么社会国家!古诗道:“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可以用来形容这些人。
有些人也在幻灭之余活下去,可是憎恶着,愤怒着。他们不怕幻灭,却在幻灭的遗迹上
建立起一个新的理想。他们要改造这个国家,要改造这个世界。这些人大概是青年多,青年
人精力足,顾虑少,他们讨厌传统,讨厌原则;而现在这些传统这些原则既在动摇之中,他
们简直想一脚踢开去。他们要创造新传统,新原则,新中国,新世界。他们也是不顾一切,
却不是只为自己。他们自然也免不了试验与错误。试验与错误的结果,将延续动乱的局势,
还是将结束动乱局势?这就要看社会上矫正的力量和安定的力量,也就是说看他们到底抓得
住现实还是抓不住。
还有些人也在幻灭之余活下去,可是对现实认识着,适应着。他们渐渐能够认识这个动
乱时代,并接受这个动乱时代。他们大概是些中年人,他们的精力和胆量只够守住自己的岗
位,进行自己的工作。这些人不甘颓废,可也不能担负改造的任务,只是大时代一些小人
物。但是他们谨慎的调整着种种传统和原则,忠诚的保持着那些。那些传统和原则,虽然有
些人要踢开去,然而其中主要的部分自有它们存在的理由。因为社会是联贯的,历史是联贯
的。一个新社会不能凭空从天上掉下,它得从历来的土壤里长出。社会的安定力固然在基层
的衣食住,在中国尤其是农民的衣食住;可是这些小人物对于社会上层机构的安定,也多少
有点贡献。他们也许抵不住时代潮流的冲击而终于失掉自己的岗位甚至生命,但是他们所抱
持的一些东西还是会存在的。
以上三类人,只是就笔者自己常见到的并且相当知道的说,自然不能包罗一切。但这三
类人似乎都是这动乱时代的主要分子。笔者希望由于描写这三类人可以多少说明了这时代的
局势。他们或多或少的认识了现实,也或多或少的抓住了现实;那后两类人一方面又都有着
或近或远或小或大的理想。有用的是这两类人。那颓废者只是消耗,只是浪费,对于自己,
对于社会都如此。那投机者扰害了社会的秩序,而终于也归到消耗和浪费一路上。到处摇头
苦脸说着“没办法”的人不过无益,这些人简直是有害了。改造者自然是时代的领导人,但
希望他们不至于操之过切,欲速不达。调整者原来可以与改造者相辅为用,但希望他们不至
于保守太过,抱残守阙。这样维持着活的平衡,我们可以希望比较快的走入一个小康时代。
1946年7月12—13日作。
(原载1946年7月21日南京《中央日报》)
[/font][/td][/tr][/table]

莫言莫语

paipaitp

ZxID:1338601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池小倩
哈喽(,,・∀・)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8 0
朱自清先生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

  朱自清先生1898年11月22日生於江苏江都县。六岁那年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朱自清先生从小读私塾,继承了父辈的家学渊源。江南古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少年朱自清平易的性情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这些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后来的诗歌与散文创作中。
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而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1920年,朱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每到夜晚,他常常会因往事而陷入迷茫的愁绪中。有一回,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写道:“我想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于是,一篇早期广为流传的散文诗就这样诞生了。
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山东尼山,看到一条大河,白天黑夜奔流不息,于是便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朱自清先生写《匆匆》时也才24岁,因为早早悟到了时光的飞逝和短暂,因而,对人生也更加珍惜,教学之余更加勤奋地从事文学创作。1922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了《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1923年,他又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年他还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散文创作的才能。从此以后,他便开始专心致力于写作散文。

  朱先生的散文偏爱叙事和抒情。叙事散文主要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而抒情散文,一类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描写个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还有一类就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说到借景抒情,朱先生有一篇佳作,借着对旧时光、老景致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就是《白马湖》。

  在这篇散文里,朱先生回忆起1924年应夏丏尊先生之邀,来到宁波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的情形。那时的春晖中学,汇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骄子——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俞平伯、叶圣陶、弘一法师……他们或以文学为业、或借文学交友。事隔三年,先生笔下的白马湖温馨依旧,却又略带了几分淡淡的感伤……

  1931年,朱先生留学英国,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漫游了欧洲。回国后将旅欧历程写成散文,陆续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这段时期,他的作品里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抒情格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应约为中学语文教材而作的散文《春》,于1933年7月出版。

  朱先生有很多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是因为他的散文不但美,而且更有情、更风趣,被公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1925年他创作的那篇感人至深的传世之作《背影》强烈感染了几代读者。著名散文家林非先生曾著文写道:“《背影》用朴素和流畅的文字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情感,这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点,肯定就会长久地打动读者的心弦。”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因病在北平医院辞世,终年五十一岁。先生的一生是淡泊的,但他平淡为人、朴实为文的品格却为后人景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室和文学教师。”
1992年10月,位于扬州安乐巷27号的朱自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paipaitp

ZxID:1338601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池小倩
哈喽(,,・∀・)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8 0

理解:对于动乱年代这篇文章。唔。木有看过。看是就是在因为这个活动。因此。才知道,不过这个写的就是当时的社会,但是其实其中的很多道理现在也仍旧实用。
对于动乱年代的理解。什么叫动乱、什么是动乱。
人荒马乱的年代。人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做。
是动乱影响了人,还是人制造了动乱、
一切很突兀。但是动乱的存在就是社会的矛盾,不可以避免的产生的人民的矛盾。
现在的社会的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而当时的社会风气不正。导致人心不正。
而社会动乱。于此。朱自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其实对于现在依旧是可以用的。因为现在的社会的人,心术不正者太多,妄图者太多。
所以,看动乱年代,其实是一种警示!

[ 此帖被paipaitp在2011-10-29 17:04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