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想要给点什么评论是很难的。因为太喜欢,在阅读过程中掺杂了太多复杂浓烈的情绪,所以并不能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情节架构云云。
第四期的《中国好声音》上,有个叫金志文的男人用自己充沛的激情和浓情重新演绎了刘若英的《为爱痴狂》,我听得差点掉下泪来。万千感慨的同时就想起了这本让我同样觉得撕心裂肺的《我在回忆里等你》。只是歌曲在书的重新演绎中又颠倒了角色,刘若英多少年隐忍不发的忧伤和诘问在小说里成了姚起云卑微刻骨的痴心等待,金志文直面人心的声声呐喊成了司徒玦痛彻心扉的不甘与爱恨。
当死去的司徒玦站在回忆里的姚起云身前,或许她也会含恨质问: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
司徒玦和姚起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一个骄傲纯粹,一个卑微怯弱,谁都不会轻易让别人进入自己圈禁起来的内心。可命运让他们纠结缠绕,血肉相融,连灵魂都渴望嵌进对方的骨子里。他们相依为命,彼此为对方构筑了全部世界。
然而他们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当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他们用细密的丝为自己编织了一张曾看似最牢不可破的网,却发现曾经最爱的人给自己带来的最致命的伤害因此而无法挣脱,只能在紧绕的禁锢中让爱窒息,让灵魂死去。
司徒玦是我非常喜欢的姑娘,就像她的朋友对她的评价:“人人都爱司徒玦”。她明朗、坦率、正直、勇敢,心如皎月,一片赤诚。她爱憎分明,为朋友两肋插刀;她骄傲地恪守着她的原则与底线,永不退让,毫不动摇。这样的姑娘,爱了便是倾尽所有、不顾一切,面对爱人的,永远是一片坦坦荡荡的赤子之心。被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包围的司徒玦,浑身仿若染上千种颜色,有娇嗔怒骂,有千娇百媚,有嫉妒埋怨,有牺牲奉献。她以为自己是天生的姚太太,只要闭上眼睛,姚起云就会拉着她的手磕磕绊绊一路走到时光的尽头。
然而月满则亏,玉缺成玦,彩云易散琉璃脆。最美好的东西总是不长远。司徒玦如斯纯粹,便注定要在这个不纯粹的社会里摔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谭少城的算计陷害、落井下石,父母师友的鄙夷指责,都让司徒玦瞬间千夫所指、众叛亲离。道德的铁钧有千斤重,不由分说砸得她粉身碎骨,每一个曾经最卑微的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对她争相睥睨、冷嘲热讽。这样的时候,哪怕有一个人站出来,坚定不移地站在她身边,说一句,我不相信你是这样的人,她都会立刻丢盔卸甲、不再逞强,或者与人抱头痛哭,或许就会愿意去解释、去澄清。
可最大的讽刺便是,这个世界上你最信任的人,最亲密的人,最爱的人,抛弃了你,否定了你,将你们曾经的过往一笔勾销,将你们一同经历的点滴风雨无情践踏。
如果这个世界上,连最爱的人都背叛了你,还有什么值得相信,还有什么可以依赖?
你不再信任我,比你不再爱我,来得更万箭穿心。
其实姚起云从未信任过的吧,不是不信任阿玦的人格,而是不敢相信他能得到阿玦的爱。他与司徒玦就像镜子的两面,映照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却永远触不到对方的脸。一个爱得那样不顾一切,一个爱得那样卑微,一个宁折不弯,一个过早地向这个世界妥协,这样的两个人,爱了便注定是以惨烈的悲剧收场。姚起云以为,哪怕从此成了怨侣,也是打了死结分不开的一生,殊不知司徒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可为姚起云委曲求全、愿为他吃苦受罪,却不能忍受最晶莹剔透的爱情里掺杂一丝一毫的杂质。
姚起云那样了解司徒玦的骄傲,又怎么会不明白,他的阿玦是不屑用卑鄙的手段得到自己势在必得的东西,更绝不会轻易地交出她最珍视的一切?只是因为他太阴暗,太懦弱,想用这莫须有的罪名让他心中美玉一般的女子碎落成瓦,一片片裂开在他怀中。他以为他放弃了拥有玉的权利,却依旧连瓦也没有资格占有一寸一厘。
他忍心伤害,又绝不割舍,他的爱如斯沉重,却又那般自私。
司徒玦就像《永不瞑目》中敢爱敢恨的欧阳兰兰,欧阳兰兰举熗亲自结束了肖童的生命,然后饮熗含恨自尽;阿玦燃烧了自己却只能坐在时光的背后,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丝爱与希望化成灰烬,七年后即使姚起云危在旦夕、生死未卜,她仍选择了离开,将爱情与回忆一同埋葬。她的母亲质问她:“你是跟谁学得这样心狠?”姚起云还困在回忆的牢笼里无望地等待,她却依然在前进的路上不再回头看。可她如何能忘,忘之一个字,是要亡了一颗心才可以,曾经爱得深入骨髓,恨起来才会肝肠寸断。
爱情不停站,开到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
最后司徒玦回到姚起云的“新”住处,曾经两小无猜共度的旧日时光被严丝合缝地嵌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过去的每一处痕迹一一从回忆的墓穴中跳了出来,静静地凝视着从另一个时空归来的人。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几乎就要心软——是不是有爱就可以原谅所有?是怎样刻骨深沉的爱,才可以在回忆的梦里等待七年之久,时时痛苦,却又不肯忘记?
可司徒玦已失了当初不顾一切的勇气,“时光的背后”,她剥离所有,连自身都舍弃,最初的梦想与爱恋,随着那张纸条投入纸盒里,一同被淹没在无数相似或迥异的等待里。她惟愿他好好活着,在与她不相错的时光里慢慢变老。