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晚,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家莫言。
喜讯传来,举国欢欣。
自设诺贝尔奖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豪一次有一次的因为种种原因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成为国人心中的遗憾。如今,莫言获奖,终于圆了这百年的梦,弥补了这一遗憾。
所谓的诺贝尔文学奖真正能体现我们中国文学的真谛与内涵么?即便今日莫言没能获奖,难道就能否定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么?
我们的民族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而在这么悠长的历史中,我们的文化却一直延续着,从未间断。从汉赋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从明清小说到老舍、鲁迅等一代文豪,我们从不缺少灿烂的文化、也不缺少有才学的作家。而这一切,在诺贝尔文学奖出现之前的几千年就已经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说,我们的文化也许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的承认,因为时间已经给出了证明。
外国人可能很难明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因为汉语作为一种古老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语言,她有着外国人无法理解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只能用汉字来表现。所谓一字千金,一篇好的作品是连一字都不能改变的,何况是讲其翻译作另一种语言,用另一种文字去诠释,作品中的韵味其实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已经流失了。
当然,这不是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相反,莫言获奖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因为这说明世界终于认可了我们的文化以及获奖作品中所见蕴含的精神,即便他们可能尚未能理解其中的真正魅力。
而就在喜讯传来之后,国内即可掀起了一篇莫言热,莫言的作品几天之内便被一扫而空。然而在这之前,这样的文学作品一直遇冷,某蝎自认各种书都有所涉猎,但对于莫言其人却也是在他得到诺贝尔奖之日才听说,而根据统计,与某蝎一样的国人不在少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国人对文学作品的热情实在说不上热烈。而如今因为一个诺贝尔奖,莫言从“名不见经传”摇身一变成了畅销作家.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当然也是一种好事,不管买书的人抱得是何种心态,也确实不失为好事一件,毕竟引起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可是这种关注到底能维持多久,在这一热潮退去后,人们是否还会记得莫言和他的作品?
莫言获奖固然是值得庆贺的,因为他终于为我们圆了一个梦,了却了一个遗憾。但是,在庆贺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应该清醒的对待这一世界性的殊荣,毕竟如今获奖的只是莫言一人,不代表我们的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有多强。庆贺固然是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当这一热度退去,我们是否还会去关注莫言或者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恐怕才是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的意义所在。
[ 此帖被蝎蝎在2012-10-22 21: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