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者累积的一点经验来看写作这件事:首先你得大致设定个故事的背景和架构。其次是确定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物情感发展脉络。最后就是照此将适合的素材用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方式编撰成文。
所以个人觉得这和设计师制衣、大厨烹饪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将所需元素排列组合,达到捏塑与整合的创造性效果,从而形成一个既贯穿了自己的理念,又包含了所攫取元素质感的集成式作品。
于是在那些尝试着将作品复杂化的作者就会面临这样一个课题:
怎样将资源有效的利用,将其系统化的糅合为一体?在我看来使得故事架构、人物塑造、情感冲突、情节推进有机结合,浑然天成,还真真是个技术活呢。
搞不好就会有支离破碎的效果呢。试试说明一下:
一、是在设置人物情感的多元性上: 这个大都比较常见,比如说一个女主对上二个或多个男主。(此处举例为女对男,其实反过来也成立)你会发现这种断链式的效应有如下两种情况:
1. 是单体断链式的叙述 简单来说就是女主与其中每位男性角色的情感经历都是单面的。这种割裂体现在时间与空间上,在不同人物间生涩的转换,甚至是忽略。女主在与某一位进行情感联系时,另一位就奇迹般的以各种理由消失了。更妙的是如此一来作者就不用再费心的去铺垫和照顾不同人物情感间的联系与交叉了。于是女主的世界里好似忘记了这个人,连一点交待性的片段或复刻性的闪回都不必有,只专心的和眼前这一位互动就好。哎,不知道是作者忘了我们大脑有回忆这项功能,还是主人公处理感情关系的手段就是如此的顾此失彼?
2.是多面混乱性的叙述 如果说上面只是遗珠之憾尚可宽宥的话,此一种杂合下的失序与混乱就让人不忍卒读了。作者往往好心的为女主配置了多项选择,结果是那些美丽的男色们一个个随滚动着的同一时间轴交相亮相,此起彼伏目不暇给。不甘寂寞的接连上阵的后果是每一个片段勾起你一点小兴趣时,另一个就来抢戏了。生生激起读者操起剪刀咔嚓裁掉某位的冲动来。就好比你在餐馆用餐才看见一个菜色不错,刚想品品,人家匆匆的撤菜上新花色了。结果是食不知味,一个也没享用好。
二、是在铺排故事脉络线索的多样化上:
这一种的作者无疑是有野心的,他们不满足于单线式的推进,要追求多条线索的并联式结构。做不好的结果有如下两种囧况:
1. 两线推进,一方被另一方完全压制或弱化 这个相对比较常见,比如很多小言都喜欢在在爱情之外再来条阴谋的线。如果处理的好则是爱情推动着阴谋,阴谋又成就了爱情。可惜也不是没有看到过失败的例子。作者一开始也没少为阴谋铺垫啊埋伏笔啊,可写着写着这条线这条线就渐渐模糊甚至消失了。了不起最后想起来在行文的中末段补点段落。看文的我们只能叹惜这比重大大的失调,没有预想的五五开,1+1>2的精彩,只留下九比一的遗憾。
2. 多头并进,结果是各自为政,风中凌乱 此一种的作者是恨不得包罗万象,有是个菜就往筐里装的心态。比如将主人公的家庭纠葛、职场纷争、情感经历一网打尽式的设置。按说每一个分节独立看都属于有卖点的。家庭纠葛往往对交待主人公的成长背景、性格养成有不小的作用,延伸开来也可以作为戏剧冲突的一环。职场纷争既是主人公事业背景,又有话题性,对读者也有吸引力。情感经历自不必说,是文的一大主线和最大亮点。无奈何作者做不到有缝衔接,化零为整。这三条线没有有机统一形成合力。于是就出现了三条线各自为政的三大条块,彼此互不关照,各不联系。不禁联想起那后、中、前场一直未能高效整合的悲催倒霉的中国足球。让人哀叹这是豆腐三碗,三碗豆腐,翻来倒去就是烩不到一个锅里。自然达不到令人食指大动的精彩,不脑仁儿疼就不错了。
所以了,我实在不想人参公鸡的说“没有那金刚钻,甭揽瓷器活儿”。只想说一句,
作者大大们,既然做不来复杂的,何不简单一点呢?要知道有时候简约也是一种美。我不反对尝试与创新,但请你们手下留情,不要不假思索的玩高难度。
复杂有时候还真是个技术活呢。 [ 此帖被路小透。在2011-08-21 22:2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