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不过是用来挂小说的钉子”,而且桐华在某本小说中也明确提到过。
小说是什么,故事,虚构!如果要像lz那样去苛求小说的历史用词等细节,那么我想不雷的小说、出色的作者可谓凤毛麟角!
再说说情节吧。看了lz的观点,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情节在lz的严重才算是好的。
《云中歌》开始,云歌还小的时候,他对陵哥哥的具体印象是:姓刘,有一块特别的玉佩,好看的眼睛,当然还有她的陵哥哥的感情上的了解。后来当她来到长安,她见到刘病已,他姓刘吧,有和陵哥哥相似的眼睛吧,也有一块和陵哥哥相似的玉佩吧。相信看武侠或者古典言情的读者都知道,玉是很特别的,对于出生富贵的云歌来说,辨别一块美玉应该不是难事儿,而刘病已和刘弗陵的玉是源自同一块玉的,这一切的证据都在告诉云歌:刘病已就是陵哥哥。而且后来云歌也察觉到了刘病已和陵哥哥的不同,但是这能让她怀疑刘病已不是她自己心心念念的“陵哥哥”吗?而且云歌性格单纯、善良,她又和许平君交好,怎么可能像lz说的那样旁敲侧击的去试探刘病已。
lz说的从感情上来说,我也无法认同。就像是我上面说的,云歌在后来也发现了刘病已和陵哥哥的不同。lz之所以这么明确的觉得云歌应该能够辨认出刘病已和陵哥哥并不是同一个人,多半也是因为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看到这个故事的发展,所以我们能够猜到刘病已并不是陵哥哥,如果你是当局者呢?
lz问云歌究竟喜不喜欢刘弗陵?她和刘弗陵之间究竟有没有感情?我想,lz可以看看文中在甘泉行宫云歌作为雅厨为刘弗陵做菜那一次,如果这也不足以说明,那我就不知道lz所谓的感情究竟要怎样来表达。
好吧,最后上升到作者桐华身上了。不可否认,人们对于很多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lz的评价未免太不客观。你说桐华描写的爱情没感觉,那么如此之多的人看的泪流满面是说我们是爱情白痴么?你说她的文中女主爱上一个人很容易,爱上另外一个人也很快速,我是没有看出来,云歌爱上孟珏是比较快,可是你没看到孟珏是怎样的一个人么?我相信这样的人放在现实中任何一个女孩子的面前,爱上他不是什么难事儿,再就是爱上陵哥哥了,这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在他们之间就是存在感情的。如果你指的是桐华的其他小说中的女主,我想也没有存在lz所说的问题。再者,如果读了《云中歌》之后,还在云歌是爱刘病已还是刘弗陵的这种问题上纠结,我只能怀疑lz您有没有认真的看过这部小说。我想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不会再这个问题上纠结,答案很明显,云歌爱的是刘弗陵!文中作者已经非常明确的表明了的。
再来看看lz所说的文章文笔的问题。首先,我想申明一个问题,《云中歌》是古典言情小说,不是历史小说!如果要以写历史人物或者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要求这样一部言情小说,我想,作者应该是不太适应这样言情小说风格,lz可以选择历史厚重感很强的一些历史小说,比如《新大秦帝国》。
另外还有一个我非常疑惑的地方。lz说桐华的文笔很空洞,太过浮于表面?我想也是lz一开始取向的问题。桐华的文笔可以说是很温润、细腻的,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延伸方面也是下了大工夫的,如果桐华的文字都是空洞的,我不知道哪些现代言情小说家的文字不是空洞的。
再则,lz所说的关于第一参加霍成君家宴的事情。一部小说不是要把所有的方方面面、面面俱到的都用文字、在细节上描绘出来,如果要像lz说的那样,小说每出现家宴,说了“奢华”,就得用文字一一的描绘,由此推之,我想,在座的各位读者一定的望穿秋水。小说的描写肯定是有所侧重、有所轻描淡写的带过的,如果要求面面俱到,我只能说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没有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做的是无效功。
最后再说一句,桐华是现代言情小说作家,不是研究历史的,也不是写历史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